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295名男男性行为(MSM)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采用滚雪球法及网络招募法招募295名大学生MSM,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HIV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大学生MSM对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指标知晓率为86.1%,对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制订评估指标知晓率为58.6%。接受过艾滋病性病宣传资料者(OR=2.763,95%CI:1.265~6.039)、做过艾滋病病毒检测者(OR=2.400,95%CI:1.105~5.210)、通过电视获得艾滋病知识者(OR=2.262,95%CI:1.045~4.894)艾滋病知晓率较高;通过同志酒吧寻找性伴者(OR=0.441,95%CI:0.209~0.930)艾滋病知晓率较低。在168名有固定性伴的MSM中,85(50.6%)人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在157名有临时性伴的MSM中,94(59.8%)人每次均使用安全套;183(62.0%)人能全程使用安全套。结论大学生MSM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应加强大学生MSM性行为的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影响苯丙胺类物质(ATS)使用者发生高危性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年8月—2014年12月,以来自上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1 677名ATS依赖者为研究对象,以既往1年有≥2个性伙伴,并在最近1个月的性行为中从未使用过安全套为分组标准,满足上述条件为高危性行为组(697名),不满足条件为非高危性行为组(980名),比较两组在人口学资料、药物滥用史、以及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II)得分上的差异,并对两组之间有差异的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男性(OR=1.934,95%CI=1.484~2.521)、合并多药滥用(OR=1.773,95%CI=1.302~2.414)、初次性行为年龄较早(OR=1.791,95%CI=1.426~2.250)、使用ATS时间越长(OR=1.478,95%CI=1.197~1.826)、冲动得分高(OR=1.382,95%CI=1.120~1.707)的ATS使用者可能更容易出现高危性行为。结论 ATS患者高危性行为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应根据相应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或控制高危性行为。  相似文献   

3.
了解江苏籍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对性态度和性行为的影响,为针对性开展青少年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阶段分层随机抽取江苏省20所高校的8 633名江苏籍大一新生,通过艾滋病知识“国八条”问卷在线调查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性态度、性行为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校正知识对性态度和性行为的影响.结果 江苏籍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7.6%,8个条目的知晓率为59.8%~98.3%.学校类型、民族、母亲文化程度和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独立因素(P值均<0.05).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对学生的性态度及性行为具有影响,知识知晓者比不知晓者更倾向于赞成婚前性行为(OR=1.31,95%CI=1.11~1.63),更愿意坚持使用安全套(OR=1.67,95%CI=1.43~1.92)和接受艾滋病毒抗体检测(OR=4.54,95%CI=3.13~6.52);知识不知晓者已发生性行为比例更高(OR=1.89,95%CI=1.42~2.49);发生过性行为的新生中知识知晓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更高(OR=2.13,95%CI=1.22~3.78).结论 江苏籍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的比例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青年学生达90%的标准.艾滋病知识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养成健康的性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现状,并对其性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高校更科学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北京市1所综合大学,于2016年5—6月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社会学人口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性行为相关信息;并对其性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30名大学生中,男生719人,占58.46%,女生511人,占41.54%。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72.36%。有32.20%的研究对象报告发生过性行为,第一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7.85岁。第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3.23%,过去1年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5.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0.367,95%CI:0.253~0.533),高年级(OR=2.240,95%CI:1.242~4.041),艺术类专业(OR=1.879,95%CI:1.238~2.852),每月可支配生活费用越高(OR=1.753,95%CI:1.287~2.387),恋爱经历越多(OR=4.475,95%CI:3.256~6.151),对在校期间性行为态度越认同(OR=15.181,95%CI:5.966~29.121)者更容易发生性行为。结论大学生群体性行为发生率高,又缺乏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学校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在校园性行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推广安全套使用,提倡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与艾滋病相关的性行为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相关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匿名自填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深圳市宝安区流动人口性行为特征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调查对象发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3 265人,以20~40岁人群为主,占81.1%(2 648/3 265),59.5%(1 944/3 265)的调查对象已婚,调查对象中有2 830人发生过性行为,其中58.8%(1 663/2 830)的人有过多性伴。过去半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占36.6%(962/2 625)。发生过性行为的调查对象中5.6%(159/2 830)曾经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其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仅有37.7%(60/15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年龄(20、20~30和31~40岁)相对于40岁(OR=0.21、0.40、0.55)、未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相对于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OR=0.31)的调查对象发生多性伴的可能性更低。20~30岁相对于40岁(OR=1.52)、知晓艾滋病知识相对于不知晓(OR=1.37)的调查对象在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可高。婚后发生首次性行为相对于婚前发生性行为(OR=0.75)、初中、高中或中专相对于大专及以上(OR=0.51、0.74)、女性相对于男性(OR=0.82)的调查对象性行为发生时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更低。