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叶酸受体1(folate receptor 1,FOLR1)在鼻咽癌细胞和永生化正常鼻咽细胞(NP69)中表达的差异,及FOLR1的表达与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的相关性,为FOLR1介导的肿瘤靶向治疗及耐药逆转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FOLR1在永生化正常鼻咽细胞(NP69),鼻咽癌细胞系(CNE-1)及紫杉醇耐药细胞系(CNE-1/Taxol)中表达的差异;利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CNE-1/Taxol中FOLR1的表达后,观察其耐药能否逆转.结果 基因芯片结果 显示CNE-1/Taxol中FOLR1的表达为2636.0,CNE-1的表达为176.0;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 显示FOLR1在NP69中无表达,而在CNE-1及CNE-1/Taxol中呈阳性表达,并且与耐药指数呈正相关(r2=0.8719);免疫细胞化学结果 也证实了FOLR1在鼻咽癌CNE-1/Taxol中高表达;利用siRNA技术抑制CNE-1/Taxol中FOLR1的表达后,耐药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显著增加,其IC50值降低了59.6%(t=6.92,P<0.001).结论 实验结果 提示FOLR1的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及紫杉醇耐药密切相关.FOLR1基因将可能成为鼻咽癌治疗及紫杉醇耐约逆转的靶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和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TRAIL和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单独和联合处理鼻咽癌细胞株CNE-2,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率的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及Caspase活化程度.用TRAIL和LY294002单独和联合处理人良性成纤维细胞株MRC-5,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TRAIL质量浓度>1 ng/ml时,联合处理组CNE-2细胞存活率大于TRAIL单独处理组存活率(P值均<0.05);当TRAIL质量浓度为10 ng/ml和100 ng/ml,联合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大于TRAIL单独处理组细胞凋亡率(t值为7.167和7.206,P值均<0.05);与TRAIL单独处理组相比,联合处理组出现明显的Caspase-8、Caspase-3、Caspase-9活化增多.两组对比Akt、p-Akt、Bcl-2表达无明显改变;在MRC-5中,对照组、TRAIL单独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TRAIL和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对抑制鼻咽癌细胞株CNE-2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其可能机制是诱导线粒体依赖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端粒保护蛋白1(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POT1)在人鼻咽癌细胞系及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细胞定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OT1蛋白在人鼻咽癌系、人鼻咽上皮细胞系、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OT1蛋白在鼻咽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POT1蛋白在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5-8 F、CNE-2、6-10 B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人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中的表达强度,分别为2.8、2.3、1.9、1.5倍;POT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鼻咽癌组织中POT1蛋白表达量(0.6414±0.097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0.4386±0.091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POT1蛋白表达强度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T分期有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颈部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POT1蛋白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及癌前病变基因组稳定与修复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鼻咽癌及鼻咽癌前病变患者鼻咽组织标本基因组稳定与修复基因的表达活性特征.方法 在鼻咽癌高发区中山市,筛选鼻咽炎、鼻咽癌前病变及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鼻咽黏膜组织,应用基因组稳定和修复功能分类基因芯片(128个基因)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活性,以2倍活性表达差异为比较评判标准,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相关基因表达活性水平进行验证.结果 相比于鼻咽炎组,鼻咽癌前病变组织表达活性上调基因有22个,活性下调基因20个;鼻咽癌组织表达活性上调基因20个,活性下调基因18个.相比于鼻咽癌前病变者,鼻咽癌组织表达活性上调基因有24个,下调基因24个.乳腺癌易感基因2、Ku70结合蛋白3基因在鼻咽癌前病变及鼻咽癌组织依序呈现高表达;鼻咽癌组织表达明显下调的基因有碱基切除基因OGG1及错配修复基因MSH4、MLH3,表达明显上调的基因有RAD18;鼻咽癌前病变组织表达明显下调的基因为RAD18和泛素类基因UBE2B.结论 鼻咽癌及鼻咽癌前病变患者靶器官鼻咽黏膜的基因组稳定与修复基因表达活性存在特征性表现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清颗粒对鼻咽癌CNE-2细胞周期、凋亡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CNE-2细胞Hoechst 33342-PI双染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flow cytometry 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考察鼻咽清颗粒对CNE-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blot考察鼻咽清颗粒对CNE-2细胞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随着鼻咽清颗粒浓缩液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G1的比例增加,West-blot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中鼻咽清主药浓度的增加,促进细胞凋亡的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抑制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鼻咽清颗粒能诱导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将CNE-2细胞阻滞于G1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近年的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细胞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启动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避免细胞发生凋亡[1-2].LY294002[2-(4-morpholinyl)-8-phenyl-4H-1-benzopyran-4-one]是PI3K的特异抑制剂,能够完全抑制PI3K 的活性,对其他ATP 依赖性激酶无抑制作用[3].本组实验应用PI3K-Akt 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 作用于鼻咽癌细胞系CNE2,观察其对CNE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LY294002 对鼻咽癌细胞系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7.
