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和血通络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积血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3例DR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予糖网汤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 -C及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结论 益气养阴和血通络中药能更好改善DR玻璃体积血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2.
郎淑敏  吴翟 《河北中医》2010,32(7):974-976
目的观察轻身降脂饮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轻身降脂饮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辛伐他汀片治疗。2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身降脂饮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血脂、血流变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TC、TG、LDL-C及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血脂、血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眼底病变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FPG、2 hPG均降低(P0.05),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FPG、2 hPG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FPG、2 hPG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眼底病变改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2%,P0.05);治疗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82%,明显高于对照组(57%,P0.05)。结论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治疗DR能改善患者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眼底病变和视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王小慧 《新中医》2015,47(6):23-24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TG、TC和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脂代谢,从而有利于改善脑血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血清胆固醇(TC)在正常水平的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血清TC正常的6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普伐他汀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常规治疗组33例不用普伐他汀,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与动态心电图(DCG)变化。结果普伐他汀组治疗1个疗程后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均<0.01),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变化(P均>0.05)。2个疗程后TC、LDL-C进一步降低(P均<0.01),HDL-C上升(P<0.05)。TG虽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TC、TG、LDL-C、HDL-C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普伐他汀组治疗后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1个疗程后2组的症状性与无症状ST段压低次数及其持续时间均减少(P均<0.05),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个疗程后普伐他汀组症状性与无症状的ST段压低次数及其持续时间进一步减少(P均<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用药期间未见普伐他汀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伐他汀对胆固醇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有调脂与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常规应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或)钙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根据病情随证加减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5.83%,对照组65.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76.67%,总有效率48.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HDL-C、L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TC、TG、HDL-C、L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和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各项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在西药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可以更有效的消除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祛瘀汤,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CCS分级、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绞痛CCS分级的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水平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仅TC、HDL-C、L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流变学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祛痰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CCS分级,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还可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对于该类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运动及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治疗。3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和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还原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调脂合剂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调脂合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调脂合剂,对照组口服血脂康,疗程5周,均于治疗前后检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 结果 :调脂合剂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升高(P<0.01),且优于血脂康组(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下降(P<0.01),且优于血脂康组(P<0.05)。 结论 :调脂合剂治疗高脂血症,改善血液流变学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桂  苗桂珍  朱学敏 《河北中医》2009,31(8):1133-113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2组疗程均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2组治疗后FPG、HbA1c、CRP、UAE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UAE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UAER,降低CRP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口服舒降之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64例)口服补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斑块面积、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斑块数量、斑块面积、TG、TC、LDL-C、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中药可显著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显著抑制颈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3.
贾慧珍 《河北中医》2014,(12):1846-1848
目的探讨滋阴益气通络方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非增殖期DR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气活血方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视力、视网膜出血、渗出物、微血管瘤等改善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中央静脉收缩期高峰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力、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中央静脉PSV、EDV、RI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滋阴益气通络方治疗非增殖期DR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力及眼底微循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纳入统计治疗组56例,对照组57例),两组均常规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对照组予以盐酸贝纳普利(benazepril hydrochloride tablets,BHT)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血清胆固醇(serum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两组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UAER治疗后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而对照组TC、TG的下降则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治疗组全血粘度低切及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方面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结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肾脏微循环,减少尿蛋白的排出,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方法以1991年1月至2013年8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以中医药为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经过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的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进行聚类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药药物治疗使用最多的药物为生地黄、黄芪、丹参。聚类分析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可分为9类,包括活血化瘀止血类,补益肝肾类,补气类,养阴类,清热泻火凉血类等。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的,其特点是全身辨证与眼局部辨证相结合。具体药物以补气、补阴、活血及清热类中药为主,因此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泻火凉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心绞痛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抗心绞痛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解毒汤口服。观察两组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血脂、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性状及缺血总时间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减少缺血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性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可有效防治气虚血瘀型心绞痛,并具有一定的改善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性状,减轻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中医证型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温学红  杨林  李青 《河北中医》2009,31(3):332-334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证型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比较,总结不同证型检验指标的规律,探讨不同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参考数据。方法对90例脑梗死患者,辨证分为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各30例,同时和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脑梗死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沉降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组(P〈0.01)。风痰瘀阻型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气虚血瘀型组、阴虚风动型组(P〈0.05)。气虚血瘀型组、阴虚风动型组的HDL-C低于风痰瘀阻型组(P〈0.05)。结论中风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密切相关,高黏、高凝的血液状态是脑梗死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可为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提供一个参考指标,而高TG、低HDL-C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马婕 《吉林中医药》2014,(12):1225-122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临床9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均按照西医临床诊疗指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功效的糖肾1号方,2组患者均临床治疗3个月,比较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13%,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 A1c、24 h UAER、Um Alb、SCr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 UAER、Um Alb、SC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确切,对肾脏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能够早期预防DN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袪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补肾活血袪瘀中药,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有效率、肾功能改善情况及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有效率为6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 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t=6.862 1、5.017 7,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组高于对照组(t=5.527 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酸、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3.887 2、3.586 1、3.737 8,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袪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祛瘀明目中药复方贞芪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血糖及视网膜中醛糖还原酶基因(Mdose Reductase,A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喂养后采用脲链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大鼠腹腔诱发糖尿病。在糖尿病大鼠病程3个月出现DR病理变化后用贞芪胶囊治疗,连续灌胃3个月,通过血糖的测定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探讨贞芪胶囊对DR大鼠血糖及视网膜中醛糖还原酶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后3个月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模成功;造模后及治疗前STZ大鼠血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贞芪胶囊高、中、低剂量组AR mRN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贞芪胶囊可降低DR大鼠视网膜中醛糖还原酶基因mRNA表达,同时有一定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