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方法应用包含44,000条人类全长基因的寡聚核苷酸芯片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并比较存在两者之间存在明显上、下调的表达差异基因,随后用RT—PCR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Siftl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均存在明显下调,下降至对应癌旁组织的(0.318±0.032)~(0.169±0.013)倍不等(t=-3.374,P〈0.05)。经RT—PCR对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ift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发现胃癌组织中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比值为0.258(X2=5.20,P〈0.05),与基因芯片的结果一致。结论Sirt1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Sirt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病变组织中差异miRNA表达谱。方法选取1例临床上具有典型病理特征的OSF组织及其配对正常组织,以正常组织为对照,部分病变组织行Affymetrix miRNA芯片实验,部分组织用于芯片后的进一步验证,同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前期OSF病变组织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对接,初步确定差异miRNA的可能靶标。结果所选病变组织属于OSF病变中期,miRNA芯片显示差异1.5倍以上的miRNA共有19个,其中OSF病变组织中上调13个,下调6个,miRNA特异性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与前期差异基因表达谱对接显示其中的miR-23b、miR-203及miR-200c等可能参与了OSF病变过程及其后的癌变。结论 miRNAs可能在OSF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OSF的癌变过程,其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OSF的分子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MicroRNA-342(miR-342)和FOXP1 mR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58例HCC患者的肿瘤和癌旁组织中miR-342及FOXP1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其差异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肿瘤组织中miR-34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FOX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miR-342与FOXP1 mRN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HCC中,miR-342表达下降,而FOXP1 mRNA表达升高,miR-342可能在HCC发展中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血浆miRNA表达并评价其作为SLE活动的意义。方法收集27例高度活动SLE患者、21例SLE稳定期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标本;利用miRNA芯片分析血浆miRNA差异表达;以cel-miR-39为外参,通过定量PCR验证候选miRNA表达,通过ROC曲线探讨血浆miRNA表达作为SLE活动临床评价的意义。结果 miRNA芯片检测显示,与健康对照者比较,SLE患者血浆存在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定量PCR检测显示,与稳定SLE患者相比,miR-142-3p和miR-15b在SLE高度活动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155*在SLE高度活动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浆miR-142-3p、miR-155*区分SLE活动患者与稳定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9、0.914。利用miR-142-3p与miR-155*联合评价的ROC曲线AUC为0.935。结论 SLE患者血浆存在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上调表达的miR-142-3p及下调表达的miR-155*是SLE活动评价一个新的临床诊断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骨肉瘤及癌旁组织中miR-152的表达及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55例骨肉瘤及其癌旁组织miR-152的表达水平,并研究了miR-152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了生存分析和骨肉瘤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miR-152的表达水平在骨肉瘤组织为1. 93±1. 2,癌旁组织为6. 81±1. 90,骨肉瘤中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 89,P 0. 001);骨肉瘤组织中miR-152的表达水平与Enneking分期、转移相关; Enneking分期和miR-152的表达水平为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iR-152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诊断骨肉瘤和判断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miR-32与PTEN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qRT-PCR检测miR-32、Western blot检测PTEN在宫颈癌组织和癌旁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TEN表达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miR-32 mimics、inhibitors、阴性对照序列(NC),分别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qRT-PCR检测miR-32,Western blot检测PTEN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32高表达,而癌旁组织中miR-32低表达;宫颈癌组织中PTEN低表达,而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iR-32表达下调后,导致PTEN表达增高,提高miR-32表达后,PTEN蛋白水平下调。结论:miRNA-32和PTEN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PTEN可能是miR-32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icroRNA-375、AEG-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5月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的食管癌患者70例,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食管癌组及其癌旁组织中miR-375及AGE-1的表达,初步探讨miRNA在食管癌中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二者相关性。结果:miR-375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 0. 05),食管癌组织中AEG-1 mRNA表达较癌旁组织升高(P 0. 