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高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高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并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N组Hcy、CRP、UA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cy、CRP与MAU呈显著正相关(r=0.721、0.542,P〈0.01)。结论血清Hcy、CRP浓度在DN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UAE呈正相关,它们与DN发生发展有关。对糖尿病并发DN的早期诊断、病情发展的分析和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糖尿病未来风险的预见及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UAER)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组,别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sCIMOL和HbAlc水平。结果:4组之间血清sCD40L和HbAle水平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血清sCD40L和HbAle水平呈正相关(r=0.89,P〈0.01)、HbA1c与UAER相关(r=0.56,P〈0.05)。结论:DN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升高,且与HbAle水平呈正相关,sCD40L、HbA1c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4h尿白蛋白(MAU)定量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名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的血清C反应蛋白、MAU及其他生化指标,将各组间CRP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三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EDN、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与EDN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CRP与MAU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1)。结论CRP与DN的发生相关,且随着DN进展而逐渐增高,可预测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72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测定,与单纯糖尿病(DM)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均较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是诊断糖尿病肾病较合理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脂蛋白(α)[LP(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脸测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和3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ysC、LP(α)、Hs—CRP水平,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DN组的CysC、LP(α)、H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ysC、LP(α)、Hs—CR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任意单一指标检测及任意两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CysC、LP(α)和Hs—CRP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肾功能的早期损害情况,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指导意义,三者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CRP与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丽瑶 《海南医学》2009,20(7):118-1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肾病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正常人群及7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同时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它们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结果高血压肾病患者CRP与尿mALB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结论CRP与尿mALB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发生发展的早期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0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7例不同时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肾病(DN)组52例,早期DN组24例,临床DN组21例)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并与40例健康人作对比分析。结果:无DN组、早期DN组及临床DN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DN组,临床DN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无DN组,(P〈0.01);临床DN组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早期DN组(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肾病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2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0名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将组间的CRP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糖尿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DN、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与EDN组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CRP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1)。结论:CRP水平在T2DM组和并发DN组中逐渐增高,表明其可能是T2DM和DN发生的危险因素,CRP与糖尿病及其血管慢性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9.
朱海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56-57,5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相关性,旨在为DN的诊治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人院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且排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泌尿系感染等)纳入本研究。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albumin,MAU)将T2DM患者分为i组:单纯糖尿病组(MAU〈30mg/24h)25例(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MAU组fMAU(30~300)rag/24h130例(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MAU〉300mg/24h)组25例fCDN组1。检测各组的hs—CRP、HbAlC、Cr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DN组、CDN组的hs—CRP、HbAlC、Cr均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CDN组hs—CRP、HbAlC、Cr明显高于E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患者hs—CRP与HbAlC、Cr存在正相关fr=0.286,0.332,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HbAlC、Cr从不同途径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临床通过监测hs—CRP水平对于判断DN的病情及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4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尿mALB在DN早期即可升高,且随病情发展而进一步升高(P〈0.01);随着DM尿mALB增加,HbA1c水平逐渐增加(P〈0.05);DM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N组又DM组,EDN组进一步升高(P〈0.01);DN患者Hs-CRP水平升高与24h尿mALB排泄量呈正相关(r=0.59,P〈0.05)。结论尿mALB和血清Hs-CRP作为两个独立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2型DM患者肾功能的早期损害情况,是诊断2型DM早期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DN30例,非DN86例及正常健康体检者25例,检测各组HbA1c、FBG、mALB水平。结果①DN组的HbA1c、FBG、mALB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DN组及正常对照组,糖尿病非DN组HbA1c、FBG、mALB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②空腹血糖〉11.1mmol/L的C组40例糖尿病患者中DN的检出率达32.5%(13,40),明显高于A组;空腹血糖(7.8~11.0)mmol/L的B组56例糖尿病患者中DN的检出率达26.8%(15/56),明显高于A组。@HbA1c〉9.0%的C组37例糖尿病患者中DN的检出率达48.6%(18/37),明显高于a、b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HbA1c、FBG及mALB的测定能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韩涛 《吉林医学》2014,(22):4875-4876
