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治疗的三年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胰岛β细胞的免疫损害呈缓慢性,患者在病程早期往往具有一定的残余胰岛β细胞功能,这给干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时机。目前,有学者提出LADA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但国际上对于LADA患者合适的治疗方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LADA的异质性很强,抗体滴度部分反映体内自身免疫程度,根据抗体滴度水平可将LADA患者分为LADA-1型(高滴度)和LADA-2型(低滴度)。  相似文献   

2.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是成人起病、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疾病,占所有成人发病糖尿病患者的2%~12%。目前国际上对LADA患者的诊断与管理尚存争议。2020年8月国际专家组发布了共识,即《国际专家组共识: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管理》。共识中总结了LADA的特征、回顾评估了目前的治疗方案,重点提出了LADA的治疗策略与管理路径,并推荐根据C肽水平将LADA患者进行分类管理。笔者就该共识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病情随病程进展的变化情况.方法 从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出LADA 28例,进行5年前后的临床、胰岛功能及免疫学比较研究.结果 28例LADA患者5年后病情加重,胰岛功能减退直至衰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持续阳性的患者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结论 LADA患者随病程延长其胰岛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直至衰竭而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GAD-Ab持续阳性的患者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  相似文献   

4.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属于缓慢起病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对LADA的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研究发现GAD-Ab滴度可能与LADA患者的细胞免疫、易感基因、临床特征、胰岛功能等相关,因此推断LADA可能存在与GAD-Ab滴度相关的异质性。研究具有不同抗体滴度LADA患者的胰岛病理改变有助于了解β细胞的免疫破坏进程、尝试新的免疫干预措施,从而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属1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亚型,即自身免疫性缓慢起病型,其发病机制与1型DM相似,亦为自身免疫性,但其胰岛6细胞所受免疫损害呈缓慢进展,开始表现为2型DM的特点,之后6细胞功能逐渐衰竭,需要胰岛素治疗。1993年澳大利亚学者Tuomi等对一组2型DM患者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检测后,正式将其命名为LADA。本文就近年来LADA的概念、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表型介于经典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间,对LADA的深入研究并与2型糖尿病比较有助于深化对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认识,更好地防治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长病程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出现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很少见,我们收治了一例此类患者,并意外发现其伴发的高胰岛素血症在治疗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使用过程中完全缓解,血糖波动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属于缓慢起病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对LADA的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研究发现GAD-Ab滴度可能与LADA患者的细胞免疫、易感基因、临床特征、胰岛功能等相关,因此推断LADA可能存在与GAD-Ab滴度相关的异质性。研究具有不同抗体滴度LADA患者的胰岛病理改变有助于了解β细胞的免疫破坏进程、尝试新的免疫干预措施,从而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接收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运用胰岛素强化法治疗,对照组则用常规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也可以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治疗方式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新诊断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中青年患者(年龄在20~50岁之间)30例,所有入选患者空腹血糖≥8.0 mmol/L,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一是胰岛素用持续胰岛素泵皮下注射二是三餐前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以及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结果治疗15~30 d,之后门诊随诊,根据患者自身经济情况和依从性改为三餐前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以及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或每日2~3次餐前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控制血糖,半年后复查标准糖耐量试验(四点法:空腹、餐后1 h、餐后2 h、餐后3 h血糖)、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四点法:空腹、餐后1 h、餐后2 h、餐后3 h胰岛素或C肽),通过结果可以看出,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在治疗后有显著改善。结论该组资料证实,对新诊断LADA患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15~30 d,可使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到较佳状态,有利于延缓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胰岛功能的衰退,进而减慢了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研究表明,有部分NIDDM患者,ICA或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阳性,早期β细胞仍有一定的分泌功能;临床上表现为NIDDM,以后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直至衰竭,最后需依赖胰岛素治疗。这一亚型NIDDM同经典的少年起病的Ⅰ型糖尿病致病机制相似,但起病晚,β细胞损伤进展慢,故可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胰岛素分泌,这一亚组NIDDM被澳大利亚学者Zimmet教授称为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1]。LADA最突出的特征是成年发病,病情进展缓慢,且胰岛β细胞存在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12.
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in adults,LADA)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亚型,临床特点介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T2DM)之间。1977年有学者观察到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的T2DM患者多无肥胖、血浆C肽水平低,易出现继发口服降糖药物失效,伴有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病史,Kobayshi将此类患者称为缓慢进展IDDM,1997年ADA正式定义它为1型糖尿病的亚型〔1〕。LADA患病率在貌似T2DM人群中比例较高,约占10%〔2〕,它起病年龄较晚,从15~69岁不等〔3〕,胰岛功能呈进行性衰竭,在发病早期不易和T2DM相鉴别,但由于LADA的治疗方案和T2…  相似文献   

13.
LADA的诊断要点与治疗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1999年WHO根据病因学将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两大类型,而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属于其中免疫介导性1型糖尿病的亚型。LADA约占临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10%。其早期临床表现貌似2型糖尿病,而以胰岛β细胞遭受缓慢的自身免疫损害为特征。早期诊断和干预LADA对于保留残存胰岛β细胞功能、延缓慢性并发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国外报道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出现过敏的发生率为0.1%~3.0%[1]。随着胰岛素加工、纯化技术的提高及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推广应用,胰岛素过敏现象明显减少。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对胰岛素过敏的报道比较少,但一旦出现将严重影响治疗。现报告1例对多种胰岛素过敏的LADA患者诊断、脱敏治疗及随访情况,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报道及文献资料。1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主因血糖控制不佳3个月于  相似文献   

15.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胰岛细胞受到细胞介导性自身免疫性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性缺乏.在中国,虽然发病率较低,但上升较快[1],尤其是胰岛β细胞衰竭缓慢进展的1型糖尿病,即成人缓慢进展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由于其残存一部分胰岛β细胞,起病酷似2型糖尿病,并给予相同的治疗.虽然在几年内不发生酮症酸中毒,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需依赖胰岛素治疗,并且其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危险性远远高于2型糖尿病者.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发现约有10%~20%原先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是1型糖尿病.目前,象所有其他无法治愈的疾病一样,对于1型糖尿病最好的医疗措施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提到糖尿病,很多人会立即想到需要依赖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和很多时候只需要口服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然而,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却固其起病隐匿、迟缓,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是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也被称为1.5型糖尿病。据报道,LADA约占糖尿病患者的2%~12%,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6,(3)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及对胰岛素β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FPG、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空腹、餐后1 h、餐后2 h)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胰岛素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胃肠不适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有效保护和恢复患者胰岛素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8.
我们观察了缓慢进展型1型糖尿病,即成人隐匿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重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生化、免疫等情况,对其特征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LADA患者、1型糖尿病(T1DM)患者、2型糖尿病(T2DM)患者研究对象.比较三组人群一般情况、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情况、LADA与T1DM抗体分布情况、三组人群并发症.结果:T1DM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小于其他两组患者,而...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及代谢特征,为临床早期发现本病提供依据,以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阳性为LADA主要诊断依据,将其临床表现与速发型1型糖尿病(DM1)、2型糖尿病(DM2)进行比较.结果显示,LADA的临床特征为:①发病年龄>25岁,多在45岁左右;②胰岛β细胞功能比正常人低下,但明显高于DM1,C肽释放曲线与DM2患者相似,但绝对值较低;③具有与DM1相似的免疫学特征,ICA阳性;④酮症出现时间明显迟于DM1患者,多数患者发病1.5年之内无酮症.提示LADA为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本质为胰岛素β细胞的免疫性损伤,根据上述特征可早期发现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