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LLHAT的研究者宣称噻嗪类利尿剂可“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忍受性良好且便宜”,该类药物“应作为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美国高血压协会的Weber博士提出了对该研究的质疑。ALLHAT所谓“优越性”无有效证据 Weber博士首先强调的是:在ALLHAT研究中,主要终点致死性冠心病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在利尿剂、ACEI和钙拮抗剂治疗组均  相似文献   

2.
ALLHAT(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应用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脏病发作研究)是在美国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活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始于1994年,共入选了42418名高危高血压患者,黑人占35%,比较了ACE抑制剂(赖诺普利)、钙拮抗剂(络活喜)、α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氯噻酮)对终点事件的影响。ALLHAT试验的主要终点是冠心病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次要终点是总死亡率、卒中、冠心病联合终点和心血管疾病联合终点。  相似文献   

3.
降压、降脂治疗预防心脏病研究(ALLHAT)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临床高血压研究,该研究认为利尿剂在预防心力衰竭(HF)方面比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都好。这个结论出来以后受到许多学者批评,认为ALL-HAT收治病人1/3是有色人种,有色人种对利尿剂降压反应特别好。还有学者认为ALLHAT设计时首要终点(致死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以及最主要的次要终点(总病死率)3组相似,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次要终点(如HF、脑卒中等),就有些“牵强”,诊断HF的可靠性等有疑问。因此,ALLHAT研究者对他们的研究做了再次分析(Circulatio…  相似文献   

4.
降压治疗的获益与降压药物的选择——ALLHAT研究结果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LHAT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其采用随机双盲设计,将较新的并已为广泛应用的钙拮抗剂--氨氯地平、ACE抑制剂--赖诺普利和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与老的亦是公认的抗高血压药物金标准利尿剂氯噻酮直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降压治疗对心力衰竭的影响——ALLHAT研究的质疑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肌梗死试验(ALLHAT)是一项由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发起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药物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高血压试验,其结果最近在美国华盛顿发布,并刊登在2002年12月18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引起了医学界的强烈反响。 该研究始于1994年,涉及美国和加拿大625个中心的42418例高危高血压患者。入选者随机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赖诺普  相似文献   

6.
近期公布的“抗高血压和降脂预防心肌梗死试验”(anfihypetlensive and lipid lowing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ALLHAT)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对比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对预后终点影响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内容丰富,引人关注。ALLHAT回答了一些抗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问题,并提出了更多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近期公布的“抗高血压和降脂预防心肌梗死试验”(antihypertensiveandlipidlowingtopreventheartattacktrial ,ALLHAT)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对比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对预后终点影响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 ,结果内容丰富 ,引人关注。ALLHAT回答了一些抗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问题 ,并提出了更多的研究热点。  ALLHAT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组织 ,在北美的 6 2 3个中心 ,主要在社区医疗机构实施 ,共入选了 4 2 4 18例轻至中度老年 (平均年龄 6 7岁 )并至少有一个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病人。病人被随机分入以下四个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正> 最近的美国国家临床指南、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脏事件的研究(ALLHAT)均支持应用噻嗪类利尿剂作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初始的药物治疗。然而,对 ALLHAT 研究结果的分析却重新引发了有关噻嗪类利尿剂不良代谢作用的争论。在 ALLHAT 研究中,4年里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在氯噻酮组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和赖诺普利组(11.6% vs.9.8%和8.1%,P<0.05)。但有趣的是,作为主要结果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有争议认为,4.9年(4~8年)的随访时间还不足以显现抗高血压治疗后新发糖尿病者的心血管预后。Verdecchia 等经过平均6年(1~16年)的随访发现,在高血压患者中,噻嗪类利尿剂的应用是新发糖尿病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他们还发现试验过程中新发糖尿病患者的心  相似文献   

9.
遵循临床试验证据充分控制高血压——ALLHAT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12月在JAMA杂志上发表的抗高血压和降脂预防心肌梗死试验 (antihypertensiveandlipidlowingtopreventheartattacktrial,ALLHAT)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对比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对预后终点影响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 ,结果内容丰富 ,引人关注。ALLHAT回答了一些抗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问题 ,并提出了更多的研究热点[1 ] 。ALLHAT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组织 ,在北美的6 2 3个中心 ,主要在社区医疗机构实施 ,共入选了 42 418例轻、中度老年 (平均年龄 6 7岁 )并至少有一个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病患者。患者被随机分入…  相似文献   

