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姜黄素抑制喉癌Hep2细胞系增殖的相关机制及Rho/ROCK的参与作用。方法喉癌Hep2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Y27632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姜黄素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姜黄素(5μmol/L和50μmol/L)孵育,Y27632组在给予姜黄素孵育(10μmol/L)时给予Y27632(10μmol/L)。分析各组细胞活力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各组细胞中细胞凋亡蛋白Bax、Bcl2、P53以及Caspase3/9及ROCK通路调控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姜黄素可以明显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高剂量的姜黄素抑制率最高,同时,姜黄素高剂量可以显著增强Hep2细胞的Rho A、ROCK1/2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P0.01),效果明显优于姜黄素低剂量组,Y27632可以明显恢复异常表达的上述蛋白。结论姜黄素通过激活ROCK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蛋白上调表达抑制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发挥肿瘤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黄连素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的氧化应激Wntβ-链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机制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肝癌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黄连素低剂量(1 m M)、中剂量(10m M)和高剂量(100 m M)组(n=8)。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给予对应剂量的黄连素共培养,分析各组细胞凋亡蛋白及氧化应激-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黄连素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强肝癌细胞中Bax、Caspase3、Caspase9、P22、P67和Gp91蛋白表达而抑制Bcl2、Wnt、β-catenin、MMP2、MMP3、MMP9、TIMP1、TIMP2和TIMP3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能有效促进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且可能与其调控细胞内氧化应激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蛇六谷石油醚提取物(SLG)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SLG处理K562细胞,同时加入ERK信号通路阻滞剂PD98059。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分化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的细胞比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LG 50、100、200 mg/L能够降低K562细胞的增殖活力,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9997)。SLG能够提高细胞凋亡率及分化相关抗原CD11b、CD14和CD42b表达阳性的细胞比例,同时能够上调p-ERK1/2的表达。PD98059可部分逆转SLG促凋亡和分化的作用。结论:SLG通过ERK信号通路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otch2和MEK/ERK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是否存在交叉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化学合成的特异性针对Notch2的siRNA(Notch2siRNA)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PD98059,分别单独和联合处理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control siRNA)细胞作为siRNA对照组,并设不给予任何转染的空白对照组。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ERK1/2(p-ERK)1/2和Notch2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色法(MTT)检测癌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Notch2siRNA能降低蛋白Notch2的表达水平,并抑制癌细胞增殖[(38.26±1.82)%],而p-ERK的表达水平则较对照组增加。PD98059能降低p-ERK的表达水平,并抑制癌细胞的增殖[(30.05±3.16)%],Notch2水平则无明显变化,联合应用Notch2siRNA和PD98059能明显降低p-ERK和Notch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otch2siRNA或PD98059单独应用比较,显著抑制癌细胞增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55±5.30)%,P0.01]。结论特异性抑制Notch2信号通路,且抑制MEK/ERK通路可进一步增强抑制Notch2通路的抗肿瘤增殖效果,提示MEK/ERK和Notch2 2条信号通路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存在交叉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表明电磁场可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从ERK信号途径探讨电磁场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成骨的作用。方法:取第3代生长良好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暴磁组给予15Hz、1mT的正弦波电磁场刺激,PD98059+暴磁组在电磁场刺激前给予20μmol/L ERK阻断剂PD98059,PD98059组仅给PD98059不进行电磁场刺激,对照组正常培养。电磁场刺激后,收集各组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ERK通路的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电磁场刺激后,细胞ERK1/2磷酸化水平、细胞的增殖活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PD98059可明显抑制ERK1/2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升高(P〈0.01),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说明电磁场刺激可通过激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RK信号通路,并且主要通过该途径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而在脉冲电磁场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骨的过程中,激活ERK信号通路所起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增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不同浓度FN刺激HFL1并观察不同浓度下细胞ERK信号转导通路阻断剂PD98059对FN诱导HFL1增殖作用的影响;并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观察FN浓度为50ng/mL时,PD98059对HFL1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的影响。