连接蛋白43在鼻咽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连接蛋白 4 3(Connextion ,Cx4 3)的表达与鼻咽癌组织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技术 ,对 18例鼻咽癌和 1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细胞中 ,Cx4 3的表达进行形态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 :Cx4 3在鼻咽癌组织细胞膜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鼻咽慢性炎症组织 ,两组细胞膜的Cx4 3荧光值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Cx4 3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减弱或缺失是鼻咽癌形成及恶性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VIL-10下调鼻咽癌细胞TAP-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VIL-10对鼻咽癌细胞株TAP-1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VIL-10处理的鼻咽癌细胞,RT-PCR检测TAP-1的表达。结果①10 ng/mlVIL-10处理的CNE-1、CNE-2和N-2-BMI-1细胞株在24、48 h时TAP-1表达无明显变化;②100 ng/ml VIL-10处理的CNE-1、CNE-2和N-2-BMI-1细胞株在24 h时TAP-1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100 ng/ml VIL-10在24 h可明显抑制TAP-1表达,EB病毒在鼻咽癌免疫抑制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作用于鼻咽癌CNE-2细胞后,对转录因子NF-κB和凋亡效应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及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与鼻咽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联性。方法体外培养鼻咽癌细胞CNE-2,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检测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EGCG能明显的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表现为浓度依赖性:流式分析显示,EGCG干预鼻咽癌细胞CNE-2在48小时后,细胞被阻滞于G1期。80mg/L EGCG处理鼻咽癌细胞24小时和48小时后,均能下调NF-κB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结论EGCG可能通过抑制NF-κB和诱导caspase-3的表达来发挥其抗鼻咽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法(cellcounting kit-8,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在不同时间点对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雷帕霉索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光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变圆、密度降低等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显示,150 nmol/L雷帕霉素作用48 h,CNE-1和CNE-2细胞生长周期均出现G0/G1期阻滞,且变化亦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增强;但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不明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雷帕霉素使CNE-2细胞株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RNA的表达下降(t=10.625,P<0.01).结论 雷帕霉素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可阻滞细胞周期进展,并可能通过下调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表达而抑制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虎杖苷(polydatin, PYD)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梯度浓度的PYD处理CNE-1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虎杖苷对CNE-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AO/EB)双荧光染色法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细胞周期分布;qRT-PCR和Wester 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I3K、AKT、mTOR、p70S6K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CNE-1细胞经不同PYD(40、80、160 μg/ml)干预48小时 后,CNE-1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G0/G1、S期细胞的百分比呈浓度依赖性降低,而G2/M期细胞的百分比呈浓度依赖性增加;CNE-1细胞中PI3K、AKT、mTOR、p70S6K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PYD具有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受到PYD抑制,致使其下游基因蛋白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亚砷酸诱导鼻咽癌CNE-2Z细胞株中抑癌基因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基因(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gene 1A,RASSFIA)的表达.方法 体外培养的CNE-2Z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砷酸,并作用不同时间.