05),食管癌组织中miR-375与AEG-1mRNA呈负相关(r=-0. 369,P=0. 045,P 0. 05)。结论:与癌旁组织相比,组织中miR-375表达降低。miR-375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iR-375调控AEG-1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肠癌miR-195表达变化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95在50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50例大肠癌患者中共检出miR-195 CpG岛甲基子表型阳性者29例,阳性率为58%(29/50).50例大肠癌患者中有34例出现miR-19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下调,即T/N<2.miR-195在大肠癌组织中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37±1.145和2.236±2.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9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大肠癌部位、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或TNM分期晚的患者中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miR-19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普遍低表达的趋势,miR-195可能在大肠癌中扮演抑癌基因的角色.miR-195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miR-195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及参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谢海涛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910-911,916
目的构建miR-145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miR-145在结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并应用PCR扩增miR-145基因片段,将其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中构建重组质粒pCMV-miR-145后,将重组质粒转染入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中,运用RT-PCR检测miR-145的表达情况。结果酶切及DNA测序证实miR-145被正确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中,该重组质粒能在HCT-116细胞中高效表达miR-145。结论成功构建了miR-145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miR-145,该载体能有效高表达miR-14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微小RNA(miRNA)-181a(miR-181a)与其靶基因Kruppel样因子6(Kruppel like factor 6,KLF6,又称锌指转录因子9或核心启动子元件结合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9例胃癌患者,手术时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抽提其中的总RNA及蛋白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标本中的miR-181a,Western blot检测KLF6蛋白。结果胃癌组织中miR-181a的表达量(2-△△Ct)为(1.981±1.080),癌旁组织miR-181a的表达量为(0.394±0.093);癌组织KLF6蛋白灰度值为(0.241 6±0.135 5),癌旁组织为(0.540 2±0.05 5),两种组织中的miR-181a、KLF6蛋白表达量相比,均p﹤0.01;miR-181a与KLF6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90,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miR-181a表达明显上调,KLF6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合前期实验研究,我们推测miR-181a可能通过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使KLF6蛋白表达下降,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miR-192及miR-23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结肠癌组,选取同期42例肿瘤性息肉患者作为良性息肉组及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测定血清miR-192及miR-23a水平,结肠癌组术后再次测定血清miR-192及miR-23a水平。对比三组血清miR-192及miR-23a水平;对比结肠癌组手术前后miR-192及miR-23a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结肠癌组miR-192与miR-23a的相关性。结果miR-192水平:结肠癌组<良性息肉组<对照组;miR-23a水平:结肠癌组>良性息肉组>对照组(P均<0.05)。与术前相比,结肠癌组术后的miR-192水平较高,miR-23a水平较低(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结肠癌组血清miR-192与miR-23a水平呈负相关(r=-0.997,P=0.000)。结论血清miR-192及miR-23a水平变化在结肠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两项指标有望作为结肠癌诊断的重要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miR-34a、miR-145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患者4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Ⅱ~Ⅲ级48例,宫颈炎患者26例。利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对HPV-DNA进行分型检测,利用HPV E6/E7mRNA检测试剂盒检测组织细胞中HPV E6/E7mRNA表达情况,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miR-34a、miR-145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组织中miR-34a、miR-145表达水平低于宫颈炎组、CINⅡ~Ⅲ组患者,CINⅡ~Ⅲ组患者宫颈组织中miR-34a、miR-145表达水平低于宫颈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肿瘤组织中HPV-DNA阳性表达率、HPV E6/E7 mRNA高载量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CINⅡ~Ⅲ组患者,CINⅡ~Ⅲ组患者组织中HPVDNA阳性表达率、HPV E6/E7 mRNA高载量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34a、miR-145表达与HPV感染、HPV E6/E7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34a、miR-145低表达,与HPV感染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10a、miR-93和miR-200a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仪检测40例正常卵巢组织、40例卵巢良性囊肿组织和40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miR-10a、miR-93和miR-200a表达情况,miR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分析miR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miR-10a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囊肿组织(p<0.001),miR-93和miR-200a在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0a表达量在有大网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的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卵巢恶性肿瘤组织miR-10a高表达的患者比低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miR-10a表达量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2)。