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层医院常因血源缺乏,给外科工作带来困难,尤其是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常因无血源而失掉抢救时机.目前在无急诊输血条件下,主张早期超量补液扩容,纠正休克及时手术止血.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我们应用超量补液扩容,专人床旁护理抢救重度失血性休克12例.现就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体会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基层医院常因血源缺乏,使病人失去抢救机会。近几年,我们应用超量补液扩容,专人床旁护理抢救重度失血性休克6例。现将抢救护理,作以介绍。l临床运料本组男4例,女2例。斗龄10-55岁。入院时均属重度失血性休克,神志淡漠或不清,收缩压0一刀KPa,脉搏细数或摸不清,心率问0次/。n以上,血红蛋白叩一0.75glL急性失血量达40%以上。入院后经专人床旁护理观察,超量补液,除1例因外伤弓1起肝破裂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5例均在3h内纠正休克。2护理体会2、l迅速扩容迅速输血、扩容,必须抓住早期、快速、足量三个环节超量补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术在失血性休克病人急救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美国ARROW双腔中心静脉穿刺导管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补液。结果:确保了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结论:深静脉穿刺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中不仅用于输血输液,还是有效循环容量的重要观察指标,由于能快速建立了输血输液静脉通路,维持了有效的循环血量,为病人的抢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超量快速补液抢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基层医院常因血源缺乏,给抢救工作带来困难,尤其是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由于无血源而失掉抢救时机,我院在无急诊输血条件下,采用早期补液扩容,纠正休克及时手术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院应用超量扩容,抢救30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补液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基本措施之一,在术中尤为重要。其效果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进行和抢救的成功与否,如何确保补液效果是护理工作的重点。现将我院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50例的术中输液护理体会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0例,男5例,女45例,年龄17~41岁。其中宫外孕破裂大出血34例,肝、破裂6例,子宫破裂10例。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6.
丁彦杰 《中国医疗前沿》2011,(22):38+24-38,24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的应用,总结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经验。方法对我市某急救中心2006年5月-2010年7月间270例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休克程度进行分类,比较限制性补液方法与足量快速补液法,分析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结果178例患者应用限制性补液方法后,患者轻中度休克得到了良好控制,死亡率14%。足量快速补液法92例,死亡率19.5%。,两组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处理时,既要强调尽早、尽量快速补液,同时应注意补液的量和补液方式。限制性补液法在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的应用中,可减少出血量,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因其失血量大。损伤复杂,对其手术麻醉极具危险性,尤其术前来不及处理的重患。我院1991年6~8月间成功地抢救两例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病情重、变化快,所以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合理分工以及熟练、准确的操作是取得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一年多来年共抢救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20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亲自参加与指导抢救危重病人是护土长的职责之一。本介绍了妇科病房护士长,根据本科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特点,运用统筹法的原理,将抢救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程序化安排。制定了系统化抢救护理程序,并组织培训与实施。同时,护士长还在平时加强对护士抢救技术及观察病情知识的培训,从而大大提高了抢救速度,取得了281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病人全部抢救成功的良好效果,发挥了护士长对抢救工作的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通过对65例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的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的过程的研究,解决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的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达到总结术前护理及其抢救与术后护理配合的经验,使病人的健康得到应有的保障.方法 通过对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住院65例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病人经过精心护理和补充血容量等治疗措施,均痊愈出院.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护理水平,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45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抢救中护理管理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是妇科急腹症。患者腹腔内存在活动性大量出血,生命危险,应立即采取及时有效抢救,挽救病人生命。我科在抢救45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病人护理过程中,运用护理管理,加强抢救药品、器材、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对硬件设备实行固定管理,制定和实施抢救护理程序,加强休克补液的液体管理,系统全面观察病情,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景燕  娄静  于慧 《中国当代医学》2004,3(14):102-102
急性多发性复合创伤病人在临床抢救中,病情复杂,治疗护理难度大,死亡率高。2002年10月我们成功抢救1例多脏器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闭合性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在基层卫生院抢救方法和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外伤性闭合性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应用立即手术抢救及自血回输的方法成功抢救,并对治疗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8例均抢救成功,术后3例7天病愈出院。5例术后9天病愈出院。伤口一期愈合,血红蛋白均达到7g以上,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腹痛腹胀,大小便无异常。结论:在乡镇卫生院抢救外伤性闭合性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用脾切除的同时行自血回输的方法,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及时止血,节约了血源,赢得抢救时间,而且经济实惠,缩短了病程,提高了疗效,是基层卫生院抢救外伤性闭合性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8岁。主因人工流产术后失血性休克急症入院。患者足月顺娩1次,人工流产5次,于入院当天因45天妊娠,在我院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术毕未见明显胚胎组织,且出血汹涌,量约1000ml,随即病人休克。血压60/38mmHg,当时考虑不全流产、失血性休克,急症入院抢救,快速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  相似文献   

15.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科室常见的急症之一,早期快速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如何缩短抢救时间,静脉穿刺尤为重要。由于失血性休克病人末梢循环差,静脉血管不充盈,甚至看不清,对于这种病人,要求静脉穿刺必须准、稳、快。下丽就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静脉穿刺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异位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住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收住院的异住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64例病人成功抢救的护理工作的回顾性总结。结果 64例患者经过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纠正休克,手术去除病因及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做到迅速、准确及时严密是取得抢救休克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寇凤英 《中原医刊》2005,32(14):61-61
对12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以此快速补血补液、监测中心静脉压,抢救效果显著。通过规范操作和精心护理,穿刺成功率达100%,无感染和其它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急诊入院的218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成功抢救。采用一边从临床表现、休克指征、休克指数进行判断出血量;一边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实行二人分工合作制进行紧急抢救及术前准备。结果218例患者经及时补充血容量、紧急手术去除病因的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中,护士强烈的急诊抢救意识、娴熟的抢救技术、成熟的二人分工合作制的抢救流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有预见性的快、准、细的实施纠正休克进一步发展的救护措施,为医生进一步的手术抢救成功赢得了宝贵的时机。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对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限制性补液法进行抢救的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所抢救产后出血休克患者82例,采取传统补液法和限制性补液法,对比两种方法抢救失血性休克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限制性补液组的实验室指标如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明显高于传统补液组,凝血时间以及D-二聚体低于传统补液组;且总共失血量、输液量、输血量、行子宫切除术率以及发生DIC及MODS几率均低于传统补液组。结论:限制性补液能避免大量输液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减少持续出血;能改善重要脏器灌注,增强组织供氧,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对抢救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急救病人中,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快速建立静脉液路,快速输液是抢救患者成功的关键。然而由于病人失血,血管硬化等因素,进行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有时手法熟练的护士反复操作半小时也无法穿刺成功。这时医生就必须进行静脉切开。我们在临床中应用静脉切开术配合双套管针穿刺抢救失血性休克45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