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防御护理模式对减少危重急诊抢救风险事件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10月期间接收的50例危重急救抢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安全管理防御护理模式,分析不同护理后抢救风险事件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护士急诊抢救安全知识掌握评分等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急诊护士风险意识、急诊风险认知、风险行为规范、风险管理态度等急诊抢救安全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危重症患者急诊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插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使用药物错误、病情观察不仔细、人工气道脱出、高危药物外渗、未严格执行急诊各项操作、运送意外事件等急诊抢救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P<0.05)。结论:安全管理防御护理模式对减少危重急诊抢救风险事件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护理安全性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损伤控制技术急诊治疗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配合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两组患者均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急诊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技术进行救治过程中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急诊抢救的22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抢救,观察组运用全程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抢救,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效果明显,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急救,观察组进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急诊患者过程中实现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增大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从而改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需住院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急诊透析次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平均急诊透析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急诊透析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到该院就诊的急诊胃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和止血成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远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作用显著,不仅提高了护理效果评分,而且增加了止血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以150例急诊危重疾病抢救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2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75例)及全程护理模式(观察组7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病情诊断、心肺复苏、静脉开放、气管插管等急诊操作上所费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7.3%)与对照组患者(88.0%)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2.7±4.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82.5±7.2)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对缩短急诊危重患者分诊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上有显著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体化烧伤急救流程对重度烧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度烧伤患者7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予以一体化烧伤急救流程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诊预检分诊时间、到达烧伤ICU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烧伤急救流程能够缩短重度烧伤患者的等待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马俊涛 《吉林医学》2014,(3):645-645
目的:讨论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对于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和作用。方法:选择未进行基础护理流程以前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择开展基础护理流程后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统计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医院感染率和护理满意率,以评价基础护理流程在ICU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结果:实施基础护理流程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6%、10.5%和97.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础护理流程,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医院感染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具有突出的价值,值得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接受优质急诊护理的3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致残率(16.67%)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80.00%)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优质急诊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抢救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与实施优质化护理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急诊ICU病例各60例,分为两组,A组优质护理组60例,B组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护理安全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小组护理总体满意度为98.4%,高于急救ICU对照组9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急救护士的综合急救服务能力,可提高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降低危重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血液净化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急诊透析次数、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的平均急诊透析次数和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明显地减少急诊透析次数,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8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与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抢救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480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进行急诊抢救的4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满意、患者知情、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抢救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保障了患者的就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此文章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讨其医学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本院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数学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n=48)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n=48)接受我常规护理,观,对比二者之间的抢救成功率,急诊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急诊时间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降低急诊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予以标准化急救护理的临床抢救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84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予以标准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诊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家属满意评分、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观察组急诊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家属满意评分、住院时间和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予以标准化急救护理的临床抢救效果确切,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急诊常规护理的基础下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心理应激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患者心理应激状况、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心理应激评分(SAS、SDS)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较好,不仅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同时也获得较好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诊分级分区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急诊科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60例急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抢救成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各分项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区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室护理实践中,可显著改善急诊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是缓解护患矛盾、避免护理纠纷事件的重要举措之一,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化急救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3—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系统化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院内呼吸道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白细胞计数异常、痰培养阳性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心理支持、运动照护、饮食干预及病情监测的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化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其呼吸道感染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