结论流动人口普遍存在多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低等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应该针对影响流动人口发生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开展相应的艾滋病行为干预措施,注重在流动人口中宣传安全套的作用,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烟台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网络和现场招募相结合的方法,招募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取向、同性交友方式、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等。应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共调查531人,其中网络招募431人、现场招募100人。调查对象最近1年同性肛交性伴数以1~3个为主,同性性行为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9.9%;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检测、同伴教育、安全套宣传与发放的比例分别为54.4%、27.1%和28.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高(OR=0.67,95%CI:0.50-0.90)和最近一次同性肛交性行为距离调查时点较长(OR=0.84,95%CI:0.72-0.97)是同性肛交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的促进因素。与离异或丧偶人群相比,与同性同居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的危险因素(OR=2.87,95%CI:1.11-7.47)。结论烟台市MSM人群高危行为普遍,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接受艾滋病相关干预服务的比例相对较低,应进一步探索适合MSM人群特点的艾滋病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中国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9省(自治区、直辖市)30所高校,按照年级分层整群抽样,共调查19124名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信度和效度良好的问卷进行匿名自填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传播途径的认知好于非传播途径。大学生对性乱行为的态度比较严厉,而对以恋爱为基础的性行为的态度日趋开放。9.0%的被调查对象发生过性行为,其中男生发生率为13.3%,女生为5.0%。发生过性行为的应答者中,仅有24.8%每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10.5%发生过有金钱(物品)交易的性行为(男生12.6%,女生5.1%)。男性、年龄增长、月消费水平高、接触色情信息、吸烟、饮酒是对高危行为态度和性行为发生的共同因素。交易性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光顾色情场所(OR=6.806)、本人或性伴人工流产史(OR=5.240)、吸烟(OR每天=1.916,OR有时=1.850);而保护性因素包括对高危行为的保守态度(OR=0.905)和积极的安全套使用意向(OR=0.907)。艾滋病知识、对高危性行为的态度、安全套使用意向、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与安全套的使用行为存在正性关联。结论大学生存在通过性途径感染HIV的风险。艾滋病教育要关注月消费、接触色情信息、有吸烟或饮酒嗜好以及光顾过色情场所的学生,教育的内容要侧重非传播途径和自我保护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流动人口艾滋病KAP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城市"流入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成华区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家政从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力、娱乐场所从业人员7类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2.9%,不同人群之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64,P<0.001);80.0%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持歧视态度;8.6%的调查对象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6.9%,其影响因素有艾滋病知识得分(OR=1.60,95%CI:1.10~2.30)、月收入(OR=0.31,95%CI:0.12~0.85),是否接受艾滋病宣传材料(OR=2.89,95%CI:1.16~7.16),最近1年51.7%的调查对象在商业性行为中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城市"流入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歧视态度普遍存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对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了解2010-2014年贵阳市青年学生群体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行为干预服务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情况,为高校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的修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阳市2个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共7 07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除2010年外,贵阳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超过90%;高危行为调查发现,有过性经历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8.6%(605/7 071),初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只占36.9%(223/605);初次性行为存在临时性行为的比例为0.3%(2/605),商业性行为为2.8%(17/605),同性性行为为0.2%(1/605);行为干预服务情况调查显示,青年学生艾滋病宣教参与度和近期接受HIV检测比例均较低;血清学检测未发现有HIV抗体阳性学生;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116,95%CI=1.767~ 2.534)、民族(OR=1.220,95%CI=1.008~ 1.475)、户籍所在地(OR=1.594,95%CI=1.104~2.302)、学历(OR=21.179,95%CI=13.644~ 32.876)和接受预防艾滋病宣教情况(OR=1,437,95%CI=1.194~ 1.728)是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补充基础卫生学知识、性安全知识等宣教内容;注重对中小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艾滋病宣教;促进青年学生参与艾滋病知识宣教,加强艾滋病的警示性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庆市男性流动人口艾滋病、梅毒的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收集重庆市男性流动人口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和性行为特征信息,并收集血液标本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测。结果 共调查男性流动人口2 000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2.85%,最近1年与暗娼、临时女性性伴、同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1.33%、16.10%和0.88%,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3.63%、24.03%、35.29%,艾滋病及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0.95%和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暗娼发生性行为(OR = 3.623,95%CI: 1.267~10.366)和梅毒感染(OR = 19.298, 95%CI: 3.397~109.631)是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与暗娼发生性行为(OR = 6.072, 95%CI:1.420~25.977)和未坚持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OR = 4.637,95%CI: 1.093~19.667)是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男性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晓率较低、易发生高危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该人群的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健康教育及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