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7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外科诊治经验,以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2002年收治的7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中,良性肿瘤占20.8%(15/72),恶性肿瘤占79.2%(57/72)。良性肿瘤以腺瘤及平滑肌瘤多见,各占40.0%(6/15)。恶性肿瘤以腺癌多见,占36.8%(21/57),其次为恶性淋巴瘤,占30.0%(17/57)。X线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B超、CT、内镜、肠系膜血管造影也有助于诊断。本组术前误诊率为62.5%。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率为33.3%(25/72),术前主要以急性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急性阑尾炎等为主要诊断。本组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47.5%,25.0%。结论 小肠肿瘤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与急诊手术率高。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小肠分段造影是空回肠肿瘤的重要诊断手段;低张造影和纤维内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的最佳选择。一经诊断,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误诊及肝损害等。方法 对我院 1 989~2 0 0 3年 9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按年龄分为 A组 1 5例 (0~ 1 Y)、B组 76例 (>1 Y)作比较分析。结果  1临床表现 :A组的黄疸、白陶土大便明显高于 B组 (P<0 .0 5 ) ,腹痛以 B组为多 (P<0 .0 5 ) ,腹部包块、发热则两组无明显差别 ;两组三联征仅占 1 1 %。 2术中所见 :A组囊肿呈囊型较 B组为多 ,胆总管下端狭窄或梗阻远较 B组为高 (P<0 .0 5 )。 3肝硬化率 :A组为 5 0 % ,B组为 1 5 .4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4误诊率 :A组 (4 0 .0 % )明显高于 B组 (1 3.2 % ) (P<0 .0 5 )。 5 A组保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结论 新生儿、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 ,易造成延误诊治 ,掌握这些特点对其早期诊断、及时和合适的治疗、降低误诊率及减少肝损害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总结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mass typechronicpancreatitis ,MTCP )的诊治经验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8年来手术治疗的 2 5例MTCP患者的临床资料。 2 5例中行CT检查 2 3例 ,B超检查 2 1例 ,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ERCP) 6例 ,超声内镜检查 (EUS) 5例 ,阳性发现率分别为 95 .7% ,85 .7% ,83 .3 % ,10 0 %。 2 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 ,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或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7例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次全切除术 (Beger手术 ) 1例 ,胰头部分挖除、胰管空肠吻合术 (Freys手术 ) 3例。胰体尾部切除术 4例。 结果 上腹痛是MTCP的主要临床症状。肿块位于胰头部者 2 1例 (84.0 % ) ,胰体尾部者 4例 (16.0 % )。术前诊断为MTCP 16例 ,胰腺癌 9例。术后病理诊断为MTCP 2 2例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癌 3例 ,术前误诊率 2 4.0 %。术后发生胰漏 1例 ,吻合口出血 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 12 .0 %。术后近期 92 .0 %的患者腹痛缓解。 2 3例获 1~ 5年随访 ,平均随访 3 .4年 ,82 .6%的患者疗效满意。结论 MTCP应及早手术 ,多可获得满意疗效 ,并对减缓疾病进程有利。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大多采用小切口,但常因术野小,操作深在,椎板拉钩的两侧骶棘肌未满意牵开,光线难以进入术野等原因,而影响操作。为此,作者自制一种内藏式冷光源宽翼椎板拉钩,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结构:1、不锈钢套管 2、宽翼椎板拉钩 3、冷光源1台 4、冷光源纤维导管1根 5、光导管固定螺母 (二)使用方法 与一般椎板拉钩相同,将光源窗口朝向椎间隙,用光导管固定螺母固定,打开光源。 (二)消毒 常规物理灭菌  相似文献   

5.
微创口胆囊切除术12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一种经济实用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相当的胆囊手术方法 ,我们设计胆囊摘除术的切口仅 2 5~ 3 0cm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2 0例 ,男 2 2例 ,女 98例 ,体重 40~ 5 0kg,身长 1 5 2~ 1 6 7m ,腹壁脂肪厚度 0 7~ 1 8cm ,全组均为择期手术 ,其中胆囊息肉 47例 ,单纯胆囊结石 70例 ,慢性胆囊炎 3例。2 .手术器械 :自制电切、电凝、分离、吸引多功能手术电刀 ,自制 1 4cm× (5 5cm~ 6 5cm)直角拉钩 1把 ,小S型拉钩 (1 8cm) 1把 ,2 0cm宽压肠板 1把 (能自由弯曲 ) ,钛夹钳1把 ,…  相似文献   

6.
