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证实心跳骤停、严重的心动过缓时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的作用。方法;对29例病人采用床边经皮穿刺心内膜或心肌起搏,或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心内膜起搏进行抢救。结果:成功率62.1%。经皮心肌或心内膜起搏24例,成功率54.17%;经静脉心内膜起搏6例,100%成功;心脏停跳后5分钟内行紧急起搏的13例均成功,10例存活出院(76.92%);>5分钟起搏无1例成功。结论:紧急床边心脏起搏设备、操作简单、是抢救心脏骤停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下直接推送预成型电极行临时心内膜起搏在院前急救中的价值.方法 18例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均在120救护车上紧急穿刺右颈内静脉或左锁骨下静脉,采用心电监护下直接推送预成型电极行心内膜临时起搏,观察耗时长短、起搏的有效性和并发症.结果 18例患者即刻心内膜起搏均成功,其中穿刺右颈内静脉13例,左锁骨下静脉5例,电极置入深度(36.2±3.0) cm,从穿刺开始到成功起搏耗时(3.5±1.5) min,最长5 min,起搏阈值(1.1±0.4) mV,所有患者均成功持续起搏并安全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治疗,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0院前急救中直接推送预成型电极临时心内膜起搏抢救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恢复心脏有效收缩是心搏骤停抢救的关键之一。以往经静脉插管心内膜电极起搏常因缺少床边X线机和技术不熟练而失败。我们采用针灸针经胸壁皮肤穿刺至心肌作起搏电极,成功抢救1例心搏骤停者,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4.
床边紧急临时起搏成功抢救10例危重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以来,我院在床边用双极起搏导管电极盲目插管作紧急人工心脏起搏成功地抢救了10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起搏脉冲引导的临时心脏起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用起搏脉冲引导的临时心脏起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深静脉穿刺和带漂浮球囊的起搏电极,经体表心电图在起搏脉冲的指导下定位,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结果86例起搏均获成功,且无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床旁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在体表心电图监测下,用起搏脉冲定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对 1例女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临时右室起搏。可能因起搏电极误入冠状静脉窦而伤及静脉窦 ,导致急性心脏压塞。临床征象为X线透视下心影搏动消失并伴有严重低血压。及时准确判断 ,并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及右室临时起搏是本例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床边应用普通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应用普通电极导管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在抢救危险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2例因多种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用床边普通双极电极导管进行临时心脏起搏,根据起搏心电图图形特点和导管深度,判断起搏方法的可行性和成功率.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获成功,1例因血管迂曲畸形改在X线下重新插管亦成功起搏.无感染、无血栓形成或栓塞、无气胸、无静脉炎、无心脏穿孔等并发症发生,从穿刺到右室开始起搏时间为3~10(6.5±2.6)min,起搏时间为3~14(7.2±3.3)d.结论在体表心电图和导管深度指导下,应用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是一个简单、快捷、安全有效、实用的起搏的方法,只要操作方法正确,成功率高,对挽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积极作用,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经右颈内静脉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17例缓慢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穿刺右颈内静脉,送入起搏电极,根据体表心电图判断起搏电极是否在右心室内.结果16例起搏成功,1例因阈值过高而改在X光透视下安置成功.从穿刺至起搏成功约需时3~5min,手术时间10min左右,电极插入深度25~30cm,临时起搏保留时间3~11天.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溶栓后,穿刺点有出血;2例出现间歇性起搏,调整后恢复正常起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右颈内静脉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种可靠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173例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对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的效果和并发症作一分析。173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两种床旁临时起搏方法:即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169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结果:用球囊飘浮电极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全部成功,起搏7(1~31)天,电极脱位6例经重新安置电极后恢复起搏;穿刺损伤胸导管1例。用钢丝电极剑突下经皮穿刺心内膜起搏4例,1例成功;3例因心脏停搏时间太久而失败。结论:两种临时心脏起搏方法急救不宜搬动的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均有效,但应视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0.
