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 20 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容积旋转调强和7野固定野调强放疗(7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的靶区的适形指数、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VMAT 技术靶区的平均剂量为52.05 Gy,高于 7IMRT技术的51.46 Gy(P<0.05),靶区的均匀性指数与适形度优于7IMRT 技术,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 VMAT 比7IMRT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肠、膀胱的V30、V50 、Dmean较7IMR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直肠和股骨头的保护性上,两种放疗技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MAT技术较IMRT技术可得到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中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胸中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旋转调强放疗(IMAT)3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差异。方法 选取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5例,以Varian Eclipse 8.6计划系统分别设计3DCRT、IMRT、IMAT 3种放疗计划,其中3DCRT采用5~8个共面射野,IMRT采用7个共面射野,IMAT采用2个弧度。比较3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IMRT、IMRT的靶区均匀指数(HI)、适形指数(CI)、95 % 计划靶体积(PTV)体积剂量均优于3DCRT,全肺V5、V20、V35、心脏V30受照剂量低于3DCRT(t=2.531,P<0.05),而在全肺V10、V15、V25、V30、全肺平均、心脏平均、脊髓Dmax剂量之间三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25,P>0.05)。结论 IMAT与IMRT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靶区体积剂量覆盖和危及器官保护方面相似,二者均优于3DCRT。IMAT的机器跳数和照射时间均少于IMRT。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应用容积旋转调强(VMAT)与7野固定野调强放疗(7f-IMRT)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妇科2018-10-04-2019-11-05收治宫颈癌放疗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MAT组22例和7f-IMRT组18例,对比2组计划靶区剂量差异、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投照时间、放疗不良反应和近期有效率。结果 VMAT组的CI(0.61±0.11)优于7f-IMRT组(0.55±0.05),P=0.02;VMAT组投照时间为(207.33±11.52) s,短于7f-IMRT组的(406.47±16.62) s,P<0.001;小肠V50(P=0.04)、膀胱V50(P=0.01)、直肠V40(P=0.03)体积在VMAT组均低于7f-IMRT组。2组计划放疗不良反应、靶区剂量,如Dmax、Dmin、Dmean、HI和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7f...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ⅡB期宫颈癌全盆盒式放疗与不同射野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临床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10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每例患者均设计全盆盒式放疗计划和3种不同设野的IMRT计划,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7例ⅡB期宫颈癌初诊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盒式放疗组(n=33)及IMRT组(n=44),分别采用盒式放疗(46~50Gy)或9野IMRT(56Gy/28f)结合后装腔内放疗并同步顺铂(25mg/m2静滴,每周1次,共5~6次)化疗,比较近期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结果 3种不同射野IMRT计划中计划靶区体积(PTV)的靶区均匀性(HI)和适形性(CI)均优于盒式放疗计划(P<0.05),膀胱V30、V40、小肠V20、V30、V40、Dmean、D50及直肠V30、V40、Dmean、D50均低于盒式放疗计划(P<0.05);3种IMRT之间PTV的HI及C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照射野的增多,膀胱V30、V40、Dmean、D50及直肠V20、V30、V40、Dmean、D50逐渐下降,其中膀胱V30、V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盒式放疗组与IMRT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4.8%及88.6%(P>0.05)。IMRT组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低于盒式放疗组(P<0.05),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计划在剂量学上显示了保护危及器官的优势,在临床疗效上9野IMRT与盒式放疗的近期疗效相当,但能明显降低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推荐ⅡB期宫颈癌患者外照射行9野IMRT。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应用静态调强放疗(s IMRT)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的计划剂量学差异。方法 65例食管癌单纯放疗患者分别设计s IMRT、VMAT 2组计划,比较2组的剂量学参数。结果与s IMRT比较,VMAT计划的GTV的D99、D95、Dmean的剂量较低(P<0.05);PTV的99%、95%的覆盖度、最大剂量较高(P<0.05);PTV的105%覆盖度较低(P<0.05);适形指数、不均匀指数相似(P>0.05)。