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3~6岁儿童视力和立体视力发育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城市 3~ 6岁儿童视力和立体视力的现状及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城市 3~ 6岁儿童 15 5 6名进行视力和立体视力检查 ,通过调查表咨询及实验室测定等方法进行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 :目前城市 3~ 6岁儿童视力低下率为 2 9.0 5 % ,以远视为多 ,约占视力低下人群的 4 8.2 3% ,近视约占视力低下的 36 .6 2 %。同时检测结果还表明 :3~ 6岁儿童立体视力低下的发病率较高。结论 :在调查的 4 9项因素中 ,儿童视力与看电视的时间与距离、遗传因素、出生时窒息或缺氧状态、是否饮用牛乳及年龄等有关。视力发育不好 ,可能会直接影响立体视力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 3~ 6岁幼儿视力和立体视力发育现状和影响因素 ,我们对 12 2 1名幼儿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 :抽取我省不同城市、不同水平的幼儿园5所 ,3~ 6岁幼儿 12 2 1名 (男童 6 48名、女童 5 73名 )。用对数视力表按规定检查 ,凡裸眼视力 <5 0者为视力低下 ,对视力低下者用 1%的阿托品眼膏散瞳 ,早、晚各 1次 ,连续给药3d后进行屈光检查 ,按标准方法确诊近视、远视和弱视等。立体视力检查用颜少明等研制的《立体视觉检查图》按规定进行 ,正常视锐度≤ 6 0″为标准。采用问卷询问的形式向受检儿童家长发放儿童视力影响因素调查表 ,表中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3~7岁在园儿童视力发育和屈光状况的检查,比较两种视力筛查方法对发现儿童视力异常的特点. [方法] 抽取吴江市6所幼儿园3~7岁在园儿童1 909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和伟伦视力筛查仪进行屈光筛查. [结果] 不同年龄组之间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5岁组儿童的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不同年龄组之间屈光异常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其中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均为异常的占9.22%,仅有视力不良或屈光筛查异常的分别占2.20%和2.78%. [结论] 学龄前儿童应同时开展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这不仅提高准确率、减少假阳性率,而且减轻家长和医院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 3~ 7岁儿童视力低下发病情况 ,为开展儿童眼保健服务提供资料 ,对 7780例儿童视力现状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葫芦岛城市、农村、集居、散居儿童 ,年龄 3~ 7岁 ,共 7780人。 (2 )方法 :远视力测定 ,4周岁以下用儿童灯箱视力表 ,测视距离为 4m ;5周岁以上用“E”字型标准对数灯箱视力表 ,测视距离 5m ,对可疑者均作 2次检查后给予记录。结果与讨论  (1 )年龄分布 :此次调查 7780名儿童 ,视力小于或等于 0 8的 1 0 57人 ,视力低下率 1 3 6 % ;眼数 1 530只 ,视力低下率 9 8%。在各年龄组中 ,视力小于或等…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艳萍 《中国校医》2002,16(6):578-579
视力低下对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 ,将来还影响升学和就业 ,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裂孔 ,会导致视网膜脱离、致盲 ,近视学生易产生心理冲突、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1] 。因此视力低下对学生身心危害极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表明 ,我国中小学生平均视力低下率由 1985年的 3 4%上升至 1995年的47%。 1995年城市小学近视率为 2 2 .78% ,初中 5 5 .2 2 % ,高中70 .3 4% ,居高不下 ,农村仍有上升的趋势[2 ] 。我国学生视力低下 90 %以上是近视性的 ,其中小学生占 5 0 %~ 60 % ,中学生占70 %~ 90 % ,大学生占 90 % [3 ] 。 1995年 ,其比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调查、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及相关预防干预措施,保证儿童视力正常发育。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接受视力检查的2 0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自动的视力筛查仪对儿童自然瞳孔状态下的双眼屈光状况进行检测,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屈光异常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 000例儿童中筛查出屈光异常198例(9. 9%),其中102例(5. 1%)为女童屈光异常,96例(4. 8%)为男童异常,男童、女童的屈光异常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6岁男童、女童屈光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3岁儿童,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儿童视力发育异常与每日看电视时间长、看书与写字姿势不正确、每日接触手机与电脑时间长、睡眠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儿童视力发育异常与家庭采光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具有较高的屈光异常发生率,其视力发育异常多与每日看电视及接触电子产品时间、睡眠时间、看书与写字姿势不正确等因素有关,及时给予早期预防、筛查对保证儿童视力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山东省35所幼儿园及10所小学的学前班3~7岁10317名学龄前儿童视力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7岁组学龄前儿童视力价下率15.60%,其中3岁组最高,为26.22%,4、5、6岁组分别为22.77%、14.30%、8.81%,7岁组最低,为6.59%。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降低,说明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可能与其生理性远视等原因有关。同时,检出弱视儿童331名,弱视率3.21%。其中73%的弱视儿童在本次视力调查中被查出,说明在学龄前儿童中进行视力检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其防治、保护儿童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杨行社区13家托幼机构3~6周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筛查人数4465名,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杨行社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异常率为:小班9.27%、中班13.77%、大班22.36%,3~6周岁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加;公办幼儿园儿童的视力发病率比民办幼儿园儿童的发病率高;学龄前儿童每日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长短与儿童视力异常有关。结论杨行社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异常率较高,弱视是影响儿童视力发育的主要原因,学龄前儿童视力、眼位、屈光状态的普查应引起重视,并做好视力保健。  相似文献   

9.