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器在ICU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ICU床旁紧急安置临时起搏器救治心动过缓、心室纤颤、心外因素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纳入不同心律失常及心肺复苏患者共31例,进行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左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刺成功,共有5例患者穿刺部位渗血,经压迫止血有效,没有出现感染、栓塞、气胸、心肌穿孔、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安置起搏器后,加用药物治疗,有效26例,有效率83.87%.结论 在ICU室开展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技术,正确掌握适应证,植入漂浮起搏电极抢救严重心律失常及特殊情况下的心脏骤停患者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右颈内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右股静脉四种径路进行心脏临时起搏的优缺点。方法收集本院46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非X线透视条件下,分别使用漂浮球囊起搏导管,经左锁骨下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右股静脉、右颈内静脉四种途径穿刺插管,行右心室内膜临时心脏起搏。结果 486例均成功起搏,从穿刺到成功起搏用时为5~40min,起搏时间2~15d。入路途径:右颈内静脉276例、左锁骨下静脉156例、右锁骨下静脉40例、右股静脉14例。5例右颈内静脉穿刺不成功,术后有28例电极移位,重新调整电极获成功。全部病例未发生心肌穿孔、气胸、血胸、感染及导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65例病情稳定后改植永久起搏器。结论漂浮球囊起搏导管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既可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也能预防性起搏保护外科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是心脏病、非心脏病危重患者和意外事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有效的心率支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紧急床边心脏起搏术是提供这种心率支持的最有效手段。我们采用心电监护引导下床边(非X线下)经皮穿刺深静脉置入塑形非漂浮临时起搏电极,进行床旁心脏起搏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临床上各种病因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及心肺复苏的抢救、外科手术时的保护等情况下需紧急安置临时起搏器以维持基本心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本研究旨在讨论床旁心电监护下非X线植入临时起搏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0例三度AVB及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床旁通过穿刺右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通过观察起搏信号、QRS波群形态及测定阈值将普通电极导管送入右心室。结果 18例患者穿刺均获成功并成功起博心脏。结论经右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穿刺床旁临时起搏术创伤小、方便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起搏脉冲引导的临时心脏起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深静脉穿刺和带漂浮球囊的起搏电极,经体表心电图在起搏脉冲的指导下定位,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结果:86例起搏均获成功,且无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床旁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在体表心电图监测下,用起搏脉冲定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经皮胸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经皮胸壁心脏起搏紧急抢救心脏停搏的临床价值 ,对 30例心脏停搏患者于床边迅速粘贴经皮胸壁心脏起搏专用电极 ,应用美国惠普公司CodeMasterXL+ 心脏监护除颤起搏仪紧急起搏 ,其他复苏措施积极实施。结果 :起搏成功 2 1例 ,临床有效 16例 ,复苏成功 14例。达起搏成功所需时间为 1.6± 0 .4 (1.0~ 5 .0 )min ,持续稳定地起搏总时间为 80 .0± 32 .6 (8~ 12 0 )min ,有效起搏电流强度为 6 5± 12 .3(5 0~ 130 )mA ,有 7例过渡至X线下经静脉心内膜起搏。起搏成功的心电图表现为起搏心律且其QRS波于监护Ⅱ导联呈主波向下的综合波 ,融合波或 /和较快的自主心律。起搏电流强度大小并不影响对起搏成功的QRS波的判断。起搏过程中均有胸壁肌肉抽动 ,5例局部疼痛者仅 1例需用镇静剂 ,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经皮胸壁心脏起搏操作简便快速 ,疗效可靠且无创安全 ,病人耐受性良好 ,是紧急抢救心脏停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14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施行了非漂浮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用边起搏边搏送电极导管、心电监护起搏心电图判断有无起搏及电极导管位置方法。结果:14例起搏操作均成功,推送电极一次成功12例、2次2例,从穿刺开始到右心室起搏时间平均72S,电极导管插入深度平均32cm,持续起搏时间为1~194h,无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普通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对于心动过缓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78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均在床旁非X线条件下,以改良的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留置血管鞘.经鞘管送入6F普通起搏电极导管到达右心室,行床旁临时起搏.结果 78例患者完全置入成功,达到有效起搏.所有患者均无血、气胸,心肌穿孔,血栓形成,心包填塞,膈肌跳动等并发症.术后2例患者发生电极脱位,1例患者植入术中发生心室颤动并术后发热,1例患者死于非起搏因素,其他患者均安全度过危险期.结论 普通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床旁操作,无需X线引导,普通电极即可达到有效起搏,患者痛苦小、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抢救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尖端扭转室速的快速诊断和临床抢救。方法 使用异丙肾上腺素,硫酸镁,高浓度补钾。并给予食道内心房起搏,心内起搏,电复律抢救。结果 13例救治成功,2例死亡。结论 药物加起搏综合治疗是抢救尖端扭转室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床旁气囊电极紧急心脏起搏成功抢救18例危重心律失常患者张树林,李鲁光,田军,左淑梅(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北京100700)1991年以来我们在床边使用漂浮气囊双极起搏电极作紧急人工心脏起搏,成功地抢救了18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方法18例患者中,男1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脏临时起搏对严重心率缓慢患者血液净化的作用。方法7例因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伴严重心率缓慢时,经右颈内静脉、左锁骨下静脉途径穿刺置管行气囊电极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支持血液净化。结果7例中5例行右颈内静脉置管,2例行左锁骨下静脉置管,起搏均成功,效果肯定,起搏时间2~16天,支持血液净化共32次,其中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2次,8例次行血液透析滤过(HDF),22例次行常规血透(HD),未发现心脏穿孔、气胸、血胸,1例发生导管感染。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因低血压心力衰竭不能控制自动出院,其余6例均抢救成功。结论球囊电极床边心脏临时起搏,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有效,可以提高严重心动过缓合并有肾功能不全的重危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