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痰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 associated protein A,SP-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PPD试验、结核抗体的相关性,探讨痰中SP-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101例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85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及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痰中SP-A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结核组痰SP-A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及COPD组痰SP-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检测结果绘制ROC曲线确定痰SP-A的Cutoff值为0.12;其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40.60%,特异性88.00%,诊断准确性62.37%;菌阳肺结核组痰SP-A与痰排菌量有相关性。结论检测痰SP-A水平对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院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104例ICU患者,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分轻度脓毒症组45例,严重脓毒症组29例,非脓毒症组30例,另选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PCT水平;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P水平,观察各指标诊断脓毒症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绘制ROC曲线并加以分析,明确检测最佳阈值。结果: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血清PCT、CRP水平较对照组、非脓毒症组明显升高;非脓毒症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指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与ROC曲线下的面积值均好于CRP;联合检测血清PCT、CRP的敏感性及准确率好于各指标独立诊断。结论:血清PCT指标对脓毒症患者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血清PCT、CRP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可以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在诊断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接收的9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结核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以结核杆菌生长培养检测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单一及联合检测对肺结核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 结核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对肺结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高于痰涂片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核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联合痰涂片检验诊断肺结核的约登指数、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结核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痰涂片检验,结核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约登指数、ROC曲线下面积大于痰涂片检验(P <0.05)。结论 相比于痰涂片检验,结核抗体检测可提高肺结核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较高,但对于无法确诊的情况,应选择结核抗体联合痰涂片检验的诊断方法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评价临床诊断试验的相关指标。方法:采用高纯度结核分支杆菌纯蛋白衍生物作包被抗原,应用ELISA检测临床诊断肺结核患者116例(其中分菌阳组、菌阴组、治疗后复检组)和112例非结核病患者,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结核抗体水平;计算诊断试验的相关指标。结果:该检测方法临床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61.20%特异性为95.53%,准确性为78.07%,诊断指数为156.73%,阳性预期值为93.42%,阴性预期值为70.39%;各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间率的比较,均P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采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FQ-PCR)两种不同类型靶标核酸检测方法联合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评估联合应用对痰涂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2014年11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疑诊为肺结核并且痰涂片至少3次阴性的1 155例患者灌洗液标本,剔除295例未明确诊断病例,肺结核确诊患者672例纳入肺结核组,其他肺部疾病188例(包括4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疾病)纳入对照组,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SAT-TB与FQ-PCR联合检测的各类评价指标,并与单一SAT-TB、FQ-PCR、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Bactec MGIT 960)、抗酸杆菌染色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别以AFS、MIGT960、SAT-TB、FQ-PCR、SAT-TB与FQ-PCR联合检测平行试验(单阳)、系列试验(双阳)为检验变量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507、0.501、0.670、0.660、0.734、0.658,准确性依次为29.45%、33.64%、58.67%、58.32%、67.40%、49.82%,SAT-TB和FQ-PCR单独检测或者联合检测其诊断价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痰涂阴性肺结核病诊断价值比较,平行试验>SAT-TB>FQ-PCR>系列试验>涂片>MIGT960。