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根据影像学测量数据,设计一种符合人体局部解剖结构的后路寰枢椎动态内固定器,并为其相关研究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取50例正常成年人颈椎CT片,依次测量C1后结节高度,C1后结节上缘至C2椎板上缘的距离,C1后结节上缘至C2椎板下缘的距离,C1后结节与C2棘突最高点的水平高度差,两侧C2椎弓根螺钉进针点与C2椎板...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成人下颈椎椎弓根相关径线,为临床应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提供相关解剖参数.方法:成人干燥尸体颈椎C3~C7标本20具,分别用手工和CT测量椎弓根宽度、高度,从横断面CT图像上测量椎弓根的内部宽度、内部高度,从纵断面CT图像上测量椎弓根矢状角.随机在CT窒保存的100例成人患者的颈椎CT图像上测量椎弓根的宽度、自身长度和椎弓根通道全长、椎弓根内倾角.结果:下颈椎标本各节段椎弓根宽度、高度的手工测量值与CT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椎弓根宽度小于高度;C3~C6节段CT测量椎弓根内部宽度平均为2.5~2.8mm,椎弓根内部高度平均为2.9~3.0mm,C7椎弓根的内部宽度和高度接近,约4.0mm;下颈椎标本CT测量椎弓根矢状角分别为C3 8.6°,C4 4.6°,C5-1.3.,C6-4.0°,C7-8.2°.100例成人下颈椎CT图像测量椎弓根宽度最小值为3.1mm(C3),最大值为9.3mm(C7),其中>3.5mm者为92.8%;椎弓根自身长度平均为19.1~20.5mm,椎弓根通道全长平均为33.2~35.0mm,椎弓根内倾角平均值C3~C5为43.2°~45.1°,C6为40.8°,C7为37.5°.结论:术前CT测量可为椎弓根准确置钉提供可靠的解剖参数,下颈椎椎弓根一般可接受直径3.5mm的螺钉同定.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30岁 ,颈椎外伤后伴眩晕 4个月入院。患者 4个月前在一次翻车事故中致枢椎椎弓骨折 ,行牵引、石膏固定 ,下地行走后自感头晕 ,经对症治疗无好转收入我科。查体 :第二颈椎棘突有压痛 ,活动受限 ,四肢感觉正常 ,肌力Ⅴ级 ,未引出病理反射。颈部X线片示枢椎椎弓骨折 ,CT片示枢椎椎弓峡部断裂 ,间隙4mm。在局麻下行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手术显露分三个步骤 ,首先显露C2 ~C6,再显露枕骨区 ,最后显露C1~C2 。剥离环椎后弓要轻巧 ,并将枢椎椎弓后半部显露清楚 ,自动牵开器牵开切口。确定C2 进钉点 ,一般在枢椎椎…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影像学参数设计一种新型后路寰枢椎固定系统,运用有限元方法评价该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运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测量工具对后弓发育正常且结构完整的成人寰椎CT进行解剖学参数测量,依据寰椎影像学测量参数设计出一种符合寰椎解剖结构的新型后路寰枢椎固定系统。对1例健康志愿者上颈椎进行薄层CT扫描,对其CT图片数字图像处理,进行网格划分、设置材料属性及载荷与边界条件,建立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正常模型),并与已发表文献对比验证其有效性;在正常模型基础上通过修改材料属性及去除横韧带构建寰枢椎失稳有限元模型(失稳模型),加载新型后路寰枢椎内固定系统至失稳模型上建立新型后路寰枢椎固定系统固定有限元模型(新型模型);运用Abaqus 2019对新型模型施加扭矩为1.5N·m,对该模型C0-C3节段屈伸、侧屈、旋转活动度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有限元模型(椎弓根螺钉模型)对比。结果:设计出的新型后路寰枢椎固定系统符合寰椎的解剖结构,此系统由新型寰椎后弓钢板、连接棒及枢椎椎弓根螺钉组成。与以往文献对比,建立的正常模型验证有效。新型模型与正常模型相比减少了屈伸95.3%、侧屈92.6%、旋转99.0%的活动度,在各状态明显减少置入节段(C1-2)的活动度。有限元分析得出新型模型在屈伸、侧屈、旋转状态下C1-2节段活动度分别为1.10°、0.49°、0.59°,与椎弓根螺钉模型活动度相近;新型模型C2/3椎间盘最大应力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状态下分别为3.71MPa、5.84MPa、3.09MPa、3.43MPa、2.65MPa、3.59MPa,与正常模型最大应力一致;新型后路寰枢椎固定系统固定的应力主要集中于枢椎椎弓根螺钉根部及连接棒。结论:新型后路寰枢椎固定系统固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作为寰枢椎失稳内固定的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5.