[结果]FN对HFL1诱导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趋势,在50ng/mL时作用显著;ERK抑制剂PD98059可抑制FN诱导的HFL1细胞增殖。【结论】FN诱导HFL1的细胞增殖可以通过ERK信号转导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槲皮素调控表皮生长因子/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EGFR/AKT/m TOR)信号通路影响人乳腺癌细胞株T47D增殖、凋亡进行分析。方法人乳腺癌细胞株T47D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雷帕霉素组和槲皮素组。对照组T47D细胞给予溶剂DMSO孵育,雷帕霉素组T47D细胞给予雷帕霉素(10μM)孵育,槲皮素组T47D细胞给予槲皮素(20μM)孵育。分析各组T47D细胞的凋亡蛋白及EGFR/AKT/m 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组和雷帕霉素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地抑制(P0.05);槲皮素组和雷帕霉素组T47D细胞的促进凋亡分子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抑制凋亡分子Bcl2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槲皮素组和雷帕霉素组T47D细胞EGFR、AKT及m TOR蛋白及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通过抑制EGFR/AKT/m TOR信号通路促进人乳腺癌细胞株T47D的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促进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凋亡的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HPV阳性宫颈癌细胞SiHa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10μmol/L 5-氟尿嘧啶)、高剂量组(40μmol/L 5-氟尿嘧啶)和Wnt抑制剂(ICG-001)组(10μmol/L ICG-001),除对照组给予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对应剂量的药物。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凋亡率和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Wnt、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5-氟尿嘧啶能明显抑制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及Caspase-9的表达水平(P<0.05);5-氟尿嘧啶处理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和β-catenin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上述效果越明显(P<0.05)。【结论】5-氟尿嘧啶促进HPV阳性宫颈癌细胞凋亡,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广藿香油治疗皮肤光老化大鼠的效果及对p38MAPK通路蛋白的调控作用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48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PD98059组和广藿香油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光照射,其余各组采用长波段紫外线+中波紫外线(UVA+VUB)光源照射制备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PD98059组和广藿香油组大鼠分别给予对应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分析各组大鼠血清中氧化还原酶、细胞凋亡蛋白及p38MAPK/ERK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皮肤无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皮毛光泽度下降,皮肤颜色变深,且表皮干燥、粗糙、增厚、纹理增宽加深,弹性丧失;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p38MAPK、Ras、Raf、MEK、ERK1/2、Bax、Caspase9及C-Fos和C-Jun水平明显升高而Bcl2、SOD、GSHPX和CAT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广藿香油治疗后上述蛋白异常得到明显的恢复,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广藿香油治疗具有剂量依从性,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藿香油治疗皮肤光老化大鼠的效果与其调控p38MAPK/ERK通路相关蛋白及Bax、Bcl2、C-Fos和C-Ju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磁场作用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电磁场诱导所致ERK信号通路变化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成骨中的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对照组、暴磁组、PD98059组和PD98059+暴磁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RK通路的活性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按照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检测各组细胞ALP活性。 结果①暴磁后5 min,ERK1/2磷酸化水平即明显高于对照组,1 h后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PD98059作用可明显抑制ERK1/2磷酸化水平的升高,提示PD98059可有效阻断ERK通路的激活。②MTT法检测结果提示,暴磁后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D98059可明显抑制这种效应。③暴磁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D98059+暴磁组ALP活性较暴磁组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15 Hz、1 mT的正弦波电磁场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RK信号通路很快被激活,引起细胞增殖活性和ALP活性的改变,这为进一步研究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促增殖和分化成骨机制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表明电磁场可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从ERK信号途径探讨电磁场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成骨的作用.方法:取第3代生长良好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暴磁组给予15 Hz、1 mT的正弦波电磁场刺激,PD98059+暴磁组在电磁场刺激前给予20 μmol/L ERK阻断剂PD98059,PD98059组仅给PD98059不进行电磁场刺激,对照组正常培养.