结论与细菌学检测方法比较,SAT-TB与FQ-PCR联合检测痰涂阴性肺结核病诊断具有快速、敏感、鉴别结核分枝杆菌(M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等优势,缩短了确诊时间,提高准确率,给痰涂阴性肺结核患者提供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痰标本分子检测方法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Xpert MTB/RIF)和恒温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RealAmp)在菌阴肺结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永城市结核病防治所确诊的涂阴肺结核患者91例;对照组选取同一时期就诊期间诊断为肺部其他疾病患者31例,两组均进行Xpert MTB/RIF和RealAmp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菌阴肺结核组痰Xpert MTB/RIF和RealAmp的敏感性分别为70.3%,60.4%;Xpert MTB/RIF和RealAmp相比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分别为93.5%,83.9%。结论痰Xpert MTB/RIF和RealAmp两种检测方法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临床中应用能提高菌阴肺结核的病原学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痰或肺泡灌洗液荧光定量TB-DNA、结核菌噬菌体检测结核菌及T-SPOT多指标联合检测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本院诊疗的患者223例,分为初治的菌阴肺结核组108例、初治的菌阳肺结核组55例和非肺结核病组60例。对入选患者进行常规检测,同时进行血T-SPOT、结核菌噬菌体检测结核菌和痰或肺泡的灌洗液TB-DNA;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记录、分析,研究以上3项检查的单项特异性和敏感性,及3项检测结合的诊断价值。结果 3项检查中每个项目检查的特异性均达到了90%以上,菌阴肺结核组和菌阳肺结核组的阳性人数都远大于非肺结核组的人数,3组比较差异明显;联合检测指标的增加,菌阴肺结核中的阳性检出率也随之增加。有T-SPOT参与的检测其阳性率都高于没有T-SPOT参与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在菌阴肺结核组和非肺结核组同时阳性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的检查、结核菌噬菌体检测结核菌和TB-DNA的检查多个项目指标联合检测比单一的检测更能提高菌阴肺结核的诊断敏感性,其中含有T-SPOT检查参与的结合检查更可以提升菌阴肺结核的检查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3种常用结核抗体检测试剂盒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SD结核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TB-CHECK诊断试剂盒、TB - DOT诊断试剂盒检测232例部队活动性肺结核和50例非结核患者,对比分析敏感性、特异性.痰涂片和培养按常规实验室操作.结果 232例肺结核患者中SD的敏感性为16.38%,特异性为100%;TB-CHECK的敏感性为49.57%,特异性为98%;TB - DOT的敏感性最高为78.45%,特异性为92%.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试剂盒联合检测敏感性可达到86.21%,特异性92%,高于单项试剂盒检测灵敏度(P<0.01).其中201例肺结核患者同时进行痰菌检查,痰菌阳性率为23.88%.结论 3种检测试剂盒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不同,SD试剂盒和痰涂片敏感性较低,3种试剂盒联合检测综合分析可提高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是敏感、特异、快速、简便和低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白三烯B4(LTB4)、B型脑钠肽、胆碱酯酶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106例,分为COPD稳定期组62例,COPD急性加重期组43例;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抽取各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LTB4、B型脑钠肽、胆碱酯酶水平,比较各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pred)。结果 3组血清LTB4、B型脑钠肽、胆碱酯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COPD稳定期组血清LTB4、B型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碱酯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LTB4、B型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胆碱酯酶水平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LTB4、B型脑钠肽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FEV%pred值呈正相关(均P0.01),血清胆碱酯酶与FEV%pred值呈负相关(P0.01)。血清LTB4、B型脑钠肽、胆碱酯酶联合检测诊断COPD的诊断灵敏度为93.73%、特异性为95.28%、准确度为94.61%、阳性预测值为95.65%、阴性预测值为91.42%,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COPD患者中血清LTB4、B型脑钠肽高表达,胆碱酯酶低表达,与肺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基因突变以诊断异烟肼耐药并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病的患者痰样本,用已建立的荧光PCR方法进行检测,与常规痰涂片抗酸染色、分枝杆菌培养和传统比例法药敏试验比较,评价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异烟肼耐药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荧光定量PCR共检测186份痰液样本,敏感性为84.47%,特异性为100.00%。在确诊病人的痰液中阳性检出率84.47%,明显高于痰涂片40.99%(χ2=46.44,P<0.01),痰培养40.37%(χ2=47.89,P<0.0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荧光PCR在菌阳痰液中检出率94.44%,涂阴培阴的痰液中检出率75.28%。与常规药敏试验结果比较,培养阳性的61份痰样本的药敏符合率96.72%(59/61),敏感性33.33%(1/3),特异性100.00%(58/58)。结论 TaqMan-MGB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能特异、灵敏、快速诊断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异烟肼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骨桥蛋白(OPN)在肺结核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抗结核治疗前肺结核患者[病例组,其中单纯肺结核60例(单纯肺结核组),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20例(肺结核合并胸膜炎组)]血清OPN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20例有效抗结核治疗随访6个月后的患者(随访组)进行对比,同时依据临床常用结核检测指标研究OPN的临床意义.