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坐属于气功的静功。静功虽有坐、卧、站等不同姿势,但以静坐最为普遍。静坐是最基本的修养法,也就是气功锻炼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静坐可以使人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清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能却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迷妄,获得安乐。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子气功(静功)石家庄市委老干部局韩晓凤气功中的静功锻炼,就是采取坐、卧、站等静的姿势,结合意念的集中与运用和各种呼吸方法的一种练功方法。以达到增强体质,治疗疾病的目的。身体健壮者可练静坐功和静躺功,身体久病体衰者可单练躺功。本静功中要求自然呼吸...  相似文献   

3.
练功与做人     
练“气功”,也就是学养生,学做人,做一个与社会、大自然和谐的人。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与宇宙自然规律才“会道”。我练“先天自然功”——这种静功,就是要使内心进入平稳状态,处于宁静,就是即使内心进入平稳状态,处于宁静,不断地排除心理障碍,净化自己的心灵。让心稳神稳、人的生理机能循环有绪,才能保持身体内部动态平衡。要达到这个目的,关键是人的精神状态轻松、愉快,活的安样自在,才会健康长寿。“先天自然气功”简单易学,很适合老年人在家中修练。方法是自然的静坐,内心自然的放松、人静和养性。这都是为了调动人体本身…  相似文献   

4.
简单、易学的意念莲花功曾宪民练功时,既练静功又练动功,静动相兼,性命双修,一气呵成,调整气机,祛病健身,增智开慧。(一)静功部分第一节静坐入门1.基本姿势,静坐入门的基本姿势可分为三种:①坐势:自然端坐在椅子上,头颈正直,下颌内收,含胸拔背,双手合十...  相似文献   

5.
《中国气功科学》2000年2月号,在“读者一页”栏刊登了杨琦芳老师的征答题《静功怎样练?》我是个气功习练者,不敢说解答,只能是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同杨老师交流,并愿和同道们一起对实用气功的理法进行探讨。 一、何为静功? 凡形体不动,或不以形动为主来调动气机的功法,都可称为静功。其主要体式可分为坐式、站式、跪式、卧式等。我国历史上传留下来的气功门派极多,因练功的目的各异,在各种体式中,又有各种不同的姿势要求。 二、坐式静功有哪些姿势? 传统气功都比较重视静功,尤其注重坐式静功。儒家、释家都强调坐;道家既说…  相似文献   

6.
“静坐”是一项基础功夫。静坐是练功取得扎实成效并走向高境界的必由之路。静坐(包括跏跌双盘、单盘坐、散坐等)的功用、如何提高静坐的效果,是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我们先从“无为静坐法”入手,谈谈静功的要领。任何气功修炼,都离不开“松、静、自然”三项基本准则。 松、静、自然 浑然一体 “松”包括精神放松、形体放松、乃至内脏放松。所谓精神放松,就是要排除患得患失、惴惴不安的心理,让大脑处于无欲无求的状态。所谓形体放松,是指消除身体的紧张状态,处于舒适自然的意境之中。在精神和形体放松之后,由于人体“内气”…  相似文献   

7.
生命在于适度的运动和静养,并且适度的运动和静养应协调进行,静养为摄生首务。修炼气功,应动静相兼。对于中老年人,应以静功为主。中国古代的养生家,很多人主张静坐。例如白居易、柳宗元、苏东坡、陆游、朱表等人,都以静坐为一件大事,提倡半日读书;半日静坐。白居易的养生涛对“群功”作了以下描述:闭室负月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酸酸,又如蜇若旁;外融为骸畅,中造一念无,旷至妄所存,心与虚俱无。近代和现代亦有不少人主张静坐。例如蒋维乔的因是子静坐法和郭沫若静坐法等。静坐成了不少名家的养身之道。美国哈佛大学查理教授…  相似文献   

8.
静功之乐     
静功之乐太原王寅提到静功有些人误认为比较难练,其实并非如此。简单说来,“闭目养神”就是在练静功。具体说来,形体放松,呼吸均匀,精神松驰就算是静功入门了。当然要达到静功的高境界,只要坚持下来,人人都能成功。静功,不论是哪一宗派,都作为养生看待,最后都要...  相似文献   