电磁场刺激后,收集各组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ERK通路的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电磁场刺激后,细胞ERK1/2磷酸化水平、细胞的增殖活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升高(P < 0.01);PD98059可明显抑制ERK1/2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升高(P < 0.01),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P < 0.01).说明电磁场刺激可通过激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RK信号通路,并且主要通过该途径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而在脉冲电磁场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骨的过程中,激活ERK信号通路所起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肠癌RKO细胞中,MAPK/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对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奥沙利铂和(或)PD98059处理后对人肠癌RKO细胞的增殖抑制影响;Western-blot方法检测PD98059作用人肠癌RKO细胞24 h后,RKO细胞中p-ERK及GST-π蛋白的表达。结果奥沙利铂作用人肠癌RKO细胞24、48和72 h,IC50值分别为38.72、23.41、10.81μg/ml,20μmol/L PD98059预处理RKO细胞24 h后,再加入奥沙利铂培养24、48和72 h,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KO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显著增强。20μmol/L PD98059作用RKO细胞24 h后,p-ERK蛋白表达明显下调,GST-π蛋白表达亦明显下调。结论 PD98059通过有效抑制ERK通路,进一步下调人肠癌RKO细胞内GST-π的表达,增强RKO对奥沙利铂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参与的信号通路,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Akt、ERK1/2蛋白质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管腔形成实验评价体外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能力,MTT法检测内皮细胞增殖活性,FITC-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调亡。结果表明:BDNF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激活PI3K/Akt和MEK1/ERK信号通路。应用PI3K激酶抑制剂Ly294002、MEK1激酶抑制剂PD98059可以明显阻断BDNF对PI3K/Akt、MEK1/ERK信号通路的激活。100ng/ml的BDNF体外促内皮细胞血管新生能力与25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当,其中BDNF诱导的细胞迁移分别被Ly294002和PD98059阻断,其抑制率分别约为74%和36%;同样,Ly294002、PD98059可部分阻断BDNF诱导的小管形成效应,其阻断率分别约57%和37%;而BDNF的促增殖效应仅被PD98059拮抗,抑制凋亡效应仅受Ly294002影响。结论:BDNF在体外有促血管新生的作用。PI3K/Akt和MEK1/ERK信号通路以不同机制共同调节这一过程,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起着更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用IL-1β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细胞凋亡模型:分为对照组、IL-1β组、不同剂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20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对照组为空白对照,IL-1β刺激组给予10 ng/ml IL-1β处理细胞,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给予相应剂量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对IL-1β诱导的血管内皮的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银杏叶提取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通路蛋白PI3K、AKT、p-AKT和凋亡蛋白caspase 3、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Bax和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的银杏叶提取物能显著提高IL-1β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尤其是200μg/ml的银杏叶提取物组对IL-1β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作用非常显著。与对照组比较,IL-1β组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和Bax的表达明显上升,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下降。与IL-1β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和Bax的表达明显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上升(P 0. 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IL-1β组细胞通路蛋白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而给予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后,其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P 0. 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IL-1β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其具体的抑制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38信号通路对缺氧下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从新生2 d的大鼠的脑组织分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将细胞分为缺氧组、缺氧+p38抑制剂组和正常组,各组细胞培养12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38、p-p38蛋白表达;24 h后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缺氧组p-p38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而缺氧+SB203580组p-p38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缺氧组(P0.01);缺氧组细胞存活率及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缺氧+SB203580组细胞存活率及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缺氧组,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缺氧组(P0.01)。