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CT表现.材料与方法对66只Wistar大鼠MPM模型行胸部CT平扫,并尸解及病检.结果 胸膜增厚形态与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CT显示局限片状增厚18侧、结节形增厚48侧、弥漫环形增厚47侧,19侧CT未显示胸膜增厚.CT胸水发现率为39.13%,多见于上皮型和混合型.镜下MPM向周围组织浸润45例,占68.18%,CT仅显示33.33%.结论 平扫CT不能提示MPM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胸膜增厚的类型与大体病理学改变有一定符合性,但CT不能显示小于3 mm结节和薄的斑片状病灶;CT对胸水显示率低.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血病胸部浸润的CT表现,评价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认的12例白血病患者的胸部白血病细胞浸润的CT(HRCT)表现。结果:白血症患者发生胸部浸润的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小叶间隔增厚、外周支气管血管间质增厚、结节影,毛玻璃状改变,气腔实变等。这些表现与白血病细胞浸润肺的途径相一致,但不具特异性。结论:白血病患者出现胸部症状时,应考虑到肺浸润的可能,CT有助于肺浸润的诊断,但应与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在大约90%的侧位胸片和几乎所有的胸部CT扫描中,都能看到正常的中间支气管后壁。因此,它对于发现右肺门后方的病理学变化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标志。作者鉴于在淋巴结增大和支气管肿瘤浸润患者的侧位胸片上,发现中间支气管后壁增厚之后,开始观察侧位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14例Pancoast肿瘤作了CT研究。对于肺尖部阴影,胸部平片和CT均能作出诊断,对于肿瘤与周围胸壁及纵隔关系CT比胸部平片更有价值。肿瘤浸润胸壁CT诊断者7例,而胸部平片只诊断5例。CT诊断肋骨破坏者5例(36%),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所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aTPV)侧支循环血管的构成及螺旋CT特征。资料与方法:搜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肝细胞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5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所见有无肝硬化背景分为肝硬化阳性组(n=26)和肝硬化阴性组(n=31);另选择15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而无肝细胞癌和CaTPV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标准化上腹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观察CaTPV侧支血管的CT表现,对比分析各组螺旋CT对CaTPV侧支血管的显示率。结果:门静脉胆支(胆囊静脉和胆管周围静脉丛)和胃支(胃左、胃右静脉及属支)是CaTPV最常显示的侧支血管。门静脉胆支的出现与CaTPV有关,而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无关(CT显示率81%-94%比0);门静脉胃支的CT显示率3组之间无差别(胃左静脉77%-87%,胃右静脉58%-60%)。结论:门静脉胆支和胃支是构成CaTPV侧支循环的最主要的血管;胆支开放仅见于CaTPV,而胃支开放与肝硬化开发门静脉高压以及CaTPV均有关系。二者在CaTPV造成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血病肺浸润的64层螺旋CT表现,评价64层螺旋CT在白血病肺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经临床确诊的21例白血病肺浸润患者胸部CT表现特点,探讨其对于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白血病肺部浸润的CT表现主要为肺间质性的改变,病变呈多样性,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及外周支气管血管间质增厚、小结节影、毛玻璃样改变及斑片影。结论 64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白血病肺部浸润的影像特点及范围大小,对白血病肺部浸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早期胰腺癌的定义尚不明确,当胰癌局限于胰管上皮而没有实质浸润者可考虑为早期胰癌。作者报告183例胰癌,均为胰管上皮发生的胰癌,经手术、尸检和组织学证实。男女比109:74,平均年龄62岁,位于胰头112例,体尾部63例,全胰腺8例。T_1(<2cm)19例、T_2(2.1~4cm)35例,其余129例在4cm以上。T_119例中胰头癌占13例,体尾癌6例。作者见到,19例T_1胰癌图像显示率为:超声5/9(63%),CT7/9(78%),ER-CP19/19(100%),血管造影17/18(91%)。超声虽容易判断尾侧胰管扩张,可做为诊断的线索,但应该用其他的检查方法鉴别胰癌和慢性胰腺  相似文献   

8.
盆腔肿瘤,尤其是卵巢癌,容易早期播散到腹腔,除直接侵犯乙状结肠外,常累及横结肠。作者报告四例卵巢癌及一例乙状结肠癌患者,钡灌肠检查除发现有乙状结肠浸润、狭窄外,均显示横结肠下缘多发的结节状浸润、横结肠固定、成角。CT和/或超声检查可见腹水和大网膜板状增厚。作者指出,横结肠受累的途径是盆腔肿瘤经大网膜向上转移所致。三条结肠带在横结肠上的解剖  相似文献   

