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2例孤独症患儿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进行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孤独症症状[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及心智发育水平[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以发育商(DQ)表示]变化。结果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儿的CARS评分及AB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试验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儿的DQ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且试验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相比单用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在改善孤独症患儿相关症状、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及提高患儿心智水平方面效果更为显著,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收治的82例AS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组患儿基于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核心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表(ABC)、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及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和睡眠质量[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核心症状总改善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ARS评分、ABC评分及ATEC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感觉统合评定量表中关于前庭失衡、解决防御、本体感觉及学习能力共4项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曹泠枫 《当代医学》2021,27(4):54-56
目的 分析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与康复训练结合对脑瘫患儿运动及语言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1例.常规组采取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运动及语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MFM、GMFM均有明显增加,且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5%,高于常规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与康复训练结合对脑瘫患儿运动及语言功能有积极影响,可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及语言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家庭康复训练对儿童孤独症早期感觉统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孤独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感觉统合功能、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评分及中国版心理教育量表(C-PEP)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感觉统合失调评定量表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TEC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PEP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应用于儿童孤独症中,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早期感觉统合功能,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AS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rTM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量表(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ASD患儿中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其社交能力、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进而促进病症恢复,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早期介入丹佛康复训练模式(ESDM)对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法,以确诊孤独症为研究起点,以治疗6个月为研究终点,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徐州市儿童医院确诊并治疗的孤独症患儿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康复组(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和颅磁丹佛组(经颅磁刺激联合ESDM治疗),每组46例。对比分析常规康复组和颅磁丹佛组的韦氏儿童认知功能(WISC)评分、儿童孤独症症状(CARS)评分、孤独症行为(ABC)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常规康复组和颅磁丹佛组的WISC和ABC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颅磁丹佛组升幅更大(P?<0.05);治疗后常规康复组和颅磁丹佛组的CA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颅磁丹佛组降幅更大(P?<0.05);颅磁丹佛组治疗有效率(84.78%)优于常规康复组(65.22%)(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ESDM能更有效地改善孤独症症状,在小儿孤独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7.
梁莉娜  刘皓  郭凯  刘银侠 《海南医学》2022,33(3):345-348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病十科治疗的107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疗法)和对照组55例(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日常生活环境变换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将40例接受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康复训练:包括应用行为分析法(ABA)训练,引导式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各项均1次/d,40 min/次,6次/周,连续3个月;观察组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日常生活环境变换刺激,连续3个月。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后进行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量表(C-PEP)测评。结果:治疗组的C-PEP发展总分及其余7项的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相比,除知觉方面变化不明显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65.0%,对照组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常生活环境变换刺激下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效果优于单纯接受康复训练,说明日常生活环境变换刺激对儿童孤独症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儿童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儿童抑郁障碍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采用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巴塞尔指数(Barthwl指数)、儿童睡眠习惯问卷(ASHQ评分)、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疗效等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5,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ASHQ评分显著降低,MMSE评分、Barthwl指数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HAMD评分、ASHQ评分显著降低,MMSE评分、Barthwl指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1、2.306、6.319、8.819,P<0.05);实验组TESS评分(2.19±0.65)显著低于对照组(3.8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9,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9,P<0.05)。 结论 低频经颅磁刺激能显著提高儿童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感觉综合训练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果。方法:选取6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盐酸哌甲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感觉综合训练。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项目评分、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项目评分、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多动得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项目评分、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多动得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感觉综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门诊确诊的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评定,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心理干预采用以个体为对象,以心理疏导为主。对治疗前后的SCL-90各因子分进行比较。结果: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是躯体化障碍(65.6%)、强迫(34.4%)、人际敏感(18.8%)、抑郁(54.7%)、焦虑(78.1%)、敌对(29.7%)、偏执(40.6%)、恐惧(34.4%)、精神病性(48.4%)。给予心理疏导治疗后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治疗前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躯体化障碍、抑郁、焦虑、恐怖有显著好转(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卫生问题,恰当的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室间隔缺损的准确性,以及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的价值。方法运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室缺患者60例,并将超声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定位与手术完全符合的占93.4%,与手术定位有差异的占6、6%,超声对室缺口测值与手术结果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彩超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安全、无创,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准确的依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混合物的膜法分离,大多采用渗透汽化方法,少有采用蒸汽渗透法。用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对以蒸汽渗透和渗透汽化两种方式分离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混合物(甲醇质量分数为0.01-0.30)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甲醇质量分数低于0.05时,蒸汽渗透较渗透汽化法的分离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后皮质激素应用的时间、方法、效果和适用性,方法:对47例行巩膜冷凝、外加压+环扎术术后第5天仍有较严重球结膜水肿的患者进行全身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2天,5mg1天,停药后观察其球结膜水肿程度和消退时间,与与1990年以前末用皮质激素治疗的相关病例作对比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后球结膜水肿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P<0.01),平均消退时间比未用者缩短约4天,经随讠1年,全部病全均未发现视网膜脱离复发。结论:对于视网膜脱离术后第5天球结仍较严重水肿的患者进行短期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治疗,是,有效的,而且不影响视网膜的复位。  相似文献   

15.
樊林燕  乐凯  张红运 《重庆医学》2011,40(20):2010-2011
目的 观察舒筋活络中药结合水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高压氧、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每日辅助水疗1次.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改善及肌张力的缓解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筋活络中药结合水疗有利于加速痉挛型脑瘫患儿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防褥疮气垫配合翻身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骨科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不使用气垫床,观察组使用防褥疮气垫,比较两组骨科患者的翻身时效积分和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翻身时效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皮肤潮湿感、皮肤灼热感、皮肤发红及压疮发生例数均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卧床患者应用防褥疮气垫床配合翻身、按摩有良好的疗效,对减少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减轻护士劳动强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赵秀伟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28-1930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心理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治疗,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心理状况,采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血三酰甘油(TG)评价两组血糖控制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及FPG、2hPG、HbA1c、TG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及FPG、2hPG、HbA1c、TG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药物配合心理治疗糖尿病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低血容量休克型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2005~2006年我院共收治低血容量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7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5例,开腹手术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病史、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部治疗成功,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低血容量休克型异位妊娠安全可靠,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0.6~2007.1月收治的5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根治性手术组1、3、5年生存率为70.1%、40.3%、20.1%;R1手术组1、3年生存率为38.1%和0%,开腹探查组1、3年生存率为25.1%和0%。单因素分析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与预后相关(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切除(P<0.01)、淋巴结转移(P<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可使患者具有较高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苏丹 《当代医学》2021,27(6):167-168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独实施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药物治疗比较,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