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力 《科学养生》2014,(11):16-18
<正>乳腺癌乳腺癌是妇女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由于乳腺癌的发生机制与激素水平失调,尤其与卵巢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因此,其超早期信息常从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中获得。激素失调是乳腺癌的祸根乳腺癌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九位,是女人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机主要为雌激素水平偏高,发病与婚、产、哺乳状况密切相关,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未哺乳,独居者,其发病机  相似文献   

2.
首先,从目前国内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出发,对补中益气法及乳腺癌的中医学病名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指出正气不足为恶性肿瘤发病和进展的主要原因。其次,介绍乳腺癌发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保持“正气存内”才能不受病毒侵袭,为补中益气法在乳腺癌发病和治疗过程中的研究奠定基础。再次,通过对乳腺癌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的分析,引出补中益气法在乳腺癌全程治疗中的重要性。最后,论述乳腺癌各种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只有全身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乳腺癌治疗的过程中,补中益气法确实在加速术后恢复、减轻化疗副作用、延缓疾病发展、改善疾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RARβ2基因与乳腺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乳腺癌的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迅速增长趋势,使其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就世界范围而言,10%~15%的女性在其一生当中会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1].因此,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其诊断与治疗就成为全世界各国乳腺癌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目前,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就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目前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乳腺癌的相关基因表达及其蛋白质翻译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和治疗的关系上[2-3].有研究表明,RAR与乳腺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RAR有不同的亚型,其不同亚型的功能及其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却不完全相同[4],其中RARβ2基因作为乳腺癌抑制因子受到广泛的关注,笔者对RARβ2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的疾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1]。导师胡作为教授是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从医二十余年,擅长中西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对乳腺癌患侧上肢水肿有着独到的治疗经验。余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特别是大中城市及沿海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乳腺癌已排在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乳腺癌治疗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但由于有些乳腺癌不具备典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容易漏诊,现对我院2003-2005年收治的22例不典型乳腺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老年人乳腺癌比例占多数。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特别是老年人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中国乳腺癌发病的增长速度高出高发国家,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乳腺癌早已成为女性第一位的恶性肿瘤^[1]。因此,重视乳腺癌的癌前期病变,及早治疗和做好乳腺癌的预防工作将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及提高生存率。乳腺癌明确的遗传易感性提示个体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因,中医体质学说提出体质是决定疾病发展过程及证候类型演变的重要因素,借助于基因芯片技术寻找乳腺癌癌前病变易进展为乳腺癌高危中医体质类型的特异性基因谱,从基因水平确定诊断和治疗监控标准,将为发挥中医药诊疗优势,延缓、阻断甚至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向乳腺癌进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全世界有13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而有约40万人死於该病。近年来在国内,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及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乳腺癌的发病呈迅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9.
陈颖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14-115
随着生活模式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与生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女性所患癌症中其患病率居首位,且每年以3%-4%的速度递增,发病日趋年轻化。在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全过程中,乳腺癌病人承受着心理,情感及社会压力,心理活动极为复杂。由于乳房是女性的象征,其治疗过程中导致诸多的问题,例如:角色的改变,身体缺陷,疾病本身,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中国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在,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调查中,其发病率居我国女性肿瘤的第二位,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位居首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乳腺癌的发病原因、机制复杂,其中有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手术仍是该病主要治疗手段。但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后极易出现患侧上肢肿胀,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其发病机制中存在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患者常常要终生忍受该病带来的外观异常、疲劳乏力、反复感染和上肢功能障碍的痛苦,重则成为残疾。