应用台盼蓝染色法筛选出亚砷酸抑制CNE-2Z细胞生长的最佳浓度,检测IC_(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用终浓度为2 μmol/L、1 μmol/L、0.5 μmol/L的亚砷酸加入鼻咽癌CNE-2Z细胞系和不加药物的空白对照组,作用48 h后,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亚砷酸处理前后RASSF1A基因去甲基化的情况,采用反转录PCR检测鼻咽癌CNE-2Z细胞系中RASSFIA基因亚砷酸处理前后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亚砷酸处理前后RASSF1A基因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亚砷酸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不同浓度的亚砷酸作用细胞24 h、48 h、72 h后,其IC_(50)值分别为(1.50±0.05)、(1.09±0.13)、(0.65±0.04)μmol/L,亚砷酸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和G2/M期;RASSF1A经亚砷酸作用后甲基化随着作用浓度的增高逐渐减弱,而去甲基化随着作用浓度的增高逐渐增强,且亚砷酸作用后RASSF1A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明显增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亚砷酸作用CNE-2Z细胞的处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浓度亚砷酸作用CNE-2Z细胞的处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亚砷酸可诱导鼻咽癌CNE-2Z细胞株中RASSF1A表达增强,从而阻滞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结合组织微阵列检测β-catenin蛋白在174例NPC、71例异型增生鼻咽黏膜上皮、48例单纯增生鼻咽黏膜上皮及63例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其阳性信号的定位。结果β-catenin在NPC组织细胞浆/细胞核中高表达(71.3%),但其细胞膜呈低阳性表达(19.0%);β-catenin在NPC组织中的细胞浆/细胞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型增生鼻咽黏膜上皮、增生鼻咽黏膜上皮和正常鼻咽黏膜上皮(P<0.01)。非角化性鼻咽癌和未分化癌组织的β-catenin蛋白细胞浆/细胞核异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角化性鼻咽癌(P<0.01)。临床Ⅲ和Ⅳ期NPC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细胞浆/细胞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临床Ⅰ和Ⅱ期(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NPC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细胞浆/细胞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NPC(P<0.01)。结论β-catenin蛋白在癌细胞细胞浆/细胞核中的过表达在NP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蛋白细胞浆/细胞核阳性可作为预测鼻咽癌临床进展和侵袭、转移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PI3Kp85在鼻咽癌组织及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I3Kp85在57例鼻咽癌和20例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免疫组化图像的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 MOD),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I3Kp85在鼻咽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8.95%,而在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p85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原发病灶大小及患者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PI3Kp85蛋白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鼻咽癌细胞CNE-2迁移过程的影响,以探讨BDNF对无TrkB表达的鼻咽癌细胞促进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CNE-2细胞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BDNF对CNE-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CNE-2细胞中高表达BDNF但不表达TrkB.BDNF依然能够促进CNE-2细胞迁移而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中25 ng/mL BDNF促细胞迁移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K252a抑制Trk激酶活性不影响BDNF促细胞迁移作用(P<0.01).结论 BDNF在不表达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的鼻咽癌细胞中依然能够发挥促细胞迁移的作用,而且这一作用的机制很可能是通过其他受体及通路进行介导的.  相似文献   

16.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 mRN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OneStepRT PCR方法对 31例鼻咽癌组织及对应的对侧鼻咽部黏膜、11例其他头颈部肿瘤、10例正常人的鼻咽部黏膜进行SurvivinmRNA的半定量检测。结果  31例鼻咽癌组织中 ,Survivin表达阳性率 87.1% (2 7/ 31) ,明显高于对应的对侧鼻咽部黏膜 (45 .2 % ,14 / 31,P <0 .0 5 )。