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张静莎  耿连岐 《光明中医》2016,(14):2006-2009
从《伤寒论》中脉诊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仲景祖师脉证合参用于指导临床的学习体会。本人初入临床工作,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患者,深感惶恐,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工作之余,面对浩如烟海的医学巨著,顿感无处下手,幸有名师指导,师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针灸科耿连岐主任,老师教导:《伤寒论》是学习中医诊病的桥梁,而从脉学切入学习《伤寒论》是开启中医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临诊碎玉     
前  言  张仁锡,字希白。吴云峰先生之业师也。原青浦籍,后迁嘉善,作寓公焉。以儒术行医,精于诊切。著有《痢症汇参》、《四言药性》、《夺锦琐言》、《医案》、《医说》等书,会红羊乱起,不克寿枣。今偶检旧籍,得二十七案,急录之,庶勿再蚀。颜曰:《临证碎玉》,非原有?..  相似文献   

3.
刘继祖主任医师、研究员,系我区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熟谙《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理论并有独到见解,医理精深、药性熟运。曾师从秦伯未等中医大家。病家纷至,每奏奇效。笔者有幸师从侍诊,获益颇丰,略举点滴。  相似文献   

4.
诊余随录     
<正> 《证治准绳》钩沉博采方书尽六科,不分良劣尽搜罗。学人未得南针锡,空抱遗编费揣摩。清末有位名医庆恕字云阁,当过太守,晚年回沈阳行医、教学,著有《医学摘粹》,学宗黄元御。《中国人名大辞典》谓:“黄元御,清·山东昌邑人,字坤载……大抵自命甚高,欲驾出魏·晋以来医者上,自黄帝、歧伯、秦越人,张机外,罕能免其诋诃者”(静山按:黄氏于《素灵微蕴·医方解》中对东汉以下医家,诋毁不遗余力)。庆云阁受黄元御的影响,作诗评论各家著作,多遭其贬低。  相似文献   

5.
柯雪帆 《中医研究》1992,5(1):15-19
腹诊是中医诊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都有关于腹诊的记载。自中医腹诊传入日本之后有所发展,有不少古代的腹诊专著,现在日本汉方医大多应用腹诊,有的还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也有不少近代  相似文献   

6.
诊余医话     
(一) 治痿不能独取阳明“治痿独取阳明”出自《素问·痿论》,成为后世治疗痿证的原则。然而痿证与阳明关系,究竟有多大,查《内经》中“脾”“湿热”与阳明有关的见二条: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病而四肢不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  相似文献   

7.
舌诊     
望舌诊病,是中医的独特诊断方法。实践证明,舌象的变化,能客观的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病情的进退、疾病的寒热、病邪的浅深与预后。一、舌质与舌胎(苔)舌质,指舌体而言;舌苔,指舌面苔垢而言。《辨舌指南》指出: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观察六淫之深浅。《医门棒喝》说:观舌质,可验其病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邪之寒热深浅。在诊治疾病时,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8.
脉诊初探     
《黄帝内经》较全面的提出脉诊的内容、部位、作用。根据体征,提出了"十二经遍诊法";"寸口脉诊";"三部九候脉诊";"人迎寸口比较脉诊法"。自《难经》提出"独取寸口"后,历代医家偶有提倡多部位诊脉,脉诊部位逐渐统一到"寸口",其脉理解释从《黄帝内经》的实证向心证转变,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近现代的研究提示多部位脉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脉诊的扬弃,完善中医体征的内容,推动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脉诊刍议     
脉诊,亦称切脉或按脉,始见于《内经》,是祖国医学“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寸口诊法站载于(索问·五睑别论》,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我于胃以养五脏气,气D亦大阴也,是五脏六腑之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气口,亦称寸口或脉口.春秋战国时期秦越人,在《内经)基础上加深研究,取其脉的精毕,对脉学大有发挥.西晋·王叔和更进一步选取(内经》、《难经》及张仲景、华访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临床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脉象、脉理加深研究,著有《脉经》,将五脏六用在两手寸关尺明…  相似文献   

10.
一、趺阳脉诊是仲景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伤寒杂病论》可知,仲景对趺阳、人迎等脉诊相当重视。他在《伤寒论·序》中就曾对不重视趺阳、人迎脉诊的倾向进行了批评,谓:“……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所谓窥管而已。”《伤寒杂病论》明确提出趺阳脉者有28处,分别见于《辨脉法》、《平脉法》、《伤寒论·阳明病篇》及《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等11篇中。另从脉象种类也可看出,在仲景所述30种脉中,趺阳脉即占13种之多。仲景何以如此注意趺阳脉诊呢?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相似文献   