颈椎前、后路手术的运动学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评价几种颈椎前、后路手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四具意外伤亡的新鲜尸体C2~T1标本,保留所有韧带和椎间连接,行如下手术:1.C5,6椎间盘切除;2.椎间植骨;3.前方椎体钢板螺钉内固定;4.C5全椎板减压;5.C5,6椎弓根钢板螺钉内固定(去除该部椎体钢板);6.去除椎弓根钢板和植骨块。测量上述诸术C2~T1各节段间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运动变化,以完整标本作对照。结果:C5,6椎间盘切除后的前屈运动增加67.8%(P<0.01),后伸运动增加59%(P<0.01),侧弯和旋转运动增加10%(P>0.05)。植骨后运动变化不明显(P>0.05)。椎体钢板和椎弓根内固定后各向运动均明显减少(P<0.01),以侧弯和旋转尤为明显,椎弓根固定后明显增强三维稳定性。而椎体钢板固定的旋转稳定性最佳。然椎间盘和椎板同时切除引起三维运动明显不稳。损伤和固定节段的运动增大和减小,伴随其相邻上或下节段运动的代偿性减小和增大,但无显著性。结论:以上结果为临床开展颈椎前、后路手术所造成的稳定性变化和在手术内外固定方法的选择上提供了运动学和生物力学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位颈椎严重骨折脱位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8月~2008年2月对119例下颈椎严重骨折脱位一期前路行椎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融合,同时行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前应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以下简称PACS),采用X线片及64排CT片对下位颈椎椎弓根的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进行精确测量,得出椎弓根的宽度、高度、向内侧倾斜、向尾侧倾斜角度、螺钉直径及长度数据值,术中根据术前测得的数据值,应用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打孔、置钉、固定。结果定期复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采用ASIA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98例获得随访,时间18~72个月,平均24.7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骨折脱位均完全复位,损伤节段稳定,颈椎椎体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融合率为100%,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功能评价平均提高1.15级,22例术后神经症状无变化。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彻底的减压和即刻三维稳定性的重建,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4  
目的:为椎弓根螺钉在颈椎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介绍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用游标卡尺和X线摄片测量方法,对54具成人颈椎干燥标本C3~C7椎弓根的高度、宽度、长度、进钉点定位及椎弓根轴线的角度等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颈椎椎弓根可以接受螺钉内固定;进钉点定位在C3~C6位于关节突背面外上象限的中点,C7位于关节突中垂线接近上关节面的下缘;进钉方向平行于椎体的上终板,与矢状线的夹角在C3~C6为40°~45°,C7为30°~40°。应用椎弓根螺钉钢板治疗颈椎损伤、肿瘤19例,无颈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1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固定节段稳定,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临床疗效满意。结论: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固定坚强,手术后可以摆脱外固定,方便护理,利于病人早期锻炼和康复,是一种良好的重建颈椎稳定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设计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钢板系统运用的可行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16具颈椎标本随机分割获得C3.4,C4加C5.6,C6,7各8个运动单元(functionalspinalunit,FSu),共32个FSU。运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钢板系统模拟植入重建FSU稳定性。测量钢板螺钉与椎体之间的适应性,运用X线摄片及CT扫描及重建评估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性,对于穿破椎弓根的标本,解剖明确其累及周围组织的情况。结果:32个FSU共计植入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64枚,所有螺钉均顺利植入,无术中植入困难者。螺钉植入后与钢板螺钉孔之间的匹配程度好,未见难以锁紧的情况。钢板与椎体之间适应性良好。X线片提示所有64枚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植入位置满意,螺钉长短合适。CT横断位像提示共有6枚螺钉在下颈椎椎弓根穿出,2枚内侧皮质1度穿破,4枚1度外侧缘皮质穿破累及横突孔内侧缘,未见螺钉≥2度穿破椎弓根。2枚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内侧皮质1度穿破的患者,解剖发现仅有椎管内椎弓根内侧的静脉丛累及,未见硬膜囊受压,未见神经根受累。4枚1度外侧缘穿破的患者有1枚横突孔内椎静脉的累及,未见椎动脉穿破累及的情况,但其中1枚螺钉紧换椎动脉而行。结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钢板系统适应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重建,有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道平  刘克斌  黄奎 《骨科》2014,5(2):98-101
目的 探讨经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椎间盘突出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采用经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椎间盘突出的下颈椎骨折脱位1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8枚,平均手术时间为2.7 h,平均出血量为400 mL。所有患者均未因神经功能恶化或椎间盘突出而需要再次行前路手术。1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复查X线片、CT片示骨折脱位复位良好,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弧度得到恢复。末次随访时,除10例Frankel A级患者以外,其余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1~2级。结论 经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适用于伴椎间盘突出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后路手术有利于复位,椎弓根螺钉技术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能有效地恢复和维持颈椎的序列,同时避免了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10.
颈椎斜位片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C形臂X线机以不同角度拍摄的尸体颈椎样本的斜位片观测颈椎椎弓根。在此基础之上不同角度的颈椎斜位片上观察术前拟行下颈椎椎弓根钉植入的患者颈椎椎弓根影象学表现。在这两个观测的基础上找到颈椎椎弓根及螺钉植入的最佳斜位片角度。方法选用干燥的人颈椎(C3~7)标本在C形臂X线机辅助下通过透视不同的斜位角度(40°、45°、50°、55°、60°)观测椎弓根。同时在颈椎标本观测的基础上,对拟行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患者术前摄不同角度的颈椎斜位片(45°、50°、55°)观测颈椎椎弓根的显示。两次试验都是观测椎弓根的长度及对侧椎弓根在椎体上显影的位置(把椎体3等分)。结果通过测量发现55°颈椎双斜位片对椎弓根长度的显示及对侧椎弓根位置显示与其他角度斜位片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5°双斜位片对术前颈椎椎弓根的判断及术中椎弓根钉植入准确性的判断是斜位片的最佳角度。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