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雅静胶囊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nmonsil TM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8mol·L^-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至pH5.0)(40:60);流速:1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25nm;进样量:20μl;柱温:25℃。结果: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分别在15~135μg·ml^-1(r=0.9999)和1.2~10.8μg·ml^-1(r=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100.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雅静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厄贝沙坦治疗组(n=52),服用厄贝沙坦150mg,1次/日;另一组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组(n=54),服用厄贝沙坦150rng和氢氯噻嗪12.5mg的复方制剂,1次/日。结果治疗12周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降压的总有效率为83.3%(45/54),厄贝沙坦降压的总有效率为78.8%(41/52),两组血钾、LDL-C、血糖较入组时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和达标率较高.较单用厄贝沙坦未增加不良反府.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雅静胶囊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nmonsil TM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8mol·L^-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至pH5.0)(40:60);流速:1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25nm;进样量:20μl;柱温:25℃。结果: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分别在15~135μg·ml^-1(r=0.9999)和1.2~10.8μg·ml^-1(r=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100.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雅静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陈亚垚 《淮海医药》2013,31(1):70-71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OO傩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含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1片/d;对照组50例,厄贝沙坦150mg/d。用药4周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安博诺)治疗,对照组用厄贝沙坦片(科苏)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优于厄贝沙坦片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血尿酸440~5301amol/L,随机分成两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厄贝沙坦150mg/d,氢氯噻嗪12.5mg/d)62例,氯沙坦组(50mg/d)58例,平均8周,进行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对比研究。结果厄贝沙坦一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同氯沙坦一样有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3.1%(P〉0.05);治疗后两组高尿酸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尚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7.
蒋梁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486-1487
目的 建立厄贝沙坦胶囊中厄贝沙坦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Dianmonsil C18柱;流动相:乙腈-0.02%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至pH2.8 )45:55;检测波长:245 run;流速:1.0 ml· min-1.结果 厄贝沙坦线性范围为12.58~125.80μg·ml-1,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为9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1.00%.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靠、重现性较好,能起到控制厄贝沙坦胶囊中厄贝沙坦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60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每日上午给予厄贝沙坦150~300nag。1次/d口服,氢氯噻嗪12.5mgl次/d口服,连续8周,用药前后监测血压、心率、血钾、肾功能、血糖及血脂。结果总有效率96.7%,对心率、血钾、肾功能、糖代谢、脂代谢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抗高血压药)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试验制剂)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参比制剂),剂量为厄贝沙坦300 mg、氢氯噻嗪25 mg。分别于服药后36 h内,多点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浆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浓度。用DAS程序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2种制剂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量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和片剂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厄贝沙坦:Cmax分别为(2.61±0.62)和(2.57±0.46)mg·L-1;AUC0-36分别为(15.14±3.43)和(15.39±3.91)mg·h·L-1;AUC0-∞分别为(16.37±3.42)和(16.80±4.28)m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75±19.42)%。氢氯噻嗪:Cmax分别为(162.51±27.55)和(168.18±25.71)μg·L-1;AUC0-36分别为(1115.41±147.34)和(1144.15±171.62)μg·h·L-1;AUC0-∞分别为(1212.68±160.77)和(1252.75±21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浓度的方法,并评价2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以L--替11醋22米酸.9沙。铵坦对缓为1冲8内液名标(健氨,康血水受浆调试样节者品pH随经值机沉至双淀9周法.0)期处=交理3叉后5∶单,6采5剂;用用量液于口-定质服量联相分用同析法剂的进量离行的子测受对定试厄,制色贝剂谱沙或柱坦参为m比/Wz制-at剂e4r2s厄7X.3贝T→e沙r-ra坦1R9氢P31.氯08,,噻氢流嗪氯动片噻相以嗪为考m乙/察z腈-其∶12生m96m物.0o→等l·效性。结果: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血药浓度分别在2.00~5000μg·L-(1r=0.9984)和2.00~200μg·L-(1r=0.998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均为2.00μg·L-1,提取回收率均>90%,日内、日间RSD均<10%,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6.3%~108.0%、98.2%~100.5%。2种制剂的cmax、AUC0~t、AUC0~∞制剂间和周期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tmax进行非参数检验显示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法特异性强、快速、准确,所需样本少且前处理简单,能同时对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血药浓度进行定量;2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厄贝沙坦片剂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厄贝沙坦中厄贝沙坦的含量。方法 :用CLC -ODS柱 (2 5 0mm× 4 6mm) ,以水 -乙腈 -三乙胺 (5 0∶5 0∶0 15 ,用冰醋酸调pH至 3)为流动相 ,流速 1mL·min-1,用紫外检测器于 2 45nm波长处检测。结果 :线性范围为 0 0 49~ 0 146mg·mL-1(r =0 9996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 42 % (RSD =0 4% ) ,99 0 8% (RSD =0 6 % )和 99 45 % (RSD =0 8% )。检测限为 0 8μg·mL-1。结论 :本法具有操作简便 ,分析快速准确、干扰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为双盲对照试验。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40例 (男性 3 2例女性 8例 ,年龄 49a±s 1 0a)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各 2 0例 ,分别给予厄贝沙坦 1 5 0mg ,po,qd或缬沙坦 80mg ,po,qd ;2wk后按血压决定维持原剂量或厄贝沙坦增加到 3 0 0mg ,po,qd或缬沙坦增加为 1 60mg,po,qd;总疗程 4wk。结果 :厄贝沙坦治疗 4wk末的总有效率为 75 % ,收缩压下降 (2 .7± 1 .8)kPa,舒张压下降 (1 .5± 0 .8)kPa均P <0 .0 1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5 %。结论 :国产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短期疗效明显 ,每日服药 1次 ,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3.
