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该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ESD组病灶整块切除率为93.5%(29/31),治愈性切除率为77.4%(24/31),均高于EMR组的50.0%(18/36)及41.6%(15/36),差异有显著性(P <0.05)。ESD组局部复发率为3.2%(1/31),低于EMR组[19.4%(7/36)],差异有显著性(P <0.05)。平均手术时间ESD组为(59.3±16.8)min,长于EMR组[(31.7±17.8)min](P <0.05)。术中穿孔率ESD组高于EMR组,发生率分别为3.2%(1/31)和0.0%(0/36),但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发生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发生率分别为9.6%(3/31)及11.1%(4/36)。 结论 与EMR相比,ESD病灶整块切除率及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是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D组与EMR组,各40例。EMR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ESD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ESD组在病变直径≥2 cm中的完全切除率(87.50%)高于EMR组(44.44%),手术时间(93.67±15.72) min、住院时间(11.59±1.86) d短于EMR组(264.18±40.09) min、(16.28±3.01) d,ES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EMR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病变直径<2 cm中的完全切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手术耗时短且患者恢复快,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完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1例接受ESD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设为ESD组,并将同期接受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的3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病灶大小、手术时间、病灶切除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病灶平均直径、病灶大小分布以及手术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ESD组患者的整块切除率为90.24%,其治愈性切除率为80.49%,显著高于EMR组的44.44%和47.22%(P<0.05)。2组患者的纵向及横向切缘阴性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ESD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EMR组患者为11.11%。结论 ESD方案治疗消化道肿瘤,能够一次性切除较大病灶,提高了整块切除率和组织学治愈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LST患者62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ESD组和EMR组,每组31例。EMR组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而ESD组患者实施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指标、病灶完整切除率、病灶整块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ESD组手术指标中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灶完整切除率、病灶整块切除率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SD治疗LST既可改善手术指标,提高病灶完整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同期收治的43例经超声内镜确诊为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n=20)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组(n=23)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ESD组与EMR组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后发生出血1例(2.0%);EMR组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6.25%),其中出血2例,穿孔1例。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无切缘阳性者,EMR组术后切缘阳性者有2例(4.17%)(P<0.05)。ESD组患者均无复发,EMR组术后仅1例复发(2.08%)(P<0.01)。结论 ESD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结直肠癌前病变与早期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与结直肠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1例患者采用EMR治疗,为EMR组,55例采用ESD治疗,为ESD组。比较EMR与ESD在结直肠癌前病变与早期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EMR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SD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病理情况、异型增生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病变最大径≥2 cm的整块切除和病变最大径≥2 cm的组织治愈性切除的患者明显多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病变最大直径≥2 cm的患者明显多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和ESD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56%和2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和ESD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5(8.20%)例和3(5.4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操作经验和病变大小(P0.05)。结论 ESD术和EMR术均能较好的整块切除病变最大径≥2 cm的早期结直肠癌与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率较低。ESD术相对于EMR术更适合较大的病变,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且手术医师的操作经验和病变大小为ESD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直肠类癌的内镜下治疗方法与各自的优势。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33例直肠类癌行内镜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根据情况分别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总结其内镜下表现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33例直肠类癌中,14例行EMR治疗,19例行ESD治疗。病灶位于直肠距肛门齿状线4~15cm,切除病灶直径0.3~1.5 cm。7例行EMR中途改行ESD,2例EMR术后肿瘤残留追加外科手术。病理学分析ESD组完整切除率(100%)较EMR组完整切除率(85.7%)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相比EMR,ESD可能有利于实现直肠类癌病变的完整切除,减少复发,且安全性不亚于EMR。对于较小的直肠类癌,ESD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老年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行ESD治疗的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9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各49例。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和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老年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发病部位以升结肠、乙状结肠多见,而在中青年组中,发病部位以直肠多见,两组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整块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出血、穿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内均无复发情况发生。