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药透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定向药透治疗。治疗30d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分、美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定向药透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椎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CNLBP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腰椎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疼痛程度和功能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ODI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ODI及VAS评分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ODI及VAS评分与治疗1个月后比较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ODI及VAS评分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且短期内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选取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等。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6%、91.9%;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单纯推拿治疗相比,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缓解肩周疼痛,提高肩周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椎间盘注入臭氧联合药物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4-12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183例,对照组93例,单纯注射臭氧,治疗组90例,加服独活寄生汤。比较治疗效果、TESS评分、VAS评分及Roland-Morri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心慌、恶心、头晕及TESS评分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0周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Roland-Morris失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0周VAS评分及Roland-Mo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能够有效改善心脑系统及胃部不良症状,治疗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障碍显著减轻,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整脊脉冲枪配合刃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刃针治疗,治疗组采用整脊脉冲枪配合刃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腰椎功能障碍、ADL评分及腰椎关节活动度,并在治疗后2周进行随访。结果:在VAS和腰椎功能障碍评分方面,2组治疗后和治疗2周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ADL评分、腰椎前屈和后伸活动度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整脊脉冲枪配合刃针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能够明显缓解腰部疼痛,疗效显著且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疼痛症状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在妇科治疗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法,进行解除疼痛疗效的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0.6±0.49)低于对照组(2.29±0.53),P<0.01;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缓解率:观察组(86.7%)高于对照组(60%),P<0.05;疼痛疗效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中药定向透药解除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疼痛症状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中药口服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治疗时,使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以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以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均降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升高,且观察组变化趋势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使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治疗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皮旋切术配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使用经皮穿刺旋切术配合臭氧注射治疗(A组)40例及单纯旋切术(B组)4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A组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方面,A组有效率90.0%(36/40),优于B组69.6%(32/46)(P<0.05).结论:经皮旋切术配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在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单纯旋切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单纯减压治疗,观察组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2年后患者腰腿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和腰椎滑脱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年,观察组疼痛评分、腰椎滑脱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两年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早期疗效相当,单纯减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但远期效果不佳,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减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20例,按摸球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原发病对症治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试验B组在试验A组基础上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比3组疗效、治疗前后上肢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测评]、上肢运动功能[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测评]。结果3组治疗前FMA、ADL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B组总有效率、FMA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均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可缓解患者上肢疼痛及水肿,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予以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推拿治疗,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JOA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isnalanaloguescale,VAS)结果表明,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治疗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腰椎JOA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铍针配合靳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予以铍针配合靳三针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配合靳三针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常规电针治疗,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邱玲  杨璇  张吉  张敏  郑旭  何流 《中国康复》2016,31(2):138-140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调制中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2组均采用局部病灶区围刺及电针治疗,观察组加用电针夹脊穴与调制中频电疗法,治疗前及治疗第5、10、15、20次后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并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疼痛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7.50%,68.75%,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2组的VAS和HAM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和治疗5、10次后HAMA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分别随访,均无疼痛复发情况。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调制中频电疗对改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症状较单一理疗更显著,且远期疗效稳定,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玉凯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2):1185-118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每组54例。针刺穴取二白、承山、商丘、白环俞、腰俞,术后30min治疗第1次,次日起每日上午坐浴后治疗1次;药物组术后30min口服萘普生缓释胶囊2片,以后每日换药前口服2片。疗程5d。评定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2.59%,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熏洗能有效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两阶段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程度、直腿抬高角度及肌力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腰椎内固定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两阶段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和肌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直腿抬高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可以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程度,增大直腿抬高角度,改善肌力和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穴位按摩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配合电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和治疗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穴位按摩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抗病毒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9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神经阻滞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单纯抗病毒药物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定疼痛程度及统计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1周及4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1周及4周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9%)优于对照组(80.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抗病毒治疗早期带状疱疹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蒙医针刺拔罐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蒙医针刺拔罐结合腰椎牵引,对照组使用针刺结合腰椎牵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功能JOA评分、疼痛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发现2组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的JOA评分、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方面,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6%.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医针刺拔罐疗法结合腰椎牵引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术式,研究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腰椎功能(ODI)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VAS和ODI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VAS和ODI评分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的VAS和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重度腰椎滑脱症,可减少手术创伤,术后患者疼痛感较轻,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探讨子午流注中医定向透药配合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肢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科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为风痰阻络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化痰通络配合针灸康复治疗、功能训练和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中医定向透药配合电针治疗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出院前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估(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中医定向透药配合电针治疗能有效促进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恢复,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