危及器官比较中,VMAT的双肺V20、V30、平均剂量明显低于s IMRT(P<0.05)。脊髓、心脏照射量2组相似(P>0.05)。s IMRT、VMAT的射线数分别为572.33±97.9、754.95±177.6,s IMRT相比于VMAT降低了24%(P<0.05)。结论与s IMRT相比较,VMAT可以改善靶区剂量,减少照射时间,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可能会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前五野静态调强(5F-IMRT)和容积弧形调强(VMAT)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应用CMS monaco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23例术前同期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行5F-IMRT和 VMAT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放疗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以及小肠、膀胱、双侧股骨头等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及体积。结果 5F-IMRT计划的适形指数(CI)为0.810±0.043,VMAT计划的CI为0.822±0.062,两者均能很好满足95%等剂量曲线对100% PTV体积的完全覆盖;5F-IMRT计划中GTV、CTV和PTV的均匀指数(HI)分别为1.052±0.019、1.063±0.016、1.075±0.020,VMAT计划分别为1.037±0.008、1.047±0.008、1.072±0.0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F-IMRT和VMAT计划中重要的危及器官如小肠、膀胱和股骨头等的关键剂量评价指标(D5、Dmin、Dmean和D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膀胱和股骨头等受照射体积的关键评价指标(V20、V30、V40和V50)在两种放疗计划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F-IMRT和VMAT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均较理想,对小肠、膀胱、双侧股骨头等正常组织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巧巧  张瑞  张黎  刘孟忠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6):1211-1215
  目的  在食管多原发癌中比较三维适型、静态调强、容积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分布。  方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的7例食管多原发癌患者, 利用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 临床靶区包括全食管及全纵隔淋巴结引流区, 计划靶区为临床靶区外扩5 mm, 同时设计3DCRT、7野IMRT和单弧VMAT计划, 比较各个放疗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体积。  结果  靶区内最低剂量IMRT与VMAT明显高于3DCRT[D99:(49.4±0.8)Gy, (49.2±0.7)Gy, (43.9±2.8)Gy, P < 0.001];IMRT、VMAT与3DCRT计划比较, 双肺V30稍低、V5明显升高(V30:11.8%±2.5%, 10.5%±2.1%, 13.2%±2.1%, P=0.096;V5:92.5%±3.2%, 93.6%±5.6%, 68.5%±2.1%, P < 0.001);心脏V30明显减少, 脊髓最高剂量明显降低。VMAT与IMRT计划在靶区均匀性、危及器官照射剂量体积无明显差异, VMAT较IMRT治疗时间明显缩短[(3.0±0.6)min, (6.2±0.2)min, P < 0.001]。  结论  调强设计明显改善处方剂量95%以上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 降低心脏的V30及脊髓最高剂量, 但同时明显增加全肺V5体积。由于V5体积高于目前的推荐限制剂量, 调强设计全食管/全纵隔放射治疗需要谨慎。另外单弧VMAT与IMRT计划剂量分布无明显区别, 可使治疗时间缩短52%。   相似文献   

8.
赵玲  卜明伟  杨筑春 《中国肿瘤》2016,25(7):575-578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静态调强放疗(IMRT)与动态容积调强放疗(VMA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应用Pinnacle 9.0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10例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行IMRT和VMAT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放疗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以及小肠、膀胱、双侧股骨头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及体积.[结果]10例患者的靶区中位体积为2321.25cm3(2021.19cm3~2741.65cm3).IMRT和VMAT计划均能满足计划设计要求.VMAT与IMRT计划靶区的Dmax、Dmin、Dmean、V95%、V100%和V105%均无统计学差异,适形指数(CI)和均匀指数(HI)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522,P=0.452).VMAT计划对小肠的保护较好,VMAT计划中小肠受量的Dmax、Dmean、V40及V50较IMRT计划均有明显下降(P=0.014,0.044,0.018和0.043).两组计划中膀胱及双侧股骨头受量的指标Dmax、Dmean、V50均未见统计学差异.VMAT计划的平均加速器跳数(MU)为507.220,IMRT计划为528.060(P=0.003).IMRT计划平均治疗时间390s,VMAT计划为157s (P<0.001).[结论]VMAT计划具有降低总MU,缩短治疗时间及减少小肠受照射剂量的优势,但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颈段食管癌固定野调强与旋转调强放疗计划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比较颈段食管癌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与旋转调强放疗(IMAT)计划,分析IMRT与IMAT在剂量学与实际应用方面特点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10例在本院进行IMRT的颈段食管癌患者,针对相同CT图像与靶区制定单弧(IMAT1)、双弧(IMAT2)IMAT计划.