9.
作者复习了141例胃癌。8例病理诊断为粘液癌。3/8例粘液癌CT显示增厚胃壁呈弥漫性低吸收值;5/8例粘液癌CT显示胃壁增厚但未见吸收值弥漫性减低。作者报告2例粘液癌CT显示增厚胃壁呈弥漫性低吸收值。作者指出,CT尽管不是胃病评价的主要检查形式,但在腔壁变厚疾病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粘液癌增厚胃壁的吸收值降低与大量粘蛋白有关。胃癌CT平扫和增强后吸收值与正常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扫描(CT)检查对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选择390例经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除术前采用胸部X线片检查外增加胸部CT检查,所得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胸部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为83.8%,特异性为59.1%,敏感性为96.5%,阳性预测率82.2%,阴性预测率为89.7%。结论胸部CT检查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优于胸部X线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44例心包病变的CT所见,其中包括心包积液,心包增厚,肿瘤直接侵犯心包及心包钙化。CT检查心包病变,快速准确,无创伤。可以弥补心脏超声检查的某些不足。特别是对局限性包裹性心包积液,心包不规则增厚及钙化,肿瘤侵犯心包等为其它检查方法所不及。本组病例中,50%以上为肺癌患者,肺癌的心包病变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评价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直接侵犯纵隔的某些特殊CT征象的准确性,作者研究了90例作过胸廓切开术肺癌病人的14种共785个特殊纵隔结构的病理和CT表现。手推团注造影剂后静脉注射造影剂中,获得全胸部和上腹部连续CT扫描象,层厚1cm。在主肺动脉窗和隆突下间隙,均多获得两层3mm层厚扫描象。系用打印在硬盘上的肺窗和纵隔窗复习CT扫描象。研究14种特殊纵隔结构:①右肺动脉距起始处2cm以内。②右肺动脉距起始处2cm以上。③左肺动脉距起始处2cm以上。④左肺动脉距起始处2cm以内。⑤主  相似文献   

13.
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索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评价肺癌的CT诊断准确性。材料和方法:收集经CT检查并病理证实的1418例肺癌,其中周围性肺癌788例,中央型肺癌517例,弥漫性肺癌22例,多原发性肺癌14例,原发灶不明者75例。CT诊断结果与病理作对照,并对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393例诊断正确,准确率为98.2%;25例诊断错误,误诊率为1.8%。分叶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出现率分别占周围型肺癌的56.9%、46.2%和35.0%,是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征象;空泡征出现率17.1%在<3cm的肺癌中为64.9%。增强后强化值以20Hu为阈值对周围性肺癌诊断的敏感性达96.3%,以15Hu为阈值,则敏感性为100%。结论:分叶征、毛刺征、典型胸膜凹陷征及强化征提示周围型肺癌;CT征象的综合诊断可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徐敏  吴宁  宋颖   《放射学实践》2009,24(8):850-853
目的:研究支气管残端复发率与组织病理学及肿瘤分期的关系;探讨CT在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1999年1月~2008年3月13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后,有277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其中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36例患者为支气管残端复发。依据组织学和肿瘤分期分析局部复发及支气管残端复发的情况,并评价支气管残端复发的CT表现。结果:277例局部复发病例中,支气管残端复发者36例(13%)。支气管残端复发经支气管镜检组织学证实者11例,临床和随访胸部CT诊断25例。复发时临床症状表现血痰10例(27.8%),咳嗽7例(19.4%),呼吸困难2例(5.6%),胸痛2例(5.6%),15例(41.6%)无任何症状。支气管残端复发中鳞癌22例,腺癌12例,大细胞癌2例。支气管残端复发率鳞癌(3.1%)高于腺癌(1.9%)(P=0.195)。支气管残端复发病例中,肿瘤术后复发前分期为Ib期7例,Ⅱa期3例,Ⅱb期11例,Ⅲa期12例,Ⅲb期3例。胸部CT显示支气管残端复发影像表现为残端支气管管壁增厚19例(52.8%);残端附近见软组织肿物17例(47.2%)。手术至胸部CT发现支气管残端复发的时间间隔为5~91个月(中位20.6个月),其中28例患者(77.8%)24个月(2年)内胸部CT发现支气管残端复发。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约2.6%患者发生支气管残端复发,其发生率鳞癌高于腺癌。支气管残端复发的CT表现为残端支气管管壁增厚和残端附近形成软组织肿物。术后定期胸部CT检查和支气管镜检能及早发现复发。  相似文献   

