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国珍 《广西医学》2002,24(12):2019-2022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 ,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其原因主要有结核、恶性肿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在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中 ,最常见的原因是恶性肿瘤 ,占 65 % ( 1) ,而恶性肿瘤中 ,以肺癌胸膜转移又占 76% ( 2 ) 。因此胸腔积液的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文将从细胞学、生化免疫学、影像学三方面进行综述如下。1 细胞学检查1 .1 肿瘤细胞学 :胸腔积液中找到肿瘤细胞仍是目前确诊恶性胸腔积液的最迅速、可靠、经济的方法之一 ,但有时肿瘤细胞与炎症细胞、巨噬细胞的…  相似文献   

2.
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联合诊断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临床常用的胸膜活检、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和胸水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测定等检查方法,在诊断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4月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52例肺癌引起恶性胸脏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方法及化验结果,对比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肺腺癌是引起恶性胸腔积液最多见的原因。胸膜活检的诊断阳性率为42.3%~69.2%,随着活检次数的增加累积阳性率也增加;朐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病理诊断阳性率为73.1%;以上两种方法联合的诊断阳性率为78.8%;胸水CEA、血清CEA、胸水CEA/血清CEA〉1.5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联合诊断阳性率为80.8%;以上多项检查方法联合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阳性率为92.3%。结论 胸膜活检、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胸水CEA和血清CEA的测定,以及胸水CEA/血清CEA〉1.5的比值等多项联合,对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3.
恶性胸腹水脱落细胞学及染色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胸腹水标本脱落细胞学及染色体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9例癌症患者胸腹水同时进行脱落细胞学和染色体检查。结果检出中期分裂细胞43例(87.8%),其中二倍体占2.5%、亚二倍体占7.9%、多倍体及超二倍体占89.6%;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30例(61.2%);两者结合检查阳性数45例(91.8%)。结论两种方法结合检查可提高确诊率,降低细胞学检查的假阳性及避免胸腹水标本中细胞形态变异所致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染色体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恶性胸水细胞染色体进行检查,并与细胞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1例恶性胸腔积液中23例出现超二倍体和多倍体细胞,确诊率83.9%,染色体诊断率高于细胞学诊断,2种检查方法结合应用,则本组恶性胸腔积液确诊率约达87%。比单用一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明显提高。结论:联合检测既可以提高阳性率又可以节省时间。尤其脱落细胞检查阴性的患者,染色体检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染色体检查方法可弥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产生的原因、性质。方法:108例胸腔积液均经胸片、胸部CT、B超、纤维支气管镜、手术胸膜活检、胸水病理学检查。结果:108例中恶性胸腔积液居首位,占47.27%,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居第二位,占36.11%;第三位为心肝肾等痰患所致,占9.26%,肺炎和结缔组织疾病分别为3.70%和2.78%,最少见者为胸膜间皮瘤占0.93%。结论:早期对胸腔积液病因作出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均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153-153
目的探讨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血性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住院的血性胸水患者共4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该组病例经临床多种检查及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均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经脱落细胞学检查到瘤细胞26例,占全部病例的61.9%。其中肺腺癌23例,占88.46%。结论脱落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血性胸水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易于应用,对血性胸水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芳 《甘肃医药》2009,28(2):128-129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膜式薄层液基(TCT)细胞学检查特点。方法:对321例胸腔积液TCT细胞学检查、传统离心沉淀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胸膜病灶活检确诊为癌168例,恶性肿瘤81例,倾向恶变者72例,与TCT细胞学检查确诊率接近为94.4%(168/158)。结果:膜式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胸膜活检术联合生物标志物、细胞学检查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组)106例,恶性胸腔积液110例(恶性组).所有患者均行改良胸膜活检术检查,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及乳酸脱氢酶(LDH)检测以及血CEA检测.统计胸膜活检术的确诊率,比较两组胸腔积液的ADA、CEA、LDH以及血CEA、胸腔积液CEA/血CEA水平.结果 216例患者共进行了241次胸膜活检穿刺,首次穿刺取材成功率94.9% (205/216),首次穿刺成功的胸膜活检材料病理结果有诊断价值的占58.8% (127/216),总确诊率65.3%(141/21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 (14/241).结核组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阳性0例,恶性组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阳性率54.5%(60/110);恶性组中胸腔积液CEA、LDH、血CEA及胸腔积液CEA/血CEA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结核组,而胸腔积液ADA水平以及阳性率显著低于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胸膜活检术、胸腔积液细胞学、胸腔积液生物标志物在单独辅助诊断胸腔积液时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可联合多种指标明确胸腔积液病因,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1999年5月-2009年5月收治肺癌患者36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42—81岁,平均58岁。既往患慢性支气管炎10例,冠心病6例,吸烟35年以上者17例占47.2%。检查方法为胸片、胸部CT、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痰脱落细胞检查、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最后诊断均依据病理检查证实,其中鳞癌21例,腺癌10例,小细胞肺癌5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9例均行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以滑石粉加沙培林为硬化剂行胸膜固定术;如胸膜腔有粘连,则先行胸膜粘连烙断术;伴有心包积液时,同时行心包开窗术。结果49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热24例(49.0%);肺部感染2例(4.1%),其中1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术后随访3~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完全缓解47例(95.9%),部分缓解2例(4.1%),总有效率100%。结论胸腔镜下应用滑石粉及沙培林行胸膜固定术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恶性胸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学红 《医学综述》2008,14(24):3775-3777
恶性肿瘤侵犯到胸膜常常形成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内容从常规检查、细胞学检查,逐步发展到可以检测酶学指标、肿瘤标志物以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等。单项指标的检测在不同性质的胸腔积液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不同组合的多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现代的实验室检查能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恶性胸腔积液系其它部位恶性肿瘤胸腔转移或胸膜原发恶性肿瘤所致,约占整个胸腔积液的25%以上。最常见的肿瘤有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恶性胸膜间皮瘤及卵巢癌等。大量胸水影响心肺功能,使病情迅速恶化,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危及生命,有效地控制恶性胸水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8月~1996年12月我科采用揽香烯加顺钴的方法共治疗恶性胸水2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4例,男5例,女19例,年龄28~66岁(平均49.5岁)。以叩~60岁者居多,占75%。全部患者均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  相似文献   

13.