使用Eclipse(R) ver 8.6计划系统,6 MV X线.模拟处方剂量为60 Gy分30次,计划要求97%计划靶体积(PTV)(V98)达98%处方剂量,超过110%处方剂量PTV(V110)<15%.脊髓最大剂量≤45 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统计PTV相关剂量参数、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肺及心脏剂量体积参数,以及加速器总机器跳数、总治疗时间.用SPSS 13.0软件对3个组计划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算法进行组内分析.结果 3个组PTV的D98、V98及CI,肺的V5、V10、V30、V40、V50及平均肺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TV的D2、V110及HI,肺V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机器跳数比较,IMRT组(1174.8 MU)比IMAT1(709.7 MU)、IMAT2(803.8 MU)组分别减少了39.6%、31.6%(F=39.25,P=0.000).总治疗时间比较,IMRT组(14.9 min)比IMAT1(1.9 min)、IMAT2(2.66 min)组分别减少了87.2%、82.1%(F=45.14,P=0.000).结论 IMAT可以达到与IMRT相似的剂量学要求,IMAT2计划优于IMAT1.IMAT具有较少总MU、总治疗时间优势,并减少了治疗中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及患者不适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均制定IMRT和3DCRT两种放疗计划,随机分为IMRT组和3DCRT组进行放疗, IMRT组行5野6MV X射线放疗, 3DCRT组行4野6MV-X射线盒式照射,处方剂量均为95%计划靶区体积(PTV)为45 Gy/25 f/5 W。评价PTV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分布特点;随访两组OAR的急慢性放射性损伤,计算两组3年生存率。结果IMRT组PTV的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80±0.03、1.10±0.01,3DCRT组分别为0.58±0.19、1.09±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膀胱前壁的V10、V20、V30、V40和V45均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直肠后壁的V20、V30、V40和V45均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直肠和膀胱的急性和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3年生存率为83.3%,3DCRT组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TV的CI、HI及保护OAR如膀胱前壁、直肠后壁上,IMRT优于3DCRT。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我国是宫颈癌的高发地区,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逆向调强放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放疗的剂量学分布特征.方法 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4-05-01-2015-10-31接受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在同一套CT图像上设计共面七野均分IMRT和共面二弧VMA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45 Gy/25次,危及器官限量参考临床要求,并基于MATLAB平台编程获取计划统计结果,在靶区95%的体积达到处方剂量的条件下,分析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相关参数、危及器官剂量分布、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等.结果 VMAT技术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差异较大,小肠V30和V20、膀胱V40、股骨头V20和V30、骨盆V20和V30、马尾Dmax均优于IMRT计划(P<0.05),所有器官的Dmax和Dmean(除直肠偏高外)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VMAT计划体内>15 Gy左右剂量覆盖的体积较小,<15 Gy左右剂量覆盖的体积较大,P<0.05.两种治疗计划对整个骨盆受照射剂量分布影响最大的是髂骨和髋骨,骶骨的平均剂量Dmean均高于髂骨和髋骨,P<0.05.VMAT技术放疗的机器平均跳数(558±8) MU和平均治疗时间(2.6±0.3) min明显偏少,平均分别减小了71%和73%,P<0.05. 结论 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和VMAT两种治疗计划,靶区均能获得较满意的剂量分布,但VMAT计划对特定危及器官的保护更好,靶区适形度和均匀度更佳,且放疗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明显降低.从剂量学角度分析,VMAT技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左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种放疗方式(3DCRT,IMRT,VMA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20例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所有靶区及危及器官均由同一高级放疗医师勾画,包括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及危及器官(OAR),并由同一高级放疗物理师分别设计3DCRT、IMRT、VMAT 三种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50 Gy。比较三种计划的计划靶区(PTV)的靶区均匀性指数(HI)及适形度指数(CI),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最小剂量(Dmin);肺、心脏的V5,V10,V20,V30,V40,Dmax,Dmean及Dmin等。结果:3DCRT、IMRT、VMAT三种放疗计划适形度指数(CI)分别为 0.75±0.08、0.84±0.04和0.89±0.04(P<0.05),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 0.11±0.12、0.11±0.08 和0.10±0.09。VMAT与IMRT计划降低了危及器官高剂量区体积,但相应增加了低剂量区体积,尤其VMAT计划的心脏、患侧肺V5、V10明显增加(P<0.05)。结论:IMRT计划不仅提高了靶区的适形度,而且降低了心脏和肺的低剂量受照体积及平均剂量。因此,IMRT计划更适用于左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张旭  李凯  李娜  贾明轩 《现代肿瘤医学》2016,(20):3213-3216
