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肌无力又名假麻痹性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致肌肉无力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于“痿证”范畴,《素问·生气通天论》载:“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痿论》载:“治痿独取阳明。”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该病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痿病系指肢体筋脉迟缓 ,软弱无力 ,日久不用 ,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软无力、迟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根据痿症的不同临床表现 ,历代医家一般将其分为脉痿、肉痿、骨痿、筋痿、皮痿等 5种类型。关于痿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痿大法 ,早在《内经》中就有详细的描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因于湿 ,首如裹 ,湿热不攮 ,大筋软短 ,小筋弛长 ,软短为痿。”又据五脏所主 ,提出了痿、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命名和分类 ,并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治痿独取阳明”是因为足阳明胃是五脏六腑之海…  相似文献   

3.
“治痿,独取阳明”语出《素问·痿证篇》。痿证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不仁,步行维艰,甚者肢体瘫痪,渐至肌肉萎缩。多为湿热燥火致肺热叶焦,邪热灼伤血脉或阳明湿热伤筋,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或肝肾亏损、精血不足,使筋失濡养而发病。  相似文献   

4.
马建功 《中医研究》2009,22(7):59-60
痿证是指肌肉萎缩,肢体筋脉松弛、软弱无力、痿弱不用的一类疾病。《黄帝内经》中对痿证的病因、病机、治疗等作了详细的论述。痿证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关于痿证的治疗,《灵枢·根结》载有“痿疾者取之阳明”,《素问·痿论》载有“治痿独取阳明”和“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素问·太阴阳明论》亦载有“脾病而四肢不用”。笔者现从脾胃论治痿证,探讨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治痿独取阳明”的临床运用430061湖北中医学院杨胜辉“治痿独取阳明”是《素问·痿论》论治痿证而确立的一个重要法则,笔者宗其旨,对多种疾病所致之“痿”,从脾胃而治,屡获良效。今结合四则验案,对“治痿独取阳明”的运用,谈点体会如下。多发性神经炎张××...  相似文献   

6.
“治痿独取阳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痿独取阳明”,语出《素问·痿论篇》:“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历代注家,多从句中“独”字立论,认为治疗痿证只单独取于阳明。如张志聪云:“诸痿独取于阳明。”马莳亦云:“然则足痿而不能举者,由于阳明之虚,则治痿独取阳明者,宜也。”又如明代医家王肯堂说:“百体中随其不得受水谷气处,则不用而为痿,治痿  相似文献   

7.
<正> 1 治痿独取阳明语出《素问·痿论篇》。原文是“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独取阳明,何也”?这是《内经》以前对痿证治疗的总结,被后世宗为治痿大法。痿证的范围较大,“治痿独取阳明”这一治则,能不能指导临床实践?从上文可以清楚地看出,黄帝和岐伯对此持怀疑态度。在原文中,岐伯全面地论述了痿的病因病机,指出“所求不得”,“悲哀太甚”,“入房太甚”,“有渐于湿”,“远行劳倦”等均可以致痿。这些意味着治痿不能“独取阳明”,所以岐伯提出要“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说明对痿证  相似文献   

8.
《内经》是最早对痿证进行系统论述的医籍,《素问·痿论》篇对痿证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指出痿证的病因,或因情志太过,或因外感湿热,或因房劳过度,或因感热劳倦,致使五藏有热,津液耗伤,五藏受累而成.尤其是篇中提出的“治痿独取阳明”成为后世临床治疗痿证的重要指导原则,并为历代医家辨痿治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却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对《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本意的探讨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治痿独取阳明”,语出《素问·痿论》,是为“痿证”而提出之治疗大法,古今治“痿”,莫不宗之。然其法之真正含义,则是不止治“痿”之一端。何谓“独取阳明”,亦有含混之处。为探求经旨,窥其全貌,得其真谛,俾临床正确使用,爱将学习体会简述于下,以就正于诸同道。痿证乃四肢软弱无力、肌肉痿缩之证,临床颇为常见。《痿论》专篇作了细致、深入的阐述。其以五脏立论、因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膜、脾主肌肉、肾主骨髓,遂有痿蹙、脉痿、筋痿、肉痿、骨痿之分,名目虽多,其实则一。然篇中  相似文献   

