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采用活血通管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南召县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采用活血通管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情况,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散瘀通管汤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以自拟散瘀通管汤治疗,对照组20例口服金刚藤糖浆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有效率达到95%,比对照组的有效率高出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瘀通管汤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桃红通管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桃红通管胶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3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基础上加用桃红通管胶囊,对照组45例加用复方丹参片.2组均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及量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中医单项症状中胸胁不适、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经前乳房胀痛、经行腹痛或素有腹痛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桃红通管胶囊能明显改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输卵管局部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进而有利于输卵管功能的恢复,说明桃红通管胶囊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预后影响与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通管汤和种子育翤汤联合西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用通管汤、种子育翤汤加用西医的办法消炎、通水和促排卵;对照组只用西医的方法:消炎、通水和促排卵。3~6个月经周期后评价疗效,即输卵管通畅率和怀孕率。结果:治疗组输卵管的通畅率、怀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通管汤和种子育翤汤联合西药,对消除炎性组织粘连、促进炎症吸收、加强排卵行之有效,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补气温经方联合输卵管通液术基础上,观察温针灸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补气温经方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任脉穴,两组均治疗6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受孕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和中医各项主症评分的变化,以及输卵管通液术后和针灸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经过6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受孕率分别为93.3%和50.0%,对照组分别为80.0%和2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和中医各项主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通液术后并经针灸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补气温经方联合输卵管通液术基础上,针灸治疗可提高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疗效和受孕率,改善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并有效缓解卵管通液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6.
冯艳奇 《河南中医》2020,40(1):104-107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择期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经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有效率为92.5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6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通络汤辅助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改善患者机体的炎性状态,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9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5例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用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结果用药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管汤对输卵管阻塞不孕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3):368-369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通管汤结肠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输卵管通畅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给予介入术或通液术及化瘀通管汤高位结肠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介入术或通液术及丹黄祛瘀胶囊口服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无效3例,显效35例,治愈62例,总临床有效率97%。对照组无效12例,显效20例,治愈30例,总临床有效率81%。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通管汤联合结肠高位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以提升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输卵管通畅度,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通管汤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随机地选取2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药通管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通管汤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八味妇炎合剂联合中频脉冲治疗输卵管炎症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输卵管炎症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以院内制剂八味妇炎合剂灌肠联合中频脉冲治疗,对照组以抗妇炎胶囊灌肠联合中频脉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味妇炎合剂联合中频脉冲治疗输卵管炎症性不孕症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我国传统医学观察运用中药抗炎通管汤保留灌肠治疗输卯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抗炎通管汤保留灌肠并配合理疗治疗,对照组采用金鸡冲剂治疗,分别观察妊娠率及输卵管通畅率。结果经χ2检验治疗组显效和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满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抗炎通管汤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尤其是妊娠率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本病诊断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及治疗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同时中医证候的改善及治疗时间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输卵管阻塞...  相似文献   

13.
许振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33-2334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通液与化瘀通管汤灌肠治疗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98例不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以香丹注射液行子宫输卵管通液合化瘀通管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药行子宫输卵管通液,加服桂枝茯苓胶囊、盐酸洛美沙星,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1.8%,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治愈率33.3%,总有效率83.3%,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香丹注射液通液合化瘀通管汤灌肠治疗阻塞性不孕症,较一般常规方法能提高通畅率及妊娠率,并能有效防止再黏连.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670-1672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辅助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输卵管通液术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辅助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及血清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8.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水平在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输卵管通而不畅、积水及堵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辅助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输卵管通畅程度及血清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种子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该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及中药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化瘀通络种子汤治疗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观察该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服药后妊娠卒.结果:气滞血瘀证和湿热瘀阻证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主要中医证型,80例患者总妊娠率为38.75%.结论:化瘀通络种子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良好,其疗效机制与改善不孕症患者盆腔血液微循环、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及具备广谱抗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化瘀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化瘀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110例患者均给以化瘀通管汤治疗,2个月为1疗程,4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痊愈56例,有效3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82.7%。结论:化瘀通管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不同证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近期疗效。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2∶1比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瘀滞3个证型。试验组采用中医标本同治法,在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 tuberecanalization,FTR)术后行宫腔通液术和中医内外合治(内服、外敷、灌肠);对照组采用FTR和宫腔通液术治疗,灌注药物为常规西药组。术后随访1~2年,记录受孕情况或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复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组间均衡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通畅度的对比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失访病例疗效进行意图治疗分析。结果:两组介入术后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两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随访期气滞血瘀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瘀结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瘀滞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医标本同治法对气滞血瘀证型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湿热瘀滞和寒湿瘀滞证型的疗效是否与治疗疗程或治疗方案有关还需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中药口服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情况,输卵管通畅度以及1年内受孕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为6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输卵管通畅度总有效率达87.9%,与对照组的6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治疗组受孕率为42.4%,对照组为1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输卵管通畅度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诊断为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输卵管通液术及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两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及1年内宫内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证实,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方口服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整体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临床疗效显著,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活血通管汤联合介入再通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60例,分别给予活血通管汤和丹桃合剂,观察记录2组宫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情况及临床症状及体征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降低输卵管再闭塞率,提高宫内妊娠率,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活血通管汤联合介入再通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明显提高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