目的:比较3D-CRT、IMRT、VMAT三种技术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皮肤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10例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为每位患者设计3D-CRT、IMRT、VMAT三种计划,比较三种计划间靶区适形度、均匀指数等剂量学参数及皮肤等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结果:靶区适形度IMRT(0.64±0.04)及VMAT(0.64±0.09)均优于3D-CRT(0.33±0.03)(F=82.2,P<0.05);均匀指数IMRT及VMAT分别为(0.12±0.02)和(0.11±0.02),好于3D-CRT(0.14±0.01)(F=8.1,P<0.05)。皮肤受照剂量比较中V30、V40、V45、V50、Dmean各项指标IMRT及VMAT均好于3C-CRT(F=9.0~125.6,P<0.05);对IMRT及VMAT作进一步LSD比较:V30、V50、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等于0.109、0.571、0.258),而V40及V45 VMAT比IMRT分别降低了5.6%和3.47%(P分别等于0.000及0.027)。结论:左乳腺保乳术后放疗中相比于3D-CRT,IMRT及VMAT两种技术提供了更好的靶区剂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皮肤受照剂量;而VMAT相比于IMRT可进一步降低皮肤V40及V45受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9野动态调强(9-IMRT)分野(split field)与固定钨门(fixed jaw)技术在大靶区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治疗效率,为临床大靶区宫颈癌的计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例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每例病人分别按照9野均分自动分野及固定钨门这两种方式设计计划,计划A为分野计划,计划B为固定钨门计划。PTV处方剂量为45 Gy/(25 f·1.8 Gy),GTV处方剂量为60 Gy/(25 f·2.4 Gy)。给予相同的优化参数,使所有计划均能满足95%的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同时比较两种不同技术下计划的靶区平均剂量(Dmean)、均匀性指数(HI)和适应性指数(CI)以及膀胱、直肠、双肾、股骨头的Dmean、体积剂量、脊髓点剂量和机器的MU(Monitor Unit)值等参数。结果:两种方式优化后的计划均能很好的满足临床要求,其中B组计划中双侧股骨头平均照射剂量Dmean、直肠的V40、膀胱的V30等剂量学参数均优于A组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计划MU值,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分野与固定钨门技术在靶区剂量体积覆盖及危及器官(OAR)保护上差异不大,但是固定钨门技术能够让加速器的多叶光栅(multiple leaf collimator,MLC)行程降低,更低的MU值也意味着较短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目前保乳手术+术后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模式。采用3种不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制定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同步瘤床加量的放疗计划,并对3种放疗计划的肿瘤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放疗科2018年度收治的女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50例,左、右侧乳腺癌患者各25例。分别采用正向调强、逆向调强、容积调强等3种调强治疗方法制定全乳同步瘤床加量放疗计划。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onformity index,CI)与均匀度(homogeneity index,HI);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包括同侧肺(V 5 、V 20 、V 30 )、心脏(D mean 、左乳癌V 25 、右乳癌V 15 )、对侧乳腺(D 2 、D mean );单次治疗的总跳数(minute,MU)及出束时间,并进一步分析乳房体积大小对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正向调强、逆向调强与容积调强放疗计划的全乳靶区CI分别为0.69±0.09、0.86±0.06和0.79±0.07(两两比较P<0.001),瘤床靶区CI分别为0.71±0.15、0.79±0.15和0.80±0.12(两两比较P=0.007、P<0.001和P=0.624),全乳靶区HI分别为0.17±0.03、0.13±0.03和0.18±0.03(两两比较P<0.001),瘤床靶区HI分别为0.17±0.05、0.07±0.01和0.10±0.02(两两比较P<0.001)。同侧肺V 5 为56.08±7.24、46.08±5.48和57.82±6.64(两两比较P<0.001、P=0.079、P<0.001),V 20 为27.96±2.57、20.28±2.13和23.44±2.71(两两比较P<0.001、P=0.025、P<0.001),V 30 为22.34±2.20、15.40±2.37和16.42±2.82(两两比较P<0.001、P=0.006、P=0.012)。左乳癌心脏D mean 为775.48±113.23、584.20±223.04和634.24±174.38(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45),右乳癌心脏D mean 为209.32±84.60、125.56±41.65和200.80±49.74(两两比较P<0.001、P=0.524、P<0.001),左乳癌心脏V 25 为8.20±1.73、5.02±1.38和6.65±1.56(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37),右乳癌心脏V 15 均为0值不做比较。