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皮肌炎主要是累及皮肤及肌肉的一种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皮肤未受累者称多发性肌炎。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说认为皮肌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有一定的关系。我院于2004年收治1例久治未愈。并进行性加重的皮肌炎患者,全身皮肤红肿,自我形象受损,肌肉无力,活动严重受限。针对自理缺陷和长期病卧可能带来的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我们采用了婴儿抚触技术,旅以全身按摩,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1病历简介患者男,45岁,1997年5月4日以“全身肌肉疼痛20余日,面部出现疱疹伴剧痛3日”入院。20日前因工作过度劳累和紧张开始全身肌肉疼痛,3日前左额面部疼痛剧烈,并出现点片状水疱,食欲减退,睡眠差,以“带状疱疹”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  相似文献   

3.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成分变化及对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体质成分及骨密度变化,以阐明机体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在维持骨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能X线分析仪(DEXA)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和肌肉、脂肪含量,并根据体重指数将病人分为肥胖组24例与正常体重组52例。结果:两组间骨密度和肌肉含量无显差异(P>0.05),肥胖组全身及局部脂肪含量明显增高(P<0.01)。两组糖尿病患骨密度与全身及局部及局部肌肉含量呈显正相关(P<0.05-0.01)。肥胖组全身骨密度与手臂脂肪含量呈显负相关(P<0.05),且各部位脂肪含量与肌肉含量呈显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以脂肪含量升高为主,肌肉组织含量和脂肪异常分布对骨密度有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闫丹  阮祥燕 《中国临床康复》2012,(13):2342-2345
背景:绝经妇女常伴有全身肌肉间脂肪增加,国际上可用于测量全身肌肉间脂肪的方法有CT和MRI,但成本均比较昂贵,且CT具有放射性等缺点,不宜广泛应用于临床。目的:使用体表简单参数(人体学和血清学指标等)评估绝经妇女MRI扫描肌肉间脂肪含量,以期提高检测效率,节省医疗成本。方法:自然绝经的妇女60名,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测量人体学指标(体质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血清学指标(三酰甘油等),使用生物电阻抗仪测量全身脂肪含量。依既往研究成果选取小腿中部单层图像分析计算小腿中部以及全身肌肉间脂肪含量。将体表简单参数与MRI测量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全身脂肪含量超量(全身脂肪含量百分比〉30%)、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88.3%,28.3%。②消除年龄、绝经年限及雌二醇水平的影响,小腿中部肌肉间脂肪面积以及全身肌肉间脂肪体积与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③与全身肌肉间脂肪体积最相关的指标为全身脂肪含量。④初步建立使用体表简单参数评估绝经妇女肌肉间脂肪含量的方程。提示全身肌肉间脂肪体积是绝经妇女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局部药物治疗肌痉挛,即使用破坏神经的药物作用于混合运动神经或运动点,使目标肌肉化学性失神经支配,缓解靶肌肉痉挛,能够避免口服药物的全身副作用,方法简单,使肌肉放松,适时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较容易获得良好效果,为研究痉挛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婴儿手足抽搐症又称低钙惊厥,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导致血清钙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肌肉痉挛。我院于1978年至2001年共诊治此患儿210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 SP)简称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全身骨骼肌疾病,好发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跌倒、残疾、肺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严重者甚至死亡。2014年,亚洲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AWGS)将肌肉减少症定义为“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伴随肌力低下和/或身体机能低下”。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我科收治甲亢性肌病误诊为运动神经元疾病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男,52岁。因自发性肌肉抽动及四肢无力2个月来神经内科就诊,自述全身广泛性肌肉颤抖四肢无力,无法正常工作,尤以左侧为重,吞咽时有呛咳,说话不如以前清晰,体重较前减轻约10斤。  相似文献   

9.
6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症肌无力是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部分横纹肌易疲劳无力,以眼肌、咀嚼肌、吞咽肌、呼吸肌和全身肌肉最为明显。当病情急骤时出现呼吸肌无力,气体交换障碍而发生肌无力危象。我科1996年至1998年上半年共收治肌无力危象患者...  相似文献   

