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尼妥珠单抗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6 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 =17)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DCF方案治疗:尼妥珠单抗200mg,每周1 次,连用6 个周期,之后同剂量每2 周1 次进行巩固治疗,至病情进展停用;多西他赛60mg/m2,静脉滴注,dl;顺铂60mg/m2,静脉滴注,dl;氟尿嘧啶600mg/m2,持续静脉输注120h。对照组(n=19)仅用DCF 方案治疗,同治疗组。结果 36 例患者均可进行评价。治疗组有效率(RR)为64.8 %,疾病控制率(DCR)为82.4%;对照组RR为31.6%,DCR为47.4%。两组间RR、DCR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的毒副反应有疲乏、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DCF 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DCF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DCF方案治疗。结果30例患者均可进行评价。治疗组有效率(RR)为60.0%,疾病控制率(DCR)为80.0%;对照组RR为40.0%,DCR为53.3%。两组间RR、DCR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疲乏、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4例EGFR阳性局部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同期放化疗治疗)和联合组(n=43,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皮肤溃疡不愈合、皮下组织缺血、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EGFR阳性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安全性较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夏学明  毛志远  苏丹  白莉 《肿瘤》2014,(11):1035-1039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与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一线治疗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4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72例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别接受FOLFOX方案(28例)、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17例)和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27例)的一线化疗。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化疗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 :FOLFOX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4.3%,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5.0%,中位PFS为8.0个月;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组ORR为64.7%,DCR为94.1%,中位PFS为10.0个月;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组ORR为59.3%,DCR为92.6%,中位PFS为9.2个月。FOLFOX组ORR与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组和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1,P=0.000 5;χ2=12.014,P=0.000 5)。3组DCR和中位P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可提高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ORR和DCR,延长PFS;并且,这2种方案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较小,耐受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IMRT放疗治疗局部复发食管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3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2例,在IMRT放疗的基础上联用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于放疗第1天开始,放疗结束两周后停用;对照组21例只行IMRT放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9.1%、86.4%和42.9%、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生存率虽然治疗组较对照组确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放射性肺炎均较对照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IMRT放疗治疗局部复发食管鳞癌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放疗所致不良反应,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1、2、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PF方案(顺铂+氟尿嘧啶)的诱导治疗在后续接受同期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及作用。方法 118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NPF组58例(尼妥珠单抗联合PF方案诱导治疗组)和TPF组60例(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组),2周期诱导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接受顺铂同期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比较两组的安全性、近期疗效。结果 与TPF组比较,NPF组诱导治疗对于颈部淋巴结有更显著的疗效(P=0.036);而诱导治疗的原发病灶疗效、诱导治疗的总体疗效和全程治疗结束的即刻疗效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治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较TPF组均显著改善(P=0.028, P=0.049)。同期放化疗阶段,与TPF组比较,NPF组的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及放射性皮炎均显著改善(P=0.038, P=0.041, P=0.035)。结论 对于后续接受顺铂同期IMRT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尼妥珠单抗联合PF方案的诱导治疗具有更好的淋巴结缓解率,且不良反应更轻微;患者在后续的同期放化疗中耐受性更好,但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观察组:22例确诊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其中食管癌10例,胃癌6例,胰腺癌4例,胆管癌2例。给予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尼妥珠单抗每周给予200mg,至少完成6周。对照组:21例患者,其中食管癌10例,胃癌6例,胰腺癌3例,胆管癌2例,应用尼妥珠单抗治疗至少6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RR)31.8%(7/22),疾病控制率(DCR)72.7%(16/22),对照组RR14.3%(3/21),DCR42.8%(9/21).两组间DCR及QOL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939,Х^2=4.250,均P〈0.05)。在RR及主要不良反应方面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疗效较好,可以提高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可耐受,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或FOLFIRI方案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及二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2年8月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或FOLFIRI方案作为一线及二线治疗的57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ECIST 1.1版评价疗效,用NCI-CTC 3.0版评价不良反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57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9例(33.3%)获PR,28例(49.2%)获SD,有效率(RR)为33.3%,疾病控制率(DCR)为82.5%。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与二线治疗患者的RR或D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与FOLFIRI方案的RR或D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7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分别为8.83个月及14.80个月。一线与二线治疗及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与FOLFIRI方案的中位PFS或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3例,蛋白尿1例,鼻衄2例,均为1~2级,药物可以控制。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能够提高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二线治疗进展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40例接受单药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事件(A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中位PFS长于对照组(7.0月vs.5.6月,P=0.001)。两组ORR及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P=0.508)。两组AE及≥3级A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22,P=0.112)。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安罗替尼,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组织病理确诊的食管癌初诊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及周期化疗;观察组(n=30)除三维适形放疗及周期化疗外,每周放疗前进行尼妥珠单抗100mg治疗,共6-7次.结果:放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完全缓解率(CR),观察组为76.7%,对照组为66.7%,两组有效率(RR)均为100.0%.