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mRNA表达的强度 (Survivin/GAPDH 0 .5 0± 0 .2 1)明显高于对应的对侧鼻咽部黏膜 (0 .16± 0 .19)和正常人的鼻咽部黏膜Survivin表达强度 (0 .10± 0 .13,P <0 .0 0 1) ,但与其他头颈部肿瘤表达强度 (0 .4 0± 0 .2 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Ⅲ Ⅳ期的鼻咽癌病人中SurvivinmRNA表达强度 (0 .6 0± 0 .0 7)明显高于Ⅰ Ⅱ期的鼻咽癌病人 (0 .36± 0 .2 7,P <0 .0 1) ,但SurvivinmRNA表达强度与病人的年龄、性别、VCA IgA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结论 SurvivinmRNA的过度表达可能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检测Surviv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对鼻咽癌的诊断、临床分期等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3,MEG3)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鼻咽癌细胞CNE-2、C666-1和TW03中MEG3的含量,用MEG3在鼻咽癌细胞株的敲除和过表达分析其表达,采用CCK-8与Transwell检测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MEG3在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系NP69的表达量(0.99±0.05)(P 均<0.05),其中在CNE-2中的表达水平最低为(0.64±0.03)(F =58.137,P <0.01)。转染后pcDNAMEG3显著促进MEG3的表达(5.43±0.13)(F =447.052,P <0.01),进而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而si-MEG3明显下调MEG3的表达(0.373±0.01)(F =593.452,P <0.01),促进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结论 长链非编码RNA-MEG3在鼻咽癌细胞中呈低表达,过表达MEG3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可促进癌细胞凋亡,其有望成为鼻咽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磷酸核糖基转移酶融合基因/5-氟胞嘧啶(fusion cytosine deaminase- uracil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 gene/5-Flurocy- tosine,FCU/5-FC)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杀伤效应以及对鼻咽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CMVe·Egr-1·FCU,BamHⅠ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分析FCU基因和融合启动子CMVe·Egr-1的序列。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染CNE-2细胞,300μg/ml~600μg/mlG418筛选14天获得稳定表达FCU基因的CNE-2细胞,RT-PCR鉴定FCU基因的表达。以转染空白载体pcDNA3.1(-)的CNE-2细胞为对照,MTT法观察5-FC对表达FCU基因的CNE-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考察FCU基因的细胞旁杀效应。5×10~6的CNE-2细胞接种裸鼠右腋下,建立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12天后将裸鼠随机分成3组:CU组,CU+PBS组和CU+5-FC组,观察不同处理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酶切和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含完整的FCU基因和Egr-1启动子的核心序列,RT-PCR从转染细胞总RNA中扩出330bp的预期片段。表达FCU基因的CNE-2细胞在5-FC干预下,生长受到抑制。随着表达FCU基因的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存活率相应地下降。CU组,CU+PBS组移植瘤体积与CU+5-F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表达FCU基因的CNE-2细胞可以被5-FC杀伤,FCU/5-FC系统抑制了移植瘤生长,为治疗鼻咽癌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Bcl-2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表达情况及与主要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检测鼻咽活检组织中PCNA、Bcl-2蛋白表达,并比较与分析两者和鼻咽癌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鼻咽部慢性炎性组织中Bcl-2阳性率为9.5%,明显低于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83.1%)(P<0.01)。PCNA、Bcl-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_s=-0.41,P<0.01)。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PCNA增殖指数(PI)分级有增高的趋势,鼻咽癌伴颈淋巴结转移组中PI之Ⅰ级所占比例,较无颈淋巴结转移组下降,而Ⅱ、Ⅲ、Ⅳ级所占比例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NA PI可反映鼻咽癌的增殖状况,可能与预后相关,Bcl-2蛋白可作为鼻咽癌较好的肿瘤标记物,在鼻咽癌的发生上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 bcl- xs 基因对喜树碱 (CPT)诱导鼻咽癌 CNE- 2 Z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L ipofect Amine将含有人 bcl- xs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xs导入人鼻咽癌低分化上皮细胞株 CNE- 2 Z,G418筛选培养后 ,经 Western blot检测 bcl- xs的表达。以不含有 bcl- xs基因的 pc DNA3质粒转染 CNE- 2 Z作为对照细胞。喜树碱处理两种细胞一定时间后 ,通过激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百分比。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获得稳定表达 bcl-xs的细胞 ,经过 0 .5μmol/L ,1.0μmol/L CPT处理 2 4小时后 ,激光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峰值均高于对照细胞。结论 :bcl- xs能显著增加鼻咽癌 CNE- 2 Z细胞对喜树碱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