对侧乳腺的D mean 为288.05±105.14、108.25±56.47和123.59±73.79(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23)。单次治疗MU为285.74±17.73、1463.94±227.74和445.50±98.22(两两比较P<0.001),出束时间为205.12±20.68、343.26±37.59和138.06±13.53(两两比较P<0.001)。50例患者以患侧乳房体积平均值764.89 mL为界分成两组,乳房小体积组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CI、HI以及单次MU与出束时间优于乳房大体积组,而在正常器官剂量学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逆向调强与容积调强在靶区剂量学参数及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优于正向调强计划。其中逆向调强计划稍优于容积调强,推荐用于耐受较好、有长期生存预期的中、青年患者;而容积调强计划的单次MU更少,出束时间更短,建议老年、乳房体积较大的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食管癌VMAT与IMRT靶区和OAR剂量比较行Meta分析。方法 文献检索纳入相关研究,分析靶区和OAR剂量参数、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结果 17项研究的323病例纳入Meta分析。VMAT计划中GTV的Dmean、在总剂量≤50.4 Gy时PTV的Dmean和在总剂量>50.4 Gy时PTV的Dmax优于IMRT (P=0.009、0.043、0.039)。心脏Dmean、V30、V40,脊髓Dmax,肺V5、V10、D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中肺的V15、V20、V30优于IMRT计划(P=0.001、0.000、0.023)。VMAT计划中单次照射1.8、2.0 Gy的机器跳数较IMRT计划分别减少275.4、134.2 MU (P=0.000、0.022);VMAT计划中单次照射1.8、2.0 Gy的TT比IMRT计划分别缩短323.5、193.7 s (P=0.000、0.009)。结论 VMAT计划能显著减少TT和机器跳数、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肺受照剂量和RP发生风险。VMAT与IMRT相比在照射总剂量≤50.4 Gy时除PTV的Dmean和GTV的Dmean、Dmax外,靶区其他剂量参数均无明显优势。对脊髓和心脏保护VMAT也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比较保乳术后全乳照射 VMAT 与静态 IMRT 的剂量学差异,探索 VMAT 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2015年入组乳腺癌患者10例,左侧、右侧乳腺癌各5例。用 Varian Eclipse 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双弧VMAT 和5野 IMRT 计划,PTV 处方剂量50Gy 分25次,用 Delta 4进行剂量验证。配对 t 检验比较两组计划PTV、OAR 受量、机器跳数及有效治疗时间。结果: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 VMAT 与 IMRT相比CI 值分别为(1.01±0.1)和(1.36±0.2)(P <0.05);HI 值分别为(0.124±0.01)和(0.173±0.02)(P <0.05);心脏 V20、V30、Dmean增高(P =0.041、0.012、0.002);肺 V20-V30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增加了患侧肺的 V5(58.2±3.5)% vs (51.4±4.2)%(P <0.05);机器跳数分别为(452±98)和(786±32)(P <0.05);有效治疗时间(2.5±0.89)min 和(15±1.78)min(P <0.05)。结论:在靶区覆盖率相似前提下,VMAT 可降低部分 OAR 受量,并能改善 CI 值、减少机器跳数、缩短有效治疗时间。Synergy 平台上的 VMAT 计划剂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段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调强计划中限制二级准直器位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3例全段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设计两种逆向调强放疗(IMRT)计划。第一种是二级准直器限制位置的IMRT(Jaw Fixed-IMRT,F-IMRT):以心脏上下界为界,F-IMRT计划的靶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分区,通过固定二级准直器来实现,三个分区分别设计射野数量及角度,两两分区之间二级准直器头脚方向重叠(overlap,OL)的距离定为0、1、2、3、4 cm,共生成5个F-IMRT计划(命名为F-IMRT-OL0.1.2.3.4);第二种是常规IMRT(conventional-IMRT,C-IMRT):患者靶区为一个整体,不限制二级准直器,射野设置为9野共面均分。两种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优化参数相同,对比分析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及加速器跳数(MU)。结果:F-IMRT计划中,二级准直器需要重叠以保证靶区足量,但随重叠距离增加危及器官受量呈递增趋势,本研究中F-IMRT-OL1为最优计划。F-IMRT-OL1与C-IMRT计划的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F-IMRT-OL1肺的V5 Gy、V10 Gy、V20 Gy及Dmean低于C-IMR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于肺的高剂量体积V30 Gy,无明显差异(P>0.05);F-IMRT-OL1计划心脏的V30 Gy和V40 Gy及Dmean均低于C-IMR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IMRT-OL1肝脏、肾脏的Dmean低于C-IMRT(P<0.05);两种计划的脊髓和MU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全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调强放疗计划设计, F-IMRT-OL1计划能在保持靶区剂量充分和剂量均匀性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小肺和心脏剂量的照射体积及平均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