10.
“治痿独取阳明”语出《素问·痿论》篇。《灵枢·根结》亦云 :“痿疾者 ,取之阳明”。独取阳明是中医、针灸治疗痿证的基本法则。《素问·痿论》篇说 :“肺主身之皮毛 ,心主身之血脉 ,肝主身之肌肉 ,肾主身之骨髓……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肺热叶焦则生皮痿 ,心气热则生脉痿 ,肝气热则生筋痿 ,脾气热则生肉痿 ,肾气热则生骨痿。由此可见痿证的成因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结合临床体会 ,探讨如下 ,以供同仁参考。1 机理探讨1.1 阳明为五脏之本阳明经是五脏六腑营养的源泉。阳明在上肢者隶属大肠 ,在下肢者归属胃腑 ,然《灵枢·本输…  相似文献   

11.
马丽  付娟 《光明中医》2008,23(11):1797-1797
"治痿独取阳明"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痿论>云:"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灵枢·根结>亦云:"故痿疾者,取之阳明",后世医家一直将其作为治疗痿证的重要原则沿用至今,然后,痿证是否该"独取阳明",又如何理解"独取",历代医家却有着不同的观点,笔者仅在此谈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对于痿证的治疗,《素问·痿论》指出“治痿独取阳明”,所谓独取阳明,系指采用补益后天为治疗原则。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又称五脏六腑之海,主润泽和调养宗  相似文献   

13.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躄”。历代医家有很多有关痿证的记载,其中以《内经》的记载最为久远,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素问·痿论篇》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治则:“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阴?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现结合临床将个人看法简述如…  相似文献   

14.
“痿躄”是指肢体筋脉驰缓,手足痿软无力,不能步履的一种病证。《经》有“肺热叶焦”之论,以为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产生痿软证候,有“皮、肌、筋、肉、骨”五痿之分。并提出“治痿者独取阳明”。又有湿热致痿之论,云“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  相似文献   

15.
<正> 痿证古称“痿躄”,是以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难以站立,甚至肌瘦肉枯,卧不能起为主症。其发病特点:一是虚多实少,二是多以下肢为重,三是多无疼痛。由于此病危害大,且多常见,故古代医家对其颇为重视。《素问·痿论篇》从其命名、分类、病因病机,直至五脏痿的不同证候表现,都作了精辟地论述,提出了“独取阳明”的治疗大法。治痿何以独取阳明,怎样理解独取阳明?古人认识不尽相同。关于阳明,有的认为是单指胃经,有的认为是指胃与大肠。笔者认为,阳明二字实为一广义词,将其理解为脾、胃、大肠三者功能的综合较为适当。对“独取”之“独”字,释为单独、唯一,不如释为“重在”较好。这样,就可将“独取阳明”作为“重在补益或调理脾胃及大肠功能”来认识,似乎较为合理。痿证的成因,历代医家多归之为“五脏  相似文献   

16.
赵瑾  李金坡 《吉林中医药》2013,(12):1274-1276
《素问·痿论》是论述痿证最早的文献,认为“五脏使入痿”,并阐述了痿证与脏腑、经脉的联系,明确了痿证的治疗原则为“治痿独取阳明”,而针刺取穴原则为“各补其荥而通其俞”。临床上对经络辨证论述较少,但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可以补充痿证的脏腑辨证分型的不足,更好的运用于临床的诊疗当中。  相似文献   

17.
瘘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机都认为由燥热伤津或血虚所致,在治疗上多遵重《内经》“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采用清热、养阴、补虚为主的治疗原则。笔者认为,燥热伤津而致的瘘证固然要“独取阳明”,但在临床上遇到有部分病例辨证鉴别乃属于寒湿的瘘证,治疗就不能“独取阳明”,而应求治于太阴。现将寒湿之痿的病机、证治,结合临床病案举例概述如下,供青年同道临证时参考。一、《内经》中有关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明确指出有因寒湿及湿而致痿者。《素问·藏气法时论》又指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张景岳注:“此脾经之实邪也。脾属土,主肌肉,土邪湿胜,故令人身重肌肉瘘……脾主四肢,故足不收。”这一段指的就是湿伤脾所致的痿证。对于这类痿证的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和《难经》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肺痿一词,将病位与病性结合在一起。《素问·痿论篇》提出"痿"的病因与《金匮要略》中肺痿的发病原因极其相似,可见"治痿独取阳明"这一方法也可适用于肺痿的治疗。同时在《素问·痿论篇》也记载了痿证与阳明、冲脉、带脉和督脉关系密切,所以笔者认为肺痿与冲脉,带脉和督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痿症”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小,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痿”乃枯痿之意,临床可表现为四肢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此病多见于下肢。《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  相似文献   

20.
浅论“独取阳明”对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浅论“独取阳明”对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意义欧阳八四江苏省苏州市苏纶纺织厂职工医院(215007)“独取阳明”为《素问·痿论篇》中确立的治痿原则。在临床实践中,笔者以为这一原则对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简述如下。1本虚为痿证及中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