临安市5~6岁儿童视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时期是视力发育的重要阶段,在儿童视力发育不良前早期给予干预。为进一步掌握儿童期视力发展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本文对临安市532名5.5~6岁的集居儿童进行了视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3~5岁学龄前儿童视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7年在山东省东阿县3家公立医院进行入托体检的3~5岁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和家长基本情况、用眼行为情况,通过体检结果获得儿童视力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描述,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山东省东阿县2017年入托的18 169名3~5岁学龄前儿童视力情况数据及其家长的调查问卷。男女童分别占51.30%、48.70%,3岁儿童占39.99%,居住在城镇的儿童占65.97%;母亲文化程度以初中及高中为主,占41.19%,父亲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52.50%,家庭人均月收入以1 000~2 000元为主,占41.19%。共检出视力异常儿童12 142例,视力异常发生率为66.83%,其中远视发生率为23.58%,散光发生率为14.79%,近视发生率为12.20%,弱视发生率为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看电视时间为0.5~2.0、>2.0 h (OR=1.428、1.398)、每天接触电脑、平板和手机时间为0.5~2.0、>2.0 h (OR=1. 436、1. 404)的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风险较高,看书写字姿势正确的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风险较低(OR=0.535)。结论 该地区3~5岁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高,应引起相关部门及家长重视,应严格控制电视、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持正确读书写字姿势同时积极开展户外活动,保障儿童视力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为儿童视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7月成都市市区18所公立幼儿园登记在册的3~6岁儿童4 48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18所幼儿园共4 484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结果 4 484名3~6学龄前儿童中,视力异常检出652名,检出率为14. 54%(95%CI:13. 51%~15. 57%);其中屈光异常415名,检出率为9. 26%(95%CI:8. 41%~10. 10%);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 05)。6岁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高于3岁儿童(P0. 05),4岁、5岁、6岁儿童的屈光异常检出率均高于3岁儿童(均P0. 05),且6岁儿童屈光异常检出率高于4岁儿童(P0. 05);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不同年龄儿童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男、女儿童视力异常、屈光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同时将儿童保健系统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地域分布特征,为开展视力低下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样本来源于2015年山东省体检数据,共纳入939万名6~18岁儿童青少年。获取左右眼视力等数据,利用Arc GIS 9-3 软件呈现山东省6~18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空间分布图,描述其地区分布特征。结果 2015年山东省6~18岁儿童青少年总体视力不良率为38.7%,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7.5%、14-2%和17-1%。其中城市视力不良率高于乡村(47-9% vs-33-3%),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42-3% vs-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山东省儿童青少年总体及中、重度视力不良空间分布表现为山东中部及东北沿海地区检出率较高,男女生视力不良也呈现类似分布。轻度视力不良呈零散分布。结论 山东省6~18岁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有关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时考虑地区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围生期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儿保门诊和托幼机构的2 032名6月龄~6周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同时调查母亲孕前3个月至新生儿围生期的相关情况。结果:接受调查的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率为31.1%;母亲怀孕前3个月经常接触电脑电视、行剖宫产出生、早产、巨大儿、出生时吸氧、出生时患有新生儿肺炎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危险因素,而其他暴露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生期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保护儿童视力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的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宁波市江北区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由家长填写。结果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为15.96%。儿童出生时父亲年龄>35岁、出生足月和每日睡眠时间>10h是儿童视力的保护因素(OR=0.564、0.447和0.493,P<0.05),而父亲的视力异常、母亲年龄>35岁和家庭饮食结构不均衡是儿童视力异常的危险因素(OR=1.873、2.004和2.379,P<0.01)。结论儿童视力发育受遗传、疾病、环境和营养等因素综合影响。应该加强围生期胎儿和出生后儿童视力保健。  相似文献   

15.