9.
恒芳 《家庭中医药》2004,11(6):30-31
静坐可以让大脑皮质得到充分休息,起到中医所说的“澄心”、“澄神”的效应。不仅能修身养性,而且对神经衰弱等症也有治疗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孔子的弟子颜回习练“坐忘”的记载。后世的许多养生功法都离不开静坐,宋代陈直的《寿亲养老新书》还把“澄心静坐”列为养生“十乐”之一。古代养生家们都认为,通过静坐,能够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 陕西咸阳地区有一种“导引气功”流派。据临床观察,对某些慢性病如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等有较好疗效。它的练功方式分静功与动功两种:静功有坐、卧、站三种姿势;动功又叫大站功,分若干节,每节有不同动作,大呼大吸,气流经鼻腔时产生很大声响,每一节结束时,由气功师对练功者进行按摩,使气通畅,故亦叫“大呼大吸导引气功”。本文仅观察其静功中之坐式姿势一次练功前后之脑电图与皮肤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静功修炼重在调心,要忘记身心之存在,要能所双亡,又不能昏沉。*功修炼本无一法可言,样宗云:“实际理地不着一尘”,“妄想狂心欣使体”,一切放下不管就是了。法门虽说方便,但一般人为尖念所扰,放下谈何容易a凡不能人*者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法:一、尘志治自然端坐或企坐,亦可轻靠在沙发上,但不要躺在床上练功。深吸一口气,尽力呼出,意气下沉,如再重负,一切放下,汉直人忘。县松*自然,双目做闭,好象要坐着睡觉,但千万不可睡着了,这时脑电呈a波形,即“无念”态。进而监晚胜防,好象在打炖,身体不自主地前后晃动,这时脑…  相似文献   

12.
养生家列评     
他的养生实践至少向世人展示一个希望:有病也可以长寿。他自己说过:“我自幼多病,身体消瘦骨立,梦遗、头晕、腰酸、目眩、耳鸣,夜间盗汗,种种征象,不一而足。”他7岁入私塾念书,佰岁就因病辍学,无法念下去了。19岁时勉强支撑考中秀才,28岁时又大病不起。这次是痨病,咯血。于是,他决心谢绝世事,苦练静功。41岁时,也就是1914年,他出版了自己多年研究和实践的静功著作《因是子静坐法》。  相似文献   

13.
练静功如何入静,这是练功的关键。平时我们所学过的各种功法如静功的“为一清静法”、“周天搬运功”、“先天一元气的丹命呼吸”,以及“少林甲子功”等。这些功法都明确规定意守,大多是意守丹田。练动功一般也有意念或意守。可见练功的意念是何等重要。从练功的实践中,体会“意守”或者“一念代万念”也有一个认识过程。初学,对于功法规范,一招一式都要求认真对待,这是对的。我初练少林剑指站桩功,按站桩要求调好姿势,即意念剑指。由于悟性低,意念太重,造成精神过分紧张,  相似文献   

14.
静功的外动和“脱胎换骨”林锦忠梁士丰的《自发(五禽戏)动功》、赵金香的《鹤翔庄·站桩功》等,通过一定时间的静站后,身体中内气发动,自发出种种形体的动作。这种“动自静生”的现象,在使人认识“内气”存在上、在气功自我治病健身的效果上,都有毋庸置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静功坐姿妙在自然山东省烟台市牟平教师进修学校孙钢玉修炼静功的盘坐要势多种多样,其难度不一,功效也各有所长。作为静功修炼者,在选择和运用坐瓷时,还必须明确一个原则或道理,即贵在自然适,妙在自然天成。通常的静切目坐姿势目自田惠、草目、双思、企刚坐、跟金、...  相似文献   

16.
静坐为功课     
陆游有一首《静坐》诗,曰:“气住即存神,心安自保身。”他把静坐列为每目的功课,这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慢功夫。  相似文献   

17.
修炼静功有一个重要难关,就是有的人误把“幻觉”当“真谛”,甚至于钻进了迷宫而失途,在道家把幻觉称为“魔”骚扰,就是练功时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幻觉。即突然觉得眼前出现了各色各样的景物,听到某种声音,嗅到某种气味,感觉到身体或某个部位变大变小等。有的人把幻觉的出现看成是成功的标志,也有的人对此困惑不解,甚至对练静功不敢涉及。更有少数人乘别人疑惑和不解时宣传迷信,有的误把幻觉幻影当“三维、四维”空间,自以为这就是深层次。其实不然。这种幻觉的产生是在打坐人静之后,修练者头脑中形形色色的杂念和虚觉,“浮思翩翩…  相似文献   

18.
气功锻炼,主要是静功修持,在静坐要领中有一环节,叫做“观鼻端白”。这个环节,看似细微,其实效应非凡。笔者在修习实践中体会到,“观鼻端白”的作用至少有这样几点:一、有利于放松入静。习功者入座后,眼帘垂下,只要将视点微微引向鼻尖,就会顺乎其势地向下舒一口...  相似文献   

19.
中华静功修炼法带功信息导引(口令词)江苏省姜堰市气功科研会张宏林中华静功修炼法有涵养道德、养心养气养神、强身益智、开发潜能的作用。其功法特点:简单易学、练之显效、安全可靠、不会出偏。接功姿势简介和练功准备(播音内容)现在,请您静心盘坐,也可采取自然站...  相似文献   

20.
有的人睡觉时喜欢手臂上抬的“高抬贵手”姿势,或把手臂放在枕头下的“枕下埋藕”姿势。这些都属于不良的睡觉习惯,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