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使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近年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已广泛被应用.现对本院1995年3月~2002年12月收集的45例短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和13例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ICU 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原因,探讨预防ICU 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对策.方法:对我科ICU收治的患者中,15例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中心静脉导管脱出与医护、患者、导管固定、输液管道因素相关.结论:加强医护配合,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加强护患沟通,妥善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及保证适宜的输液管道的长度是防范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yinsertedcentralcathcte,PICC)在肿瘤科患者行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等方面有广泛的临床应用。由于外周中心静脉导管需长时间留置在静脉中,少则7d多则1年,因此要定期对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导管维护的好与坏是决定导管使用时间的关键因素。在维护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时需要许多维护药品、器械以及登记相关维护记录等。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指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任何静脉导管[1],已应用于大手术后静脉输液、长期肠外营养支持、血液透析、肿瘤化疗等领域。中心静脉拔管后发生高血压、心动过速等并发症的临床过程称为中心静脉导管拔管窘迫综合征(CVC removal distress syn  相似文献   

5.
安志洁  陈鹏 《护理研究》2010,(1):237-238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肿瘤病人应用PICC置管可以保证化疗全程的顺利进行。我科于2003年开始使用PICC,用于多程化疗及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2005年开展留置PICC的肿瘤病人建立护理管理档案的置管后专业化护理,极大地方便了病人的治疗,降低了各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2007年我科为了满足病人居家带管期间自我护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失功原因与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失功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方法分析156例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置管,其中36例为长期双腔导管,120例为临时双腔导管。结果导管失功有两大类:①导管通路功能障碍22例,原因以导管血栓形成为主(占59%),导管纤维外鞘形成是长期双腔导管功能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导管使用过程发生;于置管后即刻发生者多由导管打折、贴壁等技术因素引起;②导管相关性感染27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非DN患者;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临时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长期导管,且留置越久,临时导管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导管内血栓形成是两类导管通路障碍的主要原因,长期双腔导管发生障碍的重要原因还有纤维外鞘;临时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及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影响感染的因素还有糖尿病和置管部位;需长期留置导管时,应用带涤纶套的导管可明显减少感染。  相似文献   

7.
建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管理体系:成立PICC导管管理组,制定PICC护理规范,制定置管操作程序及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操作程序,规范导管维护内容及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内容与方法,建立操作护士资质准入和质量考评制度.实践证明建立导管管理组是技术管理的保证;导管护理规范是技术管理的基础;护士资质准入制度是技术管理重要环节;质量管理是技术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曾妃  曹冠立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59-1061
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根据<2011年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和临床特点设计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核查表,包括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核查表和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核查表,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和导管维护时管理小组核查记录,及时反馈改进.2011年2月至8月,临床使用安全核查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4.02‰,较2010年6月至12月的5.80‰有降低.  相似文献   

9.
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并维持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方法 对120例长期静脉输液及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堵塞率、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确保中心静脉置管通畅,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输入,具有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充分进行的必备条件,由于部分患者的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者无法长期维持的HD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其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1.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患,长期间歇使用化疗药物或静脉高营养,给患带来了便利。但护理不恰当会引起并发症的出现,常见的并发症有导管破裂或脱出、管腔阻塞、误刺锁骨下动脉,此外气胸及感染威胁着患的生命,并发症的出现给护理也带来了障碍。做好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能安全保证患长期建立中心静脉通道,有助提高患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防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对策。[方法]对6例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心静脉导管脱出与护士、病人、导管固定、输液管道因素相关。[结论]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加强护患沟通,妥善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及保证适宜的输液管道的长度是防范中心静脉导管脱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患者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将317例恶性胸水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132例与观察组185例,对照组给予实施一般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发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治疗恶性胸水患者中实施规范护化护理管理,可减少置管并发症,保证患者治疗顺利进行,避免了护理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正>许多血液透析临床实践指南都推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漏作为血管通路,而不主张长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但中心静脉导管使用仍然较多,特别在高龄患者。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数据,我国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逐年增多,2013年底为9.2%,并另有17.7%的患者使用临时中心静脉导管。2012年美国长期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80~89岁患者80%,90岁以上患者9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对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作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管理,观察其对降低医院感染的效果。结果用PDCA循环法对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患者实施管理,可使其医院感染率由管理之初的2.52%下降至0.31%,管理之初季度与以后每个季度医院感染率差异明显。结论PDCA循环法可有效地提高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管理质量,对降低其引发的医院感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杨兵  李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613-8613
近20a来,由于引进了各种高质量的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ns,CVC),保证了导管的通畅性及使用寿命,使长期的中心静脉通路变得安全、可靠,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于输液、给药、术中监护、中心静脉压测定和静脉营养。  相似文献   

17.
张蓉蓉 《护理研究》2006,20(10):2702-2703
PIOC是指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了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PICC因其安全、方便和易掌握,带管时间长,能避免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各种输液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外资料报道,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可留置近2年,但在长期保留使用过程中,随着病人的肢体活动,导管末端可能破损。按常规导管均为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一旦破损后,只能拔除后重新置管。护理人员对延长管末端破损的5例病人采取了补救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方法采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对60例肿瘤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长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PICC导管60例,插管成功率为98.5%,留置时间29~362 d,平均置管时间为142 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导管为肿瘤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对保证患者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计划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致病菌检测方法,对青海大学附属医院624例住院肿瘤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62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例,感染率为2.72%。感染病例中,有10例为菌血症,血液或导管尖端培养有细菌生长,检出葡萄球菌属7株、大肠埃希菌属3株。结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肿瘤病人医院感染重要诱发因素,主要预防措施是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输液装置。  相似文献   

20.
癌症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 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方法采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对60例肿瘤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长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PICC导管60例,插管成功率为98.5%,留置时间29-362d,平均置管时间为142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导管为肿瘤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对保证患者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计划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