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61359脑卒中息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闰胜兰//护理学杂志一1995,10(4)一250961360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观察/张晶…//中华护理杂志一1995,3。(8)一468~470】 对51例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其中32例早期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其肢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另19例晚期患者。因为患者在发病早期,康复欲望强烈,对待训练积极努力,不易使肢体因缺乏合理活动而出现各种综合征,而且患肢在早期有着自然恢复的趋势,因此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刺激部分脑细胞产生功能代偿,使神经系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另外,家庭、社会和经济等…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偏瘫合并肩手综合征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脑血管病偏瘫合并肩手综合征20例(观察组)和脑血管病偏瘫20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理学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2组疗效表明肩手综合征对患者上肢、手指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有不利影响。通过治疗,对照组肢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观察组,但观察组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仍显著。提示:脑血管病偏瘫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使康复疗程变长,但对远期ADL能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9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除常规治疗外,康复组从入院第一天起即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1个月的治疗,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并发症等进行评估,康复组优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整体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0引言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长,老年人中脑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且长期存活者越来越多,因此尽快地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的适宜技术,使分散在广大社区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应成为目前我国社区康复的重要课题之一犤1犦。然而我国的康复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脑卒中的早期康复还比较缓慢,使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失去了最佳的时间,对功能的恢复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对清涧街道的社区康复现状进行调查,目的是逐步完善城市社区康复工作,为探索适合于本地区的社区康复服务提供信息。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本次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选择了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0年1月~2001年5月我院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4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全部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且表现为一侧肢体瘫痪,无明显失语及严重智能障碍,无合并严重心脏、肺、肝、肾功能损害,以及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肌肉骨骼病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10~40分之间。64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32例,男…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特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而恢复慢 ,且易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使工作、生活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 ,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极大的负担。现代康复治疗的介入大大地改善了这种状况 ,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康复治疗 ,能够有效地恢复其肢体功能 ,降低残疾程度。我科对5 6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 康复护理对象选择我科 2 0 0 1年 12月~ 2 0 0 2年 7月经康复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 5 6例 ,其中男性 39例 ,女性 17例 ;左侧肢体偏瘫 33例 ,右侧肢体偏瘫 2 3例 ;上肢肌力 <3级 15例 ,>3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介入康复时间的不同与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3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开始康复训练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组(发病12~30d)25例和晚期组(发病3~5个月)11例。2组一般治疗和康复治疗方法均相同。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时均进行FIM评定。结果:FIM评定在治疗前2组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个月后,早期组显著优于晚期组。结论:早期与晚期康复均可明显促进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但临床疗效早期康复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对脑血管病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我院通过对34例急性脑血许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早期康复治疗,观察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方而的效果,结果证明早期康复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偏瘫功能恢复有益。  相似文献   

9.
在臂丛神经的康复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对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科对3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康复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30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5~46岁,病程34d~13年;车祸伤15例,产伤5例,机器伤6例;运动伤4例;完全性上肢损伤11例;不完全性伤19例;手术治疗20例;非手术治疗10例;平均康复治疗1.6月;随诊6~18个月。方法:(1)早期康复治疗的护理配合:神经损伤部位超短波治疗,20min/d,1次/d。失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10.
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肌电生物反馈及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配合肢体被动功能训练,对68例急性脑血管病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采用Brunnstrom法,Leveet肌力6级法,关节活动范围等进行肢体功能综合评定。结果发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1.1%,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早期健康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体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治病效果与治疗开始时间,治疗技术,病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早期功能康复计划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脑血管病致肢体障碍功能恢复,达到优化生活质量。方法:作者通过脑血管病肢体障碍患者128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康复计划组与传统护理组(即对照组)。康复计划组从住院生命体征平稳后至出院后连续实施康复计划护理共3个月,其内容有主动、被动运动,防并发症。饮食,排便等健康教育与行为演示教授法。结果:经收集整理资料,采用计数资料统计分析差别显著(P〈0.05)。以康复计划护理组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功能康复计划护理对恢复脑血管病肢体障碍功能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20例急性脑血管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3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法及Barthel指数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发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上肢、下肢)及ADL能力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说明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引导式教育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近几年各种康复治疗的介入使相当一部分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目前在国外有很多学者主张用引导式教育治疗脑卒中患者,为探讨引导式教育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本中心进行脑卒中患者的引导式教育临床对照研究。1材料和方法1.1材料2001-10/2002-06本中心收治80例脑卒中患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纳入标准: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有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失语及认知障碍,影响功能恢复的其他神经肌肉…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地地急性脑血管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急性脑血管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3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法及Barthel指数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发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上肢、下肢)及ADL能力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说明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在脑卒中生存患者中,病残率为70%~8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早期物理疗法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9年5月~2001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抽取180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1995)的诊断标准,均经CT/MRI确诊,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神志清醒,年龄32~77岁,住院天数1~2d。将其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治疗组90例,男6…  相似文献   

16.
早期康复对骨关节损伤功能恢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上肢骨折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66例,分为康复组35例,对照组31例。在制动期,康复组即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理疗、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关节被动运动等),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康复措施。运用上肢功能评定箱(SHEF)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上肢各项综合功能评定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早期康复对促进骨折后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瘫痪患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将脑卒中98例分为3组,早期康复治疗组(康复组)32例,康复+针灸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早期康复组及康复+针灸组,经治疗后在运动障碍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患尽早予以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好转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但所致的偏瘫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给社会带来负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一般认为犤1犦发病<3个月时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最好,发病后6个月90%的患者恢复达到顶点,以后减慢。早期治疗对提高ADL效果较好,但由于多种原因,部分患者未能得到早期康复治疗。恢复期治疗是否能够提高ADL水平,报道较少。本文重点观察康复治疗对恢复期ADL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3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45~69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观点认为,脑血管病患者发病3周后才能对瘫痪肢体进行康复训练,担心早期训练会使病情加重,结果使患者丧失了早期康复治疗的机会,给中、远期康复带来困难,1993~1996年,我们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3年5月~1996年5月间住院病人56例,全部经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发病10d左右接受训练,共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0~74岁,平均59岁,平均住院天数为46d。B组为发病3周后接受训练组,共26例,其中男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确切观察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0例脑卒中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与28例单纯药物治疗的同类患者对比,结果:经Brunnstrum标准分级评定,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证实了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能够较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对预防残疾、降低致残率、减轻残疾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