结论 和中青年相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较少,且复发率较低,能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拟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SD治疗前行超声内镜联合放大内镜检查的价值。方法169例拟行ESD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72例治疗前行超声内镜联合放大内镜检查者为观察组,另97例直接行ESD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年龄、男性比率、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组织病理特征;比较2组ESD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ESD治疗后非治愈性切除发生率、治愈性切除率、再次ESD或外科治疗率。结果2组年龄、男性比率、高级别瘤变比率、高分化腺癌比率、中分化腺癌比率、直肠位置肿瘤比率及肿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经超声内镜联合放大内镜检查不符合ESD治疗指征,转外科手术治疗;余68例行ESD治疗,术中无中转外科手术病例,2例术中穿孔者于内镜下闭合成功,2例术后延迟出血者于内镜下止血成功,术中无急性大量出血发生;ESD术后3例发生非治愈性切除,其中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再次行ESD治疗。对照组ESD术中2例发生较大穿孔且内镜下不可闭合转外科手术,2例因粘连严重且病变基底部广基抬举阴性转外科手术,术中无急性大量出血发生;ESD术后10例发生非治愈性切除,其中8例行外科手术,2例再次行ESD治疗。观察组ESD非治愈性切除率(4.4%)、再次ESD或外科治疗率(4.4%)均低于对照组(10.3%、14.4%)(P<0.05),观察组ESD治愈性切除率(95.6%)与对照组(8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联合放大内镜检查可有效评估早期结直肠患者ESD治疗指征,降低非治愈性切除率,减少术后再次ESD或外科手术概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PLG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99例EGC及PLG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接受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观察组50例接受ESD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性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手术指标(病灶大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康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性切除率84.00%(42/50)、整块切除率94.00%(47/50)、完整切除率90.00%(45/50)均高于对照组的65.31%(32/49)、77.55%(38/49)、73.47%(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病灶大小、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末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ESD术治疗EGC及PLGC患者,切除病灶并可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胃正常生理结构,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康复时间,改善手术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内镜序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与硬化序贯治疗(EVLS)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4例肝硬化EVB患者分为3组:EVS组38例,采用曲张静脉血管内注射硬化剂;EVL组40例;EVLS组26例。定期随访,观察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再出血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静脉曲张消失率相似(EVS组81.6%,EVL组85.7%,EVLS组92.3%,P>0.05);达到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所需的平均治疗次数:EVL组(1.8±0.6)次,明显少于EVS组的(3.0±1.0)次和EVLS组的(2.9±1.0)次(P<0.05);EVLS组曲张静脉完全消失所需的平均套扎环数(7.3±3.0)环少于EVL组(11.0±3.0)环,P<0.05,平均硬化剂量(20.2±10.7)mL少于EVS组(52.9±25.6)mL,P<0.05;3组的再出血率差异无显著性;EVLS组的并发症为19.2%,明显低于EVS组的32.7%(P<0.05),与EVL组的15.1%相似(P>0.05);EVLS组复发率为11.5%,低于EVL组的35.0%(P<0.05)和EVS组的15.8%(P>0.05)。结论EVLS组复发率及并发症低于其他两组,特别对于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操作时安全性明显增加,因而序贯治疗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ubstituting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 for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in cases of a low to intermediate risk for choledocholithiasis. METHODS: During a 16-month period, patients who were referred for suspected choledocholithiasis, biliary colic, or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on the basis of alterations in liver enzyme values with or without gallstones seen on trans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were included.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was performed for all patients. Patients with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underwent ERCP. Cholecystectomy was recommended in all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gallstones. Cases were followed for 12 months. RESULT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Choledocholithiasis was diagnosed by EUS in 39 patients (26.0%) and was confirmed by ERCP in 30 (77.0%). Fifty-one patients had a normal common bile duct, and follow-up for 12 months showed no abnormalities except in 1 patient. Cholecystectomy without ERCP was recommended for the remaining 60 patients who had symptomatic gallstones or sludge.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was avoided by this approach in 110 patients (73.3%). CONCLUSIONS: In a low to intermediate risk for choledocholithiasis, EUS can preclude the need for ERCP in most cas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直肠类癌治疗的指导价值,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直肠类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临床考虑直肠类癌的患者进行EUS检查,根据EUS结果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 45例术前病理确诊的类癌病例,42例经ESD治疗,2例累及固有肌层及1例浸透浆膜层并伴有周围淋巴结转移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EUS能够明确直肠类癌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周围淋巴结肿大,对其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对于小于20 mm直肠类癌,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良性病变的适应症及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1997年12月~2006年12月进行EST治疗的327例胆总管良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对胆总管结石或蛔虫患者通过EST取石或取虫;对有胆总管下端狭窄或其它胰-胆管异常患者作EST引流;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EST术后均另常规放置鼻胆管引流。