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部性脱发,如整个头皮毛发迅速脱落称为全秃,严重者,其他部位如眉毛、睫毛、胡须及毳毛均可脱落,称为普秃.本病中医称为"油风"、"鬼剃头",其发生与肝、肾、气、血密切相关.西医对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近年来更倾向于斑秃是自身免疫性疾病[1].笔者现对近几年斑秃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斑秃的中医药治疗新进展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62000)杨汉辉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中青年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头发突然发生面积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成片脱落。部分病例头发可全部脱落,称为“全秃”;病情严重者,眉毛、胡须、腋毛、阴毛全...  相似文献   

3.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斑秃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秃是一种骤然发生的斑状秃发,民间俗称鬼剃头,中医称为油风。其病因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精神过度紧张、遗传、自身免疫或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临床表现为头发突然成片脱落,脱发区呈不规则形,头皮变光滑,变软,变薄或呈鲜红色,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人头皮发痒。如头发全部脱落称为全秃;头发、眉毛、腋毛、阴毛全部脱落称为普秃。笔者采用广西中医学院壮医门诊部炮制的壮医药线治疗斑秃1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促发再生酊治疗斑秃郭显汶(江西农业大学医院330045)关键词斑秃,中医药治疗斑秃,中医称“油风”,是一种头发迅速成片脱落,有的发展到全部头发脱光(全秃)。笔者10多年来自拟促发再生酊治疗本病30余例,全部治愈。现简介绍如下:1方药组成人参19g,桃...  相似文献   

5.
<正> 斑秃是中青年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俗称“鬼剃头”。临床表现为头发突然发生面积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成片脱落。个别病人严重时,头发可全部脱落,称为“全秃”,有的甚至眉毛、胡须、腋毛、阴毛全部脱落,称为“普秃”。斑秃虽不是危重疾病,但给患者精神上带来苦恼,因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近年来,中医药对斑秃的治疗效果满意,试综述如下。病因病机1.肝肾亏损:《内经·上古天真论》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说明了肾生髓通脑主骨,其华在发。肾  相似文献   

6.
斑秃临证常见,习称油风或鬼剃头。其症为头发突然发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脱落;甚者累及眉毛、胡须、腋毛、阴毛全部脱光,称为普秃。笔者采用梅花针治疗本病5例,收效满意,其中经随访1~2年者2例,  相似文献   

7.
皮肤针配合外用复方斑秃酊治疗斑秃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斑秃是指头皮部突然发生斑状脱发,又名圆形脱发,圆秃。中医称“鬼舐头”、“油风”。为一种局限性脱发,其特点为脱发处毫无炎症,一般无任何自觉症状。根据脱发程度,可分全秃、斑秃、普秃,一般统称为斑秃。皮肤针用于治疗斑秃已有应用,我科配合外用复方斑秃酊治疗效...  相似文献   

8.
斑秃,是指头部毛发突然地脱落一块或数块,俗称“鬼剃头”,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疾病。头发不仅是整体美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保护大脑、调节体温及排泄人体毒素等作用。斑秃,尤其是全秃,常被人们戏谑为“聪明绝顶”,使患者苦不堪言,并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本病与精神因素、头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总之,本病主要是诸多因素造成头部毛皮供血不足所致的毛发脱落。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方法颇多,而推拿头部穴位治疗本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斑秃是突然发生的一处或多处头发斑状脱落,俗称“鬼剃头”,属中医学“油风”范畴。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非炎症性的不规则斑片状的头发脱落,并有感叹号形断发。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男女发病率相差无几。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斑秃(头皮斑块性脱发,AA)、全秃(整个头皮头发全部脱落,AT)和普秃(全身毛发脱落,AU);按脱发的形式分为圆斑状、网状、蛇行状、弥散状,后两者较难治疗。其病因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精神过度紧张、遗传、自身免疫或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林利鑫  王云莲 《光明中医》2008,23(11):1735-1735
斑秃又称圆形脱发,俗称“鬼剃头”,为一种骤然发生的斑状脱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症。轻者呈片状脱发,重者可全秃或普秃。病因不十分清楚,遗传、免疫、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血管功能障碍、物理等因素,先后发现与本病有关,目前多数认为精神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在斑秃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在学习祖国医药学中,经试用筛选,  相似文献   

