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健  肖明英 《云南医药》2005,26(6):505-508
目的探讨低铁与低热量饮食是否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方法以168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同样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低铁、低热量饮食。结果平均随访37±22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铁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肌酐189±78μmmol/L,对照组257±115μm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有6例患者达到终止随访目标,血红蛋白低于80g/L和或红细胞压积<33%,需进行促红素治疗,占17.6%;对照组有10例达到终止目标,占3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低铁饮食治疗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铁负荷,配合低热量饮食治疗,能明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其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肾脏内科接受治疗的16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饮食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饮食认知情况、饮食依从性以及干预后患者肾功能及生化指标水平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饮食认知情况及饮食依从性(23.8±2.1)分、(28.3±2.7)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9.4±3.7)分、(23.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尿素氮、白蛋白、血钙、血磷、血钾(115.3±12.6) g/L、(10.2±10.9) mmol/L、(34.2±3.6) g/L、(2.5±0.2)mmol/L、(1.2±0.4)mmol/L、(4.2±0.4) mmol/L肾功能及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尿素氮、白蛋白、血钙、血磷、血钾(90.1±10.9) g/L、(15.7±13.1) mmol/L、(28.0±3.5) g/L、(1.7±0.4)mmol/L、(3.8±0.6) mmol/L、(5.3±0.6)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酐、血钠(242.9±27.6)μmoI/L、(138.3±13.9) mmol/L和对照组患者的肌酐、血钠(250.1±33.5)μmol/L、(140.2±13.6) 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及家属形成对饮食治疗及护理的系统认识,增强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可帮助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CU危重患者预后与早期胃肠营养干预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ICU高危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胃肠营养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为(83.2±4.7)g/L,血清前白蛋白为(187.4±3.2)mg/L,蛋白摄入量为(0.7±0.5)kg/d;对照组各指标分别为(82.9±5.1)g/L,(186.9±2.9)mg/L,(0.8±0.4)kg/d,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44.7±5.7)g/L,血清前白蛋白为(258.4±6.2)mg/L,蛋白摄入量为(1.7±0.6)kg/d;治疗后对照组对应各指标分别为(129.9±4.1)g/L,(251.9±3.2)mg/L,(1.2±0.4)kg/d,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4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ICU危重患者应用早期胃肠营养干预能够保证患者的身体营养成分有效改善,预后效果更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膳食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膳食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BMI)、上臂肌围(MAMC)、上臂三头肌处皮下脂肪厚度(TSF);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钙(Ca)、磷(P)水平。结果预后6个月后,观察组BMI、MAMC及TSF分别为(25.54±2.82)kg/m2、(16.92±0.56)cm和(10.36±1.63)m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b、PA、Hb、Ca水平分别为(36.32±4.24)g/L、(0.31±0.08)g/L、(93.49±9.27)g/L、(2.26±0.21)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水平为(1.82±0.19)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膳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机对照研究苦参素对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苦参素(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口服甘草甜素为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苦参素600mg肌注,前3个月每日一次,后3个月隔日一次;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血清HA、PCⅢ、LN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血清HA、PCⅢ、LN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中上述3项指标逐渐降低,但治疗6个月时仍高于体检健康者。同时服用甘草甜素与苦参素的患者血清HA、PCⅢ、LN均有显著性降低,HA从(298.83±133.33)μg/L、降至(221.32±95.69)μg/L(P<0.01),PCⅢ从(205.35±84.57)μg/L降至(183.13±61.65)μg/L(P<0.01),LN由(167.48±58.05)μg/L降至(136.92±42.86)μg/L(P<0.01)。仅服用甘草甜素的患者除LN没有显著变化外(P>0.05),HA、PCⅢ都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 苦参素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疗程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赵依娜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12-213
目的探讨孕妇体内血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0例孕妇研究对象进行基本情况调查,检测孕妇在不同妊娠期的血红蛋白值;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情况将孕妇分组,比较各组孕妇的产前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末期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23.20±11.86)g/L,(110.28±13.92)g/L,(105.46±8.43)g/L,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500~3000g组孕妇血红蛋白低于3000~3500g组和>3500g组(P<0.01)。孕妇体内血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r=0.849(P<0.01)。结论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随着孕期的增加而下降;孕妇血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有关。给孕妇通过膳食补充血红蛋白以及对孕妇血红蛋白水平的监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剂量硫酸亚铁结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将70例孕妇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一组孕妇予以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对照组),另一组予以小剂量硫酸亚铁联合饮食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血清铁蛋白受体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的治疗后的红细胞(3.53±0.28)×10~(12)/L、血红蛋白(89.12±5.01)g/L、血清铁(6.31±0.63)μmol/L、血清铁蛋白(14.87±2.22)μg/L、可溶性血清铁蛋白受体水平(22.99±1.68)μg/L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4.29%)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采用小剂量硫酸亚铁加饮食干预治疗的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35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14例,治疗前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血清总胆红素值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儿予常规治疗和原发病治疗,观察组加用丽珠肠乐胶囊1/2粒8h1次,治疗期间每日定时查经皮胆红素值2次,治疗结束查血清总胆红素。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49.35±7.32μmol/L,治疗结束血清总胆红素77.43±14.33μmol/L;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34.47±7.06μmol/L,治疗结束血清总胆红素104.54±21.72μmol/L;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平均治疗天数(4.7±2.6天)与对照组平均治疗天数(7.2±3.8天)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丽珠肠乐干预新生儿高胆,疗效确切,提示补充双歧杆菌也可促进新生儿高胆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红细胞参数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72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液检验。对比两组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转蛋白受体水平。