结果:有95·4%(312/327)的患者插管成功。发现有胆总管内结石209例,胆总管内蛔虫15例。术后复查B超见结石或蛔虫清除率86·2%(193/224)。术后黄疸、腹痛、发热等症状缓解率在93·9%(307/327)。平均操作时间在20~50min。术后并发症有10例急性胆管炎;6例急性胰腺炎;3例胆道出血,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在0·59%(19/327)。经治疗后均很快好转。结论:EST适用于胆总管良性病变,其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乳头括约肌的功能。术中操作熟练,术后处理准确,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内镜套扎术在胃黏膜下肿物(直径≤1 cm)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20年10月-2022年7月接受内镜下治疗的177例胃黏膜下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内镜治疗方式,分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n=142)和内镜套扎术组(n=3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病灶完整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病理等情况。结果 ESD组手术时间(33.23±8.55) min,明显长于内镜套扎术组的(24.85±5.96) min,术中出血均为ERB-c1级,无ERB-c2级,优于内镜套扎术组,手术费用(24 615.08±5 678.32)元,明显多于内镜套扎术组的(21 319.26±7 235.9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中穿孔率、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中转外科手术、严重感染、迟发性出血和围手术期死亡,无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结论 内镜套扎术具有相对安全、高效、出血量少和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难以预判的出血风险。临床需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内镜下柱状气囊扩张术(EPBD)与EPBD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78例胆总管大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PBD组和EPBD+SEST组,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术后24 h血淀粉酶、术前术后总胆红素(TBL)、转氨酶、碱性磷酸酶(AL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次数及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结果两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ERCP取石次数、操作时间及1周后肝酶谱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如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和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PBD与EPBD+SEST治疗胆总管大结石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其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琴  吴凯  杨文斌  许剑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69-1270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指导下食管间质瘤黏膜切除术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2007年5月76例疑为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34例食管病变超声内镜显示病变来源于黏膜下层,有24例经知情同意后行超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切除的病变经过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层次和病变性质。结果通过与病理结果对照表明,超声内镜检查能准确地判断肿瘤所在层次;通过黏膜切除术切除所有的病变,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内镜指导食管间质瘤黏膜切除术既准确又安全。  相似文献   

18.
Patients with the complaint of ingested foreign body commonly present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Radiographic imaging is always done for the purpose of localization. However, radiolucent materials like wood are not easily picked up on CT scan.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33‐year‐old male patient who presented with the complaint of progressive abdominal pain and history of ingestion of a toothpick. It was removed by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localization‐assisted targeted endoscopic dissection.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localization reduced the length and depth of the required incision and helped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damage to the surrounding tissue. © 2017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Clin Ultrasound 45 :603–604, 2017  相似文献   

19.
高频小探头超声辅助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频小探头超声辅助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治疗前经高频小探头超声评估和未经评估的分别为84例和110例,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治疗直径0.5~3.0cm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严密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切除组织全部送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定期门诊随访。结果经高频小探头超声评估后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治疗成功率100%(84/84),无1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而未经超声内镜评估的治疗成功率85.69%(101/110),3例出现大出血,4例穿孔,两组病例随访2~6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高频小探头超声辅助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确诊为食管平滑肌瘤患者行ESD治疗,观察病灶切除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的病灶直径为1.5~2.5 cm(平均2.0 cm),均经ESD一次性完整切除。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60 min)。术中少量出血均经电凝及热活检钳止血,3例出血较多,术后内镜下金属夹止血。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随访6月无复发。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