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的医学家中,人们对战国时期的扁鹊都很熟悉,但要提起西汉的名医淳于意,则可能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其实,淳于意的医道非常高明,治愈了许多复杂的疾病,为此,司马迁专门在《史记》中将他和扁鹊合写一传,即《扁鹊仓公列传》。仓公,就是淳于意。 淳于意,姓浮于,名意,齐国人。因曾任齐国太仓县的县令,所以人称仓公。淳于意从年轻时候起就对医术很感兴趣,经常进行医药试验,但因无师指导,他的那些药方大多无效。后来,他慕名去拜淄川人公孙光为师,被收为徒。公孙光善传古方,他很喜欢这个学生,因此就毫无保  相似文献   

2.
<正> 春秋战国之际,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奴隶制开始崩溃,新兴的地主阶级正在崛起,思想学术空前活跃,诸子蜂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医学方面,也在同巫术的斗争中得到长足发展,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发展了前人的理论,对生理、病理、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当时名医辈出,如秦国的医缓、医和、医竘(q(?)音曲),宋国的文挚,齐国的扁鹊等。其中最杰出的医家则为扁鹊。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战国时期一位民间医生。关于他的籍贯,说法不一。《韩诗  相似文献   

3.
近日,惊闻一位中学同窗患晚期结肠癌的事,虽经京沪各大医院专家联合会诊,他还是在五个月后撒手人寰……他曾是一位叱咤风云的IT精英,向来精力充沛,怎么会突然这样呢?有人说是长期超负荷运转使其积劳成疾,有人说市场竞争过于残酷为其埋下隐患,众说纷纭之下,我蓦然想起两千年前的一则典故——魏王与名医扁鹊的对话。扁鹊弟兄三人均为当时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某日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扁鹊不假思索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诧异。扁鹊道:“我长兄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他是在为人铲除病…  相似文献   

4.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6,26(6):10-10
名医扁鹊拜见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愿给他治疗。武王的近臣说:“大王您的病在耳朵和眼睛之间,即使治疗也不一定能治愈,弄不好还可能使耳朵聋,眼睛不明。”武王把这些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大怒,把治病的石针丢在地上,说:“大王您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治病,  相似文献   

5.
神医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结拜了名医长桑君,得其真传,开始行医生涯。他天资聪颖, 善于汲取前代、民间经验,逐步掌握了多种治疗方法,后来医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随之巡诊列国。扁鹊拜师听老辈人讲,扁鹊的原名叫秦越人,祖籍渤海鄚州,那他咋来到咱任丘呢,这还得从扁鹊拜师说起。  相似文献   

6.
谒扁鹊祠墓     
我国古代,流传着一位能使人“起死回生”的神医。他不但熟知内外、五官、妇儿诸科,而且精通砭针、汤熨、按摩等法。因此,被宫廷君主视若“仙灵”。但他更多时间则是遍走山乡,主动热忱为贫民百姓诊治疾病。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他,就是著名大医学家扁鹊。 扁鹊,真名秦越人,战国初期齐国渤海郡漠州(今河北任丘)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著名医学家。据传《扁鹊内  相似文献   

7.
扁鹊舌诊考     
扁鹊舌诊考褚玄仁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215500)舌诊的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在发明切脉诊法的同时,对舌诊也有研究。他有句名言:"相病之法,视色、听声、观病之所在,候脉要决,岂不微乎"(《脉经》卷五扁鹊脉法第三)。司马迁据此说他能"切脉、...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 据有关专家考证,唐代大中初年昝殷所著《产宝》(后由周颋增辑为《经效产宝》三卷)一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此书原已散佚,后在日本发现得以重新刊印。 我国最早的妇科医生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带下”泛指妇科疾病)。”可知,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是我国  相似文献   

