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外感发热中医外治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外感发热的中医外治法。方法:分析近15 a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外治法文献。结果: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法主要有:针灸、推拿、刺血疗法、刮痧、拔罐、敷贴、滴鼻、雾化、直肠给药、擦浴等。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法多样,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8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86例*河北省中医院(050011)耿少怡*主题词小儿发热,外感/中医药疗法直肠,投药中药保留灌肠是外治法的一种,我科自1991年至今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8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6例,男1...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例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病例,总结出不同的中医外治疗法,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外治小儿外感发热的中医疗法多样,包括:针刺、刮痧、擦浴、拔罐等,不同的疗法有各自的优势。[结论]中医外治法对于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法多样,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例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病例,总结出不同的中医外治疗法,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外治小儿外感发热的中医疗法多样,包括:针刺、刮痧、擦浴、拔罐等,不同的疗法有各自的优势。[结论]中医外治法对于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法多样,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苗医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技术是源于湖南省湘西著名老苗医刘开运教授祖传苗医小儿推拿技术。是根据苗医理论,结合小儿的生理特征和病理特点,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疾病的一种传统外治法。此项技术操作简单、易于  相似文献   

6.
从中药灌肠和直肠滴注治疗、熏洗和洗浴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推拿按摩疗法、针刺与放血疗法、刮痧疗法等疗法分析了近5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应用现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蜀中名医"刁本恕主任医师,在"内病外治法"学术思想指导下,运用中药洗浴法、中药涂擦法、中药滴鼻法、中药经穴推拿法、针刺法和放血疗法等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经长期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显著,具有"简便廉效"的特色,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不失为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小儿外感发热在儿科临床急性传染性疾病中占首要地位,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婴幼儿期尤其多见,小儿外感发热属中医学"感冒"范畴,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上亦有独特的优势,我院儿科门诊自开展小儿推拿以来,针对小儿外感发热,在传统推拿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儿科  相似文献   

9.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将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灌肠组与西药组。灌肠组以中药灌肠液保留灌肠为主,西药组予抗生素。结果 灌肠组疗效优于西药组。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采用复方大柴胡汤(柴胡、黄芩、葛根、薄荷、枳实、大黄)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5例.结果:总有效率93.3%.提示:本方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方大柴胡汤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婉丽 《陕西中医》2001,22(5):260-260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采用复方大柴胡汤 (柴胡、黄芩、葛根、薄荷、枳实、大黄 )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1 0 5例。结果 :总有效率93.3%。提示 :本方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90例和观察组90例,治疗组在口服中药与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 91.11%,治疗组有效率为9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严彦彪  黎学武  黄青 《陕西中医》2012,33(7):805-80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药清热解表汤(生石膏、芦根、银花、玄参、蒲公英等)浓煎后少量直肠给药。结果:中药水煎取汁后保留灌肠,可以达到与口服中药汤剂相当的疗效。结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显著疗效,解决了中医治疗小儿急症给药不便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小儿退热灌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发热是小儿临床常见病之一,考虑到小儿服药困难,不易达到有效剂量等因素,我们采用中药退热灌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不同剂型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方法:将外感发热的患儿102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加用柴芩蒲蓝汤灌肠,并分为中药汤方和中药颗粒剂灌肠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的有效率、热退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汤方和颗粒灌肠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热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汤方和颗粒剂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实热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在外感发热患儿中退热的效果。方法将6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口服西药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对照组以本院自制中药高热洗剂灌肠退热。灌肠后密切监测体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起效迅速,退热时间长,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退热灌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辉 《新中医》2005,37(5):70-71
外感发热是小儿临床常见病之一。考虑到小儿服药困难、不易达到有效剂量等因素,笔者采用中药退热灌肠液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药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西药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中药水煎取汁后保留灌肠,可以达到与口服中药汤剂相当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莉 《光明中医》2016,(6):803-805
目的观察中药煮散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型)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煮散剂,治疗3天后观察其体温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天后有效率达91.6%;对照组治疗3天后有效率达7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煮散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肯定,使用方便,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发热是儿童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病因复杂,易于复发。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小儿发热中有着广泛应用,临床疗效确切。我们通过文献的回顾性研究,综述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发热临床应用概况,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文献参考,同时指出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