胸腔积液是常见的临床征象,病因复杂,近年文献报道恶性胸腔积液比例增高,约占42%~72%。因此,临床上对胸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非常重要。脱落细胞学检查作为鉴别良恶性胸水的手段因其临床效果肯定、诊断率高,广为应用,但有时因条件的限制而给诊断带来困难。奉文探讨胸水染色体、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愿(CEA)联合检测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四环素、顺铂随机对照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探讨四环素、顺铂2种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0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引流后,随机分为2组,胸腔内分别注入四环素500mg、顺铂100mg,2周后复查胸片评价疗效。结果 70例患者胸腔注药后的总有效率为70.1%:四环素组有效率为73.5%,中位缓解期为7.3个月;顺铂组有效率为66.7%,中位缓解期为5.7个月;2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有不同程度发热是胸痛及胃肠道反应,无骨髓抑制及肝肾损害。结论 四环素、顺铂治疗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有效率相近,不良反应各异。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胸腔积液病因分析(附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胸腔积液的病因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60岁以上老年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胸水实验室检查等确诊胸腔积液病例u0例。恶性积液63例(57.3%),良性积液47例(42.7%)。恶性积液63例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38例(38/63 60.3%),恶性淋巴瘤5例,乳腺癌9例,胸膜间皮瘤3例,共17例,占27.0%,其它5例,未明原发灶3例。其次是结核性积液19例(17.3%),心源性积液10例(9.1%),其它18例。结论 肿瘤是老年人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结核性和心源性胸腔积液。胸水的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580例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检查和分析浆膜腔积液中的恶性细胞 ,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抽取浆膜腔积液立即送检 ,行HE染色 ,镜检。结果  5 80例浆膜腔积液中检出恶性细胞 87例 ,阳性率 15 .0 %。以上皮性恶性肿瘤为多 ,而且以腺癌为最多见 ,占 83 .9%。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多由肺癌引起 ,占 43 .0 % ;腹腔积液多由卵巢癌、胃癌引起 ,占 3 8.4%。结论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临床鉴别积液的良恶性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腔积液染色体分析对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对体腔积液的性质和病因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分析了70例胸腔积液的染色体检查结果,并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探讨其对诊断恶性疾患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恶性积液染色体确诊率达70.9%,脱落细胞占64.5%,胸膜活检38.7%。资料显示:染色体检查是诊断恶性胸腔积液较准确的定性方法,无需特殊设备,实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剂量顺铂和胸腔细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1996年5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恶性胸腔积液45例(全组病人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用直径3mm硅胶管胸腔引流24h,引流结束后注入80-120mg顺铂(DDP)。结果:完全缓解(CR)9例(20%),部分缓解(PR)32例(71.1%),有效率91.1%。结论:大剂量顺后和胸腔细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疗效高且经济、安全、迅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水平检测对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elomerase-PCR-ELISA法检测了30例癌性胸腔积液及21例良性胸腔积液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并与细胞学检查比较结果:癌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6.6%,结核性胸腔积液20%(3/15),其他病因胸腔积液0%(0/6),癌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高于细胞学检查率36.6%(P<0.005),两者平行试验阳性率83.3%。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能成为诊断癌性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收集2003年1120例胸腹心包腔积液细胞形态学分析并对其总结及探讨积液常规检查的细胞形态学诊断价值。方法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的涂片采用推片法,涂片染色采用瑞吉氏复合染色法,通过有经验的细胞学学者鉴定细胞性质。结果1120例胸腹心包腔积液中查见恶性细胞221例,阳性率19.7%;淋巴瘤细胞8例,白血病细胞4例,骨髓瘤细胞1例,恶性间皮瘤1例;221例恶性细胞中腺癌198例、鳞癌15例、未分化癌8例。结论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中,开展细胞形态学检查十分重要,特别要重视积液涂片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在积液常规检查中提高恶性细胞(包括肿瘤细胞、白血病细胞、淋巴瘤细胞、骨髓瘤细胞等)的检出率,对于临床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