结论 p38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了缺氧下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的凋亡,而抑制p38信号通路可提高细胞的增殖及抑制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Ras/Raf/MEK/ERK信号通路蛋白激酶ME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及HAPC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16例HAPC患者及16例对照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分别加入5、10和20μmol/L不同浓度PD98059及DM SO溶剂,低氧培养72 h,以Annexin V和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CCK8检测细胞增殖。同时观察加入5、10和20μmol/L等不同浓度PD98059及DMSO溶剂对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红系集落形成能力。结果:HAPC患者骨髓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凋亡率随PD98059浓度增加上升(r=0.807,P0.01);增殖率随PD98059浓度增加而下降(r=0.502,P0.01)。HAPC患者骨髓BM M NC红系集落形成率随PD98059浓度增加而下降(r=0.504,P0.01),7和14 d时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 E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对HAPC患者CD71~+、CD235a~+有核红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对红细胞过度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抑制ERK增强白血病和卵巢癌耐药细胞系化疗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和端粒酶在白血病和卵巢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和生物发光分析法去除检测端粒酶活性,应用We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ERK1/2蛋白(ERK1和ERK2)表达水平。结果表明:ERK激酶1(MEK1)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能增强HL-60/E6细胞对三尖杉酯碱(HRT)的敏感性,PD98059也能增强COCl/DDP细胞对顺铂(DDP)的敏感性。PD98059与化疗药物HRT和DDP均可以降低细胞内磷酸化ERK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但PD98059与化疗药物的联合作用明显强于其各自的单独作用。结论:通过阻抑ERK通路,降低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水平,进而下调端粒酶活性,可以达到增强白血病和卵巢癌耐药细胞对HRT或DDP敏感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制ERK1传导路径对支气管上皮细胞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合成的影响。方法用4-羟基壬烯醛(4-HNE)做刺激原,分为10μmol/L4-HNE、50μmol/LPD98059(MEK1抑制剂)孵育+10μmol/L4-HNE、正常对照组分别作用支气管上皮细胞0.5、2、4、8、12h后,检测细胞γ-GCS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10μmol/L4-HNE刺激细胞0.5、2、4、8、12h后,检测磷酸化JNK、P38MAPK、ERK1/2、活化蛋白-1(AP-1)活性;观察MEK1抑制剂PD98039对AP-1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 10μmol/L4-HNE、50μmol/LPD98059孵育+10μmol/L4-HNE、正常对照组2、4、8、12h,细胞γ-GCS和γ-GCSmRNA表达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μmol/LPD98059孵育+10μmol/L4-HNE较其他两组增加。10μmol/L4-HNE刺激0.5、2、4、8、12h组细胞磷酸化ERK1/2水平,AP-1结合活性较对照组增强。PD98059孵育后,4-HNE作用0.5、2、4、8、12h后,AP-1结合活性较未用PD98059孵育4-HNE刺激组降低。结论 MEK1抑制剂PD98059可以抑制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内ERK1-AP1信号传导通路,对4-HNE引起支气管上皮细胞γ-GCS合成有促进作用,阻断AP-1途径后支气管上皮细胞并不能减少γ-GC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时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结(DRG)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致痛组、PD1组和PD10组.疼痛模型采用大鼠足底注射CFA 100μL.对照组及单纯致痛组经椎管内给予二甲基亚砜(DMSO)10μL,每日2次.PD1组和PD10组分别经椎管内给予PD98059 1μg或10μg,每日2次.测定大鼠每日痛阈变化,3 d后RT-PCR法检测大鼠DRG内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CFA致痛后各组大鼠痛阈均显著降低,PD1组与PD10组大鼠痛阈均较单纯致痛组显著升高,PD1组与PD10组痛阈升高差异无显著性.单纯致痛组DRG中谷氨酸转运体1(GLT-1)和兴奋性氨基酸载体1(EAAC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D1组、PD10组.除PD1组DRG中GLT-1表达高于对照组外,PD1组、PD10组及对照组DRG中GLT-1与EAAC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鞘内给予PD98059可减轻大鼠足底注射CFA引起的疼痛反应并减低致痛侧DRG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1, 25-二羟维生素D_3[1, 25-(OH)_2D_3]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联合组[1, 25-(OH)_2D_3高剂量联合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共5组,观察并比较各组细胞凋亡和自噬情况。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HCT-116细胞凋亡程度、自噬程度及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LC3Ⅱ/LC3Ⅰ、Beclin-1、p-AMPK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 p-mTOR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HCT-116细胞凋亡程度、自噬程度及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LC3Ⅱ/LC3Ⅰ、Beclin-1、p-AMPK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高剂量组, p-mTOR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25-(OH)_2D_3可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增强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自噬,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