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分析被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血浆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对 37例 (男 2 4例 ,女 13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血脂进行分析 ,并与 4 3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发现 ,不论男性或女性 ,七项血脂指标中五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它们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和载脂蛋白B ,两组呈显著性差异 (P <0 .0 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和载脂蛋白B水平均逐步升高 ,康复出院时 ,上述主要指标达到正常指标水平。结果提示 ,五项主要血脂指标的同时升高可能预示患者将逐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异常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1年7月该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AMI患者1 213例。比较老年与非老年以及老年各年龄组间AMI患者各血脂参数〔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等〕的差异。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的TC、LDL、TG、TC/HDL-C、LDL-C/HDL-C、TG/HDL-C、N-HDL-C、载脂蛋白B低于非老年组(P=0.000),而HDL-C、脂蛋白(a)、载脂蛋白A高于非老年组(P<0.05)。6069岁女性AMI患者的TC、LDL、HDL、N-H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于男性;在7069岁女性AMI患者的TC、LDL、HDL、N-H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于男性;在7079岁老年AMI患者,女性的TC、TG、HDL-C、N-HDL-C、载脂蛋白A高于男性(P<0.05);在≥80岁老年AMI患者,女性的TC、N-HDL-C、载脂蛋白A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组的老年AMI同性别间比较,6079岁老年AMI患者,女性的TC、TG、HDL-C、N-HDL-C、载脂蛋白A高于男性(P<0.05);在≥80岁老年AMI患者,女性的TC、N-HDL-C、载脂蛋白A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组的老年AMI同性别间比较,6069岁年龄组的TC、LDL、TG、N-HDL-C高于7069岁年龄组的TC、LDL、TG、N-HDL-C高于7079岁及≥80岁年龄组(P<0.05),但三组间HDL-C无差异(P>0.05),7079岁及≥80岁年龄组(P<0.05),但三组间HDL-C无差异(P>0.05),7079岁组与≥80岁组同性别间各血脂参数无差异(P>0.05)。老年AMI患者的血脂正常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AMI患者(20.21%,P<0.05),单纯性低HDL占AMI患者血脂四项联合异常的最大比例。结论老年AMI患者的血脂异常危害暴露水平低于非老年患者。老年AMI各年龄组内女性较男性存在更为严重的血脂异常;低龄老年组的血脂异常较中高龄老年组更为严重。单纯性低HDL-C是老年及非老年AMI患者最常见的血脂组合异常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SYNTAX积分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1例接受择期冠脉造影并行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其冠脉病变SYNTAX积分的影响因素。结果:101例患者SYNTAX积分为(11.38±6.61),相关性分析发现SYNTAX积分与总胆固醇(r=0.279,P=0.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47,P=0.013)、载脂蛋白B(r=0.270,P=0.006)、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r=0.246,P=0.013)存在正相关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无统计学相关性。未发现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脑血管病史、冠脉造影术前应用阿司匹林应用超过1个月等因素对冠脉SYNTAX积分有影响。结论:冠脉病变复杂程度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水平有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究表明 ,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 。本研究旨在观察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载脂蛋白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1.对象 :191例经高脂血症膳食控制方案[2 ] 饮食控制 2周后血清总胆固醇 (TC)≥ 5 98mmol/L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入选。曾使用调脂药物者需先经过 2周清洗期。其中男性 76例 ,女性 115例 ,年龄 ( 5 6 3± 8 0 )岁。根据治疗前基础apoB值将患者分为基线apoB升高组 (H组 ,12 4例 )和基线apoB正常组 (N组 ,67例 )。2 .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 :患者每晚顿…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的脂蛋白组成异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观察糖尿病患者血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组成变化的特点,我们观察了29例糖尿病患者及年龄相当的15例正常人HDL中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HDL-TG),载脂蛋白(APo)A_1、C_Ⅱ、C_Ⅲ,LDL中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LDL-TG),ApoB_(100),以及VLDL中胆固醇(VLDL-C),甘油三酯(VLDL-TG)的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血清脂质、瘦素、胆囊收缩素(CCK)和胆脂水平变化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按胆囊结石成分将患者分为胆固醇结石组(99例)和非胆固醇结石组(57例),测定该两组及正常对照组(52名)的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Apo)、瘦素、CCK水平和胆汁中胆固醇、磷脂和胆汁酸浓度,比较分析三组间血脂、胆脂、瘦素和CCK的水平差异.结果 胆固醇结石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Apo-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0.002和0.017),非胆固醇结石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0和0.001);两结石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与CCK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为0.000).男性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6).两组患者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指数(CSI)均大于1.结论 血清CCK、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Apo-B和瘦素水平变化可能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48例冠心病患者及36例正常人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P<0.05)。载脂蛋白A(apoA)在冠心病组显著降低(P<0.01),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apoB)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组apoB/apoA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8.