结果观察组RBC、MCV、MCH、Hb均低于对照组,RDW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铁为(21.50±2.41)μmol/L,高于轻度贫血的(9.32±1.46)μmol/L、中度贫血的(5.29±1.64)μmol/L及重度贫血的(2.18±0.7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铁蛋白为(47.60±5.64)μg/L,高于轻度贫血的(12.46±2.68)μg/L、中度贫血的(4.95±1.46)μg/L、重度贫血的(1.06±0.6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铁转蛋白受体为(32.08±7.61)nmol/L,低于轻度贫血的(51.34±4.72)nmol/L、中度贫血的(62.34±6.55)nmol/L、重度贫血的(80.22±8.9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用红细胞参数分析可有效确定疾病类型,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左卡尼汀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在应用左卡尼汀4个月后体力、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血红蛋白由(63.5±9.0)g/L上升至(98.0±6.0)g/L,对照组血红蛋白由(64.0±8.5)g/L上升至(84.2±8.0)g/L,两组血红蛋白上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改善血脂,促进贫血的纠正,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等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冲剂(抗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121例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用右旋糖苷铁辅以Vc口服;治疗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醒脾养儿冲剂, 4周为1个疗程;测量体重、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结果治疗4周时,治疗组体重明显增加,血红蛋白平均上升35.9 g·L-1。治愈率:治疗组为 91.8%;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程平均为12.3,13.7周,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醒脾养儿冲剂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间隔补铁法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连续补铁法治疗,观察组接受间隔补铁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给予间隔补铁法的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8例围生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12例给予多糖铁胶囊治疗,对照组106例给予硫酸亚铁治疗。4周后复查,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5.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糖铁胶囊治疗围生期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应作为治疗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合肥市农村地区6个月~7岁儿童的贫血及铁缺乏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 095名6个月~7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红蛋白,对贫血和(或)铁缺乏的儿童进行干预。结果 2 095名研究对象中,正常儿童1 764名,检出贫血患儿331例,检出率为15.80%。其中铁缺乏检出114人,检出率为5.44%,贫血患儿中铁缺乏检出率为34.44%。在接受干预的281名儿童中有218名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即干预后正常儿童为1 982名,占96.92%;轻度、中度贫血检出率均明显下降。结论 合肥市农村地区儿童贫血及铁缺乏干预效果显著。加强儿童贫血相关健康教育,科学合理的喂养方法及早期正确的喂养行为可以有效防治婴幼儿贫血及铁缺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与口服补铁在治疗妇科慢性贫血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妇科慢性贫血108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各54例。静脉组采用蔗糖铁静滴,口服组采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变化情况。结果静脉组及口服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静脉组上升速度及幅度大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红蛋白达正常所需时间比较,静脉组短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口服组。结论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妇科慢性贫血疗效好,可较快纠正贫血,且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口服补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祛铁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恢复的作用。方法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免疫抑制治疗11个月,外周血细胞水平无明显改善,并出现输血相关铁过载。加用祛铁胺规律祛铁治疗。结果祛铁治疗5个月后患者脱离血小板输注,7个月脱离红细胞输注,9个月停止祛铁治疗,13个月外周血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输血依赖的骨髓衰竭患者,应密切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出现铁过载后及时进行祛铁治疗,有助于患者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17.
徐萍 《河北医药》2011,33(8):1140-114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右旋糖酐铁注射液与蔗糖铁注射液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97例CKD 4~5期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糖酐铁组与蔗糖铁组,分别接受为期8周的右旋糖酐铁或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贫血相关性指标、营养状况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同时监测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研究右旋糖苷铁注射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缺铁性贫血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多糖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注射右旋糖苷铁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P)检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结论将右旋糖苷注射剂应用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中,能够纠正患者贫血症状,有效促进其体内红细胞生成,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雷鑫明  路亮 《安徽医药》2017,21(10):1854-1857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并发贫血的临床特点及蔗糖铁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例IBD患者,观察其并发贫血的临床特点,并进行蔗糖铁静脉滴注治疗和效果评估.结果 200例IBD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贫血发生率为38.99%;克罗恩病(CD)患者贫血发生率为65.85%,UC患者、CD患者的年龄、贫血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与CD患者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有吸烟史、有饮酒史、病变范围、疾病活动度分期均为UC、CD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对贫血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也是造成贫血的重要原因.蔗糖铁静脉滴注治疗1周后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血红蛋白(Hb)、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中位数分别升高为98 g· L-1、35 mg·dL-1、28%、84Ⅱ,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IBD并发贫血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蔗糖铁对于IBD合并贫血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检验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5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缺铁性贫血组,47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地中海贫血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检验,观察并比较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缺铁性贫血组MCV水平(79.82±7.26)fl、RDW水平(21.86±6.21)%均高于地中海贫血组的(64.56±8.12)fl、(15.46±4.76)%,RBC水平(4.22±0.67)×1012/L、Hb水平(84.99±11.46)g/L均低于地中海贫血组的(4.69±0.62)×1012/L、(101.36±10.2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MC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RBC、Hb、MCV、MC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DW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地中海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检验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可有效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其有效性、可行性较高,建议将Hb、RBC、MCV、MCH、RDW等血液指标作为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