11.
斑秃中医称为"油风"、"鬼剃头",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尤以青年人患病更为普遍,常在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或受到刺激后发生.发病突然,常无意中发现头发呈斑片状脱落,脱发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皮肤表面光滑,略有光泽,无炎症,该病有自愈倾向.有些患者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全部头发脱落成全秃,有的全身毛发脱落而成普秃.据统计,在发生斑秃前有确切的情绪紧张的占半数以上,而伴失眠、多梦者更多.  相似文献   

12.
正斑秃是一种非瘢痕性脱发,常发生于身体有毛发的部位,以头发区域最引人注目。脱发区的局部皮肤正常,无自觉症状,因此中医称为"鬼剃头"。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斑秃多突然发生,皮损表现为头皮出现圆形或卵圆形脱发斑,在斑秃边缘常可见松而易脱的头发,如将该毛发拔出,即呈现为上粗下细的所谓"感叹号"(!)样毛发。另外,头发全部或几乎全部脱落,称为全秃。全身所有的毛发(包括体毛)都脱落,称为普脱。  相似文献   

13.
耳针配体针治疗斑秃4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秃是一种以毛发突然发生局限性的斑状秃落,局部皮肤正常,无自觉症状为特点的皮肤病。本病属于中医的鬼剃头、油风、落发等范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发病部位95%以上在头皮毛发处,少数发生在眉毛、胡须等处;5%左右的患者秃发进展迅速,以至头发全部脱光,称为“全秃”;极少数可累及腋毛、阴毛、眉毛、胡须,称为“普秃”。该病病程较长,可达数月至数年。半数以上患者可以自愈,但可有反复。 本人近年采用耳针配体针治疗斑秃,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  相似文献   

14.
斑秃(Alopecia areata,AA)是一种非瘢痕性、非炎症性、脱发性疾病,临床常见头部出现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状脱发,约半数病人病晴反复发作,可迁延数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斑秃(头皮斑块性脱发,AA),全秃(整个头皮头发全部脱落.AT)和普秃(全身毛发脱落AU)。斑秃是皮肤科常见病,属中医“油风”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脱发最常见的是雄激素源性秃发和斑秃二种类型,多年来,我们用中医药内服外用治疗脱发数十例,收效显著.现将笔者治疗脱发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1 斑秃1.1 病因病机 本病中医称为"油风"、"鬼舐头",皮损多为局限性,斑片秃发(圆形脱发症)脱发区,油光发亮,无自觉症状.斑秃一般发生在头部,亦可累及眉毛、腋毛和阴毛,全部脱落为普秃[1].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精血虚少,气滞血瘀所致.因血虚不能随气荣养皮肤致毛孔开张,风邪乘虚袭入,风盛血燥,发失所荣而致,此外,本病与情志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霞  曹毅 《光明中医》2011,26(4):804-805
斑秃,俗称"鬼剃头",属中医学"油风"的范畴,临床表现为非炎症性的不规则斑片状的头发脱落,感叹号形断发诊断为阳性。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男女发病率相差无几,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斑秃(头皮斑块性脱发,AA)、全秃(整个头皮头发全部脱落,AT)和普秃(全身毛发脱落AU)。按脱发的形式分为圆斑状、网状、蛇行状、  相似文献   

17.
斑秃为皮肤科门诊常见疾病,症状严重甚至头发全部脱落者为全秃。随着社会生活方式改变及精神压力增大,本病越来越多见,因其直接影响患者外貌,对工作、社交、心理影响大,且目前治疗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通过1例全秃患者的中医治疗探讨疏肝解郁法在本病治疗应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启事     
斑秃,俗称鬼剃头,中医古有“鬼舐头”、“油风”之称。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头发脱落,特点为脱发处无炎症现象,亦无任何自觉症状。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笔者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本病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斑秃与祖国医学记载的"油风"、"鬼剃头"类似,是一种头部毛发突然发生斑块状脱落的慢性皮肤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年,无性别差异。临床可分为全秃、普秃等类型。头发突然成片迅速脱落,脱发区皮肤光滑,边缘的头发松动,容易拔出,拔出时可见发根近端萎缩,呈上粗下细的感叹号样。脱发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数目不等,大小不一,可相互连接成片,或头发全部脱光而称全秃。严重者,眉毛、胡须、腋毛、阴毛等全身毛发脱落,称普秃。  相似文献   

20.
正斑秃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其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及自觉症状。本病病程经过缓慢,可自行缓解和复发。若整个头皮毛发全部脱落,称全秃;若全身所有毛发均脱落者,称普秃。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局部围刺配合埋针治疗斑秃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8例患者均来自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科和皮肤科,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8~60岁,平均30岁,病程最长5年,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