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起剥食病死畜引起的人畜炭疽爆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镇宁县六马乡岜解村纳蛮组于 2 0 0 1年 6月发生一起因剥食病死畜引起的人畜炭疽爆发。1.调查情况 :纳蛮组位于镇宁县西南部的偏僻山区 ,共4 9户 2 70人 ,均为布依族 ,自然条件差 ,常有剥食病死畜肉的习惯。病畜 6月中旬开始发病 ,6月下旬至 8月上旬畜间炭疽流行 ,首例病人 8月 3日发病 ,9月中旬起人间炭疽爆发 ,9月下旬终止。表 1为纳蛮组人、畜炭疽发病情况。表 1 纳蛮组人和畜炭疽发病情况病种人畜总数发病数罹患率 (% )死亡数病死率 (% )人 2 70 14 5 .181  7.14牛 14 612 8.2 2 7 5 8.3 3马 67 5 7.465 10 0 .0 0猪 3 64 11.11…  相似文献   

2.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原系牛、马、羊等家畜的疾病,人类炭疽主要是由于接触病、死畜或其皮毛而受感染。临床上可分为皮肤型、肺型、肠型3种。皮肤型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坏死的特异病灶,肺型和肠型表现为肺、肠急性感染而出现的相应症状,3者均有形成败血症和并发脑膜炎的可能。2002年8月上旬,我市某农村发生一起皮肤炭疽疫情,由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处理及时,迅速控制了疫情。经过两年的观察,再无此种病例发生,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陕西省历史炭疽疫情,分析其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新形势下的防控对策。方法 对陕西省1955-2015年炭疽疫情报告数据及有关调查资料进行汇总,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陕西省人间炭疽的三间分布规律,并对重点爆发疫情调查资料及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陕西省1955-2015年共报告炭疽发病数3 849例,平均发病率0.21/10万,病死率3.14%。高发地区集中在畜牧业发达的渭南、咸阳等市,发病季节分布在7~9月,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实验室资料较欠缺。结论 陕西省炭疽疫情虽在全国处于低发区,但局部暴发危险仍然存在,建议与畜牧部门紧密配合,建立炭疽监测系统,规范疫区处理,加强宣传教育,降低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今后我省炭疽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乌兰浩特市1998~2001年炭疽疫区监控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炭疽疫区疫情的消长规律和流行动态 ,及时预防和控制炭疽的发生和流行 ,对 1 998~ 2 0 0 1年两炭疽疫区监控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为今后控制人畜间炭疽发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1 .监控内容及方法 :①对疫区病原学监控 ,重点对因炭疽造成的死畜埋葬地、畜尸污染的草地、井、田、屠剥病死畜的场所、病死畜的厩圈进行长期的监测。在该病流行季节前 ,对污染区的土壤、植被、水源等根据污染区面积范围定期采样 ,每 2个月采样 1次 ,每年不少于 6次 ,每次土壤分深浅各采样 1 0份做炭疽杆菌病原分离检验。②疫区畜间的监控 ,对疫区内…  相似文献   

5.
新疆2002-2004年炭疽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疆2002-2004年炭疽疫情动态,为炭疽的监控和防治研究工作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收集新疆2002-2004年炭疽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新疆炭疽累计发病305例,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0.53/10万,为全国同期发病率(0.04/10万~0.06/10万)的9~13倍。发病年龄具有两个高峰,职业以农民为主,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家畜(牛、羊),人发病均因宰剥和接触病畜肉及其污染物引起,临床类型以皮肤炭疽为主。结论加强炭疽防病知识的宣传,对重点疫区开展畜间高密度免疫接种,有效控制畜间炭疽疫情发生,减少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伤寒、副伤寒流行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伤寒、副伤寒是贵州省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本文对贵州省 5 0年间 (195 1~ 2 0 0 1年 )伤寒、副伤寒流行变迁及 5 77起爆发性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地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 :①贵州省 195 1~ 2 0 0 1年疫情资料汇编、年平均人口数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②贵州省伤寒、副伤寒菌种监测。③采取总体统计学分析和按年代统计分析法。④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2 .结果 :(1) 5 0年间伤寒、副伤寒流行变迁 :①流行概况及趋势 :据 195 1~ 2 0 0 1年疫情资料统计 ,贵州省 5 0年间共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 4 4 5 2 6 1…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11年炭疽病例发病特征,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1年所有通过网络报告病例的个案调查表,按发病日期和现住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全省共报告炭疽病例86例,均为皮肤型炭疽;男性占69.77%,明显多于女性;职业以牧民为主(72.09%),其次为农民(19.77%);平均年龄39.12岁,青壮年发病较多;发病高峰出现在7~9月;接触、剥食病死动物是最主要的感染来源(61.63%),接触感染是主要的感染方式(98.84%).结论 2011年四川省炭疽病例主要为青壮年男性,剥食和接触病死动物成为引起人间炭疽的感染的主要方式,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畜间疫情的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炭疽疫情调查和处置过程,为今后炭疽疫情处置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对疫情数据、现场调查信息及处置措施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统计描述。结果此次疫情共报告7例炭疽病例,其中肠炭疽5例,皮肤炭疽2例,死亡2例。所有病例均为炭疽疫区常住居民,其中3例肠炭疽有病死牛(马)肉类食用史,2例肠炭疽感染途径不详,2例皮肤炭疽有病死牛(马)畜接触史。2例死亡病例在基层医疗机构未被及时正确诊断。经采取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置、病例治疗、健康教育等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结论牧民接触、食用病死牛(马)是感染炭疽的主要途径,牧区基层医疗机构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意识较弱。建议加大牧民炭疽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牧民健康防病意识;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炭疽病例的诊断治疗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炭疽病例早期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1987~1996年炭疽流行特征与对策分析周健先贵州省是全国炭疽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散发病例广泛存在,局部暴发流行时有发生。现根据10年炭疽疫情资料,对其流行特征和防治对策分析如下。1.流行特征1.1发病率和病死率:1987~1996年的1...  相似文献   