9.
蔡超产  孙鸿昌 《河南中医》2019,39(7):1001-1004
郑医秦越人为扁鹊,其大致生活年代为公元前695年—公元前655年,活动地带以郑国为中心的附近六国为主,所诊虢国太子为南虢国太子。扁鹊的医学传承不是由齐国至中原,再到巴蜀之地的传承,而是在中原地带继承长桑君及周朝正统官方医学,随着文化中心东移向齐国传播,最终通过仓公的授徒实现广泛地传播。扁鹊弟子淳于意授徒后,根据所授内容的不同,使经脉医学与脏腑医学渐渐分流,张仲景之《伤寒论》应该是对阴阳、经脉医学的继承与发展,而华佗之《中藏经》应该是对五行、脏腑医学的继承与发展。仲景与华佗之前的《黄帝内经》应该是对扁鹊医学历来发展的总结之作,是对扁鹊医学的继承,而不是与扁鹊医学并驾齐驱的医学流派。  相似文献   

10.
扁鹊三兄弟从医,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相似文献   

11.
扁鹊三兄弟从医,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渤海(今河北任丘)一带行医。一日,他正从药罐中取出炮制好的青礞石,准备为一位名叫阳文的邻居治疗中风偏瘫。  相似文献   

13.
病的价值     
<正>(一)魏文侯曾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是名医,哪一位的医术最好呢?"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又次之。"魏文侯说:"为何以你的名声最大呢?"扁鹊答:"我的长兄治病,善于在病情发作之前疗治,因为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根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扬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的二哥为人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时就能药到病除,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也只  相似文献   

14.
1987年5月11日至13日在山东省灵岩寺召开了“全国扁鹊秦越人里籍学术研论会”,现将会议内容简介如下。一、关于扁鹊里籍问题扁鹊秦越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名医,在汉代之400年间,扁鹊的里籍不成为问题。司马迁《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评价医史人物的文章在报刊上数见不鲜,披读之余,教益颇多。但也有一些感想和若干不尽相同的看法,用特录下,请指正。一、扁鹊与“六不治”的关系问题有关评介战国名医扁鹊的文章很多。比较一致地肯定了扁鹊医术的精博和卓越,这是无可怀疑的。但是,也有不少文章,把他和所谓“六不治”的事迹联系起来,认为“六不治”系扁鹊所  相似文献   

16.
名医与师传     
扁鹊的医术,《史记》云得自长桑君。长桑君尽授其禁方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其事实颇可存疑。但长桑君之名无扁鹊则不得传,说明名医的老师不一定有名。《后汉书》载吴普、樊阿皆师从华佗,得授五禽戏及漆叶青黏散,其名依附华佗而仅仅附于卷末,说明名医的弟子也不一定有名。  相似文献   

17.
扁鹊论医     
扁鹊是战国时名医,几乎家喻户晓,但人们不知道扁鹊弟兄三个都是医生,而且医术都不错。 魏文王知道了他家的情  相似文献   

18.
扁鹊本名秦越人,他生于公元前530年左右,家乡在今河北省任丘市的郑州镇。当时,郑州镇是燕国与齐国的交界地带,也是与晋国的东阳郡的交界地带,明代的《河间府志》说,晋国大臣赵简子就管辖着这一带的土地。郑州镇北临白洋淀,南靠黄河形成的支脉“九河”,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秦越人30岁之前就在镇上的“旅社”里任社长,一干就是十年。他为什么不趁着年轻出去周游世界,闯荡江湖?或者凭借着年轻有才,到当时的赵简子手下谋个一官半职呢?当时的孔夫子因为受挫于列国,就想过去找在晋国专权的赵简子,走到黄河边上因故而返回了鲁国。  相似文献   

19.
考辨“扁鹊”的名、字、号、活动年代、里籍等问题。从史料记载“扁鹊”事迹所涉及的年代推算,扁鹊从事医疗活动的时间跨度达三,四百年,由此推断扁鹊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是一个群体、一个流派、学派;与孔子、燕简公、赵简子、越王勾践大体生活在同时代,称之为“扁鹊”的名医、可能就是秦越人。  相似文献   

20.
针灸救治急症是中医最早应用于急救的疗法之一,在古代有很多的记载,早在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时期名医扁鹊用针刺及熨法取“百会”成功抢救了虢太子的“尸厥”。如此之类记载,不可胜数。因此挖掘和发展针灸在急症方面的应用,于当今有着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