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单纯使用复方消化酶或联合使用莫沙必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9例65岁以上的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复方消化酶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与复方消化酶联合治疗,治疗时间共4周.观察2组患者用药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4.7%,其显著高于对照组(69.0%).观察组在治疗后2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FD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每日口服3次莫沙必利,每次5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服3次阿普唑仑,每次5mg,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1.67%)(P<0.05);暧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上腹不适等临床症状评分和总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总评分(5.80±3.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27±5.10)分(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阿普唑仑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综合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莫沙必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消化酶、莫沙必利联合硫糖铝混悬液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应用复方消化酶、莫沙必利联合硫糖铝混悬液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消化不良48例(观察组),并与应用莫沙必利、复方消化酶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消化不良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消化不良的总有效率为8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复方消化酶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95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5例)。对照组早中晚常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早中晚常规口服,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治疗后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3.00%,总有效率为98.00%,分别与对照组的52.63%和91.5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观察组2例和对照组5例发生轻微腹泻(P>0.05),但不影响继续治疗。对两组显效患者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3.61%和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药物促进胃肠道动力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是治疗FD患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余敏 《当代医学》2013,(14):147-148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黛立新与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探讨药物治疗FD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同期门诊及住院收治的72例F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36例)和观察组(n=3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黛立新与莫沙必利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分级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分级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有效与恶化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效与无效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治疗FD时应首选埃索美拉唑联合黛立新与莫沙必利治疗方案,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师鹏  李勇平  田晓花 《吉林医学》2013,(20):4052-4053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对肝硬化患者腹胀的疗效。方法:将68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再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结果:治疗组腹胀、食欲不振的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周、第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7.6%、88.2%和44.1%、6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肝硬化患者腹胀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莫沙必利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曲美布汀加喜普妙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加喜普妙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154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1例,给予曲美布汀胶囊及喜普妙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73例,单用曲美布汀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上腹胀满、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用药4周后临床主要症状均明显缓解(P<0.01或0.05);除呕吐及上腹部疼痛外,其他症状消失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5.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曲美布汀联合喜普妙治疗FD疗效好,耐受性好,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治疗FD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付东旭  陈会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32-2033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按照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基本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腹胀、胃脘痛、纳差少食、消化不良等症状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症状积分均较前降低,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每日口服3次莫沙必利,每次5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服3次阿普唑仑,每次5mg,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43.33%和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暖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上腹不适等临床症状评分和总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总评分(5.80±3.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27±5.10)分(P0.05);不良反应率仅为3.3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阿普唑仑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副作用少,综合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莫沙必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耳穴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老年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揿针结合耳穴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FD症状评分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FDDQL)评分,治疗结束后2个月进行随访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时两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FDDQ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同一时间点比较,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FD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李桂敏  谭涛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2):2129-2132
目的 从胃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角度分析消痞五穴针刺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103例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观察组针刺脾俞、胃俞、建里、太乙、足三里。评价中医症候评分和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胃电图测定平均收缩波频率(MFC)和收缩波幅值(AC),采用36条目健康调查简表(SF-36)以及反流和消化不良生活质量表(QoLRAD)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治疗前,2组的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评分以及总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的空腹和餐后MFC和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MFC和AC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SF-36和QoLRAD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和QoLRAD量表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痞五穴针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学功能和生活质量,用于FD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伊托必利与氟西汀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伊托必利联用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8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给予伊托必利50mg,3次/d,氟西汀20mg,1次/d;对照组40例,给予伊托必利50mg,3次/d.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4周后临床主要症状均明显缓解(P〈0.01或0.05);除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外,其他症状消失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5.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伊托必利与氟西汀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FD的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宁胃消郁汤联合促胃肠动力、抑酸和抗躯体化症状疗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济源市中医院就诊的合并躯体化症状的FD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枸橼酸莫沙必利)、抑酸药物(兰索拉唑)和抗躯体化症状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的宁胃消郁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各个症状评分、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总分及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3、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PHQ-15、ND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3、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8.6%、12.1%,均低于对照组的22.4%、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胃消郁汤联合促胃肠动力、抑酸和抗躯体化症状疗法对治疗FD有满意的疗效,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感,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胶体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中明确诊断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185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64)、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62),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胶体铋剂四联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胶体铋剂四联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林霉素、胶体铋剂三联治疗, 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组、 观察组、 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2.19%(59/64)、84.75%(50/59)、76.27%(45/5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观察组、对照组消化道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9.06%(57/64)、71.19%(42/59)、为62.90%(3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观察组、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63%(58/64)、89.83%(53/59)、80.65%(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胶体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疗效较佳,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消化道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影响,以期为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寻找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8年6月在诸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5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69例),观察组患者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照组患者外用其基质(药用辅料卡波姆)。比较2组的临床评分、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丢失、表皮皮脂含量及不良反应。 结果 各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的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及4周后,观察组临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各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的经皮水分丢失及表皮皮脂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经皮水分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表皮皮脂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及表皮皮脂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经皮水分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皮肤屏障修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芦荟胶囊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引起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由于服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而引起便秘的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15 m L/次,3次/d;观察组联合口服复方芦荟胶囊,2粒/次,2次/d。比较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根据《2013年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中制定的便秘症状评估表对2组的便秘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2组治疗后的排便时间、频率和性状计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芦荟胶囊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引起的便秘,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参芪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动素、胃泌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15年3月-2016年9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健胃颗粒。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动素、胃泌素及T淋巴细胞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1,P<0.05);2组治疗后胃脘疼痛、胃脘痞胀、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总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脘疼痛、胃脘痞胀、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动素、胃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参芪健胃颗粒能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动素、胃泌素的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参蛤蚧散加味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免疫功能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2、白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13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喘可治注射液足三里与人参蛤蚧散加味治疗。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IL-2和sIL-2R、生活质量。 结果 治疗后,2组FEV1、FEV1%、FVC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2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sIL-2R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呼吸症状、活动情况、疾病影响及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人参蛤蚧散加味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IL-2和sIL-2R来实现,进而提升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配合西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再狭窄情况。方法将40例PTCA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药常规用药加益气活血复方中药治疗。疗程3个月,随访半年。对患者服药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绞痛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程度、减少心绞痛发生、减少再狭窄发生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复方能提高治疗PTCA术后的临床疗效、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