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碳素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率调查茂名市职业病防治院(525011)谢峰,卢梅英碳素作业是指生产石墨电极、石墨碳板的作业,其所用的原料(石油焦、沥青焦、煤焦油等)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类),这些有害物质在生产过程中,污染了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2.
碳素行业环境污染,肿瘤发病增多,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粉尘作业环境有害岗位占60%。碳素工业主要以煤,焦和沥青为主要原、辅材料,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污染严重.职工中肿瘤发病率增多,肿瘤死亡占死因首位,给职工健康带来极大忧虑。本调查以现场劳动卫生基本状况为主。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碳素生产工人的外周血液中性粒细胞改变状况,我们对碳素作业职工进行两次末梢血白细胞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 选择我市某厂从事碳素生产的职工,于1987年5月及1988年6月先后进行两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2 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的影响。方法对416名四种作业工人(碳素、铅锌矿、炼油、氯乙烯作业)(作业组)和40名不接毒物的健康人(对照组)的进行SCE分析,并对4个作业环境进行主要有害物质测定。结果各作业环境中主要有害物质的浓度均值分别为碳素作业中总烃30.09mg/m3、苯并(a)芘0.138μg/m3、二氧化硫0.8mg/m3,铅锌矿作业中铅尘0.17mg/m3,炼油作业中总烃176.5mg/m3、硫化氢0.17mg/m3,氯乙烯作业中氯乙烯35.2mg/m3,其中铅尘和氯乙烯作业均超过国家标准。各组的SCE值结果分别为碳素组(14.13±2.73)次/细胞,铅锌矿组(13.44±2.32)次/细胞,炼油组(12.69±2.65)次/细胞,氯乙烯组(9.92±1.83)次/细胞,对照组(6.43±1.62)次/细胞;各作业组的SCE值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他作业组均比氯乙烯作业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作业环境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对SCE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铝电解作业环境对工人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方法 对116名铝电解工人、26名碳素工人和56名非有害作业人员(以下简称正常人群)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观察其畸变类型及频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铝电解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中四倍体细胞率高于碳素工人和正常人群,具有显著性差异;铝电解工人四倍体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随着接害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工龄3年以上的铝电解工人四倍体细胞率和工龄6年以上的铝电解工人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铝电解作业可引起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受损。  相似文献   

6.
职业卫生达标环境铅作业人群健康危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人群自我保护意识和相关防护工作的不断增强,生产环境化学物浓度超标现象越来越少,但生产环境化学物不超标并不意味对作业工人不产生损害,所以,对于接触生产环境化学物不超标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职业卫生达标的铅作业环境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探讨其控制措施,保护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对南通市某钢丝绳厂不同岗位的作业环境和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铝冶炼工人细胞遗传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SCE 和MN 两项指标,对铝作业工人中的电解工和碳素工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监测。结果表明,电解工和碳素工的SCE 频率分别为7.32和6.91SCE s/cell,显著高于对照组(5.73SCEs/cell,P<0.01,且电解与碳素工人间的SCE 频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解和碳素工人的微核细胞率分别为1.03‰和0.80‰,均显著高于对照(0.15‰),这些表明铝作业工人的细胞遗传物质受到了损伤,并且电解工受损程度高于碳素工。经用MMC 诱发后,碳素工人的诱发SCE频率(21.88SCE s/cell)与对照组(21.52SCE s/cell)比无显著性差异,而电解工的诱发SCE 频率(25.24SCE s/cell)与对照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电解工的DNA 损伤修复系统功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李晓茹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552-1553
检修作业的特点是生产任务重、流动性大、作业范围广,作业环境恶劣,加上设备、设施长期高负荷、超设计运转,设备故障频率较高,以及多工种协同作业,给检修作业造成了很大威胁。该文从作业强度、工种分布、作业方式、作业区域、作业环境、作业内容等6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检修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料器生产局部排风措施的实验研究赵容杨金月王新明料器生产过程中,需高温熔化含铅量较高的原料,从而产生大量铅烟,因此料器生产工人铅中毒和铅吸收患病率较高。为改善作业环境,厂方曾安装了局部排风系统,工人作业环境虽有改善,但生产车间空气中铅烟浓度仍然很高。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噪声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它对从事噪声作业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对某企业42位噪声作业的生产部门、作业环境和专业工龄与年龄段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两纱罩厂放射作业人员受照剂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两纱罩厂放射作业人员受照剂量估算岳锡明,侯璧君,郑玲(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南京210009)汽灯纱罩生产主要使用硝酸灶,作业人员受到放射性内、外照射,属于开放型放射工作。而且这些纱罩厂大部是乡镇企业。多镇企业生产环境大多比较简陋,作业人员受照剂量尚未见...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东山区有毒作业危害程度调查张惠洁,谭玉凤为了解有毒作业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危害程度,我们对东山区辖内各厂企有毒作业岗位进行采样监测,按《GB5044—85》规定方法进行分级评价,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选择本区厂企生产环境中有代表性的毒物如苯、甲苯、二...  相似文献   