10.
肌病诊断中问诊、查体和辅助检查的特点蒋景文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医院神经内科肌肉疾病简称肌病,是一组常见病、多发病,但对具体的肌病来讲,则既有常见的,也有罕见的。肌肉疾病包含了一大组以累及肌肉为主的疾病,或虽为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但有明显的肌肉受...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摘要 男,33岁。因全身多处刀砍伤伴大失血于2009—0817入院。查体:呼吸、心跳微弱,BP80/40mmHg,意识淡漠、烦躁,全身皮肤湿冷,口唇发绀。全身共24处刀伤,四肢多处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断离,右腕仅部分皮肤相连,躯干部位伤口长度为3~16cm,深及肌层,其中有两处大面积皮肤撕脱伤。  相似文献   

12.
低钙惊厥     
低钙惊厥护士长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血钙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引起局部和全身肌肉抽搐,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惊厥,手足抽搦,严重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致死,首先请责任护士简要介绍一下患儿主要病情及护理措施。责任护士患者男,4月,因反复抽搐6次,感冒发热一天入...  相似文献   

13.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在全身麻醉的同时使用肌肉松弛剂,可使肌肉获得放松,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疗效。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我们于1992年至2002年间对135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全麻下手法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NFRSF11B 基因多态性对人肌肉量的影响。方法对419 名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全身、躯干、上肢、下肢的肌肉量,采用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SNP)策略选择8 个tSN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TNFRSF11B基因rs2875845 位点AA、AG和GG以及rs1485288 位点CC、CT 和TT 基因型携带者个体左右侧上肢、下肢、躯干肌肉量和全身肌肉量依次增加(P<0.05)。结论TNFRSF11B基因rs2875845 位点的G等位基因及rs1485288 位点的T 等位基因增加汉族人肌肉量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急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发生支气管炎时,气管大多同时发炎,实际上可以说是气管支气管炎。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鼻塞、喷嚏、声音嘶哑、全身不适、部分病人有畏寒、发热、全身肌肉酸痛、咳嗽、咳痰、痰量逐渐增多,痰为粘液样或粘液脓性痰。  相似文献   

16.
慢性铅中毒误诊为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 男,56岁。因全身不适、兴趣下降、焦虑紧张1年余,加重伴自杀倾向3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缓慢出现全身肌肉酸胀,肢体乏力,间歇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反酸,焦虑紧张,情趣低落,做事无兴趣,食欲缺乏,日渐消瘦,夜间常失眠,易疲劳,精力涣散,脾气大。  相似文献   

17.
骨骼肌超声是当代诊断全身神经肌肉疾病的新技术。肌肉超声的主要异常征象是肌肉萎缩和高强度回声,其基本形态学是回声增强,而是否由肌肉纤维化或脂肪过多所致?直到现在,仍没有研究将超声发现和形态学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成分变化及对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成分及骨密度变化,以阐明机体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在维持骨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能X线分析仪(DEXA)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和肌肉、脂肪含量,并根据体重指数将病人分为肥胖组24例与正常体重组52例。结果两组间骨密度和肌肉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肥胖组全身及局部脂肪含量明显增高(P<0.01)。两组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全身及局部肌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肥胖组全身骨密度与手臂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各部位脂肪含量与肌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脂肪含量升高为主,肌肉组织含量和脂肪异常分布对骨密度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脂含量与骨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量(骨密度、骨矿量)与体重、全身各部位脂肪量及肌肉量的关系.方法:对287例汉族健康志愿者测量体重、全身、躯干、上肢、下肢这些部位的脂肪量、肌肉量及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脂肪量、肌肉量、体重与全身各部位的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的关系探索采用偏相关分析.结果:体重同全身总骨密度(r=0.692)、全身总矿量(r=0.751)、躯干密度(r=0.752)、躯干矿量(r=0.707)、上肢密度(r=0.659)、上肢矿量(r=0.690)、下肢密度(r=0.690)、下肢矿量(r=0.800),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均显著正相关(P均为0.000).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全身、躯干、上肢、下肢这些部位的肌肉量及脂肪量同相应部位的骨密度和骨矿量均显著正相关(P均为0.000),r值在0.271~0.905之间,而肌肉量比脂肪量同骨密度和骨矿量的相关程度更高.结论:全身、躯干、上肢、下肢的骨量(骨密度和骨矿量)的同相应部位的肌肉量及脂肪量及总体重正相关,其中与肌肉量的相关性更大.  相似文献   

20.
《家庭护士》2007,(9):50-50
抽搐诊断:指全身肌肉不能控制的痉挛,且带有肢体的抽动。 癫痫、糖尿病、颅内感染、脑肿瘤、脑寄生虫、低血钙、食物中毒、狂犬病、破伤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