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拓展手术室管理新模式,将电子化智能设备充分运用于手术室日常工作中,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实现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科学化的转变。方法通过运用先进的指纹信息采集系统和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共同搭建手术室监管的综合平台,对于手术室工作实现动态调控及管理。结果该系统促进加强手术室与各手术科室之间的有效合作,改进手术流程,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结论提高手术室护士长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实现手术室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手术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I、Ⅱ、Ⅲ级洁净手术室共214台手术过程,分别于静态、手术切皮时、手术进行30min、手术进行60min以及切口缝合不同时点进行沉降菌、浮游菌和尘埃粒子数监测。同时收集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数量、开门次数、系统自净时间等可能相关影响因素情况。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SAS9.1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结果静态条件下,沉降菌监测结果均合格;动态条件下,尘埃粒子数、浮游菌密度总合格率仅70.10%,Ⅲ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不足50%;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室内活动人员数量、台次、术前系统自净时间、开门次数、着装5个因素的偏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条件下,空气质量较差。室内活动人员数量、台次、术前系统自净时间、开门次数、着装等是影响手术过程动态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动态空气质量,应加强洁净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5,(10):136-139
目的完善医院手术管理,为建立数字化手术室做好准备,向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迈进。方法基于医院的实际医疗情况和临床需求,结合手术管理规范,对围手术管理系统的管理规则和流程进行设计和分析。结果理顺了手术室信息管理的规则和流程,加强了围手术医疗信息的沟通、反馈和共享,提高了手术室工作效率和手术质量以及手术室利用率。结论顺畅的管理流程和信息的高效利用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医院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索如何加强手术管理,充分利用手术室资源,提高手术科室整体效能。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专项调查、专家座谈等方法,对某大型三甲医院手术室的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 手术室瓶颈问题与手术室资源利用潜力巨大并存;择期手术病人入院难与外科周末资源利用不足并存。结论 充分利用手术室资源,除加强手术室内部管理外,应将手术管理延伸至手术过程管理,对整个过程管理不断的完善和持续改进,最终实现医院外科综合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应用HIS中手术室信息探讨手术室的效率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桂榕  李恒 《卫生软科学》2005,19(6):422-423
[目的]了解手术室工作状态,以合理利用手术室资源。[方法]提取医院局域网中有关手术安排、手术过程、麻醉、手术科室、手术间的工作状态进行统计。[结果]工作日手术间平均日均工作30.13小时,节假日日均工作5.49小时;个别手术间利用率偏低。[结论]节假日安排手术潜力更大;手术间没有满负荷运转。若仍需安排手术,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手术室管理。医院手术室的利用率直接关系到外科病人的周转,如果手术室工作效率不高,不仅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会延长患者无效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日益受到重视。手术部联合信息、质管、院感等部门,共同研发“围术期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指控模块,实现了各环节联动,形成了完整的手术患者“围术期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动态质控链,使临床科室对手术患者围术期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手术过程中药物使用规范率以及满意度均得以提升。该设计革新了手术室传统的管控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点状、片段式质控方式,进阶为全程动态、线性质控管理,全面提升了手术室质控管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RFID技术及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对手术标本从患者身上取下至送到病理科全过程的可追溯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依据手术室管理规范,建立包括手术标本登记、包装、核对及接收等4个功能模块的手术标本送检系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时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通过手术标本送检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规范了手术标本送检管理,实现对手术标本动态、可追溯管理。结论手术标本送检系统的建立,规范了手术标本送检的行为,保障了医疗质量,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在手术室教学管理的作用。规范手术室教学管理,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高质、高效。方法通过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收集手术室教学中的各项动态资料,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分析,达到教学目的。结果改变传统手术室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学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结论应用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采集教学资料,提高手术室教学质量及效率,实现手术室常态工作下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在手术室整体管理的作用。方法医院手术麻醉科建立了一套具有手术护理专业特色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该手术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手术职能排班系统、麻醉信息系统、无菌物品管理及追溯系统这3个子系统,不但能实现手术申请、控制权限、术前访视、护理信息的录入,还能有效管理无菌物品。结果利用该系统可迅速查找无菌器械,方便临时调配,并可追溯供应室发放的每包无菌物品相关的信息,使各种统计工作变得简单易行。结论应用手术室信息管理系统不但提高器械使用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加强医院整形美容门诊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院整形美容门诊手术室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整形美容手术各个环节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手术室环境、手术物品、手术人员等各个环节管理,建立健全整形美容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体系。结果加强了整形美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体系,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手术室医疗护理质量。结论采取严格规范系统的整形美容手术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加强医院规范化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医院手术信息资源与管理支持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方法:应用手术室信息资源与管理支持系统进行手术管理、数据存储与分析。结果:通过实施手术室信息化管理,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结论:手术室的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的核心所在,是手术室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强手术室管理、防止医疗差错,以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更好地为患者家属服务。方法: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手术相关信息,并采用大屏幕显示设备发布手术排班和手术进展信息。结果:系统成功稳定运行近两年半,在核对手术患者防止医疗差错、精细化管理手术医生进入手术室,为患者家属、手术室和麻醉科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等方面提供了极大帮助。结论: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管理效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雪玲 《临床医学工程》2013,(11):1425-1426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实施程序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2年我院将程序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管理中,资料回顾分析2011年实施常规管理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实施程序化管理前后(2011年和2012年)患者、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2012年患者、手术科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2011年,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护理配合的程序化管理有效地协调了手术室的整个护理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五次核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五次核查"制度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流程,使手术室查对过程更加程序化、规范化。结果应用此流程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查对意识,较好地防避因查对不严造成的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应用"五次核查"制度进行查对,有效杜绝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娄兴汉 《现代医院》2014,(8):123-125
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合理构建决定了医疗成本的准确计量,是财务分析和成本管控的基础和关键。而手术室成本是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成本的合理归集和计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推动手术业务的广泛开展;因此手术室成本核算也越来越受到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广泛关注。笔者总结了手术室成本核算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新的手术室成本核算思路,旨在进一步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顺应医疗业务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医院洁净手术部的运行管理与日常监测(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设计,优质的施工是洁净手术部实现无菌环境的前提。科学的运行管理,规范的日常监测的运行状态则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污染的保证。本文阐述洁净手术部动态管理的理念,旨在提高洁净手术部运行管理水平,实施更有效的控制“二次污染”,全方位地实现“无菌保障体系”之最终目的。(本文分二部分阐述:第一部分运行管理;第二部分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解决单走廊洁净手术部术后污染物品的收集与密闭转运的问题.方法 自行设计手术室污染物品与废弃物品密闭转运车.结果 自2006年10月-2011年5月临床使用效果证明其实现了单走廊洁净手术部术后污染物品的快速收集与密闭转运;规避了单走廊洁净手术部环境污染的风险;促进了护理管理的持续改进;节省了手术运营成本,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结论 因其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经济实用,而成为单走廊洁净手术部感染控制之必备的医疗用品.  相似文献   

18.
冯靖祎  陈华 《医疗设备信息》2008,23(10):120-123
数字化手术室是今后手术室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建设层流洁净手术室的同时,研发了一套与HIS、PACS、LIS、EMR等系统相集成的手术室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满足了手术病人信息自动记录及全院共享、手术示教及远程会诊、科室事务及二级库房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实践表明,该系统的使用有助于优化手术工作流程、提高手术工作效率、增强手术安全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医用耗材的需求量也非常大。随着耗材种类的增加,手术室耗材管理的流程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该文利用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一套手术室高值耗材智能管理系统,提高了手术室高值耗材运转的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