三步十法检查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CT及MRI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 ,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下简称腰突症 )的诊断方法日趋完善 ,但临床检查在诊断中的重要性仍被诸多医家所肯定[1] 。然而临床检查方法繁多 ,各项检查的阳性率各家报道出入较大[2 ] ,我们从众多的临床检查中精选出三步十法加以研究 ,共有 5 32例患者诊断为腰突症 ,其中 5 0 0例经CT及MRI证实 ,现将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0 0例 ,其中男 317例 ,女 183例 ;年龄 16~ 71岁 ;病程 0 5小时~ 2 6年。症状表现腰腿痛 415例 ,仅腰痛 45例 ,仅腿痛 40例 ;症状偏左侧 2 6 3…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对膝关节训练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急慢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对132例急慢性膝关节损伤患者通过关节镜诊断并治疗,分析急慢性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误诊率和治疗效果的差异程度.[结果]急性损伤(受伤3周以内)83例,临床诊断误诊率:ACL 10.8%,PCL 6.0%,半月板损伤15.7%,二联征3.6%,三联征2.4%.慢性损伤49例,临床诊断误诊率:ACL 41%,PCL 2.0%,半月板损伤8.2%,二联征2.0%,三联征2.0%.急性膝关节损伤合并关节软骨损伤7例,损伤软骨面积均在2 cm2以内,程度为Ⅰ~Ⅱ度,占8.4%,慢性损伤合并软骨退变损伤31例,损伤软骨面积从1 cm2到全髁软骨剥脱不等,Ⅰ~Ⅲ度,占63.3%.[结论]急性膝关节损伤应早期行关节镜的检查和治疗,提高诊断正确率,若诊治不及时,演变为慢性关节损伤.对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使关节稳定,以减少继发性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 (ED)的临床价值。 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阴茎药物诱导勃起前后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将非血管性ED病人与明确诊断血管性ED病人的多普勒超声变化进行对比 ,寻找血管性ED的特征。 结果 :动脉性ED病人深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 (PSV)明显小于正常组 (P <0 .0 1) ;静脉性ED病人在阴茎完全勃起后背深静脉血流 (VV)仍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配合药物诱导阴茎勃起 ,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临床上筛选血管性ED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特异性抗原密度联合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 (PSAT)与前列腺穿刺活检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 (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4 9例血清PSA >10 μg/L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后 ,部分给予重复穿刺及手术治疗 ,综合比较PSAT。结果 :4 9例中 ,前列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PCa 2 4例 (4 8.98% )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2 5例 (5 1.0 2 % ) ,其PSAT平均值分别为 (0 .6 1± 0 .11)、(0 .38± 0 .13) μg/L ,两者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后者行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诊断为PCa 6例 (2 4 % ) ,BPH 19例 (76 % ) ,其PSAT平均值分别为 (0 .4 0± 0 .11)、(0 .32± 0 .0 7) μg/L ,两者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PSAT对PCa ,特别是早中期PCa的诊断 ,比前列腺穿刺活检更为敏感 ,二者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胰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院 1 987年 8月至 2 0 0 1年 4月共收治胰管结石 1 6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1 6例中男 1 0例 ,女 6例 ;年龄 30~63岁 ,平均 45 6岁。伴有胰腺炎 1 1例 ,其中 7例嗜酒 ;伴有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5例 ,其中 1例曾患有胆道蛔虫。2 .临床表现与诊断 :1 6例均表现为反复性右上腹痛 ,并向右肩或右腰背部放射 ,伴有恶心、呕吐 5例 ,黄疸、发热2例。均行B超检查 ,1 5例诊断为胰管结石 ,1例诊断为胰腺钙化。行CT检查的 1 0例中 ,6例诊断为胰管结石 ,4例诊断为胰腺钙化。经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检查确诊 4…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漏诊、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史及理学检查,影像学资料及再手术原因,总结并分析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漏诊,误诊原因,结果: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腰椎相邻双间隙多见,因病史及理学检查漏误诊43全,漏误诊率52%(43/83),因脊髓造影检查漏误诊5例,漏误诊率14%(5/35),CT检查漏误诊15例,漏误诊率25%(15/60),MRI检查漏诊0例,其中再手术者7例。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详细的病史及理学检查,足够的影像学检查,合理的检查手段,正确的资料分析是提高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耘 《腹部外科》2002,15(4):245-245
我院 1992年~ 2 0 0 1年 10年间以阑尾炎收住入院病人共 30 5 5例 ,其中确诊为阑尾炎 2 92 4例 ,误诊为阑尾炎 13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31例 ,男性 5 0例 ,女性 81例 ,年龄 3~73岁。其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72例 ,误诊率2 .36 %;泌尿系结石 2 1例 ,误诊率 0 .6 9%;妇产科急腹症 2 7例 ,误诊率 0 .88%;消化性溃疡穿孔 5例 ,误诊率 0 .16 %;美克尔 (Meckel)憩室炎 2例 ,误诊率0 .2 0 %;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回盲部肿瘤、左上腹表皮样囊肿各 1例。术前诊断准确率为 95 .71%(2 92 4 / 30 5 5 )。讨  论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  相似文献   

13.