钱桦江  吉翔  林德祥 《药学进展》2009,33(12):564-568
目的:考察伊贝沙坦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流化床工艺,将伊贝沙坦原料黏附在空白丸芯上,制成含药微丸;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包溶胀层材料,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包控释层材料,采用同样的工艺包溶胀层和控释层,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按最佳包衣工艺操作,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吐温-80、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和葵二酸二丁酯为包衣材料,以释药时滞及时滞后的突释药量为指标,优选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上药、包溶胀层、包控释层工艺中使用的风量分别为20、30、40 m3.h-1;进风温度分别为45、50、50℃;喷雾压力均为0.2 MPa;喷液速度分别为8、9、9.gs-1。4种包衣材料在微丸中所占的最佳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5%、1%、25%和0.5%,制得的脉冲控释微丸的平均时滞约为7小时,时滞后2小时突释量均大于70%。结论: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伊贝沙坦脉冲控释微丸的体外释放能够达到脉冲控释效果,制备工艺简单、可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Irbesartan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的作用。方法24只髂总动脉球囊内膜剥脱的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三组,分别于本前1天至术后14天食管内喂饲Irbesartan 30mg/kg·d或蒸馏水。术后14天对损伤血管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 Irbesartan显著抑制损伤血管壁中细胞计数增加和内膜增厚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且有量效关系。对新生内膜中细胞密度影响不大。结论 Irbesartan能够抑制大鼠髂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Irbesartan可能是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血浆厄贝沙坦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血浆经乙醚萃取,以ZORBAX Extend-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0.1%TFA-0.5 mmol.L^-1 SDS体系,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42 nm(0-6.5 min)和266 nm(6.5-7.8min)。结果厄贝沙坦浓度在0.05-6.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定量限为0.05 mg.L^-1;高中低3个浓度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3.93±1.09)%、(99.85±0.65)%和(100.95±1.21)%;日内RSD分别为3.04%,1.15%,1.19%,日间RSD分别为4.50%,3.32%,1.18%。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适用于人血浆厄贝沙坦浓度的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 ,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法 ,比较厄贝沙坦与氯沙坦的降压效果。经 2wk安慰剂导入期后 ,服厄贝沙坦 (5 8例 ) 75mg ,qd或氯沙坦 (5 9例 ) 5 0mg ,qd ,于wk 4末坐位舒张压≥ 12kPa者则剂量加倍 ,继续服用 4wk。厄贝沙坦组 17例病人与氯沙坦组 14例病人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wk 8末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8wk治疗末 ,有效率厄贝沙坦组 83%、氯沙坦组 78%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厄贝沙坦的谷 /峰值收缩压为 81% ,舒张压为 70 % ,氯沙坦分别为 75 % ,71%。 2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晕。结论 :对轻、中度高血压病 ,厄贝沙坦是一种有效、安全且耐受性好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加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90例患者维持糖尿病原治疗方案不变,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3个月后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组治疗前后相比较,尿白蛋白排泄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加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减少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18.
探讨厄贝沙坦与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与安全性。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前,2组SBP、DB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SBP、DB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BP、D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BP达标时间与DBP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产坎地沙坦酯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和厄贝沙坦组,每组30例,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经过2周的安慰剂清洗期后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坎地沙坦酯片一日8mg或厄贝沙坦片一日150mg。2周后如果达到预期降压效果,则继续原剂量服药至4周末。如降压效果不理想,加量(坎地沙坦酯一日12mg或厄贝沙坦一日225mg)继续服药2周。观察所有入选患者4周内的血压、不良反应和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坎地沙坦酯组收缩压下降15.1%,舒张压下降12.2%;厄贝沙坦组收缩压下降12.6%,舒张压下降9.2%。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坎地沙坦酯为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安全且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10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84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伊贝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伊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SBP、DB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伊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