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宣传教育在全国布鲁氏菌病防治干预试点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卫生部关于重点传染病干预措施的精神,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黑龙江省龙江县和吉林省洮南市开展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治干预试点工作,探索在目前形势下控制布病疫情的有效措施。健康教育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干预措施,由于布病疫区大多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对布病危害认识不清,缺乏自我保健意识。为了强化群众的防病意识,提高布病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赤城县布鲁杆菌病(布病)发病率上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良性有序发展。为探讨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在提高重点人群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降低人间布病发生率中的作用,开展了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血清学调查,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赤诚县随机抽取了样田乡的下马山村、水么窑村,云州乡的石窑沟村、北沙沟村和大营子村。对重点人群询问病史,静脉采血3~5 ml待测,进行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松原市人间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为掌握其流行趋势,对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省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要求,松原市于2007年4~10月,对全市开展了人间布病项目调查工作,结果如下。1 调查内容和方法对全市2007年1~10月份报告布病病例的地区按《松原市人间布病个案调查表》项目开展流调工作,调查主要人群为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皮毛加工人员和农民等,对有可疑症状的人群采血开展血清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当地群众对布鲁杆菌病(布病)常识的了解程度,探索布病感染危险因素,确定下一步进行综合干预和健康促进的关键环节.方法 选择历史上曾为布病老疫区、且近年来疫情出现反弹的阳高县和广灵县,采用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布病相关知识和人群布病防治行为态度3个方面.结果 2个县共调查5372人,文化程度偏低,其中,农民占62.7%(3362/5372).阳高县和广灵县布病知晓率分别为84.03%(2379/2831)和33.33%(847/2541),布病感染途径知识平均知晓率为18.60%(6001/32260).在两县布病预防常识调查中,有29%的人认为处理流产物需要戴手套,有70%的人答“不知道”.在养殖户如何处理病死畜的调查问卷中,阳高县有79.1%(664/839)选择去市场卖掉,广灵县有61.2%(267/361)的选择杀死后埋掉,两县均存在不恰当的病死畜处理方式.结论 居民对布病了解程度不够,应加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提高群众预防布病的意识与能力,改变不正确生活方式和认知观念,有效降低人间布病的感染与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布氏杆菌病(布病)在人间感染情况,评价预防控制措施效果。方法2000~2004年采用布氏菌素皮试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对重点人群进行连续5年布病监测。结果5年未发现布病疑似病例或现症病例,布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由5%~14%,提高到38%~71%。结论加大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重点人群的布病监测,加强牲畜检疫、免疫,是预防、控制布病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养殖户明显增多,个别县(市)、区出现了人间、畜间布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传播,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深入了解布病疫情的有关情况,总结布病防治经验,更好地落实布病防治措施。2000年8~9月,对长春市近5年布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1资料与方法 按2000年8月长春市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布病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对与布病防治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长春市地方病防治办公室设计印刷了与布病防治有关的表格、调查提纲,请1…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近年来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及加强防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 (布病 )在吉林省建国前就曾广泛流行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全省各县 (市、区 )都有布病发生 ,人间疫区 4 0 1个乡 (镇、场 ) ,畜间疫区 6 87个乡 (镇、场 ) ,是羊种布鲁氏菌为主 ,羊、牛、猪、犬种布鲁氏菌混合存在的疫区。吉林省的布病防治工作在技术措施上遵照“消除或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增强易感人群的免疫力”这一基本原则。但在增强易感人群免疫力方面 ,由于人用菌苗 (10 4 M)不仅保护期短 ,而且多次接种又能引起人体发生迟发性变态反应 ,会给健康人群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 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8.
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在地方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倩  郝敏 《山东医药》2004,44(29):73-73
在地方病防治工作中,除了去除病因、进行综合性治疗(改水、供应碘盐等)外,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也是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对病区群众进行地方病知识的宣传,有利于培养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近几年来,我们对山东省地方病流行地区的各类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和健康干预措施,病区群众的健康理念正在由有病求医的被动模式转变为预防为主的主动模式。  相似文献   

9.
梅里斯区农民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梅里斯区是历史上的布病老疫区,从1998年开始发病率逐年上升,2005年发病率是445.83/10万,达到历史最高,居黑龙江省之首,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此,2008年7月3—24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梅里斯区布病发病及对健康危害情况、当地农民对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开展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同市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现状,为制订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整理2006 - 2009年大同市7个县4个区人间布病疫情监测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当地人群布病发病率,发病人群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职业分布、年龄性别分布,总结大同市人间布病流行趋势及特点。结果 2006 - 2009年大同市共发生布病5195例,平均发病率为57.51/10万。各县(区)均有发病,发病时间以春、夏季为主,发病人群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农民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1.67%(4243/5195)。结论 2006 - 2009年,大同市人间布病疫情呈现“高—低—高”流行态势,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重点县(区)的防治工作力度,对重点发病人群进行布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青藏铁路大部分路段穿行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内,在分析青藏铁路线西大滩地区近些年鼠疫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鼠疫风险评估工具"对西大滩地区进行鼠疫风险评估,以期达到防疫关口前移的目的,更好地保护藏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6~2015年西大滩地区鼠疫监测数据来自《鼠疫监测增刊》(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人群卫生习惯、人群鼠疫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地理环境因  相似文献   

12.