随访2年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局部区域控制率为86.7%和93.3% (P >0.0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0.0%和76.7% (P >0.05),两组间CR率及复发转移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黏膜炎、放射性皮炎和恶心呕吐反应、粒细胞减少、疲乏等,无皮疹及过敏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均为患者所耐受,观察组发生Ⅱ级以上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粒细胞减少较对照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可提高食管癌对放疗的敏感性,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转移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参一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82例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2例采用参一胶囊联合3DCRT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3DCRT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和52.5%(P〈0.05);临床受益率分别为97.6%和70.0%(P〈0.05)。2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且试验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1、2、3 a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一胶囊联合3DCRT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可增加疗效,减轻放疗相关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linical Trial、Web of Science、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相关研究,搜索年限从建库到2020年02月21日。研究对象为食管癌患者,实验组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使用Cochrane手册5.1.0版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 RevMan5.3.0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项研究,共9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均提高[OR=2.96,95%CI(2.07,4.22)]、[OR=3.06,95%CI(1.75,5.35)]、[OR=2.06,95%CI(1.35,3.14)]、[OR=1.81,95%CI(1.08,3.03)]、[OR=1.78,95%CI(1.00,3.17)](P<0.05),但两组的2年局控率无明显差别[OR=1.48,95%CI(0.74,2.96)](P=0.27)。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OR=1.13,95%CI(0.79,1.60)]、放射性肺炎发生率[OR=1.15,95%CI(0.66,1.99)]、白细胞减少发生率[OR=1.04,95%CI(0.59,1.84)]、血小板减少发生率[OR=0.84,95%CI(0.43,1.65)]、消化道反应发生率[OR=0.82,95%CI(0.47,1.44)]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同步放化疗相比,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食管癌可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和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影响,上述结果尚需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局部晚期食管癌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组(观察组)38例,采用顺铂联合5-FU同步调强放疗治疗组(对照组)42例,比较2组患者实体瘤的疗效指标,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CR为57.9%、PR为39.5%、DCR为97.4%,而对照组CR为47.6%、PR为45.2%、DCR为92.9%。观察组的DC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1,P=0.621)。2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是有效的及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其临床应用方便,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尼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观察组)及30例多西他赛+顺铂(对照组)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案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评估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42.9%和16.7%,DCR分别为78.6%和53.3%,中位PFS分别为6.2月和4.3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OS分别为12.2月和8.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可提高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吴尚  姬安乐 《现代肿瘤医学》2018,(16):2584-2589
目的:观察改良野小靶区术前放疗对直肠癌近期疗效及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进展期低中位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采取术前同步放化疗,化疗方案为单药卡培他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照射野,观察组采用改良野小靶区。比较两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清除淋巴结总数、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RR[75.00% vs 68.18%]与DCR[95.45% vs 90.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R率、清除淋巴结总数、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度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总发生率[36.36%、45.45%、27.2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5.91%、72.73%、54.55%](P<0.05),两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中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次数[(2.65±0.53)次、(3.01±0.74)次、(2.36±0.60)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8±0.49)次、(3.43±0.79)次、(2.84±0.53)次](P<0.05)。结论:改良野小靶区术前放疗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可取得满意近期疗效,同时在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方法:9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在放疗后1 h内行内生场热疗,对照组行单纯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质量、活动能力变化情况以及爆发痛发生次数、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放疗后两组NRS评分、活动能力分级均较放疗前降低,KPS评分均较放疗前升高(P<0.05),且上述观察指标实验组较对照组放疗前后变化更显著(P<0.05);放疗结束时实验组NRS、KPS及活动能力改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放疗过程中爆发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活动能力,降低爆发痛次数,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雪娣  韩啸 《现代肿瘤医学》2021,(23):4137-4141
目的:探究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62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对照组32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应用多西他赛静脉化疗,实验组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估参考RECIST 1.1标准,不良反应参考CTCAE4.0标准。结果:共计62例患者纳入分析,在基本资料上两组数据有可比性(P>0.05),疗效分析两组在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疾病稳定和进展上(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缓解率来讲,实验组客观缓解率(23.33%)、疾病控制率(76.66%)均高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15.62%)、疾病控制率(40.62%)。实验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热、乏力、胃肠道反应、贫血等。结论: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3D打印头枕对鼻咽癌调强放疗重复性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分为实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实验组采用3D打印头枕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对照组采取泡沫软头枕、碳纤维垫块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比较两组患者在腹背、头脚、左右三方向摆位误差及配准分析颅底、第2、4和第7颈椎四个感兴趣区的残余平移误差及残余旋转误差。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治疗前需重新摆位的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腹背、头脚方向摆位误差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右方向摆位误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底和第2颈椎的腹背、头脚、左右三方向以及第4和第7颈椎腹背、左右两方向残余平移误差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和第7颈椎的头脚方向残余平移误差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底、第2、4和7颈椎的失状位、横断位、冠状位三截面残余旋转误差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底腹背方向及第2、4和7颈椎腹背、头脚、左右三方向残余平移误差绝对值>2 mm的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底头脚、左右两方向残余平移误差绝对值>2 mm的频次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底、第2、4和7颈椎的失状位、横断位、冠状位三截面残余旋转误差绝对值>2°的频次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运用3D打印头枕联合头颈肩膜固定体位减小了摆位误差、残余平移误差及残余旋转误差,有效提高调强放疗精度同时降低正常组织副反应,提高靶区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