目的:探讨尿mALB、β2-MG和血HbAlc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体检科、门诊和住院患者100例,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40例,B组糖尿病无肾病者(DM)组36例,C组糖尿病肾病(DN)24例,取空腹静脉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取晨尿测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mALB、β2-MG和HbAlc行直线相关性分析,三个变量之间两两比较呈正相关性(P<0.001)。结论:尿mALB、β2-MG和血HbAlc的联合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诊断价值,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20例,根据患者24 h尿mALB将其分为NDN组(45例)和DN组(75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PA、AFU、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 h尿mALB等。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DN组的AFU较NDN组明显升高,而P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AFU均与HbA1c呈正相关(r=0.288&0.665,P<0.05),PA均与HbA1c呈负相关(r=-0.439&-0.774,P<0.05)。③两组PA与AFU之间均呈负相关(r=-0.652&-0.833,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中AFU、PA水平可反映患者糖代谢控制的情况。AFU水平增高,PA水平降低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联合监测患者血AFU、PA、尿mALB,对早期诊断及控制糖尿病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尿微量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微量白蛋白(mALb)、IgG,空腹血糖(FBG)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对我院住院及门诊310例糖尿病(DM)患者进行HbAIC、FBG、NAG、IgG、mALb进行联合检测。其中不伴DN者140例,伴DN者170例。结果:HbAIC有DN组较无DN组为高(P<0.01),HbAIC水平越高,NAG、IgG、mALb水平越高,DN的发生率越高(P<0.05),而FBG水平有DN组与无DN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AIC与NAG、IgG、mALb联合检测可作为监测早期DN发生和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胡伟  胡孝彬  陈江  郭渝 《海南医学》2014,(20):3009-301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α)[Lp(α)]和胱抑素C (Cys-C)水平变化在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T2DN)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106例T2DN患者(实验组)和9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Hcy、Lp(α)、Cys-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cy、Lp(α)、Cys-C和Hb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Hcy、Lp(α)、Cys-C和HbA1c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组Hcy、Lp(α)、Cys-C和HbA1c水平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lt;0.05)。结论血清Hcy、Lp(α)和Cys-C可作为T2DN早期肾损伤较为理想的评价指标,能为T2DN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疾病预后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娜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43-44,4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因素。方法将受试者分为早期DN组123例,DN组113例,糖尿病组100例。比较三组代谢相关指标,进行UACR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二三组糖尿病病程、UACR、空腹血糖、HbA1c、TG、FIB、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血尿酸、血肌酐、FIB、空腹血糖、尿素氮、糖尿病病程、HbA1c、TG与T2DM患者肾脏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肌酐、FIB、糖尿病病程、血尿酸、尿素氮、空腹血糖、HbA1c、TG、TC均与UACR呈正相关(P〈0.05)。糖尿病病程、FIB、血尿酸、HbA1c、TG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为UACR相关因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FIB、血尿酸、HbA1c、TG与UACR密切相关,通过干预可延缓DN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无感染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与健康志愿者间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PCT)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检测7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DM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30 mg/24 h〕、81例早期DN患者(EDN组,mALB 30~300 mg/24 h )、87例临床DN患者(DN组,mALB≥300 mg/24 h)、以及82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血清PCT水平,并检测炎症相关分子、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分析DN患者血清PCT与其它检测指标间的关系。 结果 DN组患者的PCT〔(0.55±0.61) μg/L〕高于健康对照组、DM组和EDN组 (P<0.001或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血清PCT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r=0.541,P<0.01)、血清尿酸(UA, r=0.320,P<0.01)、血清尿素(Urea, r=0.324, P<0.01)、血清肌酐(Cr, r=0.403, P<0.01)、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 r=0.791, P<0.01)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 r=0.694, P<0.010)呈正相关,进一步行多重线性回归,发现LDH和Cr均与PCT水平相关,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91和0.329。与其它检测指标间尚未发现相关性。 结论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无明显感染迹象的DN患者血清PCT水平增高,这可能与微小炎症灶的存在以及肾脏功能受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早期检测的意义。方法将80例T2DM患者按糖尿病肾病(DN)诊断标准分为DN组与非肾病(NDN)组。另择52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三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并对比分析。结果三组HbA1c、Cr、BUN、Cys 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Cys C水平均高于NDN组和NC组(P<0.01);NDN组和NC组的Cr、BUN、Cys C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和NDN组分别与NC组的HbA1c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和NDN组的HbA1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Cys C分别与BUN和Cr变量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42,P<0.05;r=0.781,P<0.01)。结论 Cys C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