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人胃癌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提高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 1998年经内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30例青年人胃癌 (≤ 35岁 )。结果 女性居多。 3例早期胃癌 ,2 7例为进展期胃癌。细胞类型以分化差和印戒细胞癌为多 ,占 6 3 .3 %。结论 青年人胃癌具侵袭性恶性表型。强调应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和提高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复习1994年~1998年经内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青年人胃癌(≤35岁)。结果本组中男女之比为1:1.5。本组中3例早期胃癌,27例进展期胃癌。细胞类型以分化差和印戒细胞癌为多见(63.3%)。结论青年人胃癌具侵袭性恶性表型。强调青年人胃癌的早期诊断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提高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经内镜、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青年人胃癌(≤35岁).结果 女性居多.8例早期胃癌,32例为进展期胃癌.细胞类型以分化差和印戒细胞癌为多,占65.6%.结论 青年人胃癌具侵袭性恶性表型.强调应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徐松李海  陈金珍 《实用医技》2007,14(33):4612-4613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对83例青年人胃癌进行回顾性的临床分析。结果:83例青年人胃癌接受手术治疗后,目前存活39例,1997年至2001年5年间病例(39例)5a存活率43%。结论:青年人胃癌早期诊断和争取手术根治,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特点,以便提高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2年经胃镜活检病理及术后证实的23例青年人胃癌(年龄<35岁)。结果女性居多。早期胃癌7例,进展期胃癌14例细胞分类以低分化腺癌、腺癌、粘液腺癌居多。结论青年人胃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疗效差,因而要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995年1月~2032年12月经胃镜(或手术)后病理确诊的青年人胃癌(≤35岁)56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青年人胃癌56例,占同期收治胃癌的7.4%,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较早发生转移,容易误诊。组织病理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和粘液细胞癌居多,占64.3%。结论 临床晚期癌多,病理组织学分化差是青年人胃癌预后差的重要因素。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警惕性,加强对其胃外表现和转移症状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徐松  李海  陈金珍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612-4613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对83例青年人胃癌进行回顾性的临床分析。结果:83例青年人胃癌接受手术治疗后,目前存活39例,1997年至2001年5年间病例(39例)5 a存活率43%。结论:青年人胃癌早期诊断和争取手术根治,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胃癌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18例青年人胃癌,分析认为青年人胃癌虽然发病率低,但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早期确诊率低,故提高青年人胃癌早期诊断率是治疗的关键,胃镜检查对早期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青年人胃癌患的发病情况、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53例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患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青年人胃癌患全部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率为56.6%,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结果中3a、5a生存率分别为2.1.3%和4.3%。结论青年人胃癌患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肿瘤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掌握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和病变特点。方法:对从150例青年人胃癌中筛选出98例在外院首诊时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8例青年人胃癌,经胃癌(或手术)诊断及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进展期胃癌。结论:胃癌趋于年青化。应掌握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和病变特点,对慢性胃病患者进行普查,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青年人胃癌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每芹  李艳丽 《中外医疗》2011,30(11):97-97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经确诊的胃癌患者(年龄≤35岁)病例,并就此3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其病程短、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结论提高青年人对胃癌的认识,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提高青年人群胃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经胃镜,病理及手术确诊的青年人胃癌,并与同期检出的121例老年人胃癌对照分析。结果 与老年组比较青年人胃癌其临床症状不明显,组织特点以未分化癌居多占40.5%,病变以胃窦为主占38.1%,且生存时间短,90.63%患者1年内死亡;早期诊断率低。结论 重视青年人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青年人胃癌生存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经纤维胃镜诊断的90例胃癌进行了分析,着重阐述男性胃癌、青年人胃癌、残胃癌发生的可能原因,强调胃镜及时检查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45例青年人胃癌临床内镜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对本地区青年人胃癌的认识,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997年—2002年在我院经内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45例青年人胃癌进行临床内镜病理分析讨论。结果:45例青年人胃癌占同期胃癌的7.8%,男性21例,女性24例,男女之比为1:1.14,随年龄增长,胃癌的检出率增高,临床表现以上腹部胀痛、呕血黑便为主,发生部位多见于胃体胃角部(42.2%)及幽门胃窦部(40%),眼观93.3%为进展期胃癌,其中Ⅲ、Ⅳ型各占44.4%、28.6%。镜检未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各占15.6%、40%、20%。结论:青年人胃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应高度警惕,尽早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青年人胃癌.结果 12例中11例做了根治姑息切除术,有3例未能根治切除,9例癌组织侵犯全肌层及浆膜层,邻近组织器官侵犯及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1例为溃疡恶变,淋巴结未见转移.1例因肺部广泛转移,未能进行手术.结论 青年人胃癌早期无特异性,误诊高,确诊晚,发展快,预后差,加强对青年人胃癌的预防,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争取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6年10月-2011年19月间在我院诊断为胃癌,且年龄在35岁以下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人胃癌.淋巴结转移率80.6%,首次误诊率为48.6%.术后1、3、5年生存率,早期组100%、96%、62.6%,中晚期组87.6%、42 5%、6.8%.结论 青年人胃癌、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转移早、误诊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也是治愈胃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赖丽霞  文萍  龚敏  韩明  李兴 《中外医疗》2010,29(3):83-83
目的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7月至2007年12月17年间我院收治的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青年人胃癌占同期胃癌病人4.62%(25/541),84%有上腹痛表现,组织学类型主要表现为低分化腺癌(20例,占80%)、粘液腺癌(4例,占16%)和未分化腺癌(1例,占4%),有20例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结论青年人胃癌恶性程度高,早期发现率低。提高对年青人胃癌的诊治水平对早期诊断、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31例青年人胃癌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青年人胃癌的早期确诊率。避免延误诊治,对13例病例行胃镜与病理确诊,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131例青年胃癌中有91例初诊为非胃癌的其他疾病,误诊率为69.47%青年人胃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且病程较短,恶性程度高,转移机会多,患者年龄隔壁是影响其早期诊断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000年1月~2007年1月经胃镜(或手术)后病理确诊的青年人胃癌(≤35岁)28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青年人胃癌28例,占同期收治胃癌的7 4%,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较早发生转移,容易误诊.组织病理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和粘液细胞癌居多,占64.3%.结论 临床晚期癌多,病理组织学分化差是青年人胃癌预后差的重要因素.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警惕性,加强对其胃外表现和转移症状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000年1月~2007年1月经胃镜(或手术)后病理确诊的青年人胃癌(≤35岁)28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青年人胃癌28例,占同期收治胃癌的7 4%,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较早发生转移,容易误诊.组织病理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和粘液细胞癌居多,占64.3%.结论 临床晚期癌多,病理组织学分化差是青年人胃癌预后差的重要因素.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警惕性,加强对其胃外表现和转移症状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