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农村老年慢性病病人老化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湖南省浏阳市418例农村老年慢性病病人,应用老化态度量表、自主性感知量表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慢性病病人老化态度得分为(77. 78±9. 63)分,自主性感知与老化态度呈正相关(r=0. 590,P0. 01),经济来源、文化程度、所患慢性病种类、自主性感知是老化态度的影响因素(P0. 05)。[结论]农村老年慢性病病人老化态度处于中等水平,自主性感知越高的个体,老化态度越积极。应提高农村老年慢性病病人自主性感知水平,促进老化态度的积极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家属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15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比较低;护理人员健康教育不够全面、深入.结论:强化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家属开展针对性的连续健康教育,能提高其疾病相关知识认知能力,满足患者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主性感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主性感知量表、内在力量量表对湖南省、云南省各3个社区381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主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主性感知与内在力量总分分别为(59.86±6.83)分、(83.72±12.2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患慢性病数量及内在力量进入回归方程(P<0.01),共解释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主性感知变异的32.6%。结论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主性感知处于中等水平,受教育水平、患慢性病数量与内在力量因素影响。社区护理工作人员应以人文关怀为角度,根据老年慢性病患者受教育程度、身心状况来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联同家属一起参与健康指导来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知晓率,鼓励其参与管理自身健康状况,引导其树立清晰的生活目标,增强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对于学历较低,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的社区老年患者,社区医护人员应着重关注其心理状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其重拾信心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质性研究。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分析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遵从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提炼出三个方面的主题:(1)疾病相关行为:包括对疾病发生时症状的认知情况、确定病情时的治疗方法等。(2)自我概念行为:包括对健康行为感知和负性情绪管理。(3)日常生活行为:包括自理能力、心理感受、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结论基于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疾病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老年患者疾病知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睡眠科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且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老年OSAHS患者78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睡眠呼吸暂停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老年OSAHS疾病知识得分为(7.54±1.66)分,影响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知识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有年龄、教育程度、医保支付方式、家庭居住地及月收入水平。目前老年患者主要通过医院医生(71.8%)和护士(56.4%)获得疾病相关知识;患者主要希望通过个体化指导(92.3%)、发放宣传手册(89.7%)、电话咨询随访(82.1%)获得疾病相关知识;老年患者希望了解CAPA治疗知识(96.2%)、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92.3%)、病情及治疗方案(87.2%)、并发症相关知识(79.5%)、不良生活习惯纠正指导(61.5%)等多方面疾病知识内容。结论:老年OSAHS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偏低,应开展多途径、多形式、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感知老化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老年科203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和老化感知问卷测量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感知老化程度,分析自我感知老化各维度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203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良好者87例(42.9%),不良者116例(57.1%),依从性良好组自我感知老化总分低于依从性不良组(P0.01)。年龄、家庭收入、居住情况、病程时间、周期性时间、积极控制、积极结果和认同维度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水平较低,自我感知老化是影响其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老年人模块(WHO quality of life-old,WHOQOL-OLD)对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及1家二级甲等医院的255例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出院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在中等水平;患慢性病数目不同的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其生存质量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行为领域(past,presentand future activities field,PPF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患脑血管疾病的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其生存质量在自主领域(autonomy field,A)、死亡观领域(deathdying field,D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是否需要照顾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在自主领域(autonomy field,A)、社会参与领域(social participation field,SP)、死亡观领域(deathdying field,DD)、亲密关系领域(intimacy field,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出院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呈中等水平,患多种疾病、出院后需要照顾及患有脑血管疾病患者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出院时护士应为患者制订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计划,有意识指导患者增加自主性及社会参与性,提高患者出院后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以为此类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18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WHOQOL-BREF量表进行评估,并对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种类、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居住情况、社会支持程度及兴趣爱好情况者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18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WHOQOL-BREF量表评分较差,且男性、年龄较高、病程较长、疾病种类较多、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低、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程度较低及无兴趣爱好者的评分低,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均是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较差,且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种类、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居住情况、社会支持程度及兴趣爱好情况均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应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9.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俊红  刘宇  肖顺贞  王阳  刘冰  白颖 《现代护理》2006,12(17):1571-1573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老年抑郁量表(GD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作为测量工具对61例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2.62%,有生活事件创伤、自评失去对现实的控制能力、丧偶、自理能力差、文化程度低、病程长者抑郁量表得分高(P<0.05);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面对的应对方式;面对应对方式与抑郁呈负相关,面对的应对方式使用越少的患者越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屈服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屈服的应对方式使用越多则患者的抑郁情绪越重(r=-0.456,0.619;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易发生因素,对于更多地采取屈服应对方式的患者也要加强评估和监测,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疏导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因素,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本院住院老年患者702例进行跌倒高危因素评价及分析,并针对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结果:在跌倒危险因素中,疾病因素572例(81.5%),日常生活能力丧失512例(73.0%),常规用药影响499例(71.1%),生理因素428例(61.0%),既往有跌倒病史者211例(30.1%)。