结果 病例组血清OPN水平[(843.49±569.23) ng/L]较健康对照组[(352.50±185.02) n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治疗后血清OPN水平[(494.11±352.40) ng/L]较治疗前[(1106.60±628.39) ng/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治疗后血清OP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合并胸膜炎组血清OPN水平[(1179.80±606.33) ng/L]高于单纯肺结核组[(727.53±511.6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OPN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肺结核组患者有空洞者血清OPN水平[ (836.51±549.80) ng/L]高于无空洞者[(535.52±375.9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范围累及<3叶与≥3叶患者、痰结核菌阳性与阴性患者、结明试验阳性与阴性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与正常患者、PPD强阳性与非强阳性患者血清OP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与肺结核活动性密切相关,血清OPN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肺结核活动、病情转归的临床指标,血清OPN水平与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患者2个月强化期治疗后痰菌未阴转的影响因素以及早期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痰菌未阴转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患者87例,同时选取同期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并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早期血清HbA1c、FBG、HOMA-IR对强化期治疗后痰菌未阴转的预测价值。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组治疗后痰菌阴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清HbA1c、FBG及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有空洞及治疗前、2个月强化期治疗后血清HbA1c、FBG、HOMA-IR的高水平均是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未阴转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bA1c、FBG预测痰菌未转阴的AUC均明显高于HOMA-IR(P<0.05);HbA1c预测痰菌未转阴的敏感度>FBG>HOMA-IR,而HOMA-IR的特异度>HbA1c=FBG。结论早期、定期对血清HbA1c、FBG及HOMA-IR进行综合监测对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涂阳肺结核患者2个月强化期治疗后痰菌阴转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清结核抗体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肺部疾病住院患者2238例,其中肺结核患者799例为观察组,除肺结核外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439例为对照组。分别用抗酸染色法查找抗酸杆菌,金标法对结核抗体进行检测并观察其结果。结果:观察组抗体阳性率43.05%,对照组为1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涂片阳性患者结核抗体阳性率53.64%,高于痰涂片阴性患者结核抗体阳性率33.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对肺结核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TB)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年龄≥65岁的老年COPD合并TB患者(A组)的临床特点,并与63例单纯老年COPD患者(B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以COPD症状为主,咳嗽、咳痰、气促阳性率分别为94.34%、94.34%、92.45%,而乏力、盗汗阳性率分别为26.42%、15.09%,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热发生率为69.81%,B组为22.22%,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发热特征均以中高度发热为主,午后低热少。A组消瘦、贫血、低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SR)阳性率分别为33.96%、47.17%、66.04%、77.36%,B组分别为7.94%、9.52%、39.68%、20.63%,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率为20.75%,血清腺苷脱氨酶(ADA)阳性率为24.53%,结核抗体(TB-Ab)阳性率为28.30%,痰结核菌涂片阳性率为56.60%,痰TB培养阳性为62.26%。影像学分布以非典型部位为主,两组纤维条索影、大片实变、胸腔积液、肺气肿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斑片云絮结节等渗出改变、空洞、钙化、胸膜病变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COPD合并TB以COPD症状为主,典型结核症状少,且PPD、ADA、TB-Ab阳性率不高,临床诊断时应提高老年COPD合并TB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5.
诱导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气道炎症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咏  杨岚 《中国医师杂志》2004,6(12):1610-1612