11.
朱俊程 《山西中医》2009,25(10):1-3
脉诊是中医四诊方法之一,临床学习应用有一定难度。清代著名中医学家陈修园对脉诊的阐述深入浅出,他继承《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诊理论,结合临床经验,主张以《内经》理论为主,具体分析王叔和、李时珍、张景岳等医家论述,创立八纲脉法,对脉诊理论的整理做到提纲挈领,知常达变。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目诊之论述,有70条之多,并根据目诊辨证,阐述病因病机,鉴别病证病位,揭示误治变证,推测传变预后,确立治疗法则。今试逐项探讨如下。一、阐述病因病机《伤寒论》259条云:“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金匮》云:“久咳数岁……,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假令瘦人脐  相似文献   

13.
诊余随笔     
一、芍药甘草汤治腹痛《伤寒论》之芍药甘草汤,是一首柔肝缓急,治疗腹痛、手足拘挛疼痛的有名方剂,诚如《医学心悟》所云:“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如神”。有人认为该方是主治虚痛,如小建中汤重用芍药,治疗“虚劳里急……腹中痛……”;亦有人认为是治实痛,如《本经》称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名医别录》谓芍药能“通血脉、散瘀血”。实则张长沙用斯方治腹痛,虚实皆可,惟配伍不同耳。黄芪建中汤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芍、甘配饴糖、黄芪,是治虚痛者也;桂枝加大黄汤则是“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散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  相似文献   

14.
疑难杂病重脉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过程中 ,如何根据四诊证据的前后顺序进行分析 ,正确地辨证论治 ,一直是历代医家注视的重要问题。例如 :《内经》在指出辨证论治要四诊合参时 ,强调“欲知其要 ,则色脉是矣”。《难经》中又提出“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提出辨证依据的前后主次序列 ,《伤寒论》六经辨证即明确提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论杂病亦强调“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均以“辨某某病脉证…  相似文献   

15.
恩师王光宇,湖北荆州区名老中医,在卫生医疗单位工作40余年,学术经验极为丰富,尤其精于脉诊.笔者有幸师从其门,随师侍诊,受益良多.王师咽喉诊经验丰富,临证之时凡病必查咽喉,用于协助辨证和疾病的判断,其法简单方便,特不揣冒昧,故总结于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6.
腹诊起源于《内经》,但于《伤寒论》中叙述较为详细,我国一直将腹诊置于望、闻、问、切四诊的“切诊”中加以探讨。而日本则非常重视腹诊,腹诊的地位与脉诊相同。日本的腹诊有两大学派,一是难经派,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强调以“肾间动气”结合脐诊法来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并将脐周划分区域,如脐左动气为肝病,脐右动气为肺病,脐下动气为肾病,中脘动气为脾胃病等。受《难经·六十六难》和《难经·十六难》影响较深,代表作为《论病奇赅》。我国曹永康氏曾撰文对此派内容进行过研究,并作了补充、发展(见《江苏中医》6:4,1985)。此派原无方药治疗,仅有诊断之法,近代日本大家敬节先生作了补充和发展,认为脐上可用人参汤,四君子汤,脐下可用八味丸,从脐上觉穿脐下者用真武汤,但总的来说,难经派目前已衰落,在历史上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17.
闻诊小史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闻字从“耳”,《说文》云:“闻,知声也”,即闻字原为听声之意,如《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故闻诊最初主要是听声诊病的方法。闻诊的起源可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据甲骨文记载,在殷代就有了“疾言”,即语言方面的疾病,这类疾病则需要运用闻诊来诊断。《周礼·天官》说当时的“疾医”已能“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左传》有云:“天有六气……征为五声”,说明当时已认识到了“五声”这一闻诊基础理论的重要概念,并用之于诊病。《史记·  相似文献   

18.
诊脉,这是中医特有的一种诊病手段。《内经》谓“按其脉,知其病”、“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后世医家都将脉诊做为中医诊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把诊脉做为中医的代名词,所谓“大方脉医生”、“小方脉医生”。自《难经》首创“独取寸口”诊脉法以来,历代医家对脉诊也多有创见。仅据《中国医籍提要》载自晋·王叔和《脉经》始,至清·周学海的《脉简补义》止,仅脉学专著就有16部之多。可见,前人对脉诊的重视。但由于“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历代医家对脉诊的认识也多有不同。现就个人的学习体会,试对脉诊略做探析。  相似文献   

19.
论叶桂舌诊     
叶桂是清代温热病大师。其名著《温热论》,全文36条,涉及舌诊者近半,且三次提到“要验之于舌”。其另一部著作《临证指南医案·温热门》(以下只叙某门某案)中,凭舌以议病用药者几占半数。可见他对舌诊在温热病诊断中的特殊价值予以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以《温热论》为主,结合《医案》,对叶氏舌诊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李杲的脾胃学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杲(1180年至1251年),字明之,世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的东垣地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后人习称李东垣。师从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张元素,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密藏》、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