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少钦 《河北医学》1999,5(12):92-93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妊娠晚期合并症。通常认为ICP在临床上以皮肤搔痒,生化上以胆汁淤积为特征。本院近期对入院待产妇常规查肝功能及血清胆汁酸,现将1998年10月~12月间分娩产妇中血清胆汁酸高于正常值者61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998年10月~12月我院总分娩数430例,血清胆汁酸高于正常值者61例(10.1~113.5μmol/L),占14.19%。在所有血清胆汁酸高于正常的病例中,出现皮肤搔痒者10例(已除外皮肤疾患,分娩后搔痒迅速缓解、消失),占16.3…  相似文献   

2.
33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予地塞米松5mg/d×5d静滴(4例连用2疗程),结果,33例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胆汁酸下降,但未达正常值水平,对母婴无明显毒副反应。认为地塞米松可作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的主要影响是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产后出血[1]。1998年1月至1999年2月我科收住院2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7例均有搔痒症状,多见于腹部、四肢。实验室检查血胆酸升高;部分ACT升高;小部...  相似文献   

4.
叶美英 《吉林医学》2015,(10):1988-198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在临床中的表现。方法:选取进行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48例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在血清胆汁酸、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等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升妊娠结局的效果,临床价值较大,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琪 《中外医疗》2011,30(16):6-7
目的探讨最恰当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围产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5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各患者的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Apgar评分和血清TBA值等指标。结果经本院采取多项围产期护理措施,35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母婴均未出现死亡。结论只要及时、正确的采取恰当的围产期护理措施,就可大大减少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母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减轻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痛苦和增加胎儿安全系数.方法:总结收治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症状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及胎儿宫内窘迫.结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有效减少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特点,是妊娠晚期出现皮肤瘙痒及肝内胆汁淤积。血清胆汁酸升高可使胎盘绒毛血管痉挛,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或早产。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0年4月,对我院43例不同程度的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引起皮肤瘙羊起始时间无差异,血清胆汁酸值越高,产女黄疸程度越重,血清胆汁酸值越高,羊水污染率越高。结论对中重度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者从住院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妊娠合并乙肝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合并妊娠合并乙肝( HBV)患者和48例单纯I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ICP合并HBV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羊水污染率均高于单纯的IC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较单纯ICP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母婴影响较大。结论:对妊振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慢性乙肝患者重视血压的监测,加强产程中监测,防止出现胎儿宫内窘迫,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8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探讨减低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或死亡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82例病例。结果8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有2例(2.44%)胎死宫内,其余均经剖宫产终止妊娠,新生儿有20例(24.39%)出现轻度窒息,无一例死亡。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易突发胎儿宫内缺氧,早发现、早诊断,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了74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和5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血清甘胆酸(CG)的浓度,结果ICP患血CG浓度显升高(13.52±9.54mg/L),为正常孕妇(2.67±1.92mg/L)的5~10倍,根据血CG浓度将ICP患分为〈10、10~20,〉20mg/L3组,将3组胎儿出生情况与正常组相对照,结果显示血CG浓度〈10mg/L组羊水胎粪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与正常组无差异,而  相似文献   

11.
郝力 《中外医疗》2011,30(26):70-70
对我院2009年至2010年56例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是造成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因素,也可能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艳  徐曦  周淑  刘毅  高岚  付利侠 《四川医学》2011,32(9):1357-135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GDM+ICP组)孕妇180例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妊娠期糖尿病(GDM组)42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组)474例孕妇所分娩围产儿的结局情况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GDM+ICP组34周前终止妊娠率、新生儿窒息率、Ⅱ度以上羊水粪染率、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围产儿不良结局风险增加,应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提高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简称ICP)是妊娠中晚期出现的,以搔痒、黄疸为要特征的疾病。主要并发症有早产、胎儿窘迫、死胎、死产等使围产儿死亡率升高。本文对78例ICP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妊娠前无肝胆疾病,肝功能正常,妊娠期出现单纯皮肤搔痒或伴有黄疸,血胆汁酸值>10μmol/L或伴有SGPT及胆红素值升高,而在产后2周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其中血清胆汁酸值>10μmol/L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1.2 一般资料自:1991年2月至2000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849例,而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ICP78例,发生率为4.2%。  相似文献   

14.
崔玲 《吉林医学》2013,34(6):1104
目的:对在妊娠期内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孕妇,对其发病原因、临床影响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16例,16例孕妇均致死胎,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晚期的肝内胆汁淤积症更容易发生死胎,94.2%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死胎发生于孕周的36周左右。胎儿死于宫内之前,并没有显著的症状提示,如胎动减少或者胎儿监护异常的指标产生,但是,一大部分孕妇都会出现有规律或者没有规律的宫缩现象。对死去的胎儿进行尸检,结果显示,所有的胎儿在子宫内都有急性缺氧发生。结论:对于有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死胎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经常在经历正常的宫缩后。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发生死胎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还没有可以监测的指标或现象来预测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所以,要对妊娠期内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进行全面监测和护理,对其病情进行综合评估,要适时终止妊娠,有效预防死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及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按分度诊断标准诊断为轻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90例)和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38例),给予熊脱氧胆酸(UDCA)及中药治疗.结果 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治疗后瘙痒评分及血清生化指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伴发肝内胆汁淤积,常使临床表现复杂化,易造成误诊。所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肝内胆汁淤积的主要临床特点(一)乏力和消化道症状:一般较轻,有肝实质损害者也可明显。(二)皮肤搔痒:其搔痒程度轻重不一,和黄疸深度并不平行,长期胆汁淤积者较甚,肝功能恶化时反而减轻。搔痒原因可能是胆酸(Cholic acid)在皮肤内沉积所致。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75例章一涓王键(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30061)关键词: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714.25;R271.41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  相似文献   

18.
吴星光 《海南医学》2012,23(16):81-83
目的分析双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我院产科诊治的双胎妊娠患者515例,其中双胎妊娠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7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8例未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双胎妊娠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生儿预后情况、孕妇生产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胎妊娠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率为3.30%;观察组中发生胎儿窘迫、胎儿窒息及胎儿死亡的比例分别为41.2%、52.9%和3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11.1%和0(P<0.05);观察组患者中剖宫产比例为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妊高症及产后出血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58.8%和4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和5.6%(P<0.05)。结论双胎妊娠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高,胎儿预后较差,孕妇并发症多,临床工作中应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双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我院产科诊治的双胎妊娠患者515例,其中双胎妊娠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7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8例未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双胎妊娠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生儿预后情况、孕妇生产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双胎妊娠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率为3.30%;观察组中发生胎儿窘迫、胎儿窒息及胎儿死亡的比例分别为41.2%、52.9%和3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11.1%和0(P< 0.05);观察组患者中剖宫产比例为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妊高症及产后出血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58.8%和4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和5.6%(P<0.05).结论 双胎妊娠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高,胎儿预后较差,孕妇并发症多,临床工作中应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0.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15例临床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吕祝武,李雁珠围产医学研究内容之一,就是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国内不同的地区同样围产儿死亡率相差很大,由13.2‰~57.6‰。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早产率可达33.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