15.
肺部癌肉瘤的CT分析(附1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 11例肺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 ,CT征象及手术后病理分型来评估CT对肺癌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肺癌肉瘤的临床表现 ,病理类型 ,CT特征及部分患者抑癌基因的表达 ,对其诊断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癌肉瘤的CT表现显示具有肺癌和肉瘤的双重特征。肉瘤的边界大多清晰、边缘相对光整 ,而癌肉瘤边界大多不甚清晰、边缘不光整 ,具有癌块的边缘征象 ,如分叶、毛刺等周边浸润征象。增强扫描显示癌肉瘤具有类似肉瘤的强化表现 ,如较厚的环状强化、肿块中央常为不规则的密度减低区。结论 肺内圆形或椭圆形较大肿块 ,增强扫描肿块呈不规则环状强化 ,中央显示不规则密度减低区 ,酷似肉瘤的CT表现 ,而其边界不甚规则 ,边缘不光整 ,有分叶、毛刺等浸润表现时 ,应考虑为癌肉瘤之可能。CT还能较好反映癌肉瘤侵犯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继发改变的CT表现类型及CT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肺癌致SVCS51例,其中7例行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回顾分析上腔静脉梗阻程度、继发改变CT表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①上腔静脉梗阻程度:轻~中度18例,重度28例,完全闭塞5例;②继发改变CT表现:单纯侧枝循环建立与开放14例,单纯胸壁肿胀12例,侧支循环建立并胸壁水肿16例,两种表现均未发现9例。肺癌致SVCS时上腔静脉梗阻程度不同,胸部侧枝循环和/或胸壁水肿CT显示率不同(P<0.05)。肺癌致SVCS时血栓形成7例。结论:胸部CT增强扫描是显示肺癌致SVCS继发改变的一种很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进行性胰癌易引起周围脏器直接受累,但对胰癌尿路浸润未予注意。作者对50例胰癌作了回顾性研究,其中10例发生尿路浸润,男8例,女2例。胰癌尿路浸润10例中9例发生于胰体尾部,1例发生于胰头部,总发生率为20%。胰癌尿路浸润发生部位左侧:右側:双侧为7:2:1。TNM分类上,全都发生尿路浸润的胰癌为Ⅳ型。胰癌尿路浸润很  相似文献   

18.
青年肺癌的CT表现与误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CT表现及误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33例病理确诊的40岁以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CT表现为肿块13例、结节8例、肺叶实变7例,支气管腔内结节并肺叶不张3例,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阻塞性肺炎,空洞、多中心各1例。8例胸腔积液或合并胸膜结节,7例双肺结节,6例淋巴结肿大,2例骨性胸廓骨质破坏,4例肿瘤直接侵犯纵隔或/和纵隔内血管,胸部转移率为81.8%。初诊时误诊为肺炎6例,结核15例,误诊率63.6%。结论青年肺癌CT主要表现为肿块、结节、肺叶实变,大多数确诊时已为晚期,易误诊为肺结核,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肺癌胸片、CT结合纤支镜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分析X线胸片、CT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并评价该三种方法结合应用的意义。方法 164例支气管肺癌患包括术前活检和术后病理证实的162例和术前脑、肾CT扫描证实的2例,于1个月内均依次接受了X线胸片、CT以及纤支镜检查。结果 164例患中被发现有170个癌性病灶,126例为中心型癌灶,44例为周围型癌灶。X线胸片、CT和纤支镜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1.82%、52.27%和63.64%,对中心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2.54%、60.32%和95.24%。三项检查结合对周围型肺癌的确诊率为81.82%,而纤支镜与CT并用对中心型肺癌的确诊率为98.41%。结论 在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纤支镜明显优于X线胸片与CT,而三项技术并用则可显提高其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作者应用CT于放疗和化疗前检查了11例炎性乳腺癌,1例为双侧。年龄26~81岁。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肝脏。测定双侧乳腺的皮肤厚度,同一层面上测定正常侧皮肤厚度。确定是否有肿瘤弥漫性浸润或肿块、钙化、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肿大。后者以大于或等于1cm为界。患侧乳腺皮肤以最大厚度为准,并以小于或等于0.7cm、0.8~1cm、大于1cm分为三组。正常侧皮肤厚度自细线状至0.3cm,平均0.2cm。所有患侧乳腺皮肤均比正常侧增厚,范围在0.7~3.0cm。明确每1例浸润特征是弥漫性、局部肿块还是肿块合并浸润。患侧与正常乳腺和皮下脂肪相比CT值增高,则认为是肿瘤浸润。2例肿块内示弥漫性钙化。9例淋巴结肿大中7例位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