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对56例生活在社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进行为期1年的家庭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干预前后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疾病复发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后BPRS各因素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明显降低(P﹤0.01,P﹤0.05),与干预前1年比较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下降。[结论]家庭干预对巩固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社会功能、控制其复发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6例处于恢复期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中的38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并与对照组(未干预组)进行比较。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末进行量表评定。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主要心理问题为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等。干预组在干预后4周末SCL-90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3个因子分与干预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强迫、敌对、偏执3个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项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各因子分干预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在SCL-90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等6个因子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卫生状况,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92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服用抗精神病药配合综合干预;对照组仅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两组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12周末进行护士观察量表(NOSIE)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量表评分在入组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2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为抑郁症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的197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每周1次共12次的综合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末、干预12周末、1年后随访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2组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杀态度问卷(QSA)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末,2组患者HAMD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组HAMD总分[(12.51±1.67)分]低于对照组[(13.44±2.03)分](t=3.50,P<0.01);干预12周末,除对照组SCSQ的积极应对及QSA的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因子外,对照组和干预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除对照组QSA的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因子外,对照组和干预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QSA的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因子外,干预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抑郁复发率分别为7.53% (7/93)和19.57% (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自杀发生率分别为2.15% (2/93)和8.70%(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结论 抗抑郁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能更快地控制症状、更有效地改变态度和行为,使复发率、自杀率下降,是理想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西酞普兰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述情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10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另外,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组。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给予口服抗溃疡药法莫替丁20 mg/次,多潘立酮10 mg/次,果胶铋200 mg/次,硫糖铝0.5 g/次,均3次/d,研究组同时给予口服西酞普兰20 mg/d辅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4周末复查胃镜。研究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进行评分,健康组于体检当日采用TAS进行评分。比较三组各因子得分及TAS总分,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因子Ⅰ、Ⅱ、Ⅲ、Ⅳ得分及TAS总分研究组分别为(2.7±0.8)分、(3.2±0.6)分、(3.3±0.9)分、(2.6±0.5)分、(74.6±10.5)分,对照组分别为(3.0±0.7)分、(2.9±1.0)分、(3.4±1.0)分、(2.3±0.9)分、(73.3±9.6)分,健康组分别为(2.1±1.0)分、(2.3±0.9)分、(2.6±0.9)分、(2.0±0.8)分、(54.7±6.8)分。治疗4周末因子Ⅰ、Ⅱ、Ⅲ、Ⅳ得分及TAS总分研究组分别为(2.4±0.9)分、(2.6±0.8)分、(2.7±1.1)分、(2.2±0.7)分、(57.3±8.1)分,对照组分别为(2.8±0.8)分、(2.7±0.9)分、(2.9±0.8)分、(2.2±0.6)分、(69.9±8.3)分。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因子Ⅰ、Ⅱ、Ⅲ得分及TAS总分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和因子Ⅱ、Ⅲ、Ⅳ得分及TA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末对照组仅因子Ⅲ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因子Ⅰ得分和TAS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4周末因子Ⅰ、Ⅱ、Ⅲ、Ⅳ得分和TAS总分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痊愈率92.5%,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痊愈率72.5%,总有效率92.5%。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述情障碍,抗抑郁药辅助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6,(9):1277-1279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氯氮平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氯氮平治疗),疗程8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采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第8周末,PANSS各项评分的组间差异,除阳性因子分的差值分(P=0.640)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阳性因子分(P=0.001),阴性因子分(P<0.001)及其差值(P<0.001)、一般精神病理分(P=0.014)及其差值(P=0.038)和总分(P<0.001)及其差值(P<0.001)均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PANS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组内差异显著(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TESS量表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比单用氯氮平好,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支持性心理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PRS各因子与总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6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14%(P<0.05)。治疗前,两组的BPRS各因子与BPRS总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活力缺乏、思维障碍、激活性增高、敌视猜疑、BPRS总分分别为(1.03±0.04)分、(2.26±0.44)分、(2.39±0.13)分、(1.46±0.36)分、(1.45±0.43)分、(31.65±3.92)分,对照组分别为(1.58±0.54)分、(3.54±0.58)分、(2.97±0.88)分、(2.39±0.87)分、(1.99±0.74)分、(43.51±6.07)分,均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有着较好的效果,能够改善幻觉、妄想以及行为障碍等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全科团队参与的康复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疾病家庭负担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市某区12个街镇120名社区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街道为单位方便分组:干预组60人与对照组60人(对照组脱落1人),干预组每周接受由全科团队提供的主动式康复服务2次,共12周,对照组仅接受社区随访和一般康复指导治疗,在干预前及第4、8、12周对两组患者及家属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病耻感量表等进行评估,结果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各项量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两两比较第8周末、12周干预组的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第12周干预组PANSS阴性因子分较照组显著下降(P0.01);干预前后患者病耻感量表总分具交互效应(P0.01);第8周家庭娱乐以及家庭总负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团队参与的社区康复服务提供更全面和多层次服务,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减少患者病耻感、增强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疾病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入院顺续分层随机法,将(氟伏沙明+利培酮)为研究组与(利培酮+安慰剂)为对照组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各40例作对照研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末,用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WMS)平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分析量表中各领域的计分。结果两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有效率92.5%,显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90%,显效率80%。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韦氏记忆量表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研究组比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8、12周末TESS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伏沙明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小,能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妊娠晚期孕妇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0年1-12月到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以睡眠问题就诊的晚期妊娠妇女,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为睡眠质量差(总分>5分)的孕妇1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82例,对照组82例.干预组由经过培训的护理师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包括渐进式和妊娠分娩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参加妊娠分娩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在妊娠37-40周临产前再次对两组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差别.