研究HMC_1-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丁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Lp(a)、载脂蛋白、总胆固醇和LD-CH血浆浓度的影响。 对象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15例,其中7例为ⅡA型显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FH),另8例为ⅡA型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pN),均无肝、肾或内分泌功能异常。8例(4例HFH,4例pH)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其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并利用了一种新的免疫学方法以检测人血清载脂蛋白AⅤ含量,进而观察健康中国人群中血清载脂蛋白AⅤ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血脂用酶法及匀相测定法测定;应用针对不同抗原位点的抗重组载脂蛋白AⅤ单克隆抗体配对,形成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以检测人血清载脂蛋白AⅤ。结果92例健康中国人群血清载脂蛋白AⅤ浓度为182.7±104.7μg/L(5.4~455.6μg/L)。所有研究对象中血清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225,P=0.031),在女性中更为显著(r=-0.496,P=0.001)。所有研究对象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453,P<0.001),在女性中更为显著(r=0.617,P<0.001)。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不相关。载脂蛋白AⅤ浓度与体质指数呈负相关(r=-0.345,P=0.001),在女性中更显著(r=-0.456,P=0.002)。结论人血清中载脂蛋白AⅤ含量极低,并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体质指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群中载脂蛋白 (apo)B基因的XbaI位点多态性对载脂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的方法 ,分析 5 36名 2 5~ 6 4岁的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的apoB基因XbaI位点多态性 ,并测定其血清apoAI、apoB、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nHDL C)。结果 :XbaI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无性别差异 ,但排除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后 ,该基因型对男性血脂的影响大于对女性的影响。男性X-X+基因型者TC、nHDL C和LDL C水平明显高于X-X-基因型者 (P <0 .0 5 ) ;XbaI基因型可解释男性LDL C变化的 1.6 % (P<0 .0 5 )。结论 :XbaI基因型对载脂蛋白和血脂的影响有性别差异 ,对男性LDL C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C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共110例,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84例)与非冠心病组(26例)。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吸烟史;血生化指标等资料,包括血清肌钙蛋白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脑钠肽、射血分数;血清炎症指标资料,包括血清胱抑素C及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每位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Ⅲ的浓度,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与非冠心病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及载脂蛋白CⅢ的水平。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中男性较非冠心病组更多(P0.05),吸烟率较非冠心病组更高(P0.05);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血清脑钠肽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而HDLC、射血分数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心肌梗死组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同时测定结果显示心肌梗死组血清载脂蛋白CⅢ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载脂蛋白CⅢ与性别、吸烟史、HDLC、肌钙蛋白Ⅰ、脑钠肽、射血分数、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Ⅲ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考虑载脂蛋白CⅢ通过影响血脂代谢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过程中有多种炎症介质参与,推测载脂蛋白CⅢ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反应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一些研究提示: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总胆固醇(TC)和两者的比值相比较,一些载脂蛋白(ALP)和 HDL-C 的亚组分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更优的预测指标。本文作者为证实这个假设,选择了126例患者,男性83例、女性43例,作血管造影。正常冠状动脉或内径狭窄低于50%者有27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作为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冠状动脉病变者有99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30例,为冠心病组。对这些患者测定血浆  相似文献   

13.