谷岭  侯哲 《中国校医》2003,17(2):103-103
近年来 ,沈阳市某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掌握该区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 ,进一步开展近视眼防治工作 ,我们对该区内 4890名小学生视力精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结合中小学生体质调查进行 ,采用国际E字灯光视力表箱 ,按小数记录。通过填表调查影响视力因素。凡表格缺项 ,教师代填作为废表剔除。2 结果和分析2 .1 视力不良率  4890名学生中 ,发现有视力不良的 12 90名 ,占 2 6 .38%。2 .2 各年级视力低下率 一至三年级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分别为 2 3.70 %、2 3 .92 %和 2 4.13% ,三年级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市儿童视力情况 ,遂于 1998年 4~ 6月对长沙市城区 10所幼儿园的 1971名 3~ 6岁儿童进行了视力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长沙市城区 10所大型幼儿园 3~ 6岁儿童 1971名 ,其中男童 10 72名 ( 5 4 63 %) ,女童 899名 ( 4 5 61%)。 3岁~组 448名 ( 2 2 73 %) ,4岁~组 694名 ( 3 5 2 1%) ,5~ 6岁组82 9名 ( 4 3 0 6%)。1 2 方法 采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保健科编制的字母匹配视力测试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 ,首先由幼儿园老师教会儿童测试方法 ,然后由专人负责检测视力。视力异常者 ,用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子女视力与父母视力的关系。方法 通过调查小学学生及其父母视力来推论父母视力对子女视力的影响程度。结果 共调查了小学五年级学生 30 6人 ,视力低下者 12 1人 ,视力低下率为 39.5 0 % ,子女与父亲视力 ,子女与母亲视力进行配对比较 ,父母视力对子女视力影响的相关危险度 (RR)为 2 .5 6~ 5 .0 0 ,并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单相关 ,偏相关分析都显示了子女视力与母亲视力的关系有显著意义 ,而与父亲视力的平行关系没有显著意义 ,复相关分析揭示了父母视力对子女视力的综合作用有一定意义 ,与配对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惠如 《中国校医》1995,9(2):125-126
近年来青少年视力下降日趋严重,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为探讨视力下降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我们选择师范附属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4~6岁儿童269名。豆.2方法:用幼儿视力对数三用视力灯(福州市妇幼保健所监制)按常规进行检查,裸眼视力is·0者为视力正常,<5.0者为视力低下。三个月检查一次,三次检查仍为视力低下者转眼科进一步诊查。本文用第三次视力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测量儿童身高和课桌椅高度。有关因素调查采用统一表格,说明调查要求后让家长逐项填写,共收回调…  相似文献   

19.
王岩  冉静 《中国校医》2002,16(6):551-552
为了解北屯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发展规律和动向 ,以便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 ,1996~ 2 0 0 1年我们连续 6年对中小学生进行了监测 ,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北屯中学在校的 6~ 18岁学生共 17994名 ,其中男生 8869名 ,女生 912 5名 ,小学 895 9名 ,中学 90 3 5名。1.2 方法 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手册中视力检查方法的要求进行。凡裸眼视力低于 5 .0即为视力低下 ,4.9~4.8,为轻度低下 ,4.7~ 4.5为中度低下 ,4.5以下为重度低下。2 结果2 .1 视力低下率 北屯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 3 5 .83 % ,1996年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包头市当前儿童低常视力状况,分析后天因素对儿童视力发育的影响,为儿童低常视力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包头市区6~7岁儿童10741,包头周边农村6~7岁儿童83名,并对其在生活中的视野范围进行估算以及在运动中的手眼协调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市区儿童的低常视力率为41.1%,农村地区儿童为13.3%.两组儿童在视野范围和眼与运动的协调能力上亦有显著不同.结论 儿童低常视力除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外,后天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