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所学的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用语言、行为来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但对来医院需要做手术的患者,如何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使手术顺利进行,显得尤为重要[2].下面就对这三种类型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采取主观的观察法与询问交谈法进行心理护理,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保证心理护理具有科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搞好心理护理是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心身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各时期患者心理不同表现来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照应的主要措施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语言、行为以及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来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内科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了正常的护理治疗之外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遵医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内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的执行率,心理护理干预值得在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 临床实例显示,异常产后,患者在心理上的痛苦往往在于身体上的痛苦。因此通过护士的语言、态度和行为来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使病人改变对疾病的看法,减轻或消除病人的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对疾病的痊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通过对25例异常产妇观察,95%的患者经过加强心理护理而获得了明显的疗效。由此提示我们做为一名护士,对患者保持良好的态度,使用温和、诚恳的语言和规范行为来完成各项护理,并注意使患者心理放松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本文就如何对异常产后患者进行心理护  相似文献   

5.
心理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技术研究患者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通过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使患者康复的方法.心理护理是围绕患者开展,一切以患者为中心[1];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准则,护理程序为准绳,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恢复患者健康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护理计划是将护理程序文字化,对护理行为起指导性、计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菁  王京枝  李双雪 《中国全科医学》2001,4(8):637-637,639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 ,通过人际交往 ,以行为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它始终贯穿于一切护理过程中[1] 。手术护理是躯体护理与心理护理综合运用的过程。近年来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 ,心理护理正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十几年对心理护理的学习和运用 ,我们认为对已进入手术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有许多方法和技巧。首先 ,要了解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的心理状态 ,心理需要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主要有 3方面。 (1)每个患者都希望被注意、被认识、被重…  相似文献   

7.
<正>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人文关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不论患者、家属,还是医务人员越来越认识到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急诊患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态度、行为、语言来完成的。护士的一言一行和良好语言信息可以通过大脑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改善患者内脏调节功能,提高患者对疼痛的阈值,减轻患者的痛苦,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运用和推广,心理护理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笔者在对绝经期前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摸索,并根据绝经期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站通过对门诊患者有意识、有目的的评估了解到,病情越重心理负担也越重。因此,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有效进行心理护理,包括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以行为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地接受治疗,可以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使其以健康行为取代危险行为,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耐受性。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观察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的改变。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后完全从医行为、采纳健康行为明显提高,不完全从医行为及危险行为明显降低。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进行行为干预,有利于治疗护理的进行和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把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全过程。通过干预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和行为,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从而达到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病痛。方法对肝硬化患者的心理进行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指导,加强个性化护理。结果通过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沟通的方法,干预肝硬化患者的不良心态和行为,尤其加强个性化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心身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各时期心理不同表现来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可消除和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忧郁、绝望异常等心理异常.有利于语言、肢体功能的康复及良好生活习惯的维持.能起到药物难以起到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心理照应的主要措施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语言、行为以及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张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126-2127
目的:把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1],应用于临床护理全过程。通过干预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和行为,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从而达到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病痛。方法:对肝硬化患者的心理进行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指导,加强个性化护理。结果:通过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沟通的方法,干预肝硬化患者的不良心态和行为,促进了疾病康复。结论:重视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病人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尤其加强个性化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心身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各时期心理不同表现来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可消除和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忧郁、绝望异常等心理异常。有利于语言、肢体功能的康复及良好生活习惯的维持。能起到药物难以起到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心理照应的主要措施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语言、行为以及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突发意外事故患者的心理行为表现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一组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对其共同的心理行为表现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能积极调整心理状态,提高了其心理适应能力。结论对突发意外事故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能够使患者保持稳定情绪,理智地面对现实和困难,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正>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直接体现了患者的满意度。其根本特点在于它通过护士的态度、语言、行为、操作等有意识的影响患者的主观感受和认知,进而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达到防病治病、加速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和治疗效果的目的【1】。通过抽取我院进期收治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住院患者针对其现存或潜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解决不同的心理需求,实现有效的心理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精神科护士,不仅应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及护理知识,而且还要有心理护理的科学知识和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合理地进行生理、心理护理,对患者疾病的治愈及身心健康起着促进作用。心理护理是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巧去护理精神和躯体疾病。通过护理人员行为及人  相似文献   

18.
刘薇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53-153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肿瘤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庭;不仅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导致患者在家庭中角色的转换,加重患者的恐惧、疑虑、忧抑、绝望等情绪反应。因此,对肿瘤患者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给予其亲切的关怀,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意志坚强和对生活充满希望是战胜癌症的重要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护理目的的方法。但目前对心理护理的理解存在误区。1心理护理不等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医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来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首先通过心理测量表,测定出患者的人格类型,然后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直接体现了患者的满意度。其根本特点在于它通过护士的态度、语言、行为、操作等有意识的影响患者的主观感受和认知,进而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达到防病治病、加速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和治疗效果的目的【1】。通过抽取我院进期收治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住院患者针对其现存或潜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解决不同的心理需求,实现有效的心理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