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3例临床分析田美华(附属医院皮肤科)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皮质类固醇激素中图法分类号R758.25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重症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皮损累及皮肤和粘膜,表现为全身皮肤的红斑、水疱、大...  相似文献   

2.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是一种严重变态反应性药疹,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口腔、颊粘膜、呼吸道、胃肠道粘膜糜烂、溃疡,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而死亡。我科于2003年收入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经精心护理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称为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1诊断要点①有明确的用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②起病急,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尼氏征阳性。③黏膜损害严重。④全身中毒症状严重。2治疗原则①及早应用大量皮质类固醇激素。②防止继发感染。③注意补充液体及维持电解质平衡。④加强护理。3病因及发病机理引起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常见的致敏药物有:①解热镇痛药,如安痛定、安乃近、去痛片等。②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泻痢停等。药疹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免…  相似文献   

4.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重型药疹之一,皮损波及全身,先后出现松弛性水疱、糜烂及渗出,形成大面积表皮坏死松解,表现类似浅Ⅱ度烫伤,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为探讨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最佳治疗方法,我们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和综合疗法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郭爱群  于婉娇 《吉林医学》1997,18(2):126-126
中毒性大疱性坏死性表皮松解症1例护理体会郭爱群于婉娇程国清(吉林市医院132000)中毒性大疱性坏死性表皮松解症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其起病急,皮损重且广泛,可达全身体表面积的95%以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若抢救不及时易死于感染等并发症。我科收治1例...  相似文献   

6.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重型药疹的一种类型,本病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皮损由弥漫性红斑迅速发展成松解型水疱或大面积表皮松解,具有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该病37例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治愈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报告盖永珍,盖明霞,高加兴,丛兰光(沂南县皮肤病防治站)关键词表皮松解症;中西医结合治愈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多由抗菌素、碘胺、镇痛解热剂、安眠药等所引起,是一种严重的药物反应。笔者用中酉医结合方法治愈1例,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8.
1 引言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其发病急,皮损广泛,全身症状严重,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常会导致病人死亡。我科收治26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死亡11例,这是值得重视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钟红香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1000-1001
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是严重药物性皮炎的一种。它起病急骤,皮疹初起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很快变成棕黑色,并逐渐增多、扩大或融合成片,在红斑表面可形成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稍一擦之即成糜烂面,或形成大面积的表皮坏死松解,尼氏征阳性,外观类似浅Ⅱ度烧伤。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此外,患者口腔黏膜、眼结膜以及肝、肾等内脏均可同时受累。我科于2006年11月8日收治了1例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患儿,  相似文献   

10.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一种严重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文献报道病死率可达25%,凡皮损面积大于体表面积的50%均属于重症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起病初期为麻疹样或多形性红斑样皮疹,常遍布全身,皮损处很快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松解,稍摩擦即剥脱,糜烂面大量渗液,易继发感染.常因并发败血症、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疗成功与否.护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将我院儿科收治1例皮损面积达81%以上,重症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儿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多由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抗生素类、巴比妥类等药物引起 ,起病急骤 ,皮肤呈弥漫性潮红迅速波及全身 ,形成松弛性水疱、大疱、表皮大面积坏死、松解、脱落 ,呈烫伤样外观。触痛明显 ,粘膜如口腔、眼结膜、上呼吸道、胃肠道、外阴均可受累。全身中毒症状重  相似文献   

12.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又名“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药疹类型。国内于1958年首次由杨国亮报告。目前认为是一种与用药剂量、给药方式无关,而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药敏反应。既往曾名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  相似文献   

13.
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随着药物应用种类的增多,药疹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是其中最严重类型之一.表现为严重的皮肤反应.皮损广泛.迅速发展形成大疱.表皮呈烫伤样松解坏死;同时合并有重度全身中毒症状,常伴有口、眼、外阴和消化道等粘膜损害.如无及时正确的抢救护理措施,病人常迅速死亡.病死率可高达3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引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药物致疹发生频率.方法 收集1989~2011年文献中有关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报道病例,对致疹药物进行统计,并分析致疹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推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发生率.结果 统计表明,引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药物品种有51种,阳性病例176例,抗感染药物涉及17种69例,神经精神类药物6种46例,解热镇痛药物4种28例.单一品种中卡马西平引发个案26例(发生率为5.04%),氨基比林引发个案18例(发生率为0.68%),苯巴比妥和阿莫西林各9例(发生率分别为1.24%和0.37%).结论 引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药物以抗生素类药物、神经精神类药物和解热镇痛类药物常见,致疹发生率较高的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别嘌醇和扑热息痛等.  相似文献   

15.
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是皮肤科的急症之一,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表现为皮肤粘膜损伤广泛而严重,甚至累及多个脏器系统,可因并发感染导致败血症或全身损害而死亡。针对此类疾病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症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痛苦,促使疾病痊愈,并可预防控制继发感染所引起的败血症和其它并发症。本院2004-01-2007-10收治31例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物性皮炎抢救的点滴体会(附一例报告)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王玉生,韩金萍大疱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物皮炎为一种极其严重的形如大面积烫伤样的大疱型药疹,严重病人可在几日内死亡。患儿,男,9岁。其母代诉,周身皮肤起红色皮疹7天。病史:患...  相似文献   

17.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发病急骤、进展快、皮损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科1990年10月~1997年8月共收治32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现将护理休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戴月娥  周丽 《医学争鸣》1997,18(3):299-299
血浆置换术治疗大疱性坏死松解型药疹戴月娥1田俊士1马秀琴1周丽2刘玉峰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1输血科,2皮肤科西安710033)关键词血浆置换术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中图号R735.25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EN),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临床类...  相似文献   

19.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即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本病少见,但病情危重,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10%以上.常见的致敏药物主要为磺胺类,解热镇痛类,镇静安眠或抗癫痫药物等.  相似文献   

20.
王一枫  阎永宁 《浙江医学》2007,29(12):1294-1295
大疱型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又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重症药疹的一类,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现对1994年5月至2004年5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收治的31例大疱型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