结论:临床工作中针对相关因素,改善不良环境,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安眠、麻醉等药物的管理,开展疾病相关知识及安全知识培训,以上措施能明显降低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改善住院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运动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都市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运动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 110名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 ,运用老年人运动能力量表、多元回归等方法分析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本组老年患者多患 2种以上疾病 ;2 )运动能力的损害率为 38.18% ;3)多元回归结果显示 ,高龄、丧偶、人均月收入低、病重及受照顾多者 ,其老年人运动能力量表得分较低 (P <0 .0 5 )。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运动能力 ,其中病情严重与否是最主要的因素 ,其次是受照顾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老年抑郁量表(GD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作为测量工具对61例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2.62%,有生活事件创伤、自评失去对现实的控制能力、丧偶、自理能力差、文化程度低、病程长者抑郁量表得分高(P<0.05);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面对的应对方式;面对应对方式与抑郁呈负相关,面对的应对方式使用越少的患者越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屈服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屈服的应对方式使用越多则患者的抑郁情绪越重(r=-0.456,0.619;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易发生因素,对于更多地采取屈服应对方式的患者也要加强评估和监测,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疏导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都市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运动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110名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运用老年人运动能力量表、多元回归等方法分析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本组老年患者多患2种以上疾病;2)运动能力的损害率为38.18%;3)多元回归结果显示,高龄、丧偶、人均月收入低、病重及受照顾多者,其老年人运动能力量表得分较低(P<0.05).结论多种因素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运动能力,其中病情严重与否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受照顾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参与社区管理的高血压病人对疾病相关指标的关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成都市两社区664例病人的一般情况及对疾病相关指标的关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87例(58.3%)病人对疾病相关指标关注;单因素分析显示:配偶、特殊门诊、烟酒嗜好、并发症、服药情况、从业情况、病程是病人是否关注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享有特殊门诊、病程大于10年、罹患相关并发症、从不饮酒是病人关注疾病相关指标的促进因素。[结论]参与社区高血压管理的病人对自身疾病相关指标的关注不够,提示社区慢性病管理服务应有意识地引导病人关注自身疾病,切实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随访,干预组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满意度及再入院率。结果:干预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具有可行性、有效性,能明显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满意度,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CHD)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为规范CH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2月1日~2020年2月1日收治的老年CHD行PCI术后患者100例,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评价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据此制定护理对策。结果:100例老年CHD行PCI术后患者CSMS评分为(89.22±13.2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CHD病程、心理弹性、合并疾病、应对方式、疾病感知、PCI术后支架植入时间(P0.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D行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疾病感知(P0.01)。结论:老年CHD行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管理效果均不太理想,需加大对经济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心理弹性差、负性疾病感知及消极应对方式CHD患者的关注,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术后自我管理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分析,并制定科学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OPD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进行评估,对影响患者自我管理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分析。结果:老年COPD症状管理评分为(21.39±4.26)分,信息管理评分(23.46±3.35)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42.65±5.43)分,情绪管理评分(34.21±4.51)分,自我效能管理评分(24.58±4.16)分,自我管理总分(154.68±20.5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付费方式、婚姻状况、疾病严重程度、人均月收入、疾病知识水平、居住状况、患者间自我管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因素按照重要性排列依次为疾病严重程度、人均月收入、病程、疾病知识水平、付费方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年龄。结论: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付费方式等均是影响老年COPD自我管理的因素,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取集中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健康知识讲座、面对面交流、发放防治知识小册子、公布热线电话、定期电话随访、张贴宣传栏(画)等方式对513例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为向患者解释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监测自身状况、限制患者吸烟,并做好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遵医程度、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疾病治疗的认知程度和遵医程度,改善其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复发恐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金雷  杨庆爱  张俊  王洋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11):1661-1665
目的 调查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脑卒中复发恐惧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5月—12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历城区、市中区、槐荫区和天桥区23个社区的584例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及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脑卒中复发恐惧水平较高,584例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得分为(38.89±7.13)分,≥34分者498例(85.27%),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得分为(50.12±7.65)分,Barthel指数得分为(43.86±6.16)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arthel指数评分、病程、疾病复发次数和疾病感知是脑卒中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脑卒中复发恐惧处于较高水平,脑卒中患者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低、疾病复发次数越多、疾病感知越高,其复发恐惧水平越高。护理人员应该根据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制订干预对策,提高脑卒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脑卒中复发恐惧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3月对苏州市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住院及苏州市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5例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维度得分中,情感表征维度得分最低(2.65±0.78),积极控制维度得分最高(3.60±0.72)。居住状况(B=4.49,P=0.013)、合并慢性病(B=-3.867,P=0.002)及性别(B=-2.031,P=0.043)影响了该人群的自我感知老化水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水平与居住状况、慢性病数量及性别相关,呼吁社会及家庭加强对女性、独居和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