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莲花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止痛及疗效.方法:将9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予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对照组47例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治疗组3.35±0.76分,对照组:4.5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与护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采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结合用中草药外洗治疗与护理。结果: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见效快,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壮医脐环穴结合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以单侧或双侧踝关节发病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脱落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炎止痛、抑制尿酸生成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使用针刺壮医脐环穴联合莲花针拔罐祛瘀疗法进行治疗.两组疗...  相似文献   

4.
壮医药是壮族人民积累和总结的宝贵医疗经验,具有简、便、廉、验等优势。壮医外治疗法包括壮医普通针刺术、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熏洗疗法、壮医竹罐疗法等,普遍应用于临床,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上疗效明显。文章对壮医外治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对照组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痛经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痛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研究组不良发生率为3.33%,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有效,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对照组用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200例按1:1比例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和普通针刺法治疗,建立证候测评表和多维的效应评价指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较对照组(7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对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对偏头痛患者的即时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行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布洛芬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及积分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镇痛作用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对偏头痛有显著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配合西药治疗Behcet病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Behcet病性葡萄膜炎湿热瘀毒型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通过视力、裂隙灯、眼底检查等眼部检查观察2组患者葡萄膜炎症状体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葡萄膜炎症状体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Behcet病性葡萄膜炎的疗法,简便易行,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周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功能评分。结果:治疗5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JO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能够缓解或消除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口服消炎痛;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正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7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疼痛局部及夹脊穴治疗,出针后于局部疼痛处行点刺及拔罐;治疗组采用针刺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及疼痛局部同时予以施灸治疗,出针后在局部疼痛处行刺络拔罐。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对照组用尼美舒利、别嘌呤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1%、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尿酸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痛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均给予消渴痹证常规治疗及按消渴痹证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1个疗程(14 d)后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多伦多临床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TCS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可以缓解气虚血瘀型消渴痹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选用改良浮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浮针疗法进行治疗,分别采用VAS评分法、简明Mc Gill疼痛评分表(SF-MPQ)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疗效性评价和疗效判定。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VAS和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观察组96.9%,对照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常规浮针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90例按1:1比例随机纳入治疗组(符合方案者43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和普通针刺法治疗,建立证候测评表和多维的效应评价指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35%,较对照组(72.50%)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改善颈椎病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对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刺配合拔血罐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44例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阿是穴局部围刺结合梅花针叩刺后拔血罐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20 d)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6.36%VS 40.91%,P0.01);观察组治疗后Mc Gill疼痛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5 d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围刺配合拔血罐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止痛效果好,且见效快,可以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脐针配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脐针配合刺血拔罐及盐酸伐西洛韦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综合疗效评分,疼痛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止疱、结痂、脱痂以及综合疗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在缓解疼痛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以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脐针配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联合采取复元活血汤加减与针刺夹脊穴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7年5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67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83例采取针刺夹脊穴治疗,观察组8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 0. 05),2组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 0. 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0. 00%、6个月复发率1. 19%较对照组低(P 0. 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联合采取复元活血汤加减与针刺夹脊穴治疗,能显著减轻其疼痛程度,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基于壮医理论的针灸综合疗法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壮医理论为指导,采用针灸综合疗法,对36例门诊或住院的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非药物干预治疗,包括刺络泻血、拔罐逐瘀、温针灸等,方法是选取脐环穴及病侧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血海、梁丘、鹤顶等穴。在脐环穴针刺加艾灸,膝关节周围疼痛点予刺络泻血、拔罐逐瘀,再施以壮医理论中的梅花刺或莲花刺方法加温针治疗,每周3次,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根据评分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基于壮医理论的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后患者WOMAC总分及其疼痛、僵硬、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总有效率为91.67%,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壮医理论的针灸综合疗法治疗中重度膝骨关炎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