10.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当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畜和染菌的动物皮毛、肉及被病畜污染的土壤等,也会感染炭疽.此病好发于畜牧业较发达地区.壤塘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幅员面积6 838 km2,属高山峡谷和高原草甸地形地貌.县境内畜牧业发达,牲畜以牦牛和山羊为主,每年在动物和人群中间均有炭疽疫情发生,且疫源地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2001年炭疽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辽宁省2001年炭疽疫情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加强炭疽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省疫情报告资料及暴发疫情现场调查报告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历史比较。结果 2001年辽宁省共发生5起炭疽暴发疫情,发生炭疽病人30例。其中单纯皮肤型炭疽27例,伴发肠炭疽2例,合并服膜炎1例;死亡3例。调查显示,引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是就地宰杀病死牲畜(牛、羊、马、骡等)、医疗人员和居民对诊治和预防炭疽病的知识、常识缺乏、畜间检疫和疫苗接种率低,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5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农村,除1例小学生外,其余病例均为农民,以及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等特点均与历史上该病的流行特征无明显差别。结论 应加强诊治炭疽病的专业培训,对病例做到早确诊早治疗,降低病死率。向群众宣传预防炭疽病的知识和常识,建议畜牧部门加强畜间检疫,并协同做好人畜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炭疽杆菌是需氧性芽胞杆菌属中唯一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芽胞杆菌。人类的感染主要是通过接触病畜及其皮毛等病原。2002年夏天,我市许昌县和襄城县相邻的两个自然村在养殖和贩卖羊的农民中,发现了9例疑似皮肤型炭疽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治疗、实验室检验,最终确定为一起皮肤型炭疽爆发疫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炭疽疫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做好炭疽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榕江县发生的一起炭疽暴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1995年5月17日-7月10日先后有89人出现炭疽样病变,其中皮肤型62人,无死亡;胃肠型27人,死亡10人。结论这是一起因私自屠宰病死牛和接触食用病死牛肉引发的人间炭疽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4.
炭疽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牛、羊、马等草食动物为其主要传染源,人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问接接触患病动物或其污染物而受染。自1956年将本病列入我省疫情报告以来,每年都有病例,局部爆发流行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作者就1956年~1990年炭疽病疫情报告资料和部分局部爆发流行的调查材料予以整理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甘孜州45年炭疽疫情动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疫情资料及暴发疫情现场流调报告,对疫情资料进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45年间,甘孜州共报告炭疽病例1005例,死亡84例。流行表现形式以常年散发伴局部地区暴发为主,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主要发病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地区,发病季节多见于夏秋季,发病年龄以农牧民中的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病例以农业型为主。资料显示,疫情发生与暴发的主要因素是农牧民缺乏科学的自我防范意识,就地宰杀病死畜。畜间检疫和监管力度不严,菌苗接种率低。结论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对畜间的免疫和监管,卫生、畜牧部门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相似文献   

16.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Anthrax)引起草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炭疽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也可发生肺炭疽或肠炭疽,偶尔引起纵隔及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病死率较高[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四川省炭疽疫情动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疫情资料及暴发疫情现场流调报告,对疫情资料进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9年四川省共报告炭疽病例712例,发病呈现小的上升趋势,流行表现形式以常年散发伴局部地区小暴发为主,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主要发病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地区,阿坝州较高(9.33/10万)、高于甘孜州(1.96/10万)和凉山州(0.46/10万),发病季节多见于夏秋季的7-9月(55.90%),发病年龄以农牧民中的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结论四川省炭疽疫情呈小上升趋势,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对畜间的免疫和监管,卫生、畜牧部门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1951~200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沁  何平  谢阳  潘家秀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9):1149-1150
伤寒、副伤寒是贵州省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也是贵州省近十几年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工作重点。自 1985年以来 ,连续多年发病率居全国首位 ,且常有局部流行或暴发。为此 ,作者对贵州 195 1~ 2 0 0 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变迁及 5 77起暴发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贵州省 195 1~ 2 0 0 1年度情资料汇编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贵州省 195 1~ 2 0 0 1年年平均人口数。贵州省伤寒、副伤寒菌种监测。1 2 方法 采取总体统计分析和按年代统计分析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2 结果2 1  5 0年间伤寒、…  相似文献   

19.
蔡正华  陈志军 《职业与健康》2006,22(17):1379-1379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原系食草动物(羊、牛、马等)的传染病,人因接触这些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被感染。为了解西安市炭疽发病情况及制定防制对策,我们对本市1955~2005年炭疽发病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炭疽为典型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市部分区、县呈散在发生,一般情况下,人间炭疽病例均发生在动物发病后数日或数十日,由于畜间疫情未有效控制波及人间所致。本次确诊牛炭疽为先于人间病例发生,追其原因发现为炭疽病牛所致,为总结经验、完善防治措施,现将本次皮肤炭疽病例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