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特点 ,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 4 3例 (其中手术治疗 34例 )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 1例行CT平扫 ,正确诊断率 92 .7% ;2 0例行MRI,正确诊断率为 85 % ;5例行磁共振脊髓造影 (MRM ) ,2例行髓核造影 CT ,均获正确诊断 ;3例行脊髓造影为阴性结果 ;4例行CTM ,均能显示病变 ,但与CT平扫所见相同。结论 :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 ,CT、MRI、MRM对该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三者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MRM可能是最敏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桥本病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总结桥本病 (HD)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治经验 ,回顾分析 1 7年间外科手术治疗的桥本病 1 38例中 2 6例 (1 8.84%)桥本病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 2 6例中手术前诊断甲状腺癌 6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1 3例 ,甲瘤 2例 ,误诊率 80 .8%。 2例合并甲癌。术中根据快速病理检查结果 ,采取不同范围的手术。术后随访发生甲状腺机能减退 1例。提示桥本病临床上诊断困难 ,易误诊 ;应重视桥本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是获得正确诊断的有效方法 ,有利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自制带冷光源半椎板拉钩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切口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 ,由于切口仅有5cm ,通道狭小 ,深层照明不好 ,给手术操作带来很大困难。为解决上述难题 ,我们将江苏省金坛市金阳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带冷光源的拉钩改制成Taylor半椎板拉钩 ,应用于 32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器械结构拉钩的主体部分同普通半椎板拉钩几乎相同形态 ,呈“问号形” ,宽度为 2 4cm ,中央有一个直径 5mm冷光源导管 ,由弧形夹固定在拉钩的前方 ,尾端连接冷光源导线和发射器 (图 1 )。图 1 自制带冷光源半椎板拉钩实物照片2 使用方法病变椎间隙体表定位精确后 ,正中纵行…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CT诊断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健  叶少萍 《中国骨伤》2000,13(3):135-135
我院 1994至 1996年间收治的 95例经CT检查和门诊医师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经住院观察 ,MRI检查或临床诊断性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 86例 ,误诊9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95例中男 5 0例 ,女 45例 ;年龄 2 1~ 5 8岁 ;病程 1个月~ 10年 ;突出部位 :L4 56 0例 ,L5S12 5例 ,L4 5合并L5S110例 ;突出物大小为 3~ 11mm。2 病例分析95例患者 ,均行CT检查后 ,门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院治疗。入院后 ,在体检中发现症状及体征与CT显示的突出部位不相符 ,经MRI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脊椎骨转…  相似文献   

17.
胃间质细胞瘤1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间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胃质细胞瘤 1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8例均经手术证实病理确诊。胃楔形切除 2例 ,胃部分切除 5例 ,胃大部切除 9例 ,全胃切除加局部淋巴结清扫 2例。结果 该病多见于 40岁以上成人 ,以胃体和腔内型生长为多 ,分别占5 5 .5 %和 61.1%。术前诊断率 2 7.8% ,误诊率 72 .2 %。手术切除率 10 0 % ,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 15例术后随访 1~ 10a ,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 ,其余均存活。结论 该病缺乏特异临床表现 ,术前诊断较难。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是主要辅助诊断手段 ,结合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确诊。手术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ű�����������������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总结桥本病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2月收治的 5 3例桥本病发病情况、诊断和治疗。结果  5 3例均经手术治疗。与病理检查对照 ,术前误诊率明显下降。手术方法选择正确率达到 6 9 8% ,术后甲状腺功能减低发生率为 14 3 %。并发甲状腺癌 8例 (占 15 % ) ,恶性淋巴瘤 1例 (占1 9% )。结论 桥本病是常见病 ;正确掌握其临床特征、常规测血清抗体 (TGA、TMA)、有选择地作FNAC检查、注意与其它甲状腺疾病鉴别可降低术前误诊率 ;重视并发恶性肿瘤 ;术中常规作冰冻切片检查 ,利于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 ,使治疗更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诊治体会(附23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4月共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MC) 2 39例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2 39例中 ,男 5 2例 ,女 187例 ;年龄 18~ 73岁 ,平均 5 3.6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198例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2 3例 ,胆囊息肉样病变 12例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6例。切口类型 :右上腹直肌切口 179例 ,右肋缘下斜切口 6 0例。切口长 3.1~ 4 .0cm 138例 ,4 .1~ 5 .0cm6 8例 ,5 .1~ 6 .0cm33例。2 .手术器械 :长止血钳、直角钳各 2把 ,长剪刀1把 ,小S拉钩 (宽 2cm) 2把 ,其它器械同常规开腹手术。3.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20.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总结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superior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 ,SMVT)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 1 978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收治的 4 1例急性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分为两组 ,1 995年以前为Ⅰ组 (1 3例 ) ,诊治原则是对可疑的急性SMVT的患者施行手术探查 ;1 995年及 1 995年以后为Ⅱ组 (2 8例 ) ,改变为一经确诊后立即采用抗凝、溶栓治疗 ,并严密观察 ,如有急性腹膜炎发生则随时中转手术。本研究对两组的诊治过程、住院时间、死亡率及生存率等因素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 ,入院后确诊时间 ,Ⅰ组平均为 (7 . 3± 2 . 6 )d ;Ⅱ组平均为 (1 . 5± 1 . 2 )d ,P <0 . 0 1。手术治疗者Ⅰ组 1 1例 ,Ⅱ组 9例。治愈率Ⅰ组为 6 1 . 5 %,Ⅱ组为 89 .3%,P <0 . 0 5。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抗凝溶栓治疗等非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急性SMVT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