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塞米松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80位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及疼痛。结果地塞米松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正妇科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但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开放手术。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st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主要是由患者本身、手术因素和麻醉因素三方面共同作用,文献报道妇科腹腔镜手术PONV发生率高达55%~57.1%[1],且妇科腹腔镜本身就是引起恶心呕吐的高危因素之一[2-3]。本文观察耳穴压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  相似文献   

3.
格拉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9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胃腹安组(M组)和格拉司琼组(G组),每组48例,手术开始前分别静脉注入胃腹安10mg和格拉司琼3mg,对比观察术中、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情况. 结果:M组无恶心呕吐15例(31.3%),G组无恶心呕吐43例(89.6%),格拉司琼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胃腹安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格拉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预防和治疗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理想方法。方法 对262例腹腔镜手术病人,于手术结束前半小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恩丹西酮8mg;观察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地塞米松 恩丹西酮联合应用可使恶心呕吐程度和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地塞米松 恩丹西酮联合应用,可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配合穴位按压对防治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把100例各类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在复苏室给予恩丹西酮4 mg,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配合穴位按压.对照组给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压配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异丙酚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70例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的观察,了解其对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70例ASAI~II级择期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苏醒后静脉注入异丙酚0.4mg/kg,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2ml。观察麻醉苏醒后24h内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麻醉清醒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54.3%)明显低于对照组(74.3%),P<0.05。结论亚催眠量的异丙酚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静脉注射阿扎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177例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90例)和B组(87例),2组患者术前、术后均按妇科腹腔镜常规护理,其中A组为回到病房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后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B组为术后回到病房未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就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观察2组24 h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6.67%,高于B组的1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扎司琼具有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术后立即注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择期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实施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影响情况。方法:收集接受治疗并经专科医师确定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患者实施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治疗方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对照组单独使用托烷司琼进行对比。对比术后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的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出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中加入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能够降低恶心、呕吐的出现率,极大降低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手术结束时运用托烷司琼观察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方法:12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托烷司琼组,每组60例,ASAI或Ⅱ级,采用丙泊酚、顺阿曲库铵、芬太尼诱导插管,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术毕,托烷司琼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24h内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托烷司琼组术毕~术后6h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术后6~24h干呕发生率及恶心程度低(P<0.05).结论:托烷司琼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及降低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昂丹司琼治疗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属于微创手术,但术后易产生恶心呕吐,昂丹司琼是一种5-HT3受体拮抗剂,有强效止吐作用,能有效的防治麻醉和术毕恶心与呕吐.本文观察术后单次应用昂丹司琼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与单用格拉司琼预防女性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手术女性患者80例。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即GD组、G组。G组于手术结束前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mg,GD组于诱导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手术结束前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mg。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和呕吐的发生情况,并记录采用补救药物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恶心、呕吐的程度。结果GO组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B组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可以明显减少女性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而且比单剂量使用格拉司琼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LC)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采用同种麻醉药物的1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及10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8.70%,开腹胆囊切除则为8%,前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结论:CO2气腹是造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与手术时间、气腹压力大小有关;采用低气腹压和缩短手术时间可以减少LC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免气腹非全麻后腹腔镜下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12例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经体外震波碎石等治疗无效的输尿管上段结石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实验组53例使用可折叠软柄撑开器行免气腹非全麻后腹腔镜手术,对照组59例行传统后腹腔镜手术.每例手术患者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高碳酸血症和恶心呕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了可能由气腹、全麻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和恶心呕吐并发症的发生(P<0.05).结论:使用可折叠软柄撑开器开展免气腹非全麻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后腹腔镜手术相比同样微创,病人痛苦小、恢复快、易于接受,同时显著减少了传统后腹腔镜手术时可能由气腹、全麻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咪达唑仑对腹腔镜术后女性患者恶心、呕吐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24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各80例。3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全麻,术后给予A组咪达唑仑肌内注射,给予B组曲马多肌内注射,给予C组曲马多联合咪达唑仑肌内注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 A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程度分级、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能够有效降低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呕吐、恶心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姜莉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342-343
目的探讨应用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托烷司琼组,n=60):在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托烷司琼4mg;B组(对照组,n=60):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10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并观察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5min和10min的血压、心率,术后8h和24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术后24h内托烷司琼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托烷司琼能有效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内关穴磁疗对术后曲马多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204例全麻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磁疗组(A组)104例,铁片组(B组)100例,由专人将磁铁或铁片用医用橡皮膏固定于患者双腕内关穴位处.结果 A组有1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3.5%.B组有40%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内关穴磁疗是一种较好的预防全麻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并发恶心呕吐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患有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A 组)30例、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B 组)30例。结果:术后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随时间而降低,B 组各时间段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 A 组,在术后24 h 内两组恶心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术后12 h 内两组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内关穴磁疗对术后曲马多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204例全麻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磁疗组(A组)104例,铁片组(B组)100例,由专人将磁铁或铁片用医用橡皮膏固定于患者双腕内关穴位处。结果A组有1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3.5%。B组有40%患者发生恶心呕吐,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关穴磁疗是一种较好的预防全麻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并发恶心呕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微创手术中开展得最普遍的一种手术,它具有创伤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节约费用等优点。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达53~72%。恩丹西酮是新型止吐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5-HT3),其用于肿瘤科预防恶心呕吐已有报道,为证实其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我们选择50例病人进行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拔火罐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于术后6h及24h分别予背部膀胱经、督脉拔火罐治疗各1次,每次留罐10min,观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背部拔火罐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减轻恶心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