13.
超净环境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净环境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浙江绍兴市卫生防疫站(312000)曹婉娟,叶群浙江医学科学院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杨锦蓉,黄德明由于现代工业某些行业的特殊要求,各种超净生产环境日益增多。超净作业人员普遍主诉头昏、乏力、易感冒等类似“空调病”的征象。为此,...  相似文献   

14.
工作有关的危险度评估的实施原则KazutakaKogi控制工作有关的危险度就要实际改进作业内容和劳动环境,而要评估危险度,就必须选用最适合局部环境的实用方法。常用的重要方法包括检查生产过程、作业的设备与组织、预调查、评价劳动环境的危险因素、面询与问卷...  相似文献   

15.
有毒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毒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教育(10250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职防所张东普石油化工企业以原油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石油化工产品、合成橡胶、塑料、化学纤维、化肥等,生产过程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特点。作业环境中存在有毒化学物质、物理性有害因素、人机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某蓄电池公司铅作业工场4名工人中发生3人铅中毒,l人铅吸收,于1996年11月对日对该工区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l基本情况该公司铅作业工场面积约4()m,高约3m,有4名工人,均为男性,工人工作、食宿均在该车间内,食宿地点距离铸铅作业地点分别为2.sin和sin,中间没有任何分隔。生产环境没有配备任何密闭通风排毒设施,只在离熔铅作业地点0.sin处有一台14寸落地扇,工人作业期间没有佩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c劳动时间常超过8小时。2劳动卫生学调查2.1生产L艺2.2生产环境铅烟含量铅烟浓度以浇注工种最高,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17.
某发电厂地处丘陵地带是大型露天煤矿的坑口电厂,有10万千瓦机组两台,其使用的原煤是经过洗选后的中、末煤,该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有害因素有粉尘、噪声,作业环境质量较差。为了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在职防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该厂投资44.3...  相似文献   

18.
我省经济基础薄弱 ,厂矿企业生产发展缓慢 ,长期以来 ,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困扰着厂矿企业的生产发展 ,所以 ,加强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的监测、监督及作业人员的体检工作 ,进而采取有效措施 ,从根本上降低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我省 1990~1999年 10年间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监督、健康体检报告数据 ,对职业危害现状进行分析、讨论 ,并提出建议与对策。1 劳动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监督及健康体检情况分析1.1  1990~ 1999年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情况  10年总应…  相似文献   

19.
三门县某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生三氯乙烷、甲苯、混尘、噪声等毒害物。2007年4月,该厂组织一线作业工人215人到我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检出74例肝脏损害人员。为此,我中心组织人员对该厂作业工人、作业环境进行全面调查,现将体检及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调环境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组合(WHO—NCTB)对深圳市某企业密闭空调环境作业工人86名(观察组)及非空调环境作业工人64名(对照组)进行了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同时,测量了两组生产环境的空气质量状况。结果空调生产环境气温、风速低于非空调环境,而CO2、甲醛浓度高于非空调环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5项消极情绪状况(紧张-焦虑、忧郁-沮丧、愤怒-敌意、疲劳-惰性、困惑-迷茫)的得分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积极情绪状态(有力-好动)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简单反应时平均值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数字译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错误打点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空调环境可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必要对空调环境采取干预措施,以促进空调环境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