豫陕晋冀鲁5省布病联防工作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5省都是以农区为特点的羊种布病疫区。由于5省相互毗邻,人群来往密切,商品交易频繁。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省际间家畜及其产品交易十分活跃。给布病的发生、发展带来很大影响,随着传染源的流动,造成人畜间布病的扩散,因而交叉传播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加强协作,控制疫情扩散,推动布病防治工作,豫、陕、晋、冀、鲁5省经过协商,自1989年起开展了5省联合防治布病(以下称5省布病联防)工作,并制定了联防协议。6年来,在各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领导下以及卫生、畜牧主管部门和专业人员的积极努力下,认真落实协议,做了大量工作,现根据5省总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肃省镇原县农村15岁以上人群甲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有效的甲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在镇原县19个乡镇随机抽取10个乡镇540名15岁以上人群进行甲型肝炎防治及相关行为调查。结果人群甲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在23.52%~94.63%,平均为64.96%。对甲肝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在40.00%~66.30%,对其他肝炎的知晓率在23.52%~39.26%。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的人群甲肝防治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63%的人不记得自己是否患过肝脏疾病,32.96%的人不清楚周围人是否患过肝脏疾病。人群卫生习惯形成率在16.48%~94.44%,平均56.71%;有"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家中切肉的案板和刀具生熟分开使用,家中餐具固定分开使用,不带儿童参加婚丧嫁娶"等习惯的在16.48%~32.59%;92.04%的家中厕所为旱厕,距离食用水源50 m以下的占43.7%。人群甲肝疫苗接种率39.26%,34.81%的人疫苗接种史不清楚。结论镇原县农村15岁以上人群甲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卫生习惯普遍较差,甲肝疫苗接种率也比较低。应针对不同层次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加强甲肝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辽西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知识、信念、行为,为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健康教育培训方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抽取辽西地区凌海市与牛、羊有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为干预对象,对499名职业人群实施布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对教育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布病知识均分、知晓率显著提高,布病高危行为较干预前有所改变,干预前后差异显著。结论在职业人群中开展布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布病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改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07~2011年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为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布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布病病例4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8/10万,5年内以2011年发病数逐年绝对增长量最多、环比发展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最快。汝州市发病率排序5年间始终为首位,鲁山县发病率提升最快,从2007年的第6位提升至2011年的第2位。常年均有病例报告,春、夏季高发,男性多于女性,年龄集中在30~70岁,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职业分布逐渐广泛。结论平顶山市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是重点人群布病防治知识教育,提高其防病意识,减少布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鼠疫防治工作中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对于鼠疫防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70%以上的鼠疫疫情是在群众报告病、死啮齿动物的基础上发现的,西北地区群众捕猎旱獭感染鼠疫,云南和贵州一些家鼠疫源地鼠疫疫情发生后很长时间得不到发现,这些现象与群众不了解鼠疫防治知识密切相关,亦即与健康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在鼠疫防治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易暴露的人群和医务人员实行干预措施,认识鼠疫危害,了解鼠疫防治知识,增加防范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应该把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做为我国鼠疫防治的重要措施,引起足够重视,加强研究和应用,提高鼠疫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变态反应-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特别是农牧民的身体健康.石家庄市重点职业人群布病血清学监测阳性率从2005年的3.9%上升到2011年的12.39%.2011年6月,作者对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内6个布病疫情高发县(市)、布病重点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干预前后养殖人群和非养殖人群布鲁杆菌病(布病)知识和健康行为意识得分,探讨针对不同人群的适宜的宣传方法.方法 选择天津市静海县牲畜养殖人群和非养殖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对养殖人群采取健康讲座的方式、非养殖人群采取媒体及广播宣传的方式,实施布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分别问卷调查牲畜养殖人群和非养殖人群500人和502人,其中,牲畜养殖人群干预前、后各调查250人;普通人群干预前调查257人,干预后调查245人.在干预前牲畜养殖人群的布病知晓率[18.8%(47/250)]高于非养殖人群[5.8%(15/2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4,P< 0.05),干预后两组人群的知晓率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养殖人群为[100.0%(250/250)]仍然高于非养殖人群[68.6%(168/245)].在健康行为认知方面,干预后两组人群的正确认知率均有提升.结论 在养殖人群中开展布病知识的健康讲座可明显提高布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认知率,非养殖人群更适合依赖于媒体、广播等覆盖面广的宣传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为查清我省人间布病疫情,对全省畜间有布病疫情的54个县(市)40537名职业人群进行了布病调查。布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阳性1448人,阳性率为3.57%,血清学阳性224人,阳性率为0.55%,首次发现布病患者97人,患病率为0.24%,病人以慢性最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说明我省在职业人群中已有布病感染和发病,传染源主要从外地输入。查清我省人间布病疫情,对指导我省布病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往,布氏菌病(简称布病)的重点职业人群非常集中,布病感染率及发病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们与病畜接触的密切程度和机会的多少。只要把住牲畜检、免疫、病畜淘汰及重点职业人群的个人防护关,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布病的发生。而在商品市场非常开放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重点职业人群被社会人群所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