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中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15d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在针刺基础上配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后遗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忠明  贾新宇 《中医药研究》2012,(11):1398-1399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香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72h内)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联合香丹治疗组与香丹对照组,每组8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1.25%(P〈0.0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5.76分±3.18分与11.32分土5.39分,减少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期间两组无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香丹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4.
陈日升  李英明 《中医药研究》2012,(11):1331-1332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30d后临床疗效及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经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疗效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补肾活脑汤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金伟 《河北中医》2009,31(12):1777-1779
目的观察补肾活脑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补肾活脑汤治疗,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片治疗。2组均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本组治疗前均有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脑汤治疗怠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能降低血液流变晕及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8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17例,无变化5例,恶化0例,死亡0例。对照组基本治愈6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9例,无变化6例,恶化1例,死亡0例。两组对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前列地尔组、疏血通与前列地尔联合组(联合组),分别予相应处理。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6.00%,高于疏血通组(80.00%)及前列地尔组(78.00%),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组改善更明显;联合组较前列地尔组纤维蛋白原降低更明显。结论急性脑梗死时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前列地尔可达到协同互补的作用,优于单用疏血通注射液或前列地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合用治疗非高血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均采用低分子肝素、胞二磷胆碱及20%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5天。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照组除纤维蛋白原以外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合用治疗非高血压脑梗死功效显著,药理作用明确,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66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脑血管病与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等,与丹红注射液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不予应用,对于伴发感染、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或并发症者根据病情给予适当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促进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黄彬森  黄立武  林飞 《新中医》2009,(11):23-24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组、依达组、疏依组,每组60例。观察各纽,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结果:疏血组、依达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二者与疏依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疏依组评分最低,疏血组最高。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3.10%(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hs—CRP水平,是目前治疗ACI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王旭 《中医药研究》2009,(2):154-156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常规治疗,有合并症者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银杏达莫注射液,同时配合针灸推拿治疗。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病例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脂变化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6g加入葡萄糖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4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6,(3):271-27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另加用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郭爱卿 《中医药研究》2009,(11):1377-1378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4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14d。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BI)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01±4.21)分低于对照组的(10.53±3.78)分(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82.2%高于对照组的91.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丹红注射液为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万瑾 《中医药研究》2012,(1):114-115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急性腔隙性脑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连用14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64/70),对照组为71.74%(33/4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具有多靶点综合性治疗特点,能有效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周义先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2,(11):1075-1075,107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如冠心宁、胞二磷胆碱等),对照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4d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更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的疗效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按1:1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以急性脑血管病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14天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状况。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26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8例,无效2例,有效率8313%;对照组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20例,无效6例,有效率5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流变学中的低切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在基本疗法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及脉络宁注射液;对照组60例,在基本疗法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两组分别于治疗后1周、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疗效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为期14天(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6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22.38±9.57)分,治疗2周后为(9.28±4.73)分;对照组治疗前为(21.74±10.68)分,治疗2周后为(13.87±3.49)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安全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方法上加用丹红注射液,14d为1个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ET-1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