结论 miR-10a表达与卵巢癌转移有关,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可以作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icroRNA-21与乳腺癌细胞MDA-MB-231放射敏感性之间关系及其表达规律。方法: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转染miR-21 mimics、miR-21 mimics Scramble(阴性对照)、miR-21 inhibitor、miR-21 inhibitorScramble(阴性对照),转染后进行集落形成实验,通过存活分数(Surviving Fraction SF)的变化检测其辐射敏感性是否发生变化;②时程实验:3Gy X-Ray照射后,分别于0、4、8、12、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的表达;③量效实验:0、1、2、4、6Gy X-Ray分别照射细胞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的表达。结果:MDA-MB-231细胞转染miR-21mimics后,SF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DA-MB-231细胞转染miR-21 inhibitor后,SF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GyX射线照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后,miR-21表达量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在12 h时达到峰值,24 h时恢复到照前水平;miR-21的表达量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2Gy时达到峰值,照射剂量进一步加大,miR-21表达量开始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6Gy时miR-21表达量明显低于未照射组。结论:miR-21对于增加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辐射抗性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学 《中国卫生产业》2011,(3):36-36,38
目的探讨Survivin在结肠癌的表达水平厦其意义,及与组织分化、TNM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结肠癌组织及30例正常结肠标本组织,采用SP免疲组化染色,分析Survivin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组织分化,TNM分期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71.7%,以强阳性为主,Survivin在正常结肠组织中不表达。不同分化程度的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显示:高分化明显低于中低分;不同TNM分期的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显示:Ⅰ、Ⅱ期明显低于Ⅲ、Ⅳ期。结论Survivin在结肠癌中的呈高表述,且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卵巢癌患者血清CD133和miR-145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和抚顺中心医院手术的卵巢癌患者84例为卵巢癌组;良性肿瘤手术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用qRT-PCP的方法测定血清CD133和miR-145相对表达量,分析CD133和miR-145表达量与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CA125水平和是否转移分期的关系.结果 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D133相对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5.34,P<0.01),治疗后明显降低(t=8.25,P<0.01);而miR-145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5.06,P<0.01),治疗后明显升高(t=10.96,P<0.01).卵巢癌患者血清CD133和miR-145表达量与年龄、肿瘤直径和病理类型无明显的相关性(t/F值为0.03~0.93,均P>0.05),血清CD133和miR-145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CA125水平、淋巴转移和FIGO分期呈明显的相关性(t/F值为2.01~28.96,均P<0.05).术后随访发现CD133高表达组的1年复发率为76.79%,明显高于低表达组的42.86%(χ2=8.06,P<0.05).miR-145高表达组的1年复发率为43.59%,明显低于低表达组的84.44%(χ2=13.67,P<0.05).结论 CD133在卵巢癌患者的血清呈高表达,而miR-145呈低表达,两者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中miR-19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0例NSCL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手术前NSCLC患者血浆中miR-191的表达,分析miR-191的表达水平与 NSCLC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NSCLC组织中miR-191靶基因凋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1)的表达。结果 NSCLC患者手术前血浆中miR-19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91的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TMN分期有关(P<0.01)。miR-191的靶基因DAPK1在NSCLC组织组织表达降低(P<0.01),DAPK1阴性表达患者手术前血浆中miR-191的表达显著高于DAPK1阳性患者(P<0.01)。结论 NSCLC患者手术前血浆中miR-191的表达水平增高,miR-191可能通过负调控DAPK1的表达参与NSCLC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结肠癌的50例患者与结肠腺瘤的60例患者分别设为结肠癌组与结肠腺瘤组,选择90例健康人设为正常组,分别使用ELISA、化学发光法(CL)检测血浆M2-PK数值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结肠癌组及Dukes C、D期肿瘤M2-PK水平与结肠腺瘤组、正常组及Dukes A、B期相比更高(P<0.05),肿瘤M2-PK结肠癌诊断敏感性与CEA相比更高。结论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肿瘤M2-PK的敏感性高于CEA,与肿瘤分期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够有效应用于结肠癌的筛查与诊断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