本病临床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现将国内外近年来治疗本病的文献报道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妇女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在上海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尽管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法在不断完善,但其远期生存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复发和转移是其主要原因,阻止或阻断复发和转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现代的医学观点认为乳腺癌是全身的疾病。乳腺癌在手术时,身体的其他部位就存在微小的转移灶。如果不进行干预,在数年后相当多的病人将复发转移。尤其是高危的病人,如腋下淋巴结阳性或ER和PR阴性的病人,其复发率更高。西医采用术后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手段来降低术后转移的发病率。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病人出现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用现代医学的视角来看待古人的这种“治未病”思想,其精神实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即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即已病之后运用多种手段防止疾病的发展、传变。要想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必须将“治未病”的思想与乳腺癌的治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乳腺癌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人群中较为多见疾病之一。它是一种具有多种复杂机制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物理、化学和手术治疗手段对女性治疗往往带来呕吐、恶心、头晕、头痛等不良表现。与传统治疗相比,中药治疗乳腺癌具有多靶点、毒副作用小、效果好等特点。本文首先统计了能够治疗乳腺癌的中药有85种,其中69种中药材已被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录,16种中草药未被收录。这些中草药中治疗乳腺癌的主要药用成分为生物碱、苷类、酚类、萜类、糖类、挥发油、香豆素等,并且按照中药对乳腺癌的作用进行了归类。然后,本文结合国内外最近研究,对中药治疗乳腺癌作用效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中药对乳腺癌逆转多药耐药作用、抑制乳腺癌转移作用、增殖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以及阻滞乳腺癌细胞周期作用。文章也从中药干预治疗乳腺癌3个方面途径机制进行了阐述,分别为中药干预肿瘤细胞相关凋亡基因抑制乳腺癌,抑制细胞膜P糖蛋白的表达逆转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相关上皮间质转化信号通路阻止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和增殖。中药可降低乳腺癌的耐药性和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可阻滞乳腺癌细胞周期作用,也导致凋亡因子的表达从而促使乳腺癌细胞死亡,中药抑制乳腺癌是中药中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中药治疗乳腺癌具有化学药、手术治疗无可比拟的优势。中药是治疗乳腺癌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NF-κB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在许多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恶性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已发现其在大肠癌、肝癌、胰腺癌、肾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些药物可通过干预NF-κB发挥效应,抑制恶性肿瘤的发展,用于部分恶性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唐汉钧治疗乳腺癌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中医称之为“乳岩”,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在抗乳腺癌复发、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唐汉钧教授治疗乳房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扶正祛邪”是乳腺癌术后治疗大法,现将其经验介绍于下。 1 病因病机属正虚邪实  相似文献   

17.
局部晚期乳腺癌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不仅是一种局限性疾病,更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于其治疗也由局部治疗转变为以局部和系统性的综合治疗为主。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的第1位,死亡率的第4位。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病程中常见并发抑郁症.中医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肝,疏肝解郁法治疗乳腺癌并发抑郁症疗效显著,借助现代医学手段分析其显效的机制,进一步证实中医药在乳腺癌并发抑郁焦虑症中的作用.文章通过Pubmed、CNKI进行文献检索,对乳腺癌与抑郁的关系,情志与肝的关系,疏肝解郁治疗抑郁的机制、临床应用进行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383例疾病患者血清CA242增高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SLA的方法检测1383例疾病患者血清CA242水平。结果:以20u/ml u为界值,高于20u/ml u为增高,其中CA242增高的疾病患者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46.92%,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35.14%,非恶性肿瘤占17.93%,CA242增高比例前五位依次是肠癌14.82%、乳腺癌13.67%、胃癌10.41%、肝癌9.33%、肺癌9.26%。结论:血清CA242不仅是恶性肿瘤疾病中一种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在一些慢性疾病中也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而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使其在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也更加难以明确,因此本文系统地对中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构建的乳腺癌分子调控网络,利用实体语法系统分析常用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对乳腺癌相关靶点的作用,从而对其治疗涉及的分子机制进行解析。结果:通过多个数据库收集及文献验证得到包含213个节点以及486条边的乳腺癌分子调控网络。利用筛选的4味中药通过实体语法系统进行作用机制解析,最终表明所选择的中药中有48个化学成分会对ESR1、AR、BCL2、PGR、ERBB2、SRC、PIK3CA、CA2、EGFR、HSP90AA1、PIK3CG、KDR、INSR、TFF1、PLAU 15个乳腺癌相关靶点进行调节,影响多种生物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结论:本研究从分子调控网络方向系统的解析了中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为新药开发及有效成分配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