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孕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心理护理干预前干预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为5.48±2.25,对照组为5.32±2.4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44,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平均得分(3.21±2.42)明显低于干预前(配对t=4.25,P<0.05).干预后睡眠质量差者11例,明显低于干预前的25例(配对χ2=22.04,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妊娠晚期孕妇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改良森田疗法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工作中运用的实际效果。为拓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工作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常规随访、康复指导基础上结合改良森田疗法的运用,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等量表观察疗法,对社区康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量表结果。结果改良森田疗法干预4周时,干预组与对照组除BPRS中的焦虑忧郁因子外,差异有统计学(P焦虑忧郁=0.02)。改良森田疗法干预结束时,干预组与对照组除了在BPRS中的思维障碍因子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俨思维障碍=0.20)外,其余各量表及其因子得分均呈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P〈0.01、P〈0.01)。改良森田疗法在干预4周时,干预组的BPRS中焦虑忧郁因子与干预前其自身比较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变化(P焦虑忧郁=0.02)。干预结束时,干预组与干预4周时自身在SDSS、LSIA、BPRS中的缺乏活力、敌对猜疑、总分上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改良森田疗法与常规随访、康复指导结合。对社区中进行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适应、精神疾病控制缓解、生活满意度领域,均具有较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集体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确诊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模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集体心理干预治疗与传统康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量表(IPRO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对干预前后三个月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amilton分值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患者的Hamilton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IPROS总分值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BPRS总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集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减轻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集体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2011年4-10月在我院围绝经期门诊就诊的283名患者,随机分为集体护理干预组143名(实验组)和对照组140名.实验组在接受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集体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一般的健康教育.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更年期指数、抑郁自评量表(SAS)分值、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均分及社会支持量表的测量.结果 集体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更年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SCL-90量表总评分,实验组(114.76+32.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31.14±36.43)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U=4.0078,P<0.01).两组40~54岁研究对象SAS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5岁以上研究对象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显示,干预后实验组(37.11±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4.5+6.1)分,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3.3038,P<0.01).结论 集体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功能恢复、疏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意义.社会支持可以增强围绝经期妇女对生活的期望和提高自尊感受,从而使生活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康复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康复组),并用1∶1配对方法将另80例患者作为社区组。在综合康复前、康复6个月和12个月后,分别运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两组患者的功能状况、精神症状、家庭负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4个维度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1年内的复发住院率。[结果]康复组患者第6个月、12个月时的SDSS、BPRS、FIS得分分别低于社区组患者,ITAQ得分高于社区组患者(P均﹤0.01)。康复组患者复发住院率为1.25%,社区组患者为1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社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减轻其社会功能缺陷,改善精神症状,减轻家庭照料负担,提高自知力与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住院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居家生活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3年深圳市光明新区参与精神残疾人服药管理及补贴项目中的7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37例,其中脱落3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脱落1例),训练组持续20周每周3次的居家生活技能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随访,两组都维持药物治疗。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2版中文版(WHO disability sssessment schedule 2.0,WHO-DASⅡ)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进行心理评定。除脱落病例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分析,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训练组的WHO-DASⅡ总分减分值大于对照组(-2.00±1.63、-1.11±1.06,t=-2.714,P0.05),其中生活活动维度(-0.47±0.71、-0.11±0.58,t=-2.328,P0.05)和社会参与维度(-1.24±1.42、-0.67±0.83,t=-2.036,P0.05)减分值大于对照组,其他维度变化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的BPRS中的激活性因子增分值(1.29±1.43、-0.17±2.32,t=3.189,P0.05)大于对照组,BPRS及其他因子变化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生活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有改善作用,是有效的社区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经专科医院确诊后转入社区康复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30例,对照组28例。在两组原有药物治疗不变且各方面条件无显著性差异的前提下,对干预组进行社区综合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应用长谷川智力表(H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HDS、ADL和MMSE测定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干预2年后,干预组的HDS、ADL和MMSE评分分别为7.93±3.72、52.84±15.45、22.89±7.31,对照组分别为5.39±2.91、56.22±20.76、18.89±6.49,干预组病情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QQL—100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社区综合心理干预能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31例为研究组,单用利培酮治疗31例为对照组,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1、2、4、6周末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第6周末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在第2周、第4周末BPR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第1周、第6周末两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而TESS评分对照组比研究组的评分高(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利培酮合并MECT和单纯使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但利培酮合并MECT治疗比单纯使用利培酮治疗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早期实施生活技能训练对其生活自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早期生活技能训练。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情况进行评定,并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研究组进行生活技能训练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实施早期生活技能训练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精神症状,促进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试验前均未给予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加入0.9%氯化钠250 mL静滴,1次/d,14 d为一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12周时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2.75±0.9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5±2.36)分(P〈0.01)。治疗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0.99±1.77)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8±1.20)μmol/L(P〈0.01)。12周时,治疗组ADL评分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为(86.38±6.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0±12.10)分(P〈0.05),治疗组的MRS评分(1.05±0.7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0.70)分(P〈0.01)。结论:α-硫辛酸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药护人员协作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持续性干预的效果,为提高老年患者慢性疾病预后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某院老年科和呼吸科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和药学服务,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对患者住院和3个月随访期间提供全程医药护服务,出院后3个月后测评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再次入院及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值为(21.97±11.24)分,对照组为(27.69±1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干预组患者再次入院率(11.86%)较对照组(34.4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0.01);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好(79.66%)较对照组(48.2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3,P〈0.01)。结论实施持续性医药护人员协作干预模式能有效地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再次入院率,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值得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干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