目的 观察COPD患者诱导痰细胞学和痰上清液IL -8浓度的变化 ,探讨诱导痰在COPD气道炎症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以 2 6例临床确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离诱导痰细胞 ,同时检测痰上清液IL -8浓度和肺功能。并以 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COPD稳定期组与正常对照组诱导痰细胞总数、巨噬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COPD稳定期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组 ,(P <0 0 1)。稳定期组诱导痰上清液IL -8浓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诱导痰上清液IL -8的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 %呈负相关关系 (r=-0 5 3 9,P <0 0 1) ;诱导痰PMN数与FEV1占预计值 %呈负相关关系 (r =-0 73 3 ,P <0 0 1) ;AM数与FEV1占预计值 %无相关关系 (r =-0 2 2 3 ,P =0 161)。结论 诱导痰技术无创、简便 ,是监测COPD气道炎症的较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MALAT1、NEAT1和NEAT2的表达差异。   方法   利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79例肺结核患者和82例健康对照PBMC中lncRNA的表达水平, 同时进一步分析lncRNA表达水平与肺结核患者部分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之间的联系。   结果   肺结核患者PBMC中MALAT1、NEAT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86, P < 0.001; Z=-10.175, P < 0.001);NEAT2在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03, P=0.839)。LncRNA表达水平与肺结核患者部分临床特征、实验指标关联分析结果显示, 初治肺结核患者PBMC中NEAT2的表达水平高于复发肺结核患者, 而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PBMC中NEAT2的表达水平低于痰涂片阴性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MALAT1水平与血沉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s=-0.256, P=0.034)。   结论   MALAT1、NEAT1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是异常表达的, 可能参与了肺结核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炎症反应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以2007年9月-2009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85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行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诱导痰炎症细胞分类计数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8、IL-6、IL-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低体重组(BMI<18.5 kg/m~2)COPD患者诱导痰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BMI=18.5~23.9 kg/m~2)和对照组(P均<0.05),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FEV_1%)、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_aO_2)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P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低体重组COPD患者CRP、IL-8、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和对照组(P均<0.05).低体重组COPD患者BMI与诱导痰细胞总数(r=-0.492,P=0.0038)、中性粒细胞数(r=-0.501,P=0.0032)、CRP(r=-0.473,P=0.0083)、IL-8(r=-0.382,P=0.0421)、IL-6(r=-0.422,P=0.0147)及TNF-α(r=-0.416,P=0.0156)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的气道和全身炎症反应与BMI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结核发病不同时间检测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IgG)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肺部疾病患者为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45例。采用斑点免疫渗滤试验法检测结核病住院患者106例和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39例血清中TB-IgG,同时做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以及影像学检测:以66例初治结核患者为对象.分析起病后2周内、2—4周、4周后血清中TB—IgG阳性率的差异。结果结核患者TB—IgG、痰涂片、影像学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P〈0.05),这三种检测方法分别与临床综合诊断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痰涂片(O.261)、影像学(0.506)、TB—IgG(0.267);痰涂片、TB—IgG在起病后2周内、或者起病2周以上的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起病2~4周;并且,TB—IgG、痰涂片在3个不同时间段阳性率差异显著(尸〈0.05)。结论要提高TB—IgG在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应选择在患者起病2—4周之间进行检测或者复测。能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体内骨膜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慢阻肺组)20例,和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21例,慢阻肺组和对照组统一完成抽血、肺功能检查和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骨膜蛋白的表达,并分析骨膜蛋白与肺功能指标和CA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采用Mann-whitney 检验对患者肺组织中气道上皮和肺泡壁的骨膜蛋白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肺癌组高于非慢阻肺肺癌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6.30 vs 172.04,177.54 vs 158.05,Z=-3.782和-3.781,均P<0.001);慢阻肺组血清骨膜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71.3 vs 23.92,Z=-5.477,P<0.001) ;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骨膜蛋白含量与FEV1占预计值%无明显相关(r=-0.04,P=0.623),与CAT评分无明显相关(r=0.16,P=0.121)。结论 慢阻肺患者体内骨膜蛋白表达增加,提示骨膜蛋白可能参与了肺部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