10.
Guo YF  Hu DY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9):710-712
基于现有上百项关于高血压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国内外专家已经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即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于血压下降的本身,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虽然不同降压药物在靶器官保护作用方面可能有所差异,但迄今为止,尚无充分证据支持“降压以外作用改善终点的获益”这一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对ALLHAT研究中肾损害试验结果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2 0 0 2年底JAMA发表了北美 6 2 3个医学中心共同完成的大型、前瞻、随机、双盲、对照性临床循证医学试验———ALLHAT试验结果[1] 。该试验对 3335 7例高血压合并至少 1个冠心病危险因素的 5 5岁以上患者进行了抗高血压及降脂治疗 ,共治疗及随访 ( 4 9± 1 4 )年 ,试验以观察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总发生率为主要终点 ,同时也观察了多个次要终点指标 ,其中包括对肾损害的影响。本文拟对ALLHAT试验中有关肾损害的结果作一简介 ,并参考国外的评论[2 ] 谈谈自己的看法。二、试验结果1.降血压疗效。治疗第 5年时血压达…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和癌症存在多种共同的影响因素,动脉高压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抗肿瘤治疗常导致动脉高压。抗高血压药物与癌症的关系仍不明确,抗高血压药物可能对癌症发生、复发、癌症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有负面影响,也可能降低癌症患者的死亡率。该文对降压药物和癌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病人中的降压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冠心病致死的最危险因素。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以显著的降低糖尿病病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血压控制目标为 <13 0 /80mmHg(1mmHg =0 .13 3 3kPa)。为了达到这一血压水平 ,糖尿病病人的降压治疗包括合理的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中应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和小剂量利尿剂 ,并且注意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两个大型临床试验(ALLHAT及ANBP2)结果公布后在高血压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在ACEI与利尿剂比较中对A-CEI的心脏保护作用得出不同结论,有人提出“究竟该相信哪一个”的疑问。这里就个人意见,解读两个试验中何以对ACEI评价如此不同。1 ALLHAT(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脏病发作试验) ALLHAT试验是前瞻性、随机、双盲、活性药物对照试验,始于1994年,共入选42418例高危高血压患者,比较了几类抗高血压药物与利尿  相似文献   

15.
预防脑卒中的降压药物选择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治疗、预防脑卒中降压药物选择的理想方案.方法通过分析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和转归的特点,综合有脑卒中为终点事件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组的高血压临床试验资料,研究中国高血压转归和药物治疗的特点.结果中国高血压的转归主要是脑卒中,而不同于西方主要是冠心病.中国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79.8%).临床试验及汇总分析均显示钙拮抗剂对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效果最好,其次是廉价的利尿剂.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吲哒帕胺)利尿剂优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结论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是控制高血压病.中国高血压病的人群治疗重点是预防脑卒中,其次是冠心病.降压药物应首选钙拮抗剂和利尿剂.  相似文献   

16.
降压治疗对心力衰竭的影响——ALLHAT研究的质疑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肌梗死试验(ALLHAT)是一项由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发起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药物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高血压试验,其结果最近在美国华盛顿发布,并刊登在2002年12月18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1],引起了医学界的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7.
ALLHAT中的降脂治疗试验(ALLHAT-LLT)是迄今为止的第二大降脂治疗试验。该研究入选了1035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普伐他汀40mg/d或普通治疗。结果在主要终点(各种原因所致死亡)和次要终点(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致死性冠心病)的观察中,未显示普伐他汀治疗组较普通治疗组有明显改善。原因能与多种基础和实践操作影响了试验结果有关。 第一,尽管分析显示两组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有可比性,但实际操作中,普通治疗组中入选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多于普伐他汀治疗组;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8.
<正>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试验的观察终点分为硬终点(hard endpoints)和替代终点(surrogate endpoints)。硬终点主要包括全因死亡、致死或非致死性脑卒中、致死性冠心病、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心脏骤停复苏等。虽然硬终点是临床药物疗效的强有力证据,采用硬终点作为观察指标,特别是对于Ⅲ期药物临床试验,存在诸多局限性,如纳入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数年)、花费高昂等。替代终点数据的获取,需要的试验周期短、易操作、可行性高、相对  相似文献   

19.
众多高血压动物实验和高血压病人离体血管研究结果一致证明,血管重塑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乃至靶器官损害及预后息息相关,而某些降压药物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确能阻止或逆转血管重塑的病理过程。但由于降压相关大规模临床试验对血管保护作用的评价尚无直观替代指标,故对药物治疗预后终点的改善均解释为单一血压下降的结果,而对血压下降所不能解释的获益深究不多。众所周知,高血压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机体靶器官损害和由此引发的高事件发生率。因此,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保护靶器官和改善病人预后。以往高血压防治多强调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20.
ALLHAT研究比较了利尿剂(氯噻酮)、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和ACEI(赖诺普利)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结论显示,利尿剂对重要心血管事件更具保护作用,且价格便宜。对此Weber发表了看法。主要终点令人费解 研究开始时,ALLHAT主要的研究终点是观察冠心病事件的发生。事实上,对于该终点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