醋柳黄酮对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醋柳黄酮对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醋柳黄酮片10mg tid po)和对照组(48例,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apoA)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醋柳黄酮对TC、TG、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56%、56%,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醋柳黄酮能有效地降低TC、TG、LDL-C,升高HDL-C.  相似文献   

14.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113例高脂血症患者和10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载脂蛋白E基因型进行分析,并对其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高脂血症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载脂蛋白E的3种基因型中以载脂蛋白E3/3型多见,高脂血症患者中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可能是高脂血症患者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ACS患者946例,其中男614例(占64.9%),女332例(占35.1%)。比较男性与女性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危险因素,比较不同绝经情况女性患者血脂指标及载脂蛋白。结果女性患者有典型胸痛者所占比例、入院时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Cr)、尿酸、白细胞计数低于男性(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壁运动异常发生率及尿素氮(BUN)、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病变发生率及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吸烟率低于男性,年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糖尿病、血脂异常发生率高于男性,高血压分级劣于男性(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发生率、冠心病家族史、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脑卒中病史、心肌梗死病史、心房颤动病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女性患者TC、TG高于未绝经女性患者(P0.05);绝经与未绝经女性患者LDL-C、HDL-C、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100(Apo B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男性ACS患者相比,女性ACS患者发病年龄较大,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无明显异质性,且单纯绝经并不会提高ACS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为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选择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做冠状动脉造影的 5 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 77例 ,平均 (5 2 8± 11 67)岁 ,女性为 163例 ,平均 (5 7 5 8±10 2 5 )岁。分为冠状动脉有病变组和无病变组 (对照组 )。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之前 ,取过夜空腹 12小时静脉血做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 (apo…  相似文献   

17.
脂代谢紊乱导致血脂异常,血中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醋(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临床上称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脂代谢紊乱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指由于参与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如脂蛋白脂酶(LP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载脂蛋白如载脂蛋白CⅡ(apoCⅡ)、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载脂蛋白CⅢ(apoCⅢ)及脂蛋白受体如LDL受体的遗传性缺陷所致,又分为单基因性异常和多基因性异常.继发性指继发于糖尿病、肝病、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在病理演变过程中造成的脂代谢紊乱,原发性疾病好转或治愈,血脂异常也随之好转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血液脂蛋白颗粒中有循环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TG),亦含有磷脂和载脂蛋白。冠心病危险直接与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的循环胆固醇量相关,且单独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反相关,这一概念仍有争论。目前所关心的是载脂蛋白浓度是否与冠心病的危险相关。  相似文献   

19.
我们检测了1型糖尿病无并发症及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血流变学、血脂[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A组为132例健康查体者B_1组为97例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跟腱厚度(ATT)的相关影响因素,对高胆固醇血症伴有跟腱增厚的患者进行综合防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04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4例。将患者分为ATT增厚组(ATT≥9 mm)和ATT正常组(ATT9 mm),比较两组之间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胆固血症患者ATT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ATT增厚组和ATT正常组在体重(63.70±11.16 kg比56.45±9.96 kg)、身高(162.91±6.48 cm比160.08±6.90 cm)、体质指数(24.03±3.30 kg/m2比22.17±2.83 kg/m2)、总胆固醇(8.47±1.39 mmol/L比7.67±1.9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14±0.99 mmol/L比5.12±0.1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7±0.42 mmol/L比1.97±1.31 mmol/L)、载脂蛋白AI(1.18±0.26 mmol/L比1.62±0.21 mmol/L)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不同身高(OR=1.604,95%CI为1.002~1.129)、体质指数(OR=1.271,95%CI为1.064~1.390)、总胆固醇(OR=1.391,95%CI为1.014~1.7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028,95%CI为0.007~0.11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385,95%CI为1.494~3.807)、载脂蛋白AI(OR=0.006,95%CI为0.001~0.046)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TT差异显著。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871,95%CI为1.067~3.280)是ATT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099,95%CI为0.017~0.573)和载脂蛋白AI(OR=0.035,95%CI为0.003~0.412)为ATT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伴有ATT增厚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清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I